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腹部带蒂皮瓣断蒂同时进行腹壁整形1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资料: 12例患者,男 2例、女 10例,其中热轧伤 5例、电烧伤 7例。单纯伤及手掌 6例、手掌手背均受伤 3例、前臂 3例。用腹部带蒂皮瓣修复创面,皮瓣面积 5~10cm×10~20cm.皮瓣成活断蒂时,均将皮瓣自受区全部切下,应用鼓式取皮机制成中厚皮片回植于创面,并行腹部另一侧皮肤切除缝合,达到腹部整形的目的。例 1 女, 27岁。工作中右手卷入压纸机中致热轧伤,伤及右手掌及手背。伤后 6d清创时,见手部伸、屈肌腱暴露,部分活力欠佳。应用右腹壁浅动脉供血的腹部带蒂皮瓣覆盖右手背创面,手掌侧贴于腹部供区创面,皮瓣远端与手背皮缘缝合,腹壁上…  相似文献   

2.
带蒂肩胛皮瓣临床应用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患者 ,女 ,16岁 ,因左腋部烧伤后肢体功能障碍 1年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良好 ,左腋窝处有 14cm× 8cm挛缩瘢痕 ,硬韧 ,表面凹凸不平 ,肩关节活动前屈 10°、后伸 5°、外展5° ,术前X线摄片示左肩关节骨质结构无异常 ,择期在全麻下行瘢痕切除 ,同侧带血管蒂的肩胛皮瓣转移  相似文献   

3.
4.
带蒂皮瓣移位在手部创面的修复中大有可为   总被引:24,自引:4,他引:20  
手部软组织缺损是手外科最常见的病例,早在1944年Bunnel就提出把整形外科技术用于修复手部创面是手外科的主要组成部分。1978年王澍寰教授也强调了“手外科手术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病例需要作皮肤移植”的观点。在1972年Hari完成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短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的广泛适用性及改进方法。方法:通过改进皮瓣设计及闭蒂方式、采用短蒂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25例32处,手指19例(其中同侧双指3例、三指2例)、手背6例。皮肤缺损范围:最小1.5cm×2.0cm、最大12cm×16cm。皮瓣范围:最小1.8cm×2.5cm、最大13cm×18cm。结果:所有皮瓣蒂部均一期闭合、术后一周蒂部干洁、皮瓣成活良好、质地外观佳,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腹部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大多无需设计皮管,改进皮瓣设计及闲蒂方式的短蒂腹部皮瓣即可达到封闭创面、减少渗出及感染机会,同时提高皮瓣利用率、减少副损伤、避免皮管臃肿、积血影响血供、促进血循环及感觉重建、可早期断蒂、利于功能恢复、外形更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加强对36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患者腹部皮瓣全部成活,4周后断蒂,痊愈出院.结论:加强对皮瓣的观察和护理,加强功能锻炼,是该手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7.
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后的护理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手指外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临床上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现将100例施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骨外露、皮肤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9.
带蒂超薄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带蒂超薄皮瓣修复6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及1例阴道成形,均获成功。皮瓣长宽比例最大为6:1,最小为3:1。3例Ⅰ期愈合,4例延迟愈合。延尺愈合的皮瓣远端有水泡或瘀斑。结合临床观察,讨论了皮瓣成活的原因,手术的优点等。  相似文献   

10.
根据儿童膝关节比成人屈曲度大,而且在较长的时间内处于屈曲状态有较好的耐受性,作者利用同侧大腿或臀部皮肤形成带蒂皮瓣,修复同侧小腿及足跟部皮肤缺损。从1985年2月~1992年4月共收治儿童小腿及足部瘢痕挛缩10例,其中5例得到随访,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例中男7例,女3例,左侧4例,右侧6例;年龄5岁~12岁;瘢痕成因;外伤7例,烧伤2例,感染1例;瘢痕部位:足跟部3例,小腿下1/3后内侧3例,小腿下1/3后外侧4例;10例瘢痕切除面积:3.5×4.5cm~2~16×18cm~2。治疗方法1…  相似文献   

