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新法复苏技术新生儿窒息抢救的疗效.方法 观察组216例新生儿窒息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71例,死亡22例.对照组245例新生儿窒息应用传统复苏技术抢救,其中重度窒息89例,死亡38例.结果 新法复苏技术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应用新法复苏技术抢救新生儿窒息,死亡率从12.64%降至8.26%.结论 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窒息新生儿死亡率和预防脑损伤的有效干预措施,是适合各级医院应用的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效果。方法:对实施ABCD新法复苏措施的B组和实施兴奋呼吸中枢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的A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围产儿死亡率。结果:新法复苏的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围产儿死亡率均显著低于旧法复苏组(P〈0.01)。结论:新法复苏在抢救新生儿窒息中是最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法复苏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14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新法复苏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4例新生儿重度窒息的发生原因和新法复苏抢救体会。结果 引起新生儿窒息的因素多样,采用新法复苏可提高重度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结论 加强孕期保健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重要手段,新法复苏是抢救新生儿重度窒息的有效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蔡少娟 《中外医疗》2010,29(21):155-15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急救复苏及护理方法。方法对41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方案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本组41例经积极抢救、精心治疗及护理,轻度窒息者均抢救成功,重度窒息者抢救成功5例,2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对新生儿窒息患儿进行争分夺秒的抢救和细心护理至关重要,可降低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降低产房内窒息新生儿伤残率、死亡率,提高人口素质.方法 总结我院于2011年间出生时窒息新生儿运用新生儿复苏教程复苏体会.结果 352例窒息新生儿中,329例成活,复苏成功率达93.1%.结论 遵循规范化复苏流程,规范用药,是复苏成功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助产过程中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方法将分娩时发生窒息的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对窒息患儿进行助产护理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抢救措施,对照组仅给予产房常规助产护理,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和死亡率。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约为95%,死亡率约为5%,对照组新生儿对窒息抢救成功率约为75%,死亡率约为25%,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实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提高窒息患儿的复苏率,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效果。方法对比分析产科剖宫产组与顺产组新生儿窒息采用ABCDE新法复苏程序的抢救效果,比较剖宫产与顺产组两种分娩方式发生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出生后1min内评分及复苏后(出生后5min内评分)效果与预后评估等。结果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轻度窒息率明显高于顺产组(P〈0.01),重度窒息及复苏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效果与预后均较理想,两组抢救成功率均100%,病死率均为0。结论剖宫产比顺产有更高的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与顺产的新生儿复苏效果均达100%,说明规范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强化培训,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重度窒息率、病死率,提高复苏质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护理的成功率。方法:将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150例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ABCDE传统的复苏方案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治疗组采用综合技术对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进行抢救护理。比较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与并发症。结果:治疗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70例,占总例数的93.3%,对照组75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62例,占总例数的82.7%,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新生儿重度窒息患儿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抢救成功率高,且过后患儿的并发症,治疗组明显比对照组有所降低。结论:与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的传统ABCDE复苏方案相比,综合技术抢救优于传统ABCDE复苏方案,可降低患儿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抢救过后患儿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有效的复苏,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方法:采用新法复苏术。结果:成功复苏42例,死亡3例,成功率95.85%。结论:新法复苏术是能有效减少窒息新生儿的死亡率及并发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晓林 《当代医学》2014,(6):126-127
