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我们是餐馆里惟一带孩子就餐的顾客.我把伊瑞克放进一把高高的婴儿椅里。突然.伊瑞克高兴地尖叫起来:“嗨,嗨……”.并兴奋地用手拍打着椅把。我环顾四周,找到了让他快乐的根源。那是一个穿着肥大裤子的老头,脚趾头从鞋子里戳出来,衬衫很脏。我们离他比较远.但我相信他身上一定很臭。[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正>有家长反映孩子对自己做的饭菜常不满意,对吃饭提不起兴趣。为此,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营养师李广益介绍说,孩子饮食永远是家长最关心的主题,家长担心孩子营养缺失就让其尽量吃好,可精心做出的饭菜孩子又不爱吃,因此家长要从学习厨房技巧下功夫,掌握餐桌"多元化"方法,充分利用各种食材,就可达到吃饭和营养双满意。李广益营养师特介绍几个能让孩子吃饭高兴又让饭菜可口有营养的小技巧。  相似文献   

3.
常有家长这样抱怨:“我的孩子其实很聪明,就是读书不行。”这些孩子普遍表现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作业拖拉,动作不协调,阅读不专心,计算粗心,脾气急躁,可是玩起游戏来却是高手,一再地教育、打骂都无济于事,在这个知识经济时代,眼看着孩子将不学无术,着实让家长伤透了脑筋。一般家长认为,这是因为孩子懒惰、粗心、玩心太重、不懂事、缺乏兴趣等等。事实并非如此简单,孩子出现这些问题另有其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4.
很多父母都反映,自己的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了”。特别是到了13、4岁,几乎什么事情都要跟家长对着干,原本很乖的孩子不知不觉间“逆反”了,家长的教育一时陷入无从下手的境地。“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孩子的逆反行为已经发生了,专家建议您尝试以下的做法:1、不要进一步激化矛盾,减少或暂时不对孩子的行为加以干预,但绝对禁止再用说教式、命令式的口气与孩子说话。2、要多与孩子进行感情的沟通,亲情是最好的教育手段,与孩子感情好了,慢慢再给孩子讲清父母给他压力的初衷,以逐步取得他的理解。3、有意识地给孩子一些独立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相似文献   

5.
参加女儿学校家委会组织的秋游讨论,有家长提议.做个“认识你我他”的活动吧.让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和家长们通过相互介绍,来彼此认识、熟悉。  相似文献   

6.
不合格的工人,生产不合格的产品,同样,不合格的家长,也教育不出合格的孩子。为了培养好接班人,应该提倡做合格的家长,那么怎样做合格的家长呢?第一,要学会爱孩子。要把无条件的爱变成有条件的爱:“你学好,我才爱你,你不学好,我就不爱你。”第二,父母要具备一定的思想修养和文化知识,而且应该将一些最基本的道理加以应用,这样,对于教育孩子就比较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和孩子。我们的家在中国。我们家的故事很无聊,很没意思,但却是真实的故事。 1 那一年爸爸和妈妈的孩子呱呱坠地。在孩子混沌初开、呀呀学语的时候,爸爸便问他一个愚蠢的问题: “是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妈妈!”孩子有自己的亲疏标准。“不对,应该是爸爸!”爸爸严厉地说,脸阴得要滴下雨来。  相似文献   

8.
如今新药层出不穷,滥用药有“超前行为”也随处可见,下面随举几例。厌食、偏食是当今独生子女的“通病”,孩子体内缺锌可以引起厌食、偏食,可缺锌又是厌食、偏食带来的后果。对如此恶性循环,有些家长不从孩子的生活习惯上查找原因,却寄希望于药物。于是,孩子不愿吃饭,就吃药纠正,吃药的目的是为了吃饭。您说这正常吗?  相似文献   

9.
麦子 《大家健康》2008,(9):42-43
晚上看电视的时候.我习惯性地靠在了杰的身上,杰看了看坐在一边的晓晓.立刻不自然了:“这么大的地方.非挤着我干吗!”整个晚上我的心情无比沮丧。杰解释说要在孩子面前注意影响,而且怕晓晓看了会难过.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一个小患者来就诊。他1岁半,一向很健康,足月出生,生长发育正常,按计划预防接种。一天前突然高热,体温达到了39.3℃,因此他妈妈带他来看病。这个孩子没有咳嗽、流鼻涕,也没有呕吐或腹泻。虽然看上去他状态还好,吃饭、大小便及睡觉都正常,也仍然爱玩,但他妈妈很担心,认为孩子得了很严重的病,要求“点滴”抗生素。  相似文献   

