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全反式维甲酸 (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诱发高危并发症的过程 ,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初发的确诊 10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表格进行登记和分析。结果 诱导期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是高白细胞症 (hyperleuk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 (RAS) ,发生率分别为 90 %和 10 %。结论 在ATRA治疗中 ,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白细胞数等。及时用药 ,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2.
应用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高危并发症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诱发高危并发症的过程,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初发的确诊10例APL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统一表格进行登记和分析.结果诱导期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是高白细胞症(hyperleuk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RAS),发生率分别为90%和10%.结论在ATRA治疗中,要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和白细胞数等.及时用药,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缓解方案与单用ATRA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异,并探讨缓解后采用联合ATRA,ATO和化疗的序贯疗法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采用ATRA单诱导方案和缓解后ATRA/化疗的APL患者和2003~2006年采用双诱导和缓解后序贯治疗的APL患者,统计分析各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ATO和ATRA双诱导与ATRA单诱导方案相比,2者完全缓解(CR)率相似,但双诱导方案明显缩短达到CR所需时间,并缩短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参数恢复所需时间,而副作用未增加。CR后采用序贯治疗较ATRA/化疗可明显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结论ATO与ATRA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序贯治疗方案较ATRA单诱导及缓解后ATRA/化疗方案治疗APL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4.
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使DIC和纤溶的病理过程迅速纠正,高白细胞增多症(hyperleuxocytosis)和维甲酸综合征(RAS)成为ATRA诱导期危及生命的主要并发症,对干前者以联合化疗或配合使用促凋药为主要对策,后者对糖皮质类固醇制剂有效。ATRA联用9-顺维甲酸或丁酸或其前体药物甘油三丁酸酯、序贯应用~(131)I-抗CD33对于耐药或复发性APL有效或发挥协同诱导分化作用。此外,ATRA对于多种非APL血液系恶性疾患有一定疗效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目前急性髓系白血病中预后最好的一种亚型.约72%~90%的APL患者经全反式维甲酸(ATRA)单药诱导治疗可达到完全缓解(CR),但是其早期诱导过程中APL分化综合征的发生率及早期死亡率仍较高[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护理。[方法]对初发的49例APL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和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ATRA治疗中,要密切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及时用药,科学护理,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7.
孙建萍  阳洁 《家庭护士》2007,5(5):15-16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护理.[方法]对初发的49例APL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登记和分析,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病人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及毒副反应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在ATRA治疗中,要密切观察病人临床表现,及时用药,科学护理,以挽救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8.
2002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52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使用ATRA治疗APL的主要毒副反应及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急性粒系白血病中的一种特异性临床凶险亚型疾病。80年代初,我国学者在国际上首次应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治疗APL取得成功。随后,这一成果为各国学者广泛应用,并迅速取得巨大进展。业已证明,口服ATRA可使85%左右的APL病人达到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这一奇效的药理学基础是ATRA诱导恶性克隆分化成熟,这已通过对成熟APL细胞的形态学、免疫表型、原位杂交和DNA多态性分析等加以证实。无疑,以ATRA为代表的诱导分化治疗已经为APL或甚至为其他恶性肿瘤的治疗提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A酸(ATRA)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双诱导缓解方案与单用ATRA诱导缓解方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APL)疗效及副作用的差异,并探讨缓解后采用联合ATRA,ATO和化疗的序贯疗法对患者长期生存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3年采用ATRA单诱导方案和缓解后ATRA/化疗的APL患者和2003--2006年采用双诱导和缓解后序贯治疗的APL患者,统计分析各方案的疗效及副作用。结果ATO和ATRA双诱导与ATRA单诱导方案相比,2者完全缓解(CR)率相似,但双诱导方案明显缩短达到CR所需时间,并缩短患者血小板及凝血参数恢复所需时间,而副作用未增加。CR后采用序贯治疗较ATRA/化疗可明显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结论AID与ATRA双诱导缓解及缓解后序贯治疗方案较ATRA单诱导及缓解后ATRA/化疗方案治疗APL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CSN复合物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以NB4细胞为实验对象,通过细胞形态学观察及流式细胞术的CD11b检测以监测ATRA诱导分化;用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荧光定量PCR检测CSN复合物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APL患者及其治疗缓解后CSN复合物亚基的表达情况。