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为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教育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状自评量表(SCL—90)、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4个心理量表对云南玉溪农业职业技术学院106名新生进行心理测验,对所得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 FARS、SCL—90、16PF的各因子对心理适应性的回归方程为:Y=174.18-4.37X1-8.23X2-9.79X3-0.68X4(t1=-2.42,P<0.05;t2=-3.63,P<0.01;t3 =-3.48,P<0.01;t4=-2.05,P<0.05).其中,Y为心理适应性,X1为精神病性,X2为职业目标困扰,X3为学习方法困扰,X4为幻想性.结论影响高职新生心理适应性的主要因素是:精神病性、职业目标困扰、学习方法困扰、幻想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的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验(16PF)测试53名适应良好的国际学生和73名国内学生.结果 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组16PF的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X3、Y1、Y2、Y4量表原始分显著高于国内学生组(t=3.724,2.397,2.127,3.532,2.821,2.668,2.268;P<0.05或0.001);适应良好国际学生组16PF的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量表标准分和次元人格因素X1量表原始分显著低于国内学生组(t=-3.837,-2.047,-3.341,-2.368;P<0.05或0.001).结论 适应良好国际学生表现出3高3低的人格特征,即较高的稳定性、有恒性、自律性和较低的敏感性、幻想性、世故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综合分析武警女干部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状况,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的维护和提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SQ)和卡特尔人格测试(16PF)对340名武警女干部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军人常模,也高于全国常模,并且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几个维度上与军人常模差异显著(t=-3.12,3.21,4.02,3.31,4.23,4.12;P<0.01);应对方式6个因素与全国军人常模相比,差异显著(t=16.81,14.57,7.21,8.41,9.49,9.31;P<0.01);乐群性、稳定性、恃强性、兴奋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全国常模(t=9.92,8.31,20.14,22.53,21.60,11.78;P<0.01),敏感性、怀疑性、忧虑性、实验性、独立性、紧张性则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0.67,-34.15,-33.42,-8.53,-13.83,-12.01;P<0.05或0.01);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r=-0.640,0.381,-0.482,0.069,0.341,-0.09;P<0.01);16PF各因子分与SCL-90总分相关显著(P<0.01),16PF次级人格因素和预测心理因素与SCL-90各因子分相关显著(P<0.01),回归分析表明,适应与焦虑型(X1)、内向与外向型(X2)、怯懦与果断型(X4)、心理健康因素(Y1)、新环境成长能力因素(Y4)是应对方式的有效预测因子。结论武警女干部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个性外向、乐群,良好的人格特征和成熟的应对方式是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舰艇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为舰艇部队人员选拨、训练与心理服务保障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579名舰艇官兵进行心理评估,并分析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特征。结果①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2.377,-31.509,-32.626,-35.432,-38.177,-26.640,-44.847,-43.346,-35.545;P0.001);②16种人格因素中乐群性A、聪慧性B、稳定性C、恃强性E、兴奋性F、有恒性G、敢为性H、世故性N、独立性Q2和自律性Q3得分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4.406,8.393,5.278,5.984,6.176,4.355,6.326,6.874,5.082,6.215;P0.001);敏感性I、怀疑性L、忧虑性O、实验性Q1和紧张性Q4得分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4.706,-8.688,-15.486,-5.353,-9.681;P0.001)。4个次级因素中内向与外向型(X2)和感情用事与安详型(X3)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2.119,8.235;P0.001);适应与焦虑型(X1)和懦弱与果断型(X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12.909,-7.128;P0.001)。4项应用预测个性因素中心理健康Y1与专业成就Y2显著高于军人常模(t=13.242,5.745;P0.001);创造能力Y3与成长能力Y4显著低于军人常模(t=-34.747,-22.717;P0.001)。结论舰艇官兵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及个性特征,为从事海勤职业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情绪障碍发生情况及心理干预效果。方法抗丙型肝炎病毒(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的96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8例,心理干预组每周1次心理干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所有患者进行评定,分析两组患者SCL-90的分值变化并和中国成人常模对比。