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调查研究胃癌根治术的过程中引起脾脏损伤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对37例胃癌根治术引起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进行调查的37例脾脏损伤患者中有29例进行修补手术,使用明胶海绵和医用胶进行黏合的患者有18例,使用止血纱布联合医用胶进行黏合的有11例,8例患者发生脾出血后进行脾脏切除手术或者结扎手术;在37例患者中有29例保脾成功,且成功率达到78.4%,所有的患者都在治愈后出院。其中,有17例患者在进行远端胃大切手术时出现了脾脏受损现象,11例患者在进行近端胃大切手术时出现了脾脏受损现象,9例患者在进行胃全切手术中发生脾脏受损。结论:不断提高保护脾脏的意识,不断更新并及时改善手术过程中技术的操作,使用有效的止血手段,可以有效预防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引发脾脏受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13年12月普外科医源性脾损伤的临床资料。结果:在4652例胃癌根治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30例,脾损伤率4.6%。脾损伤按Pachter分级,I级6例、Ⅱ级15例、Ⅲ级4例。保脾成功25例,全脾切除3例。全组均痊愈出院。结论: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是常见并发症。良好的麻醉和细致的手术操作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明新求 《广西医学》2006,28(5):721-722
胃手术导致脾脏损伤是一种医源性的脾损伤.我院1990年至2005年间在368例胃手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21例,均尽可采用保脾手术方式,仅1例施行脾全切除术,取得较好疗效,现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18~75岁,平均41岁;胃癌根治术11例,溃疡病胃切除术6例,胃穿孔修补术4例,占同期胃手术5.6%(21/368);脾损伤部位:脾上极损伤8例,脾下极损伤9例,脾门处损伤及脾蒂血管撕裂4例;按Pachter[1]的损伤分级脾损伤程度:Ⅰ级10例,Ⅱ级7例,Ⅲ级4例;致伤原因:腹腔深部拉钩失误3例,过分牵拉胃大弯或大网膜左半侧损伤6例,分离胃短动脉损伤6例,清扫脾门部淋巴结损伤5例,吸引管戳孔损伤1例.  相似文献   

4.
胃癌术中医源性脾脏损伤的预防及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手术脾脏损伤的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本院12例胃癌术中发生医源性脾脏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2例中Ⅰ级损伤7例,Ⅱ级损伤4例,Ⅲ级损伤1例。压迫止血1例,电凝+生物蛋白胶止血6例,用游离大网膜填塞缝合3例,脾脏切除2例。全组未出现与脾损伤相关的并发症,均治愈出院。结论胃癌手术脾脏损伤主要是术中操作不当引起,手术医生应该提高防范意识,熟悉脾脏毗邻解剖结构。对于Ⅰ、Ⅱ级脾脏损伤保脾治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中医源性损伤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2012年1月到2013年9月本医疗组完成的113例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手术视频,发现医源性损伤11例,并回顾分析相应的病例资料,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11例医源性损伤中,结肠系膜损伤1例,脾脏损伤4例,血管损伤6例,包括肝固有动脉损伤1例,门静脉损伤1例,脾静脉损伤2例,胃短动脉损伤1例,脾上极血管损伤1例;上述医源性损伤均是由于解剖不清晰,术者之间相互配合不好所致。结论:术中解剖不清晰,术者间配合欠佳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医源性损伤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进展期贲门癌根治术联合脾脏切除术的适应证及意义。方法:分析26例进展期贲门癌行全胃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脾脏是否切除分为切脾组(n=10)和保脾组(n=16),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脾门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切脾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膈下感染发生率均明显高于保脾组(P<0.05)。切脾组与保脾组术后病理检查出的第10、11组淋巴结转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贲门癌根治术时,脾脏和脾血管受侵是联合脾脏切除的合理适应证。  相似文献   

7.
