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评价PC支架治疗小直径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手术成功率、术后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远期再狭窄率。方法 观察我院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5月 4 5例小血管 (血管直径 <2 8mm)患者冠心病患者植入PC支架的手术成功率、主要临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远期再狭窄率。随访 1个月至 3年 ,其中 2 8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复查。结果 手术成功率 10 0 % ,支架全部顺利置入。血管狭窄率由 (82± 10 ) %改善至术后的 (0± 5 ) % (直径法 )。术后 30d随访 ,1例支架内 5 0 %狭窄。 1例术后第 2 2天因急性左心衰死亡。术后 6个月随访 38例。 1例支架完全闭塞 ,1例原支架内及近远端多发性狭窄 ,考虑合并其他血管病变 ,给予搭桥术。 35例随访时间 3年。完全无症状 2 6例。 2例随访过程中支架内狭窄 ,1例术后第 2年因心血管事件死亡。术后第 3年 ,有 2 8例在行冠脉造影复查 ,PC支架植入的 30处 ,6处发生支架内再狭窄 (狭窄 >5 0 % ) ,2例出现支架近端狭窄。冠脉造影再狭窄率为 2 6 6 7% ,总再狭窄率为 2 5 5 %。结论 小血管PC支架术手术成功率高 ,术后即刻效果好 ,术后远期生存率较高 ,再狭窄率接近大血管 >3 0mm普通裸支架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移植血管再狭窄及介入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的特征及介入治疗的效果。 方法 CABG术后的 4 3例 (男性 37例 ,女性 6例 )患者 ,因心绞痛或心力衰竭而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复查。行多体位投照 ,发现移植血管病变特征。获得家属书面同意书后 ,行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 ,记录心脏事件发生次数 ,术后 6个月时进行冠状动脉造影。 结果 再次出现心绞痛距CABG术的时间平均为 13 7(3~ 19)个月 ,复查冠状动脉造影距旁路移植术的时间为 2 1(6~ 2 4 )个月。总计桥血管 12 1根 ,其中动脉桥 12根 (10 % ) ,静脉桥 10 9根 (90 % )。 5例 <6 0岁患者计 9根桥(1 8个桥 /例 ) ,38例≥ 6 0岁患者计 112根 (3 0个桥 /例 )。CABG术后 3例 (7 2 % )发生院内急性心肌梗死。心脏超声测得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由CABG术前 (34 6± 11 5 ) %增加到 (46 2± 10 5 ) %(P <0 0 5 )。无动脉桥体狭窄 ,1例动脉桥远端吻合口狭窄 (8 3% ) ,1例动脉桥失败后改用静脉桥。10 9根静脉桥中 ,桥病变总数 4 8根 (44 0 % ) ,其中 17根桥狭窄并血栓形成 (35 4 % ) ,31根静脉桥闭塞 (6 4 6 % ) ,闭塞位于开口后 1~ 2mm处 ,前降支和右冠状动脉的静脉桥闭塞数量 (均为 14根 ,4 5 2 % )明显多于回旋支静脉桥 (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TM)在支架术后再狭窄介入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分析在支架术后发生再狭窄而再次介入治疗并置入CypherTM支架的21例患者的即刻疗效和血管造影随访结果。结果21例患者介入治疗均获得成功,21处病变共置入24枚CypherTM支架。住院期间未发生有关的严重并发症。随访期6~12个月,平均为(9.2±3.0)个月内未出现心脏事件。21例患者共有18例复查了冠状动脉造影,CypherTM支架内均无再狭窄。结论CyperTM支架在再狭窄的介入治疗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切割球囊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02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应用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10 2例冠心病患者的 116处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 ,并短期随访。结果  116处病变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成功率 94 %,结合普通小球囊预扩张后其成功率为 97%。 16例支架内再狭窄均扩张成功。 116处病变切割球囊扩张后安放支架 72个 (支架安放率 6 2 %) ,4 4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者残余狭窄为 0~ 2 0 %[平均为 (11 6± 5 9) %]。 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包填塞 ,1例发生严重内膜撕裂。无急性闭塞、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随访 1~ 2 0月 (平均 11 2月 ) ,10 (9 8%)例患者于术后出现心绞痛。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 12例病人复查冠脉造影 ,其中 3例发生再狭窄。结论 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安全、有效 ,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应用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对 5 2例冠心病患者的 63处病变行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对其进行分析 ,并短期随访。结果  63处血管直接切割球囊扩张治疗 ,成功率92 1% ,其中 9例完全闭塞性病变中 7例获得成功。 2例支架内再狭窄均扩张成功。 63处病变切割球囊扩张后安放支架 43个 (支架安放率 68 3 % ) ,2 0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者残余狭窄为 0~ 2 0 % [平均为 ( 7 2±5 6) % ]。 1例患者术后出现心包填塞 ,无严重内膜撕裂、急性闭塞、急诊冠脉架桥术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随访6~ 12个月 ,1例单纯行切割球囊扩张术患者于术后 1月出现心绞痛 ,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再狭窄。