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双盲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4例,对照组采取抗感染联合常规灌洗吸痰治疗,观察组则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呼吸力学参数、CPIS评分及机械通气时间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观察组灌洗后1 h、4 h气道峰压(PIP)、呼吸功(WOB)、气道阻力(AWR)、动态顺应性(Cdyn)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机械通气时间[(9.7±5.3)VS(12.6±6.2)]d、ICU入住时间[(11.6±6.0)VS(14.9±7.4)]d、治疗第7d CPIS评分[(14.0±2.5)VS(17.2±2.6)]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抗感染治疗重症VAP疗效明确,能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力学参数及肺部感染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呼吸内科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2组各48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灌洗吸痰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在纤维支气管镜下行肺泡灌洗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及相关呼吸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8%,高于对照组的83.3%(χ~2=9.442,P=0.009);观察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和1周后白细胞计数以及CPIS评分等临床指标少于/低于对照组(t=18.066、23.017、8.295、14.448,P<0.01);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IP、Raw及WOB下降,Cdyn水平升高(P<0.01),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t=9.974、14.237、15.449、4.388,P<0.01);2组患者的CRP、IL-8、PCT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并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t=24.077、13.548、12.642,P<0.01)。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辅助治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促进患者的感染控制,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并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严重肺挫伤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在云浮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肺挫伤患者78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观察组在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及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胸片阴影消退时间、氧合指数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有效缩短严重肺挫伤患者症状改善时间及有创通气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黄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00-190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2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以及治疗有效率。结果
  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7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联合肺泡灌洗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治疗中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对机械通气患者的价值。方法:收集ICU科行机械通气治疗过程中合并肺部感染患者87例,按是否接受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分为两组。结果:纤维支气管镀肺泡灌洗治疗组在机械通气治疗时间、感染控制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和病死率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有利于危重患者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减少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赵方 《吉林医学》2015,(9):1802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观察组,在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另选择同时期25例老年吸入性肺炎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呼吸内科常规治疗及普通吸痰管吸痰。结果:经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 O2,Sa O2、心率、呼吸频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1)。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治疗老年吸入性肺炎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7.
汪利华  黄政  瞿长春 《吉林医学》2011,32(16):3180-318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62例,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同时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果:观察组切换时间窗PaO2、PaCO2和pH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机械通气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罗伟雄  曾黄辉  罗伟文 《广东医学》2012,33(11):1635-1637
目的 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5例危重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组(观察组,n=21)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n=14),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24、48 h的生命体征、气道压力、动脉血气变化以及两组机械通气时间、胸片改善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症状迅速缓解,治疗24、48 h后收缩压、心率、呼吸频率、气道峰压和气道平台压较治疗前和对照组均有降低,动脉血气指标(pH、PaO2、PaCO2)也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改善,观察组在机械通气时间、胸片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联合利多卡因雾化吸入治疗危重型哮喘安全有效,减少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黄冈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进行比较,并对2组患者疗效、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O_2、PaCO_2、Sa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后,2组患者PaO_2、SaO_2显著升高(P<0.05),PaC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PaO_2、SaO_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_2及血清CRP、PC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呼吸衰竭纠正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肺部炎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56/60)、78.33%(47/6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551 1,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可显著改善机械通气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减轻炎症反应,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在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 126例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随机分为灌洗组(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常规吸痰等支持对症治疗,灌洗组予经纤支镜肺泡灌洗。对两组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在治愈率、有效率、血气改善、住院时间和抗生素使用时间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治疗机械通气下肺部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老年人吸人性肺炎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改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进行纤支镜吸痰27例为治疗组,综合治疗25例为对照组,治疗后对反映心肺功能的指标(中心静脉压、左室射血分数、动脉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中心静脉压及左室射血分数恢复正常、动脉血氧分压升高及二氧化碳分压下降的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 早期纤支镜吸痰对抢救因吸人性肺炎所致的急性心肺功能衰竭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唐容辉  刘伟  胡川  杨溢 《当代医学》2021,27(1):92-94
目的探讨在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治疗中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管治疗,观察组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观察两组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及住院时间,评价治疗效果及肺部感染改善效果。结果观察组每日吸痰次数、抗生素使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治疗3 d、7 d CPI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纤维支气管镜吸痰辅助治疗老年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有利于尽快缓解患者感染症状,减少吸痰次数及抗生素的应用,利于患者恢复正常体征,缩短住院时间,治疗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2种不同吸痰方式对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吸痰效果及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ICU机械通气后肺部感染病人260例,根据不同吸痰方式分为对照组(n=115)及观察组(n=145)。对照组采用开放式吸痰,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吸痰,比较2组吸痰情况及吸痰前后1 min血气指标、呼吸功能变化。结果观察组排痰量明显大于对照组(P < 0.01),肺部啰音消失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0.01),吸出痰液中或吸痰管管壁有新鲜血液及吸痰时有痰液喷出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1)。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观察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升高(P < 0.05和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降低(P < 0.01);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氧分压均降低(P < 0.05和P < 0.01),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升高(P < 0.05)。与吸痰前1 min比较,吸痰后1 min对照组呼吸频率、吸气末呼吸道平台压、呼吸道峰压均明显增加(P < 0.01),潮气量明显降低(P < 0.01);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密闭式吸痰可提高吸痰效果,减少或避免呼吸道黏膜损伤,改善吸痰后病人血气指标,同时不影响病人呼吸功能,吸痰效果优于开放式吸痰。  相似文献   

14.
