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吴朝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4):3176-3177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方法:全麻病人254例ASAⅠ级~Ⅲ级,随机分为两组(n=127):芬太尼组(F组)和瑞芬太尼组(R组)。F组和R组诱导期均使用咪达唑仑(0.015~0.075)mg/kg、芬太尼(1~5)μg/kg、维库溴铵(0.08~0.1)mg/kg、异丙酚(2~2.5)mg/kg。维持期F组用咪达唑仑、芬太尼、维库溴铵、氨氟醚或异氟醚。R组维持期不同的是用瑞芬太尼代替F组的芬太尼。观察两组病人从手术结束到清醒的时间。结果:F组与R组的苏醒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F组与R组的生命体征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麻维持期间用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对全麻苏醒期的影响不大;瑞芬太尼组术中生命体征较平稳。  相似文献   

2.
瑞芬太尼是新一代速效、超短效麻醉性镇痛药,是μ-阿片受体激动剂,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的特点,我们在全麻维持中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加以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瑞芬太尼和芬太尼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气道解剖正常的成年病人,已经证明异丙酚与芬太尼进行麻醉诱导后行气管插管是成功的[1]。目前国内关于瑞芬太尼此方面的评价较少。本研究拟比较相同剂量瑞芬太尼和芬太尼进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的规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ASAⅠ~Ⅱ级择期手术行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瑞芬太尼在小儿全麻中对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140例患儿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观察入室(T0)、诱导后(T1)、置入喉罩(T2)、切皮(T3)、术毕(T4)、拔出喉罩后5 min(T5)的LF/HF、HRVI、HR、Sp02,清醒及留观时间、手法辅助通气、拔出喉罩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入室比较,R组的LF/HF、HRVI、HR在T1~T4显著降低,F组的在T2、T3显著升高,在T1、T4、T5降低(P<0.05),Sp02在T1~T5降低(P<0.05);两组比较,在T1~T4R组HRVI、LF/HF、HR均低于F组(P<0.05),Sp02均高于于F组(P<0.05);患者清醒时间和留观时间R组短于F组(P<0.05);R组术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F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小儿全麻中,能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抑制自主神经功能、提高术后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等剂量的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对血压、心率的影响和不良反应.方法160例择期手术全麻病人,分8组每组20例,全麻诱导用咪唑安定0.08 mg/kg、异丙酚1.5 mg/kg、瑞芬太尼(RF)或芬太尼(F)、阿曲库铵.瑞芬太尼或芬太尼的剂量分别是Ⅰ组1 μg/kg、Ⅱ组2μg/kg、Ⅲ组31 μg/kg、Ⅳ组4μg/kg,记录麻醉诱导前(T0)、窥喉前(T1)、导管插入即刻(T2)及气管插管后1 min(T3)、3 min(T4)、5 min(T5)、10 min(T6)的血压(SBP、DBP)和心率(HR)变化,观察有无胸腹肌肉僵硬等不良反应.结果①与基础值相比,麻醉诱导后各组HR、SBP、DBP均明显下降(P<0.01);从导管插入即刻起,血压、心率开始回升,除RFⅢ组、RFⅣ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3 min仍较低(P<0.05),以及FⅠ组的SBP在气管插管后1 min较高(P<0.05)外,其余均恢复麻醉前水平(P>0.05).②相同剂量的RF、F组间比较:RF对SBP、DBP的抑制强于F(P<0.05).结论相同剂量的瑞芬太尼比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气管插管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芬太尼与瑞芬太尼诱导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全麻后苏醒期躁动(RS)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或Ⅱ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各30例。诱导药物为:R组瑞芬太尼1tLg/kg、咪达唑仑3mg、丙泊酚2mg/kg、罗库溴铵0.6mg/kg;F组除芬太尼3.0μg/kg代替瑞芬太尼外,其他用药同R组。麻醉维持为瑞芬太尼0.2μg·kg-1·min-1,丙?白酚2mg kg-1·h-1,微量泵恒速输入;持续吸入1%-2%七氟烷。观察2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的Rs评分以及麻醉后复苏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R组拔管前、拔管时和拔管后10minRs评分均明显高于F组(P〈0.01),2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小剂量芬太尼诱导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麻醉后RS。  相似文献   

7.
