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Brugada综合征在中国大陆发病与临床特征的文献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大陆近十年来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方法通过中文学术期刊网、中国生物医学论文数据库及中国科技期刊网等获取资料,对1998年1月~2008年12月国内期刊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进行区域分布、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Brugada综合征患者376例,男性占95.74%,主要分布于沿海与经济较发达地区。近60%患者晕厥发生时心电图或监护记录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近半数患者经历过心肺复苏。院外猝死发生率高,占10.64%。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植入率较低,仅有12.5%。结论中国大陆Brugada综合征以男性患病为主,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晕厥与猝死率较高,ICD植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分析中国十余年来报道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治疗情况。方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维普全文数据库》获取资料,对1998年1月一2013年12月国内期刊报道的Bmgada综合征患者发病年龄、区域分布、临床特征与治疗进行等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Brngada综合征患者476例,男性占94.33%,主要分布于沿海与经济较发达地区。以晕厥症状或意识丧失为主要首发临床表现者,占65.54%,30-50岁发病者占68.91%,为发病高峰。心电图特征以I型为主,占68.07%。院外死亡或人院抢救失败者占25.32%,植入ICD仅占总患者18.28%。结论中国Brngada综合征以男性患病为主,主要分布于我国沿海与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晕厥与猝死率较高,死亡率高,ICD植入率较低。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47岁。因发作性神志不清、抽搐入院,误诊为症状性癫痫,经行心电图检查示V1、V2导联ST段抬高,症状发作时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诊断为Brugada综合征。经置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症状未再发作。  相似文献   

4.
Brugada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性 ,43岁 ,以“反复胸闷、心悸 8年 ,再发 1天”为主诉入院 ,体检 :神清 ,呼吸急促 ,血压 12 / 8Kpa ,心率 :180~ 2 0 0次 /分 ,心电图 (图A) :QRS波宽大畸形 ,V1~V6均呈QS型 ,频率 :186次 /分 ,V1、V2 导联可见明显的心房波 ,频率 2 2 0次 /分 ,心电图诊断 :1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2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3 房室分离[1] 。经心律平静注后 ,心电图 (图B) :可见整齐规则的P′波 ,频率 :2 2 0次 /分 ,QRS波律齐 ,频率 :6 0次 /分 ,QRS波形态呈完全性右束支阻滞的图形 ,V1~V6导联的ST段抬高呈下斜型或马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mplanted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ICD)在治疗Brugada综合征中的作用。方法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确诊Brugada综合征的11例患者植入ICD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植入ICD进行一级预防的患者4例(36.36%),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的二级预防的患者7例(63.64%)。起搏模式:6例(54.55%)单腔ICD,5例(45.45%)双腔ICD。所有患者术中测试ICD的起搏参数并诱发心室颤动,采用20 J一次电击复律成功。随访(17.0±12.7)个月,无漏访。一级预防组和二级预防组发生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分别为2例和3例;两组室性心动过速发作阵次比例[80%(4/5)vs.90.3%(28/31),P>0.05]和心室颤动发作阵次比例[20%(1/5)vs.9.6%(3/31),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率[75%(3/4)vs.96%(24/25),P>0.05]及除颤治疗成功率[100%(2/2)vs.100%(4/4),P>0.0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及术后未见植入ICD相关并发症。结论对Brugada综合征患者植入ICD预防心脏性猝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对Brugada综合征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探讨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治疗时机。方法通过对临床症状、特异性心电图、电生理检查及药物激发实验等综合分析,诊断3例Brugada综合征,其中2例予安装ICD治疗,1例未予治疗。结果3例随诊6~8个月,病例2曾出现一次胸闷后电击,后证实为室颤。其余2例无特殊不适。随诊时间较短,尚待进一步评价。结论对于在夜间发生的晕厥或猝死,无器质性心脏病及心电图有特异表现者,应高度怀疑Brugada综合征,尽早进行电生理及药物激发实验等检查以明确诊断。确诊者惟一有效的治疗为ICD。  相似文献   

7.
Brugada综合征是一种与心脏性猝死相关的离子通道疾病,特发性多形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室颤动(室颤)致猝死是Brugada综合征最严重的临床后果.目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是惟一已证实对Brugada综合征治疗有效的方法。本院成功抢救以多次晕厥为首发表现的Brugada综合征伴室颤1例,并ICD治疗。随访14个月,患者自觉有2次发作并经程控证实为室颤发作,均ICD体内除颤成功。  相似文献   