叶小兰 《中国医疗前沿》2012,(8):76+35-76,35
目的探讨分析气管切开患者吸痰时机,以保持呼吸道通畅。方法对36例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8例。实验组以听诊为依据,选择吸痰时机;对照组依据患者咳嗽时的声音或血氧饱和度在90%以下时进行吸痰。比较两组吸痰效果。结果实验组吸痰有效率为94.4%,吸痰次数少,吸痰量多,并发症发生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吸痰时间,可以提高吸痰有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可视吸痰系统的离体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可视吸痰系统进行离体肺、气管内吸痰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在离体猪肺、气管的不同部位注入浓度为1.5%、3.0%的模拟痰液,吸痰的进入通道分别为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根据吸痰方式,将实验猪分为传统吸痰组(采用传统吸痰系统进行标准吸痰操作,n=40)及可视吸痰组(采用可视吸痰系统进行标准吸痰操作,n=40),吸痰时间为15s,设定吸痰负压为-200mm Hg。对两组的吸痰量进行比较。结果用1.5%浓度的模拟痰液进行试验,可视吸痰组采用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的吸痰量分别为(6.91±0.49)、(7.27±0.71)及(6.59±0.88)g,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分别为(5.28±0.64)、(6.39±0.91)及(5.98±1.38)g;用3.0%模拟痰液进行试验,可视吸痰组采用咽喉插入吸痰、气管插管吸痰及气管切开吸痰的吸痰量分别为(6.37±1.15)、(7.98±0.97)及(7.35±1.79)g,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分别为(5.64±1.29)、(6.19±1.05)及(6.90±1.25)g;可视吸痰组与传统吸痰组的吸痰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吸痰系统的吸痰效率比传统吸痰系统高,且更易操作,具有临床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老年脑卒中并重度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组共收集患者168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支气管镜治疗组(110例)和常规治疗组(58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支气管镜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基础上每周行1-2次支气管镜下吸痰并用适当稀释的敏感抗生素局部行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果支气管镜治疗后,PaO2增加,呼吸频率(RR)、心率(HR)和PaCO2降低(P〈0.05).支气管镜治疗与常规治疗比较,PaO2改善;RR、HR和PaCO2降低(P〈0.05);胸片炎症吸收时间缩短和患者死亡率降低(P〈0.05).结论老年脑卒中并重症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按需吸痰管吸痰基础上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对肺部感染的控制及呼吸功能的改善可能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吸痰方式对预防小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以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120例需要行机械通气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吸痰方式,观察组先进行声门下吸痰,再进行气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吸痰次数、分泌物出现时间及气道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吸痰次数少于对照组,分泌物出现时间晚于对照组,气道炎性反应强度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使用呼吸机过程中,先使用声门下吸痰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减少吸痰次数,延长分泌物出现时间,并降低患者气道炎症反应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痰在气管切开呛咳有力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吸痰方法进行气管套管内吸痰,实验组采用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比较两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SpO2)、呼吸频率,吸痰后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呜音、呼吸困难情况。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前SpO2和呼吸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和实验组吸痰后SpO: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实验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对照组吸痰前、后的SPO2和呼吸频率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吸痰后患者出现刺激性咳嗽、气管黏膜出血、痰鸣音、呼吸困难人数、3d后痰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气管切开患者吸痰后气管套管内留置负压吸痰管吸痰法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吸痰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吸痰方式对急呼衰患者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37例行机械通气的急性呼衰患者,按照通气中吸痰方式的差异性将其分为研究组20例和对照组17例,研究组采用CS方式吸痰,对照组采用OS方式吸痰,对比两组吸痰前后呼吸系统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以及Cst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吸痰前后SpO2、RR、Pplat、Ppeak以及Vt几项呼吸动力学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且Cst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吸痰前后呼吸动力学指标以及Cst均会出现较明显的波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CS方式吸痰对急性呼衰患者呼吸系统的顺应性影响更小,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1 年10 月- 2012 年10 月我院呼吸科监护病房使用无创机械通气排痰困难患者33 例,随机分为口鼻面罩组15 例和对照组18 例。口鼻面罩组采用经自制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对照组采取传统吸痰方式,即直接摘下面罩吸痰。记录两组患者在吸痰前、进镜过程中、吸痰中、吸痰结束时、吸痰结束后10 min 的心率、呼吸频率、平均血压、脉氧饱和度。同时在吸痰前和吸痰结束时检测患者动脉血气水平。 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 )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口鼻面罩组在吸痰过程中各个时间点心率和呼吸频率始终低于对照组,脉氧饱和度始终高于对照组(P < 0.05)。吸痰结束时,口鼻面罩组的pH、PaO 2 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 2 明显低于对照组(P < 0.05)。 结论 经自制的改良口鼻面罩下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支气管镜吸痰能够使患者呼吸频率、脉氧饱和度和动脉血气保持在一个较为稳定的水平,安全性高、应用价值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