匡佳伟  吴多志 《海南医学》2009,20(9):24-25,23
目的比较单用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对全麻苏醒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全麻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随机分为两组: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瑞芬太尼组(FR组),每组各20例。两组分别以瑞芬太尼1μg/kg和芬太尼5μg/kg复合咪达唑仑0.05mg/kg,维库溴铵0.1mg/kg,异丙酚1.5mg/kg诱导。两组均以瑞芬太尼0.2μg·ks^-1·min^-1复合异丙酚(5—6)mg·kg^-1·h^-1泵注维持麻醉,间断静注维库溴铵,手术结束时停用异丙酚和瑞芬太尼。观察麻醉前、拔管时、拔管后1min、拔管后5min、拔管后10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观察患者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结果R组拔管时、拔管后1min、5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较FR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芬太尼瑞芬太尼复合应用较单用瑞芬太尼能更有效抑制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心血管反应,且不延长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8.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小儿全麻诱导期应激反应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1 μg/kg和芬太尼2 μg/kg用于小儿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行小儿外科手术的患儿,根据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时辅以镇痛药的不同,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R组)和芬太尼组(F组),每组30例.观察两组在气管插管不同时点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糖.结果:气管插管期间R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F组平稳(P<0.05);两组气管插管后血糖均升高,但插管后各时点F组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气管插管后各时点皮质醇高于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各时点皮质醇无明显改变.结论:瑞芬太尼1 μg/kg较芬太尼2 μg/kg更能有效抑制小儿全麻诱导的血流动力学变化,降低应激引起的内分泌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预防术后苏醒期躁动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腹部全麻手术的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60例。两组均以咪达唑仑、阿曲库铵、芬太尼、依托咪酯诱导,丙泊酚+瑞芬太尼+硬膜外阻滞维持麻醉,A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B组缝皮时停止输注丙泊酚,瑞芬太尼输注剂量减为0.05μg/kg/min,拔除气管导管后停用瑞芬太尼。分别纪录两组患者的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患者的躁动情况、拔管前患者的MAP、HR、SpO2。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出现苏醒期烦躁的比率B组较A组小(P<0.05),在拔管期间患者血流动力学B组比A组更平稳(P<0.05)。结论全麻苏醒期输注小剂量瑞芬太尼可以使麻醉苏醒更平稳,可有效预防全麻苏醒期烦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瑞芬太尼对全麻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择全麻手术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术毕给予瑞芬太尼0.04 μg/(kg·min),持续静滴;对照组:术毕给予生理盐水,拔管后停药.在全麻苏醒期观察患者的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呛咳及躁动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在苏醒期血压波动、心率波动、躁动、呛咳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瑞芬太尼可以抑制全麻术后苏醒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1.
晏达 《中原医刊》2011,(22):9-10
目的观察芬太尼复合曲马多减轻瑞芬太尼全麻苏醒期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妇科宫外孕和卵巢囊肿患者共90例,ASA分级Ⅰ-Ⅱ级,手术时间1.5h以内,随机分为T组、F组和T+F组,术中以持续靶控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间断给予维库溴铵维持麻醉。T组患者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2mg/kg,F组患者手术结束前10min给予芬太尼2肛∥kg。T+F组手术结束前30min给予曲马多1.5mg/kg,手术结束前10min再给予芬太尼1肛g/kg,记录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警觉/镇静评分(OAA/S)、拔管后VAS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三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OAA/S评分和瘙瘁、躁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拔管后均无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拔管后T组、F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F组VAS评分和T、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瑞芬太尼全麻术后苏醒期疼痛,芬太尼复合曲马多较单一使用芬太尼或曲马多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142-145
目的 探讨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应用于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的效果。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0月治疗的脊柱结核患者80例作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治疗,观察组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的睁眼时间、睫毛反射消失时间、针刺反应消失时间、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及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麻醉过程中的恶心呕吐、低血压、躁动、呼吸抑制及心动过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心率和呼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治疗脊柱结核患者麻醉苏醒期效果好,对患者术后提高患者的恢复意识有积极作用,有效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周辉  李静 《吉林医学》2010,31(22):3634-3636