其他患者随访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结论 切割球囊行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安全、有效 ,短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患者冠状动脉 (冠脉 )内支架术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共选择 8例均无冠脉搭桥术史的左主干病变患者行冠脉内支架术 ,其中左主干近中段病变 5例 ,远段分叉病变 3例 ,其中 2例的左室射血分数 <4 0 % ,总结分析其临床、左主干病变特点、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 :左主干支架术的成功率为 10 0 % ,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率 <10 % ,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如支架内血栓形成、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外科冠脉搭桥术或死亡等。术后随访 5~ 15 (10± 3.5 )个月 ,无一例死亡。临床心绞痛复发 1例 ,重复冠脉造影证明为前降支的新生病变所致 ;2例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了 15 %以上 ;5例复查了冠脉造影 ,其中 4例的原支架内基本无再狭窄 ;1例有 30 %再狭窄 (为前述症状复发的患者 )。结论 :支架置入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疗效显著 ,是值得考虑的治疗手段 ;正确的病例选择和娴熟的操作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雷帕霉素洗脱支架(CYPHER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冠脉)复杂病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143例复杂病变且有临床缺血症状的患者接受了CYPHER支架治疗,196处靶病变共置入231个CYPHER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随访期间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再狭窄率及晚期管腔丢失情况等。结果:所有支架均成功置入,无残余狭窄或残余狭窄<10%,未见任何并发症。临床随访11±4·4(5~22)个月,临床随访率94%,有7例(5·2%)症状再发,后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其中4例为支架内再狭窄所致,需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均未发生任何心脏不良事件,无一例死亡。术后6~18(9±2·3)个月共109例患者复查冠脉造影,造影随访率76·2%,支架近端边缘节段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2±0·02)mm,支架内平均晚期管腔丢失(0·25±0·04)mm,支架远端边缘节段(0·10±0·02)mm;病变再狭窄率2·6%,病例复发率5·2%,再次血运重建率3·4%。结论:CY-PHER支架治疗冠脉复杂病变安全、有效,能明显降低6个月后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再次血运重建率。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变桥血管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移植血管病变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对CABG术后旁路移植血管的病变进行介入治疗。术后即刻进入临床随访,记录心脏事件的发生,患者术后6个月复查造影。结果对66例患者的74支病变桥血管(83处病变)进行了介入治疗,造影成功率为96.97%(64/66),临床成功率95.45%(63/66)。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2例,1例经处理恢复血流,1例处理无效。远端栓塞1例,D型夹层造成血管急性闭塞1例,重新置入支架后成功。住院期间无心脏事件发生。64例患者完成6个月的临床随访,心脏事件发生率为31.3%(20/64)。37例患者接受了造影检查,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为32.5%(13/40)。结论桥血管病变的介入治疗是可行、安全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共对 95例住院老年AMI患者的 10 4支靶血管、114处靶病变急诊植入冠状动脉支架 110枚。患者术前合并心源性休克 2 9例 ,心肺复苏 3例 ,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示多支病变 5 8例 ,梗死相关动脉 (IRA)狭窄 99%~ 10 0 % ,心肌梗死溶栓试验 (TIMI)血流 0级 72例 ,1~ 2级 2 3例。结果 IRA开通率 10 0 % ,110枚支架均植入成功 ,术后平均残余狭窄 (0 .4± 3.5 1) % ,全部恢复TIMI 3级血流 ,无操作并发症 ,即刻成功率 10 0 %。从入导管室至IRA开通时间平均 (17.6± 1.87)min。术后共 6例死亡 ,住院期间总病死率 6 .3% ,其中 4例死于不可逆心源性休克 (休克病死率 13.8% )。对出院的 89例随访 1~ 5 2个月 ,平均 (2 5 .1± 12 .3)个月 ,87例存活 ,存活率 97.8%。 2 8例造影随访者中 5例支架内再狭窄 (再狭窄率17.8% )。结论 急诊支架术对老年AMI患者具有理想的即刻和长期疗效。合理选择器械、操作技术熟练和围术期并发症处理经验是保证老年AMI急诊冠状动脉支架术获得高成功率的 3个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总结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术后症状复发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CAG)特点,探讨心肌缺血原因及其治疗对策。方法:对74例CABG术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桥血管造影,总结其自体冠状动脉和移植血管病变特点,分阶段归纳心肌缺血的可能原因。结果:74例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3.3±9.3)岁,平均复查时间(37.79±37.65)个月。共174支移植血管,其中左乳内动脉桥44支,大隐静脉桥126支,桡动脉桥4支。左乳内动脉桥完全闭塞20.5%(9/44),狭窄18.2%(8/44);静脉桥闭塞40.5%(51/126),狭窄7.1%(9/126);4例桡动脉搭桥,2例有狭窄;竞争血流现象的发生率为12.2%(9/74);32.5%(24/74)的患者自体冠状动脉病变加重;13.5%(10/74)的患者存在再血管化不完全;CABG术后早期(1个月以内)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是左乳内动脉桥吻合口狭窄(占50%),1年以内主要与静脉桥血管狭窄和闭塞有关(占44.7%),而1年和5年以后则绝大多数缘于静脉桥的闭塞(占46.7%)。