医源性脾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光泽 《海南医学》2005,16(2):34-34,5
目的 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原因,提出防范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11例与手术有关的脾损伤和文献报告的病例。结果 脾损伤与胃癌根治术,胃十二指肠手术,结肠造瘘术等有关,纤维肠镜和心肺变苏时也可引起脾损伤。结论 改进手术操作,有望降低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预防与处理.方法:对临床15例医源性脾损伤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均在手术中发现;发生于结肠手术4例、胃手术7例、胰腺手术2例、粘连性肠梗阻二次手术1例、外伤性肝破裂手术1例.全组均经手术治愈.7例行脾切除,其中5例行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3例行局部修补,5例行电凝,创面喷涂医用生物蛋白胶,明胶海绵覆盖创面止血.结论:良好的麻醉和手术医师熟练规范的手术操作技巧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根据脾脏损伤的程度合理选择术式是治疗医源性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原因、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 对因手术导致的12例脾损伤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病例均经手术证实和治愈,其中单纯脾切除5例,脾切除加自体脾组织移植3例,脾修补加生物蛋白胶止血5例.结论 牢固树立医源性脾损伤风险意识,手术操作规范细致可以有效预防医源性脾损伤的发生,而根据患者状况及脾脏损伤程度合理选择术式是治疗医源性脾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田金朝  冯冰 《当代医学》2013,(21):66-66
目的分析胃切除术致脾损伤的应对措施,寻找胃切除术中保护脾脏的有效方法。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进行胃切除术的12例出现医源性脾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中有5例因溃疡病行胃切除术,6例行胃癌根治术,1例行贲门癌根治术。按照Pachter脾损伤进行分级,其中有8例为Ⅰ级,3例为Ⅱ级,1例为Ⅲ级。人为原因是患者脾损伤的主要原因。3例患者使用电凝并医用生物蛋白胶进行止血,4例患者行大网膜缝合,并使用明胶海绵进行压迫止血,2例患者行缝合修补术,3例患者行全脾切除。12例患者均痊愈后出院,3例行脾切除的患者中有1例在手术后发生感染。结论胃切除术致脾损伤属于医源性的脾损伤,在临床上给患者带来极大伤害,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其发生率,故及时发现并进行正确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手术中脾脏损伤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部手术中脾脏损伤的病例资料27例,按照我科制定的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三类,针对三类不同程度的损伤,分别采用电凝法、缝合修补法、脾门损伤修补缝合法进行处理。结果该组27例发生于胃部手术20例,结肠手术5例,直肠手术2例,其中Ⅰ类损伤患者15例,Ⅱ类损伤患者8例,Ⅲ类损伤患者4例,经过相应的处理方法,所有患者均经手术治愈,无脾脏切除病例,且术后均未出现与脾脏损伤相关的并发症。结论医源性脾损伤的预防很重要,根据脾脏损伤情况分类,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保脾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脾损伤的手术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989年6月-2008年12月手术治疗的158例脾损伤患者的桩床责料。结果脾修补术31例,脾部分切除术11例,脾部分切除脾修补术2例,脾切除自体脾组织片移植术46例,脾切除术68例。脾切除术68例中,4例因严重多发伤术后死亡。结论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的原则,有保脾适应证的患者应行保脾手术,手术时可将多种保脾方法组合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严重胰体尾损伤进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对2004年12月至2008年1月收治的12例严重胰体尾损伤(脾脏及脾血管完好)患者,采用了保留脾脏与脾血管的方法进行胰腺远端的切除。在胰腺颈部横断胰腺,显露脾动静脉,自胰腺的体部向脾脏方向分离脾动静脉血管与胰腺。不需离断脾动静脉和胃短血管,不需游离脾脏。结扎胰头侧主胰管,胰腺近断端间断褥式缝合。结果1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体尾切除手术。全部病例平均住院时间为(21±10)d。手术后4例患者出现胰瘘,经保守治疗或行胰腺瘘管空肠Roux—Y式吻合术治愈。无其他合并症。随访经B超检查证实脾脏大小及结构均无明显变化。结论严重胰体尾损伤只要符合保脾条件行保留脾脏和脾血管的胰腺远端切除是安全可行的,是治疗严重胰体尾损伤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沈洪  章久武  吴涛  吕向东 《安徽医学》2006,27(3):216-218