结果:在NB4细胞中ATRA可诱导细胞CD11b表达,细胞在形态上呈明显分化特征;CSN复合物各个亚基的表达水平随细胞分化逐渐下调。APL患者中CSN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白血病患者组(P0.05),ATRA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的患者中CSN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CSN复合物在APL中高表达,ATRA可以下调CSN复合物的表达,提示CSN复合物在APL发病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急性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ATRA)是诱导APL缓解的主要药物,90%的APL患者通过ATRA治疗可获得完全缓解,但APL复发和ATRA耐药仍是困扰临床医师的主要难题,也是目前APL治疗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有研究发现APL患者ATRA耐药与缺乏干扰素合成的一些蛋白质有关,我们通过探讨IFN-α联合ATRA对APL细胞系NB4及ATRA耐药APL细胞系NB4-R1增殖和分化的影响,为治疗ATRA耐药的APL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联合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初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和生存情况。方法 ATRA联合HHT治疗初治APL患者75例,观察患者临床特征、疗效及生存情况。结果 58例患者获得完全缓解(CR),CR率77.3%;17例患者诱导失败,其中16例死于诱导治疗早期。在平均36个月的中位随访时间中,分别有2例和3例患者死于巩固和维持治疗阶段。患者预期3年总生存率为71.5%,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1.0%,获得CR患者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8.9%。结论 ATRA联合HHT治疗初发APL患者疗效好,长期生存率高,且价格经济,是APL治疗的合理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TRA)和ATRA加小剂量三尖杉酯碱(LDH)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疗效。方法:6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成A、B两组:A组29例单用ATRA,B组37例ATRA和LDH合用。结果:完全缓解率A组为82.7%,B组为94.4%。两组完全缓解时间分别为39.50d±7.43d和24.12d±3.60d(P<0.001)。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4.4%和5.5%(P<0.05)。结论:ATRA和LDH联合治疗APL可提高完全缓解率,缩短完全缓解时间,减少高白细胞综合征发生率,降低早期死亡率,因此本方法治疗APL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分化抑制因子1(ID1)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分化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基因芯片、放线菌酮抑制试验、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 检测ID1存ATRA诱导的APL细胞系及原代APL细胞分化过程中表达情况.结果 在ATRA污导的NB4细胞和APL初诊患者原代细胞分化过程巾ID1基因的表达上调,ATRA诱导NB4细胞2hID1表达达高峰,其相对表达水平与对照相比升高359.4±48.7倍;ATRA处理APL患者骨髓细胞ID1表达水平2 h达高峰,其中1例患者晕复3次检测的.结果 为对照的(311.1±48.7)倍.而且ID1基因的上调不需要其他蛋白的合成.而在ATRA处理ATRA耐药细胞系NB4-R2细胞未见ID1的表达发生明显变化.结论 ID1基因可能作为ATRA的靶基因参与了ATRA诱导的粒系分化.  相似文献   

16.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从活血化瘀中药丹参中提取的有效成分。体外研究表明,TanⅡA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细胞毒作用及诱导分化作用。近来有学者发现,0.5μg/ml TanⅡA在体外能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株NB4细胞及维甲酸耐药APL细胞株MR-2细胞分化成熟。在此基础上,我们选择11例临床初治、复发及全反式维甲酸(ATRA)耐药的APL患者白血病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进一步证实TanⅡA对APL细胞体外诱导分化作用,为其临床运用提供更加可靠的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髓系白血病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对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特别敏感。几乎所有APL患者对ATRA治疗都有反应,ATRA通过刺激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APL患者缓解。然而,随着长期单用ATRA,ATRA耐药已成为APL患者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对ATRA耐药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本文将从信号通路、基因、蛋白和酶问题来阐述其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18.
由于对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缓解疗效及开始向化疗移行日期的判断尚有困难,作者对18例APL患者治疗中骨髓像、染色体及基因分析[RARα重排,PML-RARα微小残留病(MDR)]作了连续的检测,以探讨ATRA  相似文献   

19.
维甲酸治疗程APL作用机制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维甲酸(RA)亦称视黄酸,为维生素A衍生物,依其结构有13-顺式维甲酸(13-CrtA)、全反式维甲酸(ATRA)、9-顺式维甲酸,已先后应用于临床。1986年我国学者率先应用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进行诱导分化治疗,获得了极大成功,开创了诱导分化治疗人类肿瘤的新思路,使APL的治疗有了质的飞跃。ATRA已成为治疗APL的首选药物,该方法一反药物杀伤肿瘤细胞的传统机制,使用药物诱导恶性细胞分化成熟取得疗效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0.
黄纯兰  羊裔明 《华西医学》2003,18(2):295-296
自 1 986年我国首次报导用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APL)成功以来 ,ATRA诱导APL细胞分化治疗的显著疗效已得到公认 ,完全缓解率 (CR)达到90 %以上[1 ] 。同时ATRA大大地增加了APL患者的无病生存期及生存率 ,降低复发率[2 ] 。现将ATRA治疗APL的机制、方法、并发症等综述于下。1 APL的特征APL是急性髓系白血病的一个特殊类型 ,它具有下述 4个方面特征 :(1 )细胞形态学 ;表现为粒系分化停滞在早幼粒细胞阶段 ;(2 )细胞免疫表型 :CD9+ 、CD33+ 、CD1 3+ 、HLA-DR- 为APL的特征 ,而CD34、CD7、CD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