11.
带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设计的改进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寻求传统腹部带蒂皮瓣移植后,避免用皮片移植覆盖供皮瓣区创面的皮瓣设计方法,以原设计皮瓣蒂部两端的某一端为圆心,向蒂部方向旋转45°,形成新的皮瓣蒂,再以此为蒂,按原设计皮瓣大小、形态设计新的皮瓣。结果表明,将新设计的皮瓣掀起,形成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其皮瓣蒂及残留在腹壁上相邻的皮肤缘,通过推进缝合,覆盖了供皮瓣区创面,其蒂部也随之转回原设计位置,又形成了与蒂部平行的皮肤缘。改良带蒂腹部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具有皮瓣薄,断蒂时间短,可直接封闭皮瓣供区创面等优点。临床应用28例,术后5天~7天断蒂,皮瓣全部成活。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探寻一种新的修复方法.方法在40侧人体上肢标本上,对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的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进行解剖观察的基础上,设计以前臂骨间后血管及其返支为蒂的串连皮瓣.1998年8月~2000年7月间临床应用此皮瓣逆行移位修复手背远侧及手指背侧皮肤缺损17例.皮瓣范围最大15cm×10cm,最小7cm×5cm.结果术后随访3周~6个月,除1例皮瓣远端有2cm×3cm坏死外,其余皮瓣全部成活,外观及功能满意.结论此皮瓣不损伤肢体主要血管,血管蒂较长,皮瓣切取面积较宽,厚薄适中,可用于修复拇指、手背至手指近节背侧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简便,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带血供胫骨骨膜移位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解决胫骨中、下段骨不连、骨缺损和陈旧性骨折等治疗难题。方法:应用胫骨筋膜骨膜瓣、带胫前血管的骨膜瓣和节段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三种手术方法,治疗胫骨骨不连接4例,陈旧性胫骨骨折3例,新鲜骨折3例,左胫骨上段骨纤维异样增殖症切除后骨缺损1例。结果:9例病人于12~16周骨愈合,2例骨不连接病人于术后21周骨愈合。结论:带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操作简单,不需吻合血管,可在一个切口中完成,病人痛苦小,骨愈合快。节段血供胫骨骨膜瓣移位术不牺牲小腿主要血管。  相似文献   

14.
胫后血管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以胫后血管为蒂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应用效果和有关问题。方法1992年9月~1999年5月应用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修复四肢骨和软组织缺损12例,其中开放性骨折并骨和软组织缺损7例,慢性溃疡并骨髓炎2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骨肿瘤切除术后骨和软组织缺损1例。缺损范围2.5cm×5.0cm~4.5cm×11.0cm。游离移植5例,桥式转移3例,逆行移位4例,其中骨膜肌皮瓣加自体松质骨或同种异体脱钙骨移植8例,肌皮瓣4例。皮瓣最大12cm×25cm,最小6cm×8cm。结果10例皮瓣全部成活,创面Ⅰ期愈合;2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经切除坏死痂皮后换药,创面Ⅱ期愈合。10例创面修复后16周X线片示骨愈合。术后经6~18个月随访,除1例术后2个月死于肿瘤转移外,其余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小腿内侧复合组织瓣血供充分,血管口径粗,蒂长,皮瓣切取面积大,是修复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合并骨缺损的理想组织瓣。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改良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6月-2011年6月,收治13例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23~64岁,平均41岁。致伤原因:机器绞轧伤2例,钢绳轧伤4例,交通事故伤3例,重物压伤2例,高压电击伤1例,蛇咬伤1例。新鲜创面10例,感染坏死创面3例。创面均伴骨及肌腱外露,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7 cm×3 cm~22 cm×6 cm。8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修复,5例采用带蒂旋髂浅动脉复合组织瓣修复。术中切取皮瓣蒂部携带2~4 cm宽皮条及3~5 cm宽软组织筋膜蒂;皮瓣切取范围为12 cm×4 cm~27 cm×8 cm。结果术后1周1例皮瓣部分撕脱出血,4周后断蒂;其余皮瓣均于术后3周断蒂;皮瓣均成活。供区切口Ⅰ期愈合。11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20个月。皮瓣色泽、质地好;其中3例皮瓣外形较臃肿,于术后3~6个月行皮瓣修薄术后外形满意。术后6个月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术后6个月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手指总主动活动度(TAM),获优9例,良1例,差1例。结论改良蒂部的带蒂旋髂浅动脉皮瓣可修复手部及前臂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且手术操作简便,供区损伤小。  相似文献   