目的研究分析助产护理对防止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9月-2013年4月深圳市平湖人民医院收治的8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对其实施助产护理,其中重度窒息患儿15例,轻度窒息患儿70例,对比分析其护理效果。结果所选取的患者实施助产护理后,其中轻度窒息患者70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100%,重度窒息患者15例成功复苏,复苏率为100%,均无1例患儿死亡,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出现窒息的因素较多,针对新生儿出现窒息过程进行综合有效评估,并实施有效的助产护理工作,可提高新生儿的复苏率,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普及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减少新生儿窒息死亡数、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方法:统计分析比较我市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窒息复苏技术培训前后3年新生儿窒息发生数、出生窒息死亡数、窒息病死率及新生儿死亡率。结果:推广应用新法复苏技术后,全市新生儿窒息死亡发生率由80.8‰下降至47.2‰,下降了33.6‰,新生儿死亡率由7.3‰下降至3.9‰,下降了3.4‰。结论:在基层产儿科医护人员开展复苏技能培训,使他们正确掌握技术的操作,可有效地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的发生率,降低出生窒息死亡率,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韦翠芬  韦焱 《右江医学》2008,36(2):167-168
目的探讨儿产科医师合作开展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以儿产科医师合作开展ABC-DE新法复苏措施的观察组和实施兴奋呼吸中枢为主的旧法复苏措施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率、重复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结果新法复苏的窒息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儿产科合作开展新法复苏是降低窒息发生率、重度窒息率及窒息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窒息新生儿进行有效复苏,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方法:采用新法复苏术ABCDE的方案进行复苏:A(airway)清理呼吸道,刺激患儿;B(breath)建立有效呼吸;C(circulatian)维持正常循环;D(drugs)药物治疗;E(eval-uatian)评估。结果:1年来对76例窒息新生儿进行有效复苏,除1例重度窒息儿及1例轻度窒息儿死亡,其余74例均复苏成功。结论:实践证明新法复苏术ABCDE方案是一种减少窒息儿死亡率和后遗症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我院2000年8月-2002年8月共分娩人数5156例,窒息人数251例,新生儿窒息率为4.87%,2000年8月-2001年8月实施传统方法复苏(简称旧法复苏),设为A组,其中轻度窒息74例,重度窒息18例,死亡5例。2001年9月-2001年8月实施新法复苏,设为B组,其中轻度窒息128例,重度窒息31例,死亡2例。2组新生儿在孕周及出生体重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新法复苏技术对新生儿窒息的复苏效果。方法将2007年1-8月份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120例,应用新法复苏技术为观察组。选择1998年1—12月在我院分娩的新生儿1037例未应用新法复苏技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新生儿窒息及复苏后5min效果评价。结果采取新法复苏技术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采取新法复苏技术是降低新生儿窒息、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腹行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新生儿窒息抢救方法及复苏后护理措施。方法:根据窒息程度,按复苏方案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急救复苏及护理。结果:轻度窒息经初期复苏后直接送产科病房10例,4例重度窒息经抢救后送儿科治疗,1例在手术室复苏失败死亡。结论:熟练掌握复苏技能,加强复苏后的护理及监护,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同时尽可能避免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严格按新生儿窒息ABCDE复苏方案复苏,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结果: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100%,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在严格执行新生儿新法复苏的同时,着重加强复苏后护理,能提高窒息新生儿的成活率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后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本院进行窒息抢救与复苏的新生儿4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复苏指南对窒息的新生儿进行抢救与复苏并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观察该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本组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39例,其中1例抢救成功的重度窒息患儿出现轻度脑损伤的情况,1例重度窒息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7.5%。结论在产前做好对高危妊娠产妇的监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以减少新生儿窒息情况的发生,加强对新生儿的监护,及时对窒息患儿进行抢救并做好后续的护理工作可以提高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成功率及抢救效果,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9.
易翠兰  种翠宁  李洁萍 《吉林医学》2011,32(26):5500-5502
目的:通过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及复苏后护理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伤残率。方法:对38例新生儿窒息患儿按复苏指南进行复苏与复苏后护理。结果:经及时抢救与细心护理,痊愈出院27例,好转出院7例,转院2例,死亡2例。结论:新生儿窒息抢救是否成功取决于快速且正确的评估、恰当的护理、娴熟的复苏技术及复苏后的护理,分秒必争的抢救和医护紧密配合是提高新生儿窒息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的实际效果,以此来提升新生儿的存活率与生命质量。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新生儿窒息案例,其中在3~6月期间本院采用传统的复苏技术,视为对照组,6~9月采用了新法复苏技术,视为实验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重度窒息以及死亡率进行统计和对比,以此来反映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实验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的重度窒息以及死亡率的对比,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以及重度窒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比研究结果,可以预见新法复苏在新生儿窒息的治疗活动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其不但可以有效降低窒息死亡率,同时也可以改善脑损伤的影响,提升新生儿的康复水平,为其今后生活质量的提升创设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