8.
1989年,Martini等报道6例室性颤动生还病人时,描述了心电图呈右束支阻滞图形及Vl~3ST段上抬变化[1],1992年,Brugada兄弟报道了8例心电图呈上述表现的猝死复苏生还者,认为这是一种特殊类型、属于心脏功能异常的临床心电综合征[2],以后病例逐渐增多,并于1999年定名为Brugada综合征[3].研究表明,美国每年大于30万的猝死者中有5%~12%死于多形性室速和室颤,其中半数以上与Brugada综合征有关[4,5].  相似文献   

9.
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92年 ,Brugada等在JACC正式描述了一组无器质性心脏病而反复发作室颤的患者 ,其心电图表现为右束支阻滞伴V1~V3 导联ST段抬高 ,目前称之为Brugada综合征。现有的资料表明 ,Brugada综合征属一种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异常引起的原发心电疾病。一、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Brugada综合征的心电图主要表现为右胸前导联复极异常 (ST -T改变 )。心电图可以呈动态变化 ,同一患者不同时间可观察到不同的心电图图型 ,也可以一过性正常。心电图的多变性有时使诊断变得困难。另外 ,不同形态的ST段抬高的机制和诊断意义有所不同。为了更恰当地…  相似文献   

10.
Brugada综合征1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患者女性 ,53岁。因突然意识不清20min入院。心电图 (图1A)示心室颤动 ,经200J直流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再次心电图 (图1B)示右胸导联呈右束支传导阻滞型伴胸前V1~V3 导联ST段抬高 ,Q_T间期正常。入院当天出现心室颤动 ,心脏骤停达14次 ,经电除颤成功获救。三大常规检查无异常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描记术示心脏结构及功能无异常。血清电解质检查示低血钾 (1.63mmol/L)。经治疗血钾恢复正常范围后 ,住院期间仍出现5次心室颤动。有类似发作性晕厥史30年 ,2年前晕厥发作时心电图曾记录到心室颤动。…  相似文献   

11.
一名33岁男性,因“间断心悸伴胸闷”入本院,外院ECG呈典型Ⅰ型Brugada样改变.一同胞兄弟28岁时猝死.本院ECG呈典型Ⅱ型Brugada样改变,电生理检查可诱发心室颤动.患者Brugada 综合征诊断明确,且属高危患者,随后植入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相似文献   

12.
作  者  (a)和 (b) ,AVID研究者标  题  (a)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除颤器 (AVID)的对比研究—理论、设计和方法(b)在致命性室性心律失常复苏后的病人中 ,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埋藏式除颤器疗效的比较参考文献  (a)AmJCardiol,1995 ,75 :4 70~ 4 75(b)NEnglJMed ,1997,337:15 76~ 15 83  入选疾病 心室颤动或室性心动过速研究目的 比较抗心律失常药物和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疗效的总死亡率。研究设计 随机 ,开放。随访时间 平均 2 6年。病人资料  10 16人 (除颤器 5 0 7人 ,药物治疗 5 0 9人 ) ,平均年龄 6 5岁 ,均为曾…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性,38岁。近半年来发生不明原因晕厥4次,每次伴有抽搐,约3min左右后击胸苏醒,心电图显示(图1A)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收入院治疗。体检:血压128/78mmHg,心率80次/min,心界不大,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脏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心电图示(图1B)窦性心动过速,心率150次/min,V1,2呈“右束支阻滞”伴V1~3的ST段下斜型抬高,似“马鞍”型,T波倒置,实验室检查正常,血脂正常,血清心肌酶正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报道8例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1CO)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随访结果。方法对置入ICD的8例患者进行电话询问和门诊随访,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存储的资料,对患者病情和ICDT作情况进行分析。结果8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63次,其中202次为短阵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VT),自行终止,61次为持续性VT/(室颤)VF,32次为抗心动过速(ATP)终止,21次为低能量电击终止,8次为高能量电击终止,再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全部经ICD成功转复为窦性心率,有效率100%。误放电治疗8次。误放电原因:阵发性心房颤动心室率超过设置的VT频率,ICD发生误识别。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4例患者中共置入6台ICD,通过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及ICD程控分析仪进行随访,对患者情况及ICD工作情况进行分析,合理调整起搏参数,心律失常药物,及时处理ICD故障。结果6台ICD共检出心律失常事件272次,启动治疗程序64次,其中包括低能量复律和高能量除颤转复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19次(占29.7%,19/64),抗心动过速起搏成功治疗室性心动过速35次(占54.7%,35/64),误放电治疗10次(占15.6%,10/64)。误放电原因包括:感知窦性心动过速3次,电磁干扰2次,电极导线绝缘层破损干扰5次。其余208次心律失常事件均在ICD启动诊断识别过程中自行终止,ICD未继续实施治疗程序。结论ICD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肯定,但应加强随访,警惕误放电。  相似文献   