目的:研究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R、F两组,每组30例。全身麻醉维持分别用1~2μg/(kg·min)瑞芬太尼(R组)或2~3μg/(kg·h)芬太尼(F组),麻醉深度维持血压(Bp)在基础值的±10%,记录手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语言应答时间等麻醉恢复指标,并于麻醉前1d、术后2h、4h、6h、24h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价认知功能。结果:两组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手术时间、麻醉时间、麻醉药用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R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拔管后语言应答时间均早于F组(P<0.05);术后2h两组MMSE评分较术前均明显下降(P<0.05),R组患者术后4hMMSE评分基本恢复正常,而F组直到术后6h才有20%患者基本恢复正常,术后24hR组所有患者MMSE评分均已达术前水平,而F组则是85%患者MMSE评分恢复达术前水平。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均可引起老年患者术后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但瑞芬太尼较芬太尼恢复更快,对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阻碍的作用小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用于A,JL氯胺酮的麻醉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患儿随机分为三组,各30例,即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RK)、芬太尼复合氯胺酮组(FK)及氯胺酮组(K)。观察记录患儿给药前、手术5min、15min及术毕时血压(SBP)、心率(HR)、呼吸(RR)及血氧饱和度(SpO2)、术中氯胺酮用量、术后苏醒时间,术中、术后不良反应等。结果麻醉后5min、15min及术毕时SBP、HR值与麻醉前相比,RK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FK、K组显著高于麻醉前水平(P〈0.05),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K组HR显著高于FK组(P〈0.05);RK组术中、术后低氧血症、呼吸抑制、呼吸道分泌物、体动、烦躁均少于FK组与K组(P〈0.05)。三组患儿术后苏醒时间及氯胺酮用量,RK组显著少于FK、K组,FK组显著少于K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氯胺酮麻醉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镇痛完全、并发症及用药量均减少、苏醒时间短,效果优于芬太尼与氯胺酮复合麻醉。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瑞芬太尼、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机体应激反应和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6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根据诱导时辅用镇痛药物的不同,按随机、双盲方法分为舒芬太尼(S)组、瑞芬太尼(R)组和芬太尼(F)组。分别于诱导前(T,基础值)、插管前即刻(T0)、插管后1?min(T1)、3?min(T2)、5?min(T3)记录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SpO2,并在各时点抽取静脉血,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和肾上腺素(E)的浓度。结果:T0时三组的MAP、HR和T时相比显著降低(P<0.05或P<0.01),且R组下降幅度高于F、S组。F组:T1时的MAP、HR明显高于T时,亦高于相同时点的R、S组(P<0.01),于T2、T3时刻恢复至基础水平。R组:T1时的MAP、HR与T时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从T1 到T3 MAP、HR呈持续下降趋势,至T2、T3时已明显低于T时,有2例HR达55次/分。S组MAP、HR在T、T1、T2、T3时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E和E浓度除F组在T1、T2时高于基础值(P<0.05或P<0.01),其余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芬太尼相比,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时应激反应,同时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6.
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与镇痛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瑞芬太尼异丙酚复合液用于麻醉与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比较。方法80例要求终止妊娠的早孕妇女。随机分成瑞芬太尼(R组,n=36),芬太尼(F组,n=44),两组分别按0.5~1μg/kg静注瑞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2.0~2.5mg/kg异丙酚。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异丙酚总用量、起效时间、苏醒时间、留院观察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呼吸循环变化。结果两组起效时间、HR、SpO2、MAP变化差异无显著性;术中F组异丙酚追加量及总用量较R组多(P〈0.05);苏醒时间、留观时间也显著长于R组(P〈0.01)。R组镇痛效果较F组满意(P〈0.05),不良反应如头晕、乏力发生率较F组低,但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对呼吸功能的影响两组相似。结论瑞芬太尼复合异丙酚用于门诊无病人流术与芬太尼药效、安全性相似,但镇痛效果较满意、苏醒快、留观时问短。特别适用于门诊手术。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雷米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异丙酚麻醉诱导及插管后血浆组胺浓度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将40名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诱导后2min行气管插管术。分别记录诱导前、诱导后2min及插管后5min的血浆组胺浓度(HC)、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收缩压与心率乘积(RPP)值。结果两组诱导后及插管后血组胺浓度有明显差异(P<0.05),麻醉诱导后两组间的MAP及HR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RPP值有差异(P<0.05)。气管插管后两组间的HR值有差异,且组间的MAP及RPP均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雷米芬太尼组麻醉诱导及插管引起的组胺释放明显低于芬太尼组,并且在抑制插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方面优于芬太尼。  相似文献   

18.
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观察舒芬太尼或芬太尼用于腹腔镜胆囊摘除术(LC)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LC患者4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2组:SF组:舒芬太尼0.4μg/kg;F组:芬太尼2μg/kg。观察麻醉期间血流动力学改变、麻醉诱导时的入睡时间、术中丙泊酚的用量、停药后患者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OAA/S评分、Prinehenry评分及术后24h并发症。结果①2组麻醉诱导时心率(HR)比麻醉前均显著降低(P<0.05);F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MAP在手术开始时和拔管期间均高于SF组(P<0.05);②SF组的入睡时间短于F组(P<0.05);停吸氨氟醚后20、30min,SF组的OAA/S评分和Prinehenry评分均低于F组(P<0.05);③SF组术后24h躁动发生率、主诉需要阿片类药物患者均低于F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诱导入睡快,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更加平稳,苏醒过程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芬太尼或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老年全身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2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用随机数字表将纳入的72例老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观察组采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照组采用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苏醒时间及认知功能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麻醉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偏短(P〈0.05或P〈0.01)。麻醉前两组患者MMSE评分之间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麻醉后两组患者MMSE评分在6h和12h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值明显小于观察组(P〈0.05),麻醉后24h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上升至麻醉前水平(P〉0.05)。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麻醉后苏醒较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麻醉更快,能明显缩短患者的气管插管时间,减少患者术后苏醒监护时间,且对老年患者麻醉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