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EC))的手术方式以及术后激素治疗和放疔的必要性。方法对67例EC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Ⅰ期37例、Ⅱ期8例、Ⅲ期14例、Ⅳ期8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Ⅰ期患者分为3组,行次广泛/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或腹膜后淋巴结取样术为A组(24例),行次广泛子宫及附件切除术为B组(5例),行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为c组(8例)。分析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激素治疗、放疗对Ⅰ期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寿命表法计算总体5年生存率为78.99%,Ⅰ、Ⅱ、Ⅲ和Ⅳ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65%、86.67%、77.92%和28.57%;细胞分级G3、深肌层侵犯、非子宫内膜样癌和淋巴结转移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P〈0.05)。Ⅰ期有高危因素组的5年生存率(80%)显著低于无高危因素组(100%),P〈0.05;A、B和C组之间无明显生存差异(P〉0.05),但A组手术方式有利于正确分期;Ⅰ期患者术后激素治疗的5年生存率(100%)显著高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86.67%),放疗(88.89%)与无辅助性治疗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A组手术方式可明确分期。指导治疗。但扩大的手术范围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或取样不作为Ⅰ期患者的治疗手段,术后仍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性治疗;激素治疗有利于改善Ⅰ期患者的预后。放疗的必要性则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病手术切除的适当范围。方法:以31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1例病检结果中,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4例(12.9%),其中ⅠA期2例,ⅠB期2例,结论: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式除ⅠA期可行单纯子宫切除外,其他Ⅰ期宜行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必要时可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或淋巴结取样。  相似文献   

3.
李明  漆洪波 《中国医刊》2000,35(6):31-31
文章报道36例Ⅰa~Ⅱb期宫颈癌的手术治疗情况,探讨基层医院开展宫颈癌根治术的一些经验。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 1990~1994年间通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宫颈浸润癌38例,其中2例不适合单纯手术治疗的Ⅱb和Ⅲb期患者转省级医院接受综合治疗,其余36例在笔者医院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单纯手术治疗。1.2 临床分期 按FIGO(1985)分期法作出准确的临床分期,其中Ⅰa期5例,Ⅰb期7例,Ⅱa期22例,Ⅱb期2例。1.3 手术方式 36例全部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作了特殊处理,3例年龄在40岁以…  相似文献   

4.
1988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修改了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以放弃术前分期,而行手术后确定分期为特点(1)。新分期按标准规定手术范围限定在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清扫盆腔淋巴结及主动脉旁淋巴结行活组织检查。其优点在于手术后分期对预后判断会更科学(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切除的适当范围.方法对31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手术标本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1例病检结果中,有盆腔淋巴结转移者4例(12.9%),其中ⅠA期2例,ⅠB期2例.结论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式除ⅠA期可行单纯子宫切除外,其他Ⅰ期宜行广泛或次广泛性子宫切除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必要时可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除或淋巴结取样.  相似文献   

6.
子宫内膜癌是妇科三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子宫内膜癌临床上确诊时多数尚属早期(Ⅰ期),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手段,1988年FIGO倡导实施子宫内膜癌手术病理分期将盆淋巴结转移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期指标,Ⅰ期子宫内膜癌是否需要进行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目前尚有很大争议.现将我院收治Ⅰ期子宫内膜癌9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盆腔淋巴结清除术在子宫内膜癌Ⅰ期治疗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鼻咽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蒙翠原  邱前辉  林秋雄 《广东医学》2000,21(11):932-933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因子(VEGF)与鼻咽癌发生、生长及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0例鼻咽鳞状上皮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结果 鼻咽鳞状上皮癌组织中VEGF的表达明显高于鼻咽慢性炎症组织组(P〈0.05),在鼻咽癌组织中,Ⅲ,Ⅳ期患者明显高于Ⅰ,Ⅱ期,而有颈部淋巴结转移组又明显高于无颈部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VEGF可作为判断鼻咽癌的发生、转移及预后的临床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95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高危组患者与低危组患者的复发及生存情况,分析化疗对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 95例患者中有20例(21.1%)行术后辅助化疗。高危组中14例(14/24,58.3%)行术后辅助化疗。95例患者治疗后复发10例(10.5%),其中高危组4例(4/24,16.7%),低危组6例(6/71,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高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13个月(11~23),低危组的中位复发时间为36个月(9~7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1例(7.1%),为盆腔复发;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复发3例(30%),均为盆腔合并远处转移(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为79.5%,低危组患者为90.4%(P〉0.05)。高危组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为64.9%,低危组患者为97.1%(P=0.005)。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0.0%、88.9%,优于未行术后辅助化疗的高危组患者(分别为64.8%、83.3%)。结论具有高危因素的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应给予恰当的辅助治疗。化疗有利于减少高危Ⅰ期子宫内膜癌的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9.
