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院自1979年10月至1996年8月共行尸体肾移植术594例(640次),术后早期长时间无尿共31例,发生率为4.8%,早期长时同无尿是指肾移植术后三天以内即出现无尿并持续三周以上者,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处理是复杂的,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尸体肾移植中供、受之间良好的HLA配型,对移植肾的长期存活和减少术后排异反应的发生,有一定益处。本就我院近年来的262例尸体肾移植的HLA配型和术后早期排异反应发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尸体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25%—65%。我院从1989年4月至1995年1月行尸体肾移植术28例,其中7例术后少尿无尿,不同程度的出现ARF,经过血液透析等治疗,7例ARF均尿量增多,肾功能恢复正常,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动脉破裂二例报告附属第一医院泌尿科翁志梁,杨亦荣[关键词]肾移植术,动脉破裂肾移植术后动脉破裂大出血是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我院于1985年7月~1991年10月共行同种尸体肾移植114例次,术后发生动脉破裂大出血2例。现报告如下:[例1]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HLA配型与尸体肾移植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 将262例尸体肾移植受按HLA配型的误配率(MM)进行分组,统计各组术后1-2个月内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次数。结果 当MM>3时,若接受的器官HLA原/基因为可接受性,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16.4%;若供体器官HLA抗原/基因具免疫原性,则急性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为33.1%,两比较,P<0.05。结论 供受间HLA配型越好,供器官所含的具免疫原性抗原/基因对术后早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的影响越弱。  相似文献   

6.
肾移植术后结核病的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泓文  何文芳  苏泽轩  王平 《广东医学》2003,24(11):1224-1225
目的:提高肾移植术后结核病的诊治水平及预防其发生。方法:分析1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及4例肾移植术前患过结核、术后采用异烟肼预防治疗的临床特点,对肾移植术后结核病诊断、治疗及免疫抑制剂的使用进行探讨。结果:肾移植术后并发结核病的发病率、病死率分别为2.8%及15.6%。结核病症状、体征不典型,早期辅助检查缺乏阳性结果;肝功能异常、CSA浓度下降发生率分别为53.8%及69.2%。4例肾移植术前患过结核、术后采用异烟肼预防治疗,无结核复发。结论:诊断性治疗是提高早期诊断的重要方法。抗结核治疗应采用早期、长疗程、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案,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对肾移植术前曾患过结核应采用异烟肼预防。  相似文献   

7.
于竞璟  罗新玲  邵丽 《新疆医学》2006,36(5):231-232
活体肾移植比尸体肾移植组织配型的适合程度高、大大减少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较少出现并发症,使受体的生存时间延长,生存质量显著提高,长期存活率比尸体供肾移植明显提高控。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相对减少,移植肾存活时间延长。异体肾移植肾源日趋紧张,故活体肾移植在我国越来越广泛。我院自2003年至今共做了三例亲属活体肾移植,均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供体肾摘取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并调查了我院收治的22例肾移植术后合并重症肺炎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男性15例,女性7例,年龄23—52岁,平均年龄36岁。术后2-4个月感染14例,4—6个月5例,6-12个月2例,12个月以上1例。22例中行呼吸机辅助通气患者8例。死亡1例。结论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造成肾移植受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通过临床护理体会到,对于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消毒隔离、基础护理及做好呼吸机辅助通气的专科护理和严密的病情观察是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的主要护理措施,而积极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配合大夫,促进肾移植术后重症肺炎患者的早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9.
肾移植术后早期护理观察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护理人员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密切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技术措施,直接关系到移植肾的存活率,尤其是在易发生各种并发症肾移植术后的早期,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及时观察和处理,更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共配合了 206例肾移植手术后的护理工作,效果良好,现将术后早期护理观察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206例,其中男 120例,女 86例;年龄 18~67岁。患病时间 2个月至 20年。术前行血液透析者 188人,从未透析者 18人。2 术后早期护理观察体会2.1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术后每天测量体温 4次,连测7天,正常…  相似文献   