结果对照组SCL-90躯体化(t=2.68,P<0.01)、焦虑(t=1.99,P<0.05)、抑郁(t=1.72,P<0.05)、人际关系(t=1.71,P<0.05)和精神病性(t=1.85,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干预组SCL-90躯体化(t=2.72,P<0.01)、焦虑(t=1.97,P<0.05)、抑郁(t=2.02,P<0.05)、精神病性(t=1.93,P<0.05)等因子得分与中国成人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但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相比较,心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性改善患者情绪障碍,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抑郁得分(t=1.74,P<0.05)、焦虑得分(t=1.82,P<0.05)和精神病性得分(t=1.91,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及其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期间存在躯体化、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心理干预对改善患者情绪障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了解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帮助计划。方法对184名精神疾病专科医院的员工实施症状自评量表(SCL-90)、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量表(16PF)测试。结果①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SCL-90总分和各因子得分都显著低于中国常模水平(t=-5.380~-14.086,P<0.01);②睡眠总分平均值:(3.91±2.93);③16PF中因素C(稳定性)、F(兴奋性)、H(敢为性)、Q3(自律性)得分高于中国常模(t=2.027~5.369,P<0.05或<0.01);因素I(敏感性)、Q1(实验性)、Q2(独立性)、Q4(紧张性)得分低于中国常模(t=-2.297~-4.363,P<0.05或<0.01);④员工16PF中L(怀疑性)、O(忧虑性)、Q4、X1(适应与焦虑型)因素与睡眠总分、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正相关(r=0.204~0.649,P<0.01);C、E(恃强性)、F、H、Q3、X3(安详机警型)、Y1(心理健康因素)、Y2(专业而有成就者)因素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成显著负相关(r=-0.163~-0.608,P<0.05或<0.01)。结论精神疾病专科医院员工的心理健康水平良好,睡眠质量良好,共同人格特征为情绪稳定,对人对事热情而富有感情,有自信,易与人相处、知足常乐、随遇而安、保守、墨守成规、缺乏进取心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团体心理训练对军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效果。方法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应对方式问卷、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问卷(CD-RISC)、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进行调查。测查中重点学员所在班中数据有效的91名学员作为干预组进行小团体心理训练,另随机抽取剩余班中数据有效的78名学员作为对照组。结果干预组训练前后,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的因子分在3次测验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F=12.1,6.49,4.19,8.21,5.78,5.37;P<0.05),LSD比较发现7个阳性指标的基础值得分均明显高于后两次测验得分。应对方式问卷幻想得分在3次测验中存在显著性差异(F=3.80,P<0.05)。干预组与对照组3次测验结果比较,第一次干预组的SCl-90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t=2.47,3.04,2.59,2.5,2.29;P<0.05),第二、三次测验各因子分两组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团体心理训练能有效改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具有较长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高校新生心理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考察人格和应对方式对大学新生心理适应的影响。方法应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FARS)、Eysenck人格量表(EPQ)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WCQ)等测量212名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状况、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结果 FARS总分在专业满意度、独生与否、性别、生源地等因素有显著性差异(t=-6.37,P0.001,t=-3.69,P0.001,t=-3.76,P0.01,t=-2.43,P0.05);EPQ中的E、N、P维度与FARS总分相关极显著(r=-0.30,P0.001,r=0.43,P0.001,r=0.24,P0.001)、SWCQ中的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与FARS总分相关极显著(r=-0.34,P0.001,r=0.36,P0.001)。逐步回归显示,专业满意度、性别、人格特征和应对方式对适应具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新生的人格特征、应对方式以及专业满意度等因素影响其适应水平,在新生心理适应教育时应注重个体人格和专业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为开展教育与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心理测验,应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乐群性、I敏感性、M幻想性的得分均是高中时的文科生高于理科生(t=3.016,3.667,2.081,P<0.05或P<0.01)。单亲大学生的H敢为性得分高于非单亲大学生(t=2.727,P<0.05)。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均是大学生干部得分高于非干部(t=2.612,2.730,2.323,3.781,P<0.05或P<0.01)。