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4例(苦黄注射液治疗)和对照组24例(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退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退黄成功率高,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建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11(5):326-326,329
淤胆型肝炎患者胆红素明显升高 ,尤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著 ,临床上治疗较困难。笔者尝试用苦黄注射液治疗 85例淤胆型肝炎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共 1 5 8例患者均为我院 1 995年 6月~1 999年 1 1月间住院病人 ,并符合 1 995年 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诊断标准 ,肝功能 :谷丙转氨酶 (AL T)均 >1 0 0 u/ L ,总胆红素 (TB)在96~ 45 2 μmol/ L,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85例 ,男 49例、女 36例 ,年龄 1 9~ 6 1岁 ;对照组 73例 ,男 41例 ,女 32例 ,年龄 2 2~ 6 4岁。2 治疗… 相似文献
3.
施汉愚 《中国交通医学杂志》2002,16(6):700-701
我院自 1 996~ 2 0 0 1年应用江苏省常熟制药厂研制苦黄注射液 (卫药准字 2 -91号 )治疗淤胆型肝炎 3 7例 ,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选择 71例均为我院住院淤胆型肝炎患者 ,诊断符合 1 995年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 1) ,随机分为对照组 3 4例 ,男 2 6例 ,女 8例 ,年龄 1 7~ 5 9岁 ,平均 (3 2 .2± 9.5 )岁 ,谷丙转氨酶(ALT) 1 45~ 63 0U ,平均 (2 5 4.5± 86.4)U ,血清总胆红素(STB) 1 90~ 40 5 μmol/L ,平均 (2 2 5 .2± 5 2 .5 ) μmol/L。苦黄治疗组 3 7例 ,男… 相似文献
4.
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计沙汪景明本文旨在探讨苦黄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1995年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995年4月~1997年4月我院共收治淤胆型肝炎患者48例。随机分2组:(1)治疗组...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淤胆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淤胆型,由于病因多样,发病机机制复杂、病程较长,少数有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1],目前临床上缺乏较为理想的退黄药物,我院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20例,效果较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病毒性肝炎淤胆型 ,由于病因多样 ,发病机机制复杂、病程较长 ,少数有发展成胆汁性肝硬化的可能 [1] ,目前临床上缺乏较为理想的退黄药物 ,我院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2 0例 ,效果较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选择 1995年 3月— 2 0 0 0年 12月病毒性肝炎淤胆型病人 37例。诊断分型按文献 [2 ]进行 [2 ] 。治疗组 2 0例 ,对照组 17例。两组病人性别、年龄、分型、病情轻重程度均相似 ,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人均经 B超或 CT排除肝内外肿瘤、结石等病变。治疗前血常规、大便镜检、心电图、… 相似文献
7.
膈下逐瘀汤加减合丹参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2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陶爱军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1,20(6):19-20
1996年1月至2001年1月,笔者运用膈下逐瘀汤加减合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淤胆型肝炎22例,并与西药治疗的20例进行对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8.
强力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重度淤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强力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慢性已型肝炎重度淤胆的临床治疗,方法67例CHB患者随机为分AB两组。A组采用强力宁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B组单用强力宁。疗程为1个月。结果,治疗1个月后血清胆红毒水平在AB两组分别降至109.7+71.82和218.52+107,较治疗前的382.42+154.42和373.30+152.2明显下降(P<0.05).结论采用强力宁与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治疗CHB重度淤胆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比较自拟退黄汤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疗效。方法:将45例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25例,单用组20例),两组病例均常规给予西药(甘草酸二胺、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联合组加用自拟中药退黄汤(辨证加减),4周为1个疗程,两组在基础治疗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治疗4周时结果显示,联合组黄疸消退和肝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单用组(P<0.05)。结论:中药退黄汤联合西药治疗病毒性淤胆型肝炎效果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缩短,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淤胆型肝炎的轻型病例有自愈趋势 ,但重度黄疸及病情迁延者常导致胆汁性肝硬化。虽然淤胆型肝炎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对较好 ,但明显的黄疸、皮肤搔痒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十分必要。为此 ,我们总结分析了 30例淤胆型肝炎激素治疗的效果 ,以期从中获得有 相似文献
11.
12.
我院于 1996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用思美泰治疗淤胆型肝炎 96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思美泰治疗组 96例 ,其中男 75例 ,女 2 1例 ;年龄 35~ 6 2岁 ,平均 4 5 5岁。对照组 98例 ,其中男 78例 ,女2 0例 ;年龄 32~ 6 5岁 ,平均 4 7 5岁。两组间性别、年龄、既往史均无显著差异 (P >0 0 5 )。两组患者均为同期住院病人 ,并且所有病例的诊断均符合如下标准 :起病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 ,但自觉症状较轻 ,皮肤瘙庠 ,粪便灰白 ,肝脏明显肿大 ,肝功能检查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 ( >171μmol) ,以直接胆红素为主 … 相似文献
13.
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与对照组茵栀黄比较疗效及肝功能指标变化.方法:入选患者87例随机分成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肝素钠12500单位静注,每日1次;对照组用茵栀黄30ml加入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均为2~4周.结果:治疗组显效率59.10%,有效率86.42%;对照组显效率35.71%,有效率62.8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TB、DB均比对照组低,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提示小剂量肝素钠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疗效肯定,优于茵栀黄,没有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15.
亮菌甲素注射液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8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亮菌甲素注射液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集160例淤胆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亮菌甲素注射液10mg/d,2个月;对照组:一般护肝及对症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77/80);治愈率为87.5%(70/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3%(57/80),治愈率为30.0%(24/80),治疗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亮菌甲素注射液可以缩短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病程及黄疸持续时间,使肝功能及其阻塞指标明显改善,迅速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17.
18.
淤胆型肝炎的治疗与研究近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正>淤胆型肝炎约占病毒性肝炎2%左右,淤胆型肝炎机制并不明确,部分患者疗效不满意,为深入研究淤胆型肝炎,现将近年关于淤胆型肝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作一综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中药赤芍及其复方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收治在本院感染科诊断为淤胆型肝炎的患者13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72例用大剂量中药赤芍(重用)复方辩证论治;对照组61例常规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的肝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γ—GT、TBIL、DBIL恢复正常、皮肤瘙痒等症状明显好转,总有效率83%(60/72),与对照组46%(28/61)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大剂量赤芍复方治疗淤胆型肝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茵芍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有效性。方法 随机将98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采取常规西药护肝、利胆、退黄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茵芍汤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肝功能明显好转。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 茵芍汤能促进病毒性淤胆型肝炎的康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