对1970~1991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153例按最新FIGO分期法重新分期,认为新分期法较为合理。按1982年WHO标准,重新复查了病理切片。子宫内膜癌I期119例(77.3%),腺癌116例(75.8%),且以G1、G2为主。总的5年生存率为83.43%。根据随访结果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肌层浸润、颈管累及与预后有关;淋巴转移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癌1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970 ̄1991年收治的子宫内膜癌153例按最新FIGO分期法重新分期,认为新分期法较为合理。按1982年WHO标准,重新复查了病理切片。子宫内膜癌I期119例(77.8%),腺癌116例(75.8%),且以G1、G2为主。总的5年生存率为83.43%。根据随访结果及临床病理特点,进行了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理分级、肌层浸润、颈管累及与预后有关;淋巴转移也是重要的预后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治疗方法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洛阳北方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2003年1月~2013年9月收治的Ⅰ期子宫内膜癌的24例临床资料,术前经诊刮确诊子宫内膜癌或重度不典型增生,术前影像学检查未发现盆腔肿大淋巴结及子宫以外的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转移。结果23例患者行全子宫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其中4例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1例未做手术行孕激素治疗,24例患者经随访0~10年,未见术后复发及转移。结论单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腺癌(ⅠA期和ⅠB期)的最佳治疗方案。对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轻女性,也可以考虑保守治疗,应用大剂量的孕激素治疗,但应加强临床与病理沟通,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雌二醇对子宫肌瘤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SP法检测子宫肌组织及子宫肌瘤组织IGFⅠ型受体(IGFⅠR)、雌激素受体(ER)及细胞增殖核抗原(ki67)的表达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局部IGFⅠ浓度及血清中IGFⅠ和E2水平。结果示:①IGFⅠR和ER在子宫肌瘤中表达高于子宫肌组织(P<0.05);②IGFⅠ浓度在子宫肌瘤局部高于肌组织(P<0.05)且与ki67阳性细胞数和ER表达呈正相关;③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IGFⅠ和E2水平正常(P>0.05)。提示IGFⅠ和E2具有促进子宫肌瘤生长的作用,IGFⅠ可能作为雌激素介质起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宫颈癌病人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后的性功能状况。方法选取80例Ⅰb1期及新辅助治疗后的Ⅰb2~Ⅱa2期宫颈癌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40例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阴道延长术+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常规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手术6个月后对所有病人进行阴道变化和性生活相关情况的问卷调查。并使用女性性功能测量量表来评估病人的性功能状态。结果2组病人在术后恢复规律性生活的例数、恢复规律性生活所用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阴道长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 0.01)。2组病人在排尿和排便相关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人在性唤起、性高潮、性交疼痛、阴道润滑、性满意度、女性性功能指数总分以及性欲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病人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联合腹膜代阴道延长术后,病人的阴道延长明显,且不会增加排便和排尿障碍方面的风险,但是在性生活质量方面还没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根治术的改进,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生活质量。方法 本组FIGO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0期3例,Ⅰ期5例,Ⅱ期14例,共22例进行广泛性子宫切除术及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留置腹膜外引流管。结果 手术成功率100%,随访止2000年12月无一例转移和复发,与国内同类手术水平相近,腹膜后引流管平均保留时间5.7天,无一例感染。结论 子宫颈癌根治术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早期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胃癌病人血清TNFα,水平,以25fmol/L为临床界值,47例中23例阳性,研究TNFα与胃癌分期,分型,病理类型,有无淋巴结,腹腔及肝脏转移,CEA及手术的关系,结果显示:TNFα在IV期病人及有腹膜转移者阳性率显著高于I~IV期(P〈0.05),CEA阳性组与阴性组的TNFα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术后第7天TNFα含量显著低于术前(P〈0.05)。说明TNFα  相似文献   

16.
