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下腺囊肿是涎腺疾病中的常见病,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常见于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舌下腺囊肿临床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口内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混合型)[1].  相似文献   

2.
舌下腺囊肿是涎腺疾病中的常见病,生长缓慢,无自觉症状,任何年龄都可发生,常见十青少年,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区别.舌下腺囊肿临床可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口内型),口外型(潜突型),哑铃型(混合型)[1].口外型舌下腺囊肿易误诊,因未作舌下腺切除术而导致复发,甚至误切颌下腺,给病人造成痛苦和经济损失,也易引起医患纠纷.本文对我院2000年至2006年的92例舌下腺囊肿病例的诊断与手术方法进行分析及回顾性研究.  相似文献   

3.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的常见病之一 ,好发于青壮年 ,多由腺体及导管损伤排泄不畅 ,腺液外渗所致。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有囊壁化学药物烧灼法 ,袋形术 ,单纯囊肿切除术 ,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等。各有优缺点 ,且效果各不相同 ,现将我院近年来 ,应用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治疗的 4 0例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构成  1 990~ 1 999年住院患者4 0例 ,男 2 2例 ,女 1 8例 ,年龄 7~ 4 6岁 ,平均 2 8岁 ;病程最短 3天 ,最长 2年。囊肿部位 :左侧 1 8例 ,右侧 2 2例 ;位于舌下36例 ,颌下 4例 ;原发 32例 ,复发 8例 ,其中 2例为颌…  相似文献   

4.
舌下腺囊肿31例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资料 本组共31例,男12例,女19例。年龄最小8岁,最大40岁。左侧13例,右侧18例,舌下型21例,舌下作颌下型8例,颌下型2例。曾行其它方法治疗后复发者7例(囊肿切开术3例,囊肿摘除术3例,硬化剂囊腔内注射1例)。手术方式及效果:舌下腺及囊肿同时摘除9例,单纯舌下腺摘除22例,随访28例,最长时间为9年,最短为半年,均未复发。其中8例舌下伴颌下型及2例颌下型全部仅从口内作舌下腺摘除,其治愈率100%。  相似文献   

5.
丁修明  张祥 《吉林医学》2013,34(1):94-95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方法、术中注意事项、并发症的原因及其预防。方法:对98例手术治疗舌下腺囊肿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8例舌下腺囊肿,其中单纯型90例,口外型6例,哑铃型2例。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摘除患侧舌下腺及邻近囊肿。术后1例复发,术后同侧颌下阻塞性肿大1例。结论:舌下腺囊肿为假性囊肿,完整摘除患侧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有效方法。术中、术后注重细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舌下腺囊肿的治疗主要是手术切除,根据舌下腺囊肿的病理特点,单纯摘除囊肿后易复发,故对此病的治疗,现多采用舌下腺及囊肿同时摘除的方法。1999年12月至2004年6月我院共收治此病12例,无1例复发,疗效确切。现将治疗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舌下腺囊肿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但单纯突入颌下区的舌下腺囊肿即潜突型是该病中的一个少见类型。本科自1982~1998年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34例,分别采用颌下进路和口内进路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8.
舌下腺囊肿 (sublingualglandcyst)系因舌下腺导管炎症、涎石、损伤或其他因素引起缩窄或阻塞 ,分泌物停滞在被阻塞的近心端 ,充盈膨胀所致 ,也可因导管损伤破裂或充盈膨胀部分破裂 ,分泌液外渗形成 .现将 1998~ 2 0 0 1年来 ,我科收治 37例此病患者的治疗情况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37例 ,男性 16例 ,女性 2 1例。年龄最小 4个月 ,最大 5 8岁 ,平均年龄 36 .8岁。左侧 17例 ,右侧 2 0例。囊肿最小直径约有 7.0mm ;最大者囊肿充满患侧口底并且越过中线挤压到对侧 ,同时患者舌体抬高 ,语言欠清晰。1.2 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9.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限囊液引流(袋形、放环),方法虽简单,但复发率较高。我院从1981年至1992年间采用单纯腺体摘除术治疗的120例原发性舌下腺囊肿进行了1~11年随访,未见囊肿复发病例,疗效满意。根据随访资料作如下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究舌下腺囊肿患儿应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的效果与特点。方法本次实验研究选择的实验对象是2015年6月至2016年9月本院收治的96例舌下腺囊肿患儿,并针对抽取的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检查诊断,将常规手法检查作为对照组,舌下腺囊肿患儿全部应用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作为研究组,并应用手术病理证实,观察抽取的96例研究对象分别通过常规手法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的效果与特点,包括诊断的符合率等指标。结果针对抽取的两组舌下腺囊肿患儿分别应用常规手法检查与超声诊断技术进行检查,并通过手术病理证实,结果显示,研究组抽取的96例舌下腺囊肿患儿通过超声诊断其颌下囊肿、颏下及颌下囊肿、颈部囊肿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9、30、14和96.88%,而对照组对象全部通过手法检查诊断其颌下囊肿、颏下及颌下囊肿、颈部囊肿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37、25、8和72.92%,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性较大,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P0.05)。结论舌下腺囊肿患儿需要及早进行检查诊断,选择应用超声诊断技术的诊断效果较好,操作较为便捷,诊断的符合率较高,能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判定,为后期治疗提供帮助和依据。  相似文献   