恋爱的大学生在A乐群性、F兴奋性、M幻想性、Q 4紧张性的得分高于未恋爱的大学生(t=2.528,2.263,2.630,2.393,P<0.05或P<0.01),而在C稳定性、Q 2独立性、Q 3自律性的得分未恋爱的大学生高于恋爱的大学生(t=-2.348,-2.771,-2.371,P<0.05或P<0.01)。健康方面大学生主观认为好的在C稳定性、E恃强性、F兴奋性、H敢为性、Q 2独立性得分均较高(F=7.917,4.449,11.198,10.752,6.837,P<0.05或P<0.01),而O忧虑性和Q 4紧张性主观认为差的大学生得分较高(F=10.876,7.847,P<0.01)。结论文科生更外向、热情、乐群,敏感,感情用事,幻想;单亲家庭的大学生更善于冒险,敢作敢为,做事少有顾忌;干部学生情绪更稳定,好胜心强,轻松兴奋,敢作敢为,恋爱的大学生更热情,易兴奋,易幻想任性,易紧张;主观认为健康好的大学生情绪更稳定,好强自信,轻松兴奋,敢于冒险,自立自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如何准确鉴定军校毕业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使用DXC-6型多项群体心理测评仪,对某军校6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进行数字搜索测验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结果毕业生数字搜索测验结果呈负偏态分布,且该测验得分与人格特质中B(r=0.17)、C(r=0.11)、G(r=0.10)、Y1(r=0.09)、Y2(r=0.13)、Y4(r=0.15)因子显著正相关,与L(r=-0.10)、Q4(r=-0.08)、X1(r=-0.11)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5);16PF答题时间受到个性的影响,其中C(r=-0.16)、N(r=0.10)、O(r=0.13)、Q1(r=-0.12)因子对答题时间影响最大(P0.01);对数字搜索测验结果进行分组,低分组16PF答题时间比高分组长。结论对军校毕业生进行心理鉴定时加入数字搜索测验可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及其与学校适应的关系。方法对258名大学新生施测《自我同一性过程量表》和《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结果①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状态从高到低依次为:扩散型(32.9%)、获得型(29.8%)、早闭型(20.2%)、延缓型(17.1%);②自我同一性的探索和承诺维度与学校适应呈显著正相关;③ANOVA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同一性状态在学校适应总分及其因子上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获得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好,扩散型学生的学校适应最差;④回归分析表明自我同一性的4个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及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因子的预测力较大,其中意识承诺维度对学校适应总分、学习适应和职业选择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8,ΔR2=0.19,ΔR2=0.22),意识探索维度对角色适应起主要预测作用(ΔR2=0.16),人际承诺则对人际适应起主要的预测作用(ΔR2=0.22),人际探索对学习适应有负向的预测作用(B eta=-0.15,P<0.05)。结论大学新生的自我同一性对其学校适应存在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心理辅导对独立学院新生在学习动机方面起到的促进作用。方法选用《学习过程问卷》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为核心评估工具,对沿海某独立学院917名新生进行抽样测试,分为实验组(n=492人)与对照组(n=425人)。结果①独立学院学生学习动机的成分中,浅层动机占主导地位(t=-7.317,P<0.001);②实验组前测的浅层动机显著高于后测(t=5.296,P<0.001);而前测的深层动机则显著低于后测(t=-3.542,P<0.001);③实验组后测的浅层动机和深层策略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浅层动机(t=-4.590,P<0.001)和深层策略(t=-3.489,P<0.001);④实验组学习过程的6个因素与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比较,系数标明其二者相关性显著(P均<0.01)。结论心理辅导能够提升独立学院新生自我效能感以获得良好的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大学新生学习适应的现状以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影响途径.方法 对山西省某高校350名大学一年级学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学习适应测评.结果 父母教养方式在父母文化程度及从事职业上存在差异(F=3.636,2.751,3.349;P<0.05);大学新生学习适应与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相关显著(P<0.01);父母教养方式中的M1(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因子对新生学习适应有很好的预测作用.结论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新生学习适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新疆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适应分量表对291名大学新生(少数民族学生161人)进行调查。结果①汉族新生的生理适应、情绪适应、生活适应和总体适应性得分均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大学新生(F=24.96,3.94,12.48,6.69;P<0.001,0.05,0.001,0.01);②非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大学新生生理适应、人际适应、社会适应和总体适应均高于于独生子女(F=16.76,6.99,9.11,7.19;P<0.001,0.01,0.01,0.01);③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少数民族大学新生情绪适应、学习适应、社会适应和总体适应存在显著差异,家庭收入高的少数民族学生适应性得分高于收入低者(F=3.785,3.627,8.136,5.689;P均<0.05)。结论少数民族大学新生入学适应比汉族学生较差,非独生子女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适应好于独生子女学生,家庭收入相对较高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适应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问的关系.