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误服含乌头碱药酒中毒1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误服含乌头碱药酒中毒16例湖南宁乡县人民医院(宁乡县410600)崔志高,丁洋现将笔者所见乌头碱集体中毒一事报告如下。16例中毒患者中,男15例,女1例,抢救成功15例,死亡1例。年龄在30~51岁之间,为效区农民。16例患者1993年2月21日因帮...  相似文献   

2.
乌头碱药酒用于治疗腰腿痛比较常见,尤其是在农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地区,相应地乌头碱中毒事件也时有发生.我院2006年4月-2007年4月收治乌头碱中毒患者17例.现将其临床特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乌头碱中毒导致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乌头碱患者病例的治疗过程进行全程记录,总结临床表现和治疗效果。结果:我院收治的75例乌头碱中毒导致的心律失常患者71例治愈出院,治愈率超过94%。结论:乌头碱中毒临床病因是毒物通过迷走神经对心肌产生危害导致心律失常,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保护心肌细胞维护心律是医治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各种促渗剂对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生理盐水为接收介质,以大鼠离体背部皮肤为透皮屏障,计算不同浓度单元促透剂和不同组合促透剂作用下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的累积渗透量Q及相关参数。结果不同促渗剂对乌头总碱和新乌头碱都有不同程度的促渗作用。结论1%月桂氮酮+10%丙二醇的促渗效果最好,为乌头总碱透皮吸收制剂处方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附子与干姜、甘草配伍使用后乌头碱含量的改变。方法:将附子分别和干姜、甘草配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其配伍后乌头碱含量改变情况加以检测。结果:附子与干姜、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且附子与甘草中乌头碱含量及有毒生物总碱含量显著低于附子与干姜。结论:附子在许多疾病治疗中有显著效果,在临床中使用时可根据实际需求将之和干姜、甘草等合理配伍,促使附子内乌头碱含量降低,有效降低毒性,从而为患者的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6.
陈华 《西部中医药》2002,15(1):76-76
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是与治疗作用同时发生的。中药中毒往往比西药隐蔽,特别是许多中药品种因不引起急性中毒反应,故常为临床所忽略。本文就二种中药的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分析如下。1乌头类药物有一位患者在服用真武汤后,出现口麻,恶心呕吐,冷汗,四肢麻木,呼吸困难,耳鸣等。经过洗胃,抗心律失常,输液,纠正休克,利尿等治疗24小时后不良症状全部消失。真武汤为治疗脾肾阳虚、水气内停的主要方剂,方中以附子为君药,大辛大热,温肾暖土,以助阳气。其有效成分为乌头碱,次乌头碱,具有很强的毒性。乌头碱结晶体的致死量为2~…  相似文献   

7.
中药乌头主要成份为乌头碱,经过炮制剧毒性的乌头碱被水解成毒性很小的苯酸乌头原碱和乙酸,苯酸乌头原碱又可再一步水解成毒性极微的乌头原碱和苯甲酸。乌头碱的分解产物有一定的镇痛作用,临床上主要用来治疗外邪侵犯肢体经络所致风湿痹痛。但由于炮制不当,中毒现象时有发生。乌头碱中毒主要引起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害,重则可引起心源性休克,致命性心律失常,如不及时抢救可致生命危险。我们运用参差甘草汤加减治疗乌头碱中毒,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我院急诊科收治观察的乌头碱中毒病人37例。其中治疗组21例,对照组16例…  相似文献   

8.
该文比较建昌帮阴附片、阳附片、淡附片3种附子炮制品在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从成分角度为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分别对3种附片的炮制过程进行过程性取样,得到生附片、阴附片清水漂制(阴漂制)、阴附片姜汁润(阴姜润)、阴附片蒸制(阴蒸制、阴附片)、阳附片清水漂制(阳漂制)、阳附片砂炒(阳砂炒、阳附片)、淡附片清水漂制(淡漂制)、淡附片米泔水漂制(淡米泔水漂)、淡附片烤制(淡烤制、淡附片)样品,经UPLC-MS/MS检测提取液中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去甲猪毛菜碱、附子灵、去甲乌药碱的含量,再针对11组样品进行含量分析及聚类热图分析。3种饮片炮制过程中,漂制可大幅度降低附子中12种生物碱的含量;蒸制、炒制和烤制可显著降低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含量,显著提高单酯型生物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胺醇型生物碱(乌头原碱、新乌头原碱、次乌头原碱)的含量。阴附片在炮制过程中,双酯型生物碱持续降低,单酯型生物碱、胺醇型生物碱呈现先降低后上升;阴附片、阳附...  相似文献   