目的提高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和狭窄的警惕性和认识。方法对22例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和狭窄的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6例中,妇科手术10例(10/1663%),其中6例患者术中得到及时发现处理,4例因术后一周内一侧腰部坠胀行IVU检查患侧不显影而发现,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1例宫颈癌术后一年后因尿毒症就诊。乙状结肠癌根治手术4例(4/1625%),其中有2例给予患侧肾切除,半年后均死于原发性疾病;泌尿外科2例(2/1612%)由于泌尿外科逆行插管穿孔,给予观察未出现不良后果;7例医源性狭窄有6例由泌外手术导致,3例得到再次手术,2例拒绝进一步治疗。结论手术者应充分了解下段输尿管的解剖,以免造成输尿管医源性损伤;过分强调抗逆流可能是导致输尿管狭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脾保留性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对21例病人施行了原脾1/3、2/3体积保留性手术,其中脾部分切除术12例,脾胃韧带保留6例,脾膈韧带保留1例,脾结肠韧带保留2例,均为男性病人,年龄18-47岁,平均年龄26岁。结果:全组病例治愈出院,随访3个月-1年,血常规、血小板计数均在正常范围,B超、CT、脾窝内切可见大小不等的正常脾脏组织图像明显增大,可保留原位脾脏的解剖部位符合人体生理机理。结论:脾保留性手术在外伤性碑破裂中应用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武忠汉  李霆 《安徽医学》2013,34(12):1790-1791
目的 探讨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以来行吻合器保肛手术的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37例患者均保留肛门成功,手术进程顺利,术后并发症减少,疗效满意.结论 利用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保留肛门根治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可提高直肠癌的手术疗效,极大地改善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20年1月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术中发生医源性脾损伤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40.8%)发生于胃手术,15例(30.6%)发生于结肠手术,14例(28.6%)发生于其他手术中;脾损伤程度Ⅰ级40例、Ⅱ级9例。发现脾损伤后,即在创面局部置生理盐水纱布球湿敷,用大功率高频电凝将脾脏损伤创面组织固化而血止,电热凝固止血时间3~20 min,49例患者均成功止血并保脾。提示,大功率高频电凝湿敷创面止血法处理术中意外Ⅰ、Ⅱ级脾损伤简单可靠,无需特殊器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胃癌术后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不同阶段证候演变规律。方法收集150例经胃镜和病理检查确诊为胃癌,并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在对以上患者实施FOLFOX方案化疗的过程中,观察不同化疗阶段中医证型分布的情况。结果①150例胃癌患者性别统计结果显示,男性89例,女性61例;年龄统计结果,60-69岁患者比例最高,占38.67%,其次是50-59岁,占29.33%,30-49岁最少,仅占6%.②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南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28.67%)、脾胃虚寒证(24.67%)、脾虚痰湿证(19.33%)、气m两虚证(12.66%)、肝胃不和汪(8.67%)、胃热阴虚证(6.00%)。③胃癌术后患者中医证型与术前相比,P〈0.05;化疗1次后与术后相比,P〉O.05;化疗3次后与化疗1次后相比,P〈O.05;化疗6次后与化疗3次后相比,P〉O.05。结论①胃癌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69岁居多;②胃癌患者术前中医证候的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瘀阻胃络证、脾胃虚寒证、脾虚痰湿证、气血两虚证、肝胃不和证、胃热阴虚证。③胃癌患者的中医证型瘀阻胃络证、脾虚痰湿证,在手术后明显减少,而胃热阴虚证、气血两虚证明显增多;实施FOLFOX方案化疗后,胃热阴虚、气血两虚证所占的比值呈增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术式的解剖学依据及治疗效果。方法:根据脾脏的分叶、分段和分区指导临床判断外伤的类型;应用脾动静脉的分支类型和脾内动脉干及终支的解剖学特点为临床提供治疗方式。分析临床115例外伤性脾破裂保脾治疗成功的解剖依据及治疗方法。结果:单纯保守(非手术)治疗成功率41.7%(48/115),占同期脾外伤的33.8%(48/142);手术保脾治疗26例(22.6%),其中单纯修补缝合6例,脾修补缝合加大网膜填塞12例,脾部分切除加大网膜填塞修补8例;全脾切除加脾组织大网膜移植27例;脾动脉栓塞介入治疗31例(27.0%)。痊愈109例,2例因合并严重血气胸3,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因合并颅脑损伤呈植物状态。结论:外伤性脾破裂患者,可根据脾脏解剖学的特点来分析和判断损伤类型,尽可能采用保脾方式治疗,减低伤残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