16.
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安置的临床经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总结非开胸经锁骨下静脉穿刺安置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的手术方法、除颤阈值 (DFT)测定及ICD工作参数设置等临床经验。 10例患者 ,6例有反复晕厥病史。 2例晕厥时心电图证实为心室颤动 (简称室颤 ) ,体外电除颤成功 ,另 8例心内电生理均诱发出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室颤。其中冠心病 8例 (1例合并Brugada综合征 ) ,扩张性心肌病 1例 ,原发性室颤 1例。 5例术前口服胺碘酮治疗。结果 :全部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 ,术中所有患者成功诱发室颤 ,并一次电击成功。手术时间 92± 2 7min。DFT≤ 2 0J,电击阻抗 4 1.2± 15 .3Ω ,R波高度 16 .3± 6 .6mV ,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经锁骨下静脉置入ICD方法简单 ,安全可靠 ;术前口服适量胺碘酮对术中诱发室颤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选择 3例患者,均因室性心动过速、心室扑动和心室颤动而反复昏厥抽搐,使用药物效果不好而置入Gem7227埋藏式心脏转复除颤器 (ICD)。随访时间 6 ~18个月,均未再发生昏厥。3例中 2例有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颤动再发而导致ICD进行抗心动过速起搏治疗和除颤成功的记录。结论:ICD是治疗猝死、致死性心律失常和Brugada综合征的有效方法。Gem7227ICD体积较小、功能齐全、寿命长,是临床使用的合适机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报道5例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的随访结果。方法5例隐匿性Brugada综合征男性患者,平均年龄(41.60±10.14)岁,植入单腔ICD后每3个月临床随访1次,体外程控分析ICD记录的各种心律失常发作的时间、类型、治疗方式和结果。结果4例患者经钠通道阻滞剂激发试验确诊,另1例经新胸导联检查确诊(该例的诊断参考了单其俊等“新胸导联”标准作出的诊断,是否恰当有待于其他组学者的研究证实)。5例患者植入ICD前均反复发作晕厥,其中4例记录到心室颤动(室颤),3例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室颤。平均随访(22±18)个月ICD共记录到75次室颤发作,其中61次室颤触发ICD 86次放电,均成功转复窦性心律;其余14次室颤自行终止。例1出现除颤阈值增高,仍有4次短暂的晕厥发作;例4因房颤导致26次ICD误放电,经程控调整后未再发生;例5有2次晕厥发作但无ICD相关事件记录,直立-倾斜试验阳性,考虑合并血管迷走性晕厥。结论ICD是高危的Brugada综合征患者必要的和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可能出现除颤阈值增高或误放电,应严密随访并进行合理的程控。  相似文献   

19.
郑周玲 《心脏杂志》2004,16(2):182-182
Brugada综合征应在排除器质性心脏病和可引起右胸导联ST段抬高的情况,有典型的Brugada波并发致命性的室性心律失常,晕厥的临床表现方能称Brugada综合征,现有的资料表明Brugada综合征属于一种编码离子通道基因异常引起的原发心电活动紊乱疾病。  相似文献   

20.
Brugada综合征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2岁。阵发性心悸3个月,多在夜间出现,近日发生晕厥1次。既往无心脏病史。本次因心律失常入院。体检: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心率80次/min,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肺清,肝脾不肿大。实验室检查血钾、钠、钙及血脂正常,心脏X线胸片及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未见异常。平时心电图为右束支阻滞,室性早搏。图1A为入院时心电图。住院后第3d下午4时突然发生晕厥,抽搐,意识丧失,测不到脉搏及血压,心电监护显示心室扑动继而转为心室颤动(图1B)。经心肺复苏术及反复电击无效,患者死亡。其后对家属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