9.
川乌的毒性与抗肿瘤作用概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川乌是毛莨科植物川乌的干燥块根,化学成分是双酯型二萜类生物碱,约0.4%~0.8%,包括乌头碱(Aconitine),次乌头碱(Hypaconitine),杰斯乌头碱(Jasaconitine),异翠雀碱(Isodelphinine)等。此类生物碱毒性很大,是乌头中的主要毒性成分。经水解可成为毒性较小的单醌类生物碱,即苯甲酸乌头胺(乌头次碱Benzoylacoine),苯甲酰次乌头碱(Benzoylhypaconine)苯甲酰新乌头胺(Benzoylmesaconine),  相似文献   

10.
乌头碱是温阳散寒代表中药附子、乌头的主要成分之一。现代研究表明,乌头碱具有抑制肿瘤与抗肿瘤转移、缓解癌性疼痛、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等作用。研究中发现。乌头碱能够增加长春新碱对KBv200细胞敏感性,推测机制与乌头碱能够抗耐药有关。KBV200细胞株具有Pgp蛋白高表达的生物学特征。为进一步证实乌头碱逆转肿瘤多药耐药效应,  相似文献   

11.
《中成药》2015,(9)
目的研究制川乌配伍白芍对6种乌头生物碱(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经皮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HPLC法测定该配伍中6种乌头生物碱,计算其透皮速率和渗透系数。结果制川乌配伍白芍后,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新乌头碱、次乌头碱、乌头碱的增渗倍数分别为1.99、2.05、1.83、2.01、2.20、2.16。结论制川乌配伍白芍后,可促进苯甲酰新乌头原碱、苯甲酰乌头原碱、苯甲酰次乌头原碱的经皮吸收。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影响AB-8树脂分离纯化乌头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优化分离工艺。方法:以川乌总碱和新乌头碱的含量为指标,考察AB-8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乌头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的最佳吸附及洗脱条件。结果:AB-8树脂纯化乌头总生物碱和新乌头碱的最佳工艺为上样液浓度1g生药/mL,药液pH10,吸附时间为6h,7倍体积95%乙醇洗脱效果好。AB-8树脂可重复使用5次。经AB-8树脂处理后乌头总碱提取率可达80%以上,终产品总生物碱纯度可达30%以上,结论:AB-8树脂可用于川乌总碱的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附子中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色谱方法,比较附子单煎、附子与浙贝母合煎后有毒成分的变化趋势,从而从化学成分变化角度证明中医理论——十八反的科学内涵;方法:试验用二氯甲烷(CH2CL2)和三氯甲烷(CHCL3)分别对采用同一煎煮条件得到的单煎、合煎物进行萃取处理,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VID高效液相色谱法中规定对该样品进行HPIC测定;结果:发现在相同处理条件下,附子与浙贝母合煎样品中的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碱、新乌头碱的含量高于附子单煎样品;在此测定条件下可以有效的分离上述3种成分。且测定成分附近没有干扰峰;结论:经过与浙贝母合并煎煮后,有毒成分乌头碱、次乌头以及新乌头碱的含量显著提高,从化学成分变化的角度证明中药配伍理论——“十八反”具有科学内涵。  相似文献   

14.
目的:考察在乌头汤中制川乌配伍后对乌头碱型生物碱的影响。方法:采用HPLC-ESI-MS正离子检测模式分析制川乌单煎液及乌头汤中乌头碱型生物碱类成分,对各成分的MS2和MS3谱图进行解析,比较制川乌单煎液与乌头汤中乌头碱型生物碱类成分的区别。结果:制川乌单煎液及乌头汤中检出36个共有成分,制川乌单煎液中有13个成分在乌头汤中未检出,分别为10-羟基焦乌头碱,10-羟基焦乌头原碱,10-羟基焦中乌头原碱,中乌头碱,10-羟基次乌头次碱,10-羟基焦次乌头碱,去氧乌头碱,焦去氧乌头原碱,去氧中乌头次碱,去氧中乌头原碱,3,13-去氧乌头原碱,3,13-去氧焦乌头碱,3,13-去氧焦乌头原碱。乌头汤中10-羟基中乌头原碱在制川乌单煎液中未检出。结论:制川乌配伍后,大量乌头碱型生物碱类成分丢失,成分区别明显。建立的HPLC-ESI-MS可有效分离各种乌头碱型生物碱类成分,提供了各组分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结构信息。  相似文献   