徐世强  张国楠  余健  谢瑞梦  石宇  樊英  陈毅男 《四川医学》2000,21(12):1049-1050
目的 探讨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方法及在宫内膜癌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83例子宫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3例中24例(28.9%)盆腔淋巴结转移。子宫深肌层浸润、腺鳞癌、乳头状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与低分化肿瘤的淋巴转移的发生率分别为79.2%、100%、60%、71.4%与60%,说明盆腔淋巴结转移与其密切相关。62例临床Ⅰ期中,13例(21%),盆腔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为Ⅲc期。结论 系统地整块切除盆腔淋巴结,对于宫内膜癌正确分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腺癌中骨盆漏斗韧带微淋巴管密度(Micro 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与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骨盆漏斗韧带中新生淋巴管在子宫内膜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在62例分期不同子宫内膜腺癌患者骨盆漏斗韧带组织标本中用D2-40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MLVD)。结果子宫内膜癌时骨盆漏斗韧带中MLVD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组比较显著高于FIGO分期Ⅰ/Ⅱ期组,淋巴结转移组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骨盆漏斗韧带MLVD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细胞分化程度,浸润子宫肌层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宫颈癌是我国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占妇科肿瘤第二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我院自1997年7月以来开展了阴式子宫广泛切除+腹膜外盆腔淋巴结清除术,与同期腹式子宫广泛切除+盆腔淋巴结清除术相比,对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膀胱麻痹恢复时间进行了对比,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但术后膀胱麻痹时间腹阴联合Ⅰ期手术明显短于腹式子宫广泛切除术,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情况,同时结合血清CA125检测,为临床判断肿瘤性质,选择正规治疗及预后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93例卵巢上皮癌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行血清CA125检测.结果 93例卵巢上皮癌淋巴结转移率为55.9%,Ⅲ期淋巴结清扫与未清扫5年生存率分别为87.5%和38.1%,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24例Ⅲ期患者行盆腔、腹主动脉旁、腹膜后淋巴结清除术,且术后经正规化疗者CA125浓度明显下降,监测5年CA125阳性率16.7%,而21例未经淋巴结清除术患者中监测5年CA125阳性率47.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卵巢上皮癌患者采用淋巴结清除术很有必要并越早越好,同时监测治疗后患者血清CA125浓度,二者的结合对临床正规治疗以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预后判断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Ⅲ期子宫内膜癌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86年1月-1998年12月间收治的28例Ⅲ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和随访结果。结果 (1)28例患者中Ⅲa期13例(46.4%),Ⅲb期3例(10.7%),Ⅲc期12例(42.9%);子宫内膜样腺癌20例(71.4%),腺鳞癌4例(14.3%),浆乳癌3例(10.7%),透明细胞癌1例(3.6%);28例中,病理分级1、2和3级分别为11、9和8例;(2)随访6-108个月,复发转移13例(46.4%),死亡10例(35.7%),五年生存率为41.6%;(3)子宫外多处病灶12例,复发转移8例,术后辅助化疗6例,复发转移7例。结论 Ⅲ期子宫内膜癌预后较差,子宫浆膜受侵、子宫外多处癌灶、宫旁组织受侵犯、宫旁淋巴管或血管有癌栓及淋巴结癌转移仍是影响Ⅲ期子宫内膜癌预后的重要因素,死亡原因多为盆腹腔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辅助化疗对五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