16.
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大面积皮肤缺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在手部皮肤大面积缺损修复中的适应证。方法2002年4月~2005年8月应用带蒂股前外侧皮瓣移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或用于修复腹部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移位至手部后遗留的供区创面5例,均为男性,年龄16~44岁,损伤部位:左手1例,右手4例,其中机器绞伤2例、烧伤3例、外伤为伤后6 h急诊手术;烧伤为伤后4~7 d行切痂、皮瓣移位修复术。手部皮肤缺损范围为12~19 cm×18~22 cm,切取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为7~12 cm×16~24 cm;切取腹部皮瓣或髂腹沟皮瓣:13~20 cm×19~23 cm。修复手部的皮瓣术后3周断蒂。结果术后所有皮瓣均全部成活,未发生血管危象,创面Ⅰ期愈合。均获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血运好,其中3例分别在术后4~7个月行分指去脂术。手部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带蒂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及腹部皮瓣或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面遗留的供区创面具有供皮量大,不吻合血管,手术风险小,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为修复手部创面提供一种较好的皮瓣选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报道带膝上外侧动脉蒂逆行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的结果。方法:应用股前外侧皮瓣和肌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该皮瓣以膝上外侧动脉为蒂,通过膝上外则动脉与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之间的吻合支营养股前外侧皮瓣,血供丰富。皮瓣大小12~15cm×3~7cm,供区均原位缝合,结果:修复膝关节周围缺损4例,小腿淋巴水肿桥接淋巴通道1例,皮瓣均成活。术后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作者认为该皮瓣是膝关节周围组织缺损修复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81,自引:27,他引:181  
目的:证实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逆行皮瓣临床应用的可靠性。方法:对15例踝周及跟底皮肤缺损的病例,取小腿后侧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逆行转位修复。皮瓣面积最大15cm×9cm,最小4.5cm×3.5cm。结果:15例皮瓣全部存活,经10~12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带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血供充分,操作简便,不牺牲主干血管,为临床治疗较困难的跟底及踝周皮肤缺损,提供一个较可靠的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为治疗胫骨骨不连和骨缺损提供一种新方法。方法 通过解剖学观察膝降动脉关节支及隐支的关系,并摹拟手术证实以隐血管为蒂的逆行股骨内侧髁骨瓣的切取可能。结果 尸体摹拟手术4例,切取后关节支均有墨汁显示。临床应用2例,切取骨瓣分别为5.0cm×2.0cm×1.5cm及4.5cm×1.5cm×1.5cm均有活跃渗血。随访8~12周,骨折愈合良好。结论 应用以隐血管为蒂的逆行股骨内侧髁骨瓣骨皮瓣治疗胫骨骨不连和骨缺损具有手术方法简便,疗效可靠,易于推广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5,自引:12,他引:13  
目的 总结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 1997年起应用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 3例 ,踝部 3例 ,足部 8例 ;其中 1例交腿移位。切取皮瓣范围 4cm×3cm~ 14cm× 12 cm,血管蒂长 7~ 16 cm,均为逆行移位。结果 术后 12例皮瓣成活 ,1例部分坏死 ,1例全部坏死。其中 10例伤口 期愈合 ,3例经换药后愈合 ,皮瓣坏死的病例行游离皮瓣移植术。 9例获得随访 ,时间 3~ 2 1个月 ,外观功能恢复良好 ,皮肤质地接近正常 ,6个月后感觉部分恢复。结论 腓肠神经伴行血管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 ,转移范围大 ,损伤小 ,操作简便 ,可用于修复小腿前侧、踝部及足部近侧 1/ 2软组织缺损 ,对伴有主要血管损伤的病例更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