15.
山茱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山茱萸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方法:1.用乌头碱和氯化钙诱导大鼠心律失常,观察不同剂量山茱萸预防性给药对出现心律失常潜伏期和死亡率的影响。2.同法诱导大鼠离体乳头肌收缩节律失常,在灌流液中加入不同剂量的山茱萸,观察其对心脏乳头肌收缩节律失常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结果:山茱萸高低剂量组均能明显延长乌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的潜伏期,降低氯化钙致大鼠室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提高乌头碱诱发大鼠离体左室乳头肌节律失常的阈剂量,且对乌头碱和氯化钙诱发的大鼠左室乳头肌收缩节律失常有明显逆转作用。结论:山茱萸可用于临床预防或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并为名医张锡纯的用药经验提供了部分药理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乌头生物碱(包括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辽乌头碱)是乌头致毒的主要成分。本试验以简便快速的电喷雾电离液质联用(LC-ESI-MS)技术,对人血清和尿液中乌头生物碱进行分析。材料与方法:①市售乌头碱、中乌头碱、次乌头碱、辽乌头碱、甲基牛扁碱为标准品。②LC条件:采用XTerr  相似文献   

17.
乌头为野生的毛莨科乌头属植物Acon ;tum ,carm ;chael;Debx或北乌头A .kusezoff;Reichb等的块根 ,其成分为次乌头碱 ,乌头碱 ,美沙乌头碱 ,塔拉乌头胺 ,卡乌碱 ,及川乌碱甲和乙 ,异乌头碱 ,索馨乌头碱。它的毒性主要来自乌头碱类生物碱的有毒成分 ,致死量 3~ 4mg ,人口服2mg即可中毒。  乌头临床常用治疗关节痛、腰腿痛、外伤等。在应用此药时往往因用药不当而引起中毒 ,中毒时发病快 ,出现心律不齐 ,不能洗胃 ,使吃进的乌头碱有毒成分洗不出来 ,使病情加重 ,现将 2例乌头碱中毒 ,报道如下。1 …  相似文献   

18.
伏毛铁棒锤地上部分生物碱成分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首次从优毛铁棒锤Aconilumflavum地上部分(花、茎、叶)中分离出4个生物碱结晶。经鉴定晶Ⅰ为脱氧乌头碱(deoxyaconitine),晶Ⅱ为3-乙酰乌头碱(3-acetylaconitine),晶Ⅲ为乌头碱(aconitine),晶Ⅳ待鉴定。乌头碱的收率为0.12%(块根中乌头碱收率为0.20%),薄层层析鉴定地上部分与块根的生物碱基本一致,为开发3-乙酰乌头碱寻找了新的资源。  相似文献   

19.
附子为毛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乌头的子根加工品,其子根为乌头,主产于四川、陕西、云南,其味辛、甘,性大热,有毒,通行十二经,主入心、脾、肾经。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附子主要化学成分是多种生物碱,其中以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为主。川、滇产主要含次乌头碱、内脂生物碱,有强毒性,不易溶于水,受热可分解,加热水解后可变为乌头原碱,毒性只有原来的二千分之一,故加热、加水可解其毒。  相似文献   

20.
HPLC测定附子理中丸中双酯型乌头碱含量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附子理中丸中新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的含量,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提取,以ODS-C_(18)为固定相,甲醇-水-氯仿-二乙胺(70:30:3:0.2)为流动相,用外标法进行定量分析,其平均回收率:新乌头碱97.8%,RSD=1.69%,乌头碱96.0%,RSD=2.41%;次乌头碱96.7%,RSD=1.98%。本法快速简便,准确灵敏,可作为双酯型乌头碱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