11.
发烧是小儿患病时常见的症状。孩子发烧时,不少家长生怕“烧坏”孩子的大脑,影响孩子的智力,常常急于给孩子用解热药。那么,发烧会不会“烧坏”孩子的大脑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发烧对人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立峰 《大家健康》2008,(7):25-25
早6点.两岁的儿子醒了就开始哭。妻打着哈欠,抱怨着爬起来给孩子把尿。孩子把尿盆踢翻了,妻边训斥.边抓起一个靠枕向我扔来:“还躺得下去啊,你?”我懊恼地掀开被子,起来给孩子穿衣.叠被铺床.刷牙洗脸,然后在兜里塞两个饼,推自行车去上班,出门喊一声:“我走啦!”里面若有若无传来一声“嗯!”日复一日.天天如此。  相似文献   

13.
孩子学习上好强,不用家长操心,本是件好事儿。然而有关专家提醒,“太好强”的孩子往往心理素质比较脆弱,患抑郁症的几率比不好强的孩子要高得多,家长要多和这些孩子交流,及时化解他们遇到的各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崔燕 《大家健康》2008,(2):30-30
在和男友闹分手的Evon约我吃饭,悲痛的话说个不停。忽然发现她的右肩不自觉地一直往下倾斜,整个人好像都卑微惊慌得要蜷缩到桌子下了。这个形象已经完全不像事业一直有声有色的她,真是令我非常诧异。望着瘦到不满80斤的她,我忍不住跟她说:“Evon,你要胖一点,这样才有力气和能量处理问题啊!”这句话极有可能成为废话,因为众好友们都知道Evon在“饮食心理”上一直有点偏颇。如果你说某某好瘦,她一定会马上跳起来说:“不可能!不可能有人比我更瘦!”她把“瘦”看作是一种恭维和不可侵犯的美的标准,一点都不自觉自己真的是瘦得可怕……  相似文献   

15.
22.如何对待孩子说脏话?“宝宝今年4岁,最近不知道怎么了,总喜欢说不文明的话,比如‘你个老臭屁!’‘你是乌龟王八蛋’等,还常常模仿电视上的不良人物说脏话,甚至还经常说‘打死你’、‘踢死你’等不健康语言,家长面对孩子不文明用语,该怎么办才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小学生就餐形式多样化已成为现实。近年来,在中、小学校周边悄然兴起了家庭式学生就餐场所(简称小饭桌),由于许多家长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或异地工作,这种“小饭桌”不仅解决就餐问题,还能起到“托儿所”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等待家长接回家或学习场所,方便了学生家长,因此,被学生和家长依赖。它虽然给学生就餐及家长带来了一些方便,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食品安全隐患,给食品卫生监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在对学校剧边“小饭桌”监督检查中我们发现其卫生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豆角鼓     
有一个在幼儿园就熟悉的朋友,男生。那时。我们同在一张小饭桌上吃饭。上劳动课的时候,阿姨发给每人一面跳新疆舞用的小铃鼓,里头装满了豆角。当我择不完豆角筋的时候.他会来帮我。我们就把新疆铃鼓称为“豆角鼓”  相似文献   

18.
王振坤 《肝博士》2011,(5):30-31
自从丁型肝炎病毒(HDV)被打入死牢后,它再也没有安稳过,折腾来,折腾去,总觉得自己冤枉:“我怎么能和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相提并论呢?判它们死刑我没有一点意见,可是,你们不能这样对待我呀!”HDV猛地一翻身,尖叫道:“我要上诉,我要上诉!我要上诉!不公平,太不公平了!”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是每个家庭的重点保护对象,一旦生病,家长格外紧张、焦虑,对医院的医疗水平要求高,服务态度好的医务人员的诊治和护理,将希望寄托于医院.由于小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完善,甚至根本不能用语言来表达,所以在门诊的护理工作中,不仅要靠护士的认真观察以了解病情,而且还要依靠家长的积极配合,患儿的心理护理实际上是患儿家长的心理支持.因此做好患儿家长的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外健康文摘》2008,5(22):39-39
“如果孩子淘气碰断了牙,家长可一定要把断齿保存好!”近日,市民吴先生希望借自己儿子最近的经历给家长们提个醒。他10岁半的儿子前几天游泳时磕断了两颗门牙,由于没有意识到要找回断齿,错过了最佳再植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