45.8%(34/74)的患者行药物保守治疗,9.5%(7/74)的患者行再次外科搭桥(reCABG),29.7%(22/74)接受了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PCI),12.2%(9/74) 行桥血管的介入治疗。移植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接近90%,自体血管的介入治疗成功率72.2%。结论:CABG后部分患者心肌缺血可以复发,其中移植血管病变是引起心肌缺血的主要原因,其它原因有再血管化不完全、自体血管病变加重等,自体血管和狭窄桥血管的介入治疗对CABG后心肌缺血复发患者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并发症发生率,因此仍然是可取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冠心病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选择3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g)水平,观察其不同的冠脉狭窄支数及程度与Fig水平变化及其直线相关性。结果:(1)197例冠心病患者之Fig水平明显高于103例冠脉正常(NS)组(3.41±1.17vs2.74±0.65g/L,P<0.001)。(2)在不同狭窄支数亚组中,Fig水平虽随狭窄支数增多有升高趋势,且每组的Fig水平均明显高于NS组,(P<0.001);但CHD各亚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3)冠脉狭窄程度与Fig水平间轻度相关(r=0.2111,P<0.001)。(4)Fig对于冠心病发病危险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即以≥3.40g/L为界值,其敏感性41.1%,特异性83.6%。提示血浆Fig浓度水平可能为冠心病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但未发现其与冠脉狭窄程度的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Coronary aneurysms represent anomalies identified in 0.15%–4.9% of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ngiography. At present, there is no uniform definition of this pathology. Aneurysms of the 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 (LMCA) are extremely uncommon, with an incidence of 0.1%. It has been demonstrated that atherosclerosi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se anomalies in adults, and Kawasaki disease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Other causes include connective tissue disorders, trauma, vasculitis, congenital, mycotic, and idiopathic. These dilated sections of the coronary artery are not benign pathology because they are subject to spasm, thrombosis, and subsequent distal embolism, spontaneous dissection and rupture. Treatment options include anticoagulation, custom-made covered stents, reconstruction, resection, and exclusion with bypass. Our report on an old case illustrates the giant saccular LMCA aneurysm leading to myocardial ischemia due to coronary steal phenomenon.  相似文献   

13.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冠脉病变支数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支数与临床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349例在我院心内科经冠脉造影诊断为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病变组和多支病变组。应用SPSS13.0分析患者血管病变支数与年龄、性别、冠心病危险囚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关系。结果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42%,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吸烟检出率为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2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患者糖尿病检出率为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病变组患者TC升高[(5.06±1.21)mmol/L],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支冠脉病变患者LDL—C升高[(2.84±0.11)mmol/L],多支冠脉病变组LDL—C升高[(3.06±0.42)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平均年龄明显高于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57%,单支冠脉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检出率4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构成比、HDL—C水平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吸烟或糖尿病患者,以及TC升高、LDL—C升高患者易发生多支冠脉血管病变;随着年龄的增长,患冠心病多支病变比例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14.