方法 采用按学号随机抽样法抽取123名山西某高校大一新生,并采用情境测量自编问卷和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大一新生对学校情境的感知与适应性成正相关(r=0.382,P<0.01);学校环境的社会因子与新生的适应性存在正相关(r=0.461,P<0.01);在感知差异方面,学生干部对社会因子的感知要优于非学生干部(t=2.521,P=0.015),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大一新生对学校环境的感知与适应性之间的相关明显,加强学校环境建设有利于新生的适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新生职业规划的影响。方法大学新生被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6名,实验组接受为期3次的团体辅导活动。3周前后对两组学生采用生涯决策量表和团体单元回馈表进行调查分析。结果①通过t检验,实验组经过团体辅导后在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的得分极其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74,6.216;P<0.001);在自我了解、生涯决策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参加团体辅导前(t=4.133,3.261;P<0.01);②通过t检验,经团体心理辅导后的实验组在自我了解程度、自我信心、生涯目标方面极其显著高于对照组(t=-4.152,-5.396,-5.014;P<0.001)。结论团体辅导对大学新生在职业规划的自我了解程度、自信心、生涯目标、生涯决策方面的影响是积极的,并且效果明显;学生主观反馈良好,针对生涯规划的团体辅导受学生欢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心理适应与自我接纳对95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路径,以期为新生适应性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广东某综合性大学2014级879名大一新生作为被试,在入学2个月后进行现场测试,分别采用大学新生适应量表、症状自评量表以及自我接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大学新生的心理适应总分与人际关系因子的得分性别差异显著(t=-2.43,P0.05;t=-2.66,P0.01),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独立生活维度,文科生的困扰明显多于理科生(t=3.50,P0.001);学习方法上,独生子女的困扰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t=3.10,P0.01);而在资源利用、人际关系以及心理适应总分上,非独生子女的困扰显著高于独生子女(t=-3.73,P0.001;t=-2.67,P0.01;t=-2.03,P0.05);2心理适应得分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间存在显著正相关,与自我接纳各因素得分间存在显著负相关,自我接纳水平与心理健康量表得分存在显著负相关(|r|=0.16~0.51;P均0.05)。回归分析表明,自我接纳总分、抑郁对新生心理适应水平有较强的预测性;3经结构方程模型检验,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自我接纳,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结论:95后大学新生的自我接纳在心理适应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完全中介的作用,心理适应通过促进自我接纳而抑制其心理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与医学生生涯适应力状况的关系。方法: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和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问卷对500名五年制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医学生的自我概念及其生涯适应力状况属于中等偏上水平;2不同自我概念水平医学生在生涯好奇、生涯关注、生涯人际、生涯自信、生涯调适、生涯控制和生涯适应力(t=6.58,7.26,11.05,12.10,9.50,7.15,13.16;P0.001)等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概念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状况(F=103.75,P0.001)。结论:自我概念是影响医学生生涯适应力的重要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培养医学生的积极自我概念,进而改善医学生的生涯适应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对医学院新生学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以团体心理干预技术,对24名医学院新生进行为期8周的时间管理心理干预。结果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上,实验组前后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690,2.707,2.155;P<0.05)。在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和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得分上,实验组的追踪测试结果与前测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t=2.56,2.97;P<0.05)。结论时间管理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医学院新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并且后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幽默感水平、适应性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维幽默感量表、大学生适应量表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269名大学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高、低幽默感大学新生在适应性各因子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t=-4.209,-4.634,-3.576,-4.905,-4.156,P<0.001;t=-2.03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