12.
潜突型舌下腺囊肿8例诊断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舌下腺囊肿通常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舌下区,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在颌下区有囊肿,而舌下区有或无囊肿,称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即舌下腺囊肿颌下型及舌下颌下联合型)。它的诊断与通常的舌下腺囊肿有差别,而它的治疗与普通的“颌下区肿块”也不同。我院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8例,现报道如下,以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相似文献   

13.
谈洲斌  张祥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18):795-796
舌下腺囊肿通常位于下颌舌骨肌以上舌下区,但也有一部分病例在颌下区有囊肿,而舌下区有或无囊肿,称潜突型舌下腺囊肿(即舌下腺囊肿颌下型及舌下颌下联合型)。它的诊断与通常的舌下腺囊肿有差别,而它的治疗与普通的“颌下区肿块”也不同。我院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8例,现报道如下,以从中探索出一些规律来提高诊断的正确率。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8例,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最小者6岁,最大者35岁,13岁以下者5例,14岁 ̄19岁者1例,20岁以上者2例。单纯颌下型舌下腺囊肿5例,舌下颌下联合型3例。3例未做超声波检查,4例做B超检查,2例做彩超检查(其…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注射药物到舌下腺囊肿囊腔内的疗效,总结舌下腺囊肿非手术治疗的临床体会。方法选用平阳霉素(Pinyangmycin,PYM)8.0 mg+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XM)8.0 mg+2%利多卡因2.4 mL,配置成每毫升含PYM2.0 mg、DXM2.0 mg的混合药液,最大用药剂量为4.0 mL(PYM8.0 mg、DXM8.0 mg、2%利多卡因2.4 mL),如果病人身体条件不允许或者身体虚弱,还可以稀释成更小的浓度,但是疗效要差些。操作方法是用10 mL注射器先将囊液抽出,再将适量的混合药液注入囊腔,药液的量要少于所抽出的囊液的量,大约在90%左右,注药次数以3次为限,每次间隔2周左右,3次仍无效者,改为手术治疗。判定标准是囊肿完全消失无复发,口底黏膜柔软颜色正常,舌体活动自如不受限制为治愈;囊肿消失但腺体变硬,6个月后,消失或残留0.5 cm以下小硬结,不影响腺体功能为好转;囊肿体积部分缩小但是仍然存在,最后手术切除为未愈。结果本组198例病人经1~11年的随访观察,治愈者181例(91.5%),好转者14例(7%),未愈者3例(1.5%)。1次注射治愈者26例(13%),2次注射治愈者151例(77.8%),3次注射者18例(9.2%)。3例未愈者,最后改用手术治疗。6例残留0.5 cm以下的小硬结,但是不影响舌下腺功能。5例治疗后半侧舌体麻木6个月后消失。结论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舌下腺囊肿,是一种安全、可靠的非手术治疗手段,特别适用于手术禁忌的病人及儿童患者,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  相似文献   

15.
谭汉提  李正华 《华夏医学》2004,17(6):960-961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方法:回顾19例特殊类型舌下腺囊肿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19例中哑铃型10例,颌下型9例。主要表现为颌下及舌下区的肿胀。所有病例均行手术治愈。结论:经口内进路将舌下腺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舌下腺囊肿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160例舌下腺囊肿均采取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病例经1月。6年以上随访口内进路完整摘除舌下腺及囊肿,颌下 口内进路均无复发,10例单纯囊肿摘除复发6例,5例襞形缝合术均复发。结论 通过口内手术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治愈的关键,创伤小,少复发,适用于各型舌下腺囊肿。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舌下腺囊肿的诊断与治疗.方法:42例舌下腺囊肿分为单纯型、口外型、哑铃型.通过临床检查、穿次检查、B超检查确诊,对口内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囊肿摘除术,对口外型及哑铃型舌下腺囊肿行舌下腺及部分囊壁摘除术.结果:42例舌下腺囊肿术后口内切口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40例,失访2例,随访时间1~4年,无1例复发.结论:完整摘除舌下腺是根治舌下腺囊肿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9.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其病因、病理和治疗,至今尚有许多争论。我们自1961年以来,进行舌下腺摘除,治疗舌下腺囊肿,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本文从病理切片检查和病例追踪进行总结,以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20.
舌下腺囊肿是口腔颌面外科常见病,但单纯突入颌下区的舌下腺囊肿即潜突型是该病中的一个少见类型。本科自 1982~ 1998年共收治潜突型舌下腺囊肿 34例,分别采用颌下进路和口内进路两种术式进行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把有关情况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本组病人 34例,男性 18例,女性 16例。最小年龄 2岁,最大年龄 36岁。囊肿均位于一侧颌下区,其中左侧 20例,右侧 14例。 1.2治疗 1.2.1口外进路在患侧颌下平行于颌缘下 1.5~ 2.0cm作切口,于颈阔肌下找到囊肿,沿囊壁作钝性加锐性分离,寻找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