冠状动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冠状动脉狭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国人冠状动脉(冠脉)起源异常的冠脉造影检出率,并探讨其与冠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4年6月在我院接受选择性冠脉造影的患者,观察并记录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频度和类型,以及合并冠脉狭窄的情况。结果 4094例患者中,共检出冠脉起源异常者32例,检出率为0 78%,其中右冠脉异常起源最为多见,占总数的65 6%;合并冠脉狭窄者共11例(占34 3% ), 其中仅5例(占15 6% )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且无1例冠脉狭窄单独累及起源异常的冠脉。结论 国人冠脉起源异常的检出率与国外文献报道结果相似,其中以右冠脉起源异常最为多见,冠脉起源异常与冠脉狭窄不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患者的冠状动脉造影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了解在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人群中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的发生情况 ,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自 2 0 0 0年 1月至 2 0 0 3年 1 1月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中存在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者的造影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82 4例冠状动脉造影患者中 ,检出各种类型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共 6 1例 ,占 2 1 %。其中 84 1 %为冠状动脉起源和分布异常 ,右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远较左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多见。 4例未能成功施行右冠状动脉选择性造影。结论 临床上冠状动脉先天性异常并非罕见 ,其中部分类型可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起源异常对介入诊疗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3DRC)和Judkins右冠造影管(JR)在右冠状动脉造影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417例患者中随机分为两组: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组(3DRC组,n=194)和Judkins右冠造影导管组(JR组,n=221)。两组患者均进行右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两组右冠状动脉造影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右冠状动脉造影X线曝光时间造影剂用量等。结果右侧冠脉造影成功率3DRC组为99.O%,JR组为96.8%(P〈0.05);手术操作时间3DRC组为(30.2±8.2)min,JR组为(33.1±12.5)min;X线曝光时间:3DRC组为(5.8±1.8)min,JR组为(6.3±2.0)min,(P〈0.05);右冠造影x线曝光时间:3DRC组为(2.5±0.8)min,JR组为(2.9±1.5)rain,(P〈0.05);造影剂用量:3DRC组为(68.5±10.6)ml,JR组为(72.8±12.2)ml,(P〈0.05);有冠状动脉造影管压力嵌顿率:3DRC组0.5%;JR组2.7%(P〈0.05)。结论在右侧冠状动脉造影中三维右冠状动脉造影导管优于传统的JR造影导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与分析冠脉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10月来煤炭总医院检查拟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先进行冠脉CTA检查,然后再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对冠脉CTA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冠脉CTA在诊断冠心病中的敏感度、特异度、阳(阴)性预测值等,分析其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①按照病例数:168例患者经过CAG检查123例确诊为冠心病,冠脉CTA检出125例,两种检查同时诊断冠心病患者120例。②按照病变血管:左主干病变CAG检出24例,冠脉CTA检出30例,二者共同检出23例;前降支病变CAG检出98例,冠脉CTA检出103例,误诊7例,漏诊2例;回旋支病变CAG检出69例,冠脉CTA检出74例,误诊8例,漏诊3例;右冠病变CAG检出71例,冠脉CTA检出68例,误诊5例,漏诊8例(5例均为右冠远端病变)。结论冠脉CTA对冠心病患者冠脉自身病变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可作为冠心病筛查和诊断首选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比较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FBS)和进口紫杉醇洗脱支架(PES)治疗冠状动脉狭窄的效果。方法选择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04年4月至2005年8月连续接受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或紫杉醇洗脱支架治疗,并且进行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的228例冠心病患者。排除支架置入失败、位置不理想者。所有的患者术后均接受阿司匹林300mg/d、氯吡格雷75mg/d等规范药物治疗。患者在支架术后6个月后接受冠状动脉造影随访。结果共228例患者(198名男性,30名女性)314个靶病变接受治疗并完成造影随访。其中C型病变占总数的40.1%,平均术前参考血管直径2.80±0.47mm。平均每个病变支架长度25.90±14.54mm。228例患者中118例置入紫杉醇洗脱支架,100例置入西罗莫司洗脱支架。两组在患者基本条件方面,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患者年龄大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紫杉醇洗脱支架组有更多的2型糖尿患者;在病变基本条件方面,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病变更多偏心性病变,其他没有差别。6个月后随访结果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的支架再狭窄率明显低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5.3%比21.9%,P<0.001)。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的靶病变血管重建率(TLR)明显低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3.8%比13.1%,P<0.001)。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组支架内晚期腔径丢失明显小于紫杉醇洗脱支架组(0.18±0.41mm比0.58±0.69mm,P<0.001)。结论国产西罗莫司涂层支架用于临床实践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The relation of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with the presence of symptoms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its angiographic severity is not clear. We studied 37 apparently healthy, asymptomatic subjects that were found by digital cinefluoroscopy to have coronary calcium and compared to age- and sex-matched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calcium and 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Normal coronary arteries and non-obstructive lesions only were found in 12/37 (32.4%) and 11/37 (29.7%) asymptomatic subjects vs. 1/37 (2.7%) and 2/37 (5.4%) patients; P<0.001 and P<0.012, respectively. Obstructive lesions were more rare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 than in patients, 14/37 (37.8%) vs. 34/37 (91.9%) (P<0.0001), as well as total occlusions, 2/37 (5.4%) vs. 10/37 (27%) (P<0.024). Median worst lesion stenosis was 30% in asymptomatic subjects and 95% in patients (P<0.0001). In asymptomatic usual cardiovascular risk subjects, coronary calcium detection by digital cinefluoroscopy is accompanied by a relatively high probability of obstructive disease, although less severe angiographically than in age- and sex-matched catheterized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