10.
黄云  黄烈城  詹锋  陈道军 《中国热带医学》2006,6(12):2178-2178,220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性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0例肾移植术后发生CMV性肺患者进行分析,采用更昔洛韦为主的综合性治疗。结果10例中8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低氧血症为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早期综合征性治疗是成功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为27例肾移植患者提供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术后第一周、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第二周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肠内合理营养支持,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彬  薛武军  冯新顺 《医学争鸣》2003,24(4):354-356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高危因素,寻找评估移植风险的指标。方法:分析167例次肾移植患的年龄、性别、透析时间、移植史、输血次数、孕次、冷缺血时间、热缺血时间、HLA体液致敏及HLA错配数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分析均提示致敏及HLA错配与术后早期排斥反应有相关性(单因素分析P<0.05,多因素分析中Sig分别为0.0001和0.0044)。结论:致敏及HLA错配是肾移植术后早期排斥反应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移植肾的急性肾小管坏死 (ATN)是尸体肾移植术后近期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其发生率为 10 %~ 2 0 %。我院1992年 12月~ 2 0 0 1年 12月共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 2 2 0例 ,其中 18例术后发生ATN。通过血液透析、抗排斥治疗及整体护理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8例 ,男 13例 ,女 5例 ,年龄 2 1~ 6 5岁 ,平均 38.5岁。肾移植术后 12h尿量逐渐减少 ,其中少尿 15例 ,无尿 3例 ,应用速尿后尿量不增多。彩色多普勒B超检查提示 :移植肾未见肿大 ,血流阻力和博动指数增高 ,肾动脉主干流速降低 ,移植肾血供丰…  相似文献   

14.
探讨高龄患者肾移植的治疗问题。对9例5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施行尸体肾移植。结果除1例后早期死于DIC和心衰外,其余8例随访0.5-6年,人/肾均存活。术前有效地处理原有疾病,合理应用免疫抑制剂,严密的术后护理和实验室监测是高龄患者肾移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薛钟  何小舟  巢志复  车文骏  经浩 《河北医学》2003,9(11):1003-1005
目的:探讨治疗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1999年至2002年发生的2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病人治疗方法和结果总结,结果:发现强调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水平的治疗方法效果明显。结论: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主要病因是机体免疫水平的低下,提高机体免疫水平是治疗移植后肺部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45例肾移植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临床特点、病原学特征和诊治方法。方法对45例肾移植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肾移植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多,以细菌为主,同时也涉及病毒、真菌、结核杆菌和少见寄生虫的感染,并且多为混合感染。经综合治疗本组中43例治愈,2例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继发肺部感染的病情复杂,病死率很高;早期准确诊断病原体并及时有效的进行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肾移植已成为挽救终末期肾病患者生命的最有效方法。据美国unos统计[1],至2001年底全世界共施行同种肾移植535075例次,其中2001年度共施行28695例次。1988年病人接受尸体肾移植的半数存活期为7.6年,1995年接受尸体肾移植的半数存活期为11.6年。肾移植最长存活时间,亲属肾为39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移植肾输尿管梗阻,致移植肾积水的病因。方法 收集并分析自1993年至今的250例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其中尸体供肾240例,活体供肾10例。术后12W内因输尿管梗阻导致移植肾积水8例(3.2%)。结果 1例保守治疗,7例明确病因后再次手术解除梗阻,术看病情改善,移植肾功能恢复,随访8个月无复发。结论 肾移植术后近期移植肾输尿管梗阻多与外科因素有关,需从取肾到移植输尿管膀胱吻合的各个环节加以注意,以减少输尿管梗阻的发生,手术是解除术后输尿管梗阻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肾移植术后患者带状疱疹早期诊断及护理特点。方法结合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的早期临床表现特点,强调早发现、早诊断的重要性;采取早期抗病毒、有效镇痛,积极护理干预等措施,预防并发症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结果27例带状疱疹患者经过早期诊断治疗,全部痊愈出院,未出现后遗症,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肾移植术后带状疱疹早期诊断、治疗和护理,对预防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及保护移植肾脏的功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肿瘤发生情况和防治措施,方法:对行同种异体肾移植术的158例患者发生恶性肿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发现恶性肿瘤3例,发生率为1.89%,分别发生于移植术后3-7年,其中肝癌2例,结肠癌1例。结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应定期评估移植受者的免疫状态,早期发现肿瘤,并减少免疫抑制剂量用,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