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里攻下法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摘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通里攻下法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LPS D-GalN联合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通里攻下中药对肝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LPS D-GalN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蛋白在肝细胞中表达增强;肝细胞Fas/FasL阳性 相似文献
2.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缺血再灌注是肝脏疾病中常见的临床病理过程 ,如肝脏手术、肝脏移植及失血性休克的输血抢救等 ,均存在肝组织缺血再灌注损伤。随缺血再灌注损伤时间及程度不同 ,既可出现可逆性损伤 ,也可出现不可逆性损伤。最近的研究表明 ,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肝细胞凋亡存在 ,这是一种不可逆性损伤[1] 。因此 ,在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如何保护肝脏 ,减少不可逆损伤 ,提高肝脏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 ,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材料和方法一、实验动物及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制备Wistar大鼠 (黑龙江省肿瘤研究所提供 ) 5 0只 ,雌雄各半 ,重 2 0 0~ 2 5 0 g…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大鼠肾缺血再灌注后肺损伤及细胞凋亡的变化,并观察促肝细胞生长素(hepatocyte growth-promoting factor,pHGF)对其影响.方法 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Ⅰ组)、缺血再灌注组(Ⅱ组)、缺血再灌注前pHGF干预组(Ⅲ组)和缺血再灌注后pHGF干预组(Ⅳ组).用无损伤动脉夹钳夹大鼠双侧肾蒂45 min制成肾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Ⅰ组只暴露双肾,不钳夹肾蒂.Ⅲ组和Ⅳ组分别在术前和术后腹腔注射pHGF 50 mg/kg.检测术后12 h血清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的浓度及肺组织干/湿重比变化,病理切片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凋亡的改变.结果 与Ⅰ组比较,Ⅱ组血清IL-1β、Scr水平及肺组织细胞凋亡阳性细胞数均显著升高(P值均<0.01),Ⅲ组和Ⅳ组各项数值均较Ⅱ组降低(P值均<0.01).1I组肺组织干/湿重比较Ⅰ组明显降低(P<0.01),Ⅲ组和Ⅳ组均较Ⅱ组上升(P值均<0.01).缺血再灌注12 h肺组织病理改变严重,有明显肺泡内和肺间质水肿及炎症细胞的浸润;pHGF干预后,肺组织形态学改变明显减轻.各项指标在Ⅲ组和Ⅳ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肾缺血再灌注后释放的细胞因子IL-1β可致肺组织细胞凋亡及损伤,pHGF对其既有保护作用又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原发性肝癌化疗辅助作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29例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病人采用肝动脉门静脉双置泵化疗(置泵组)和静脉化疗(静脉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作为辅助治疗。另将单纯化疗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使用PHGF患者无血细胞减少和肝功能改变等化疗副作用发生,置泵组平均生存期9个月,静脉组平均生存期6.5个月,对照组平均生存期3.6个月。提示PHGF与化疗药物使用,可改善症状,减少化疗副作用,缩小肿瘤,延长生存期。PHGF还 相似文献
6.
7.
8.
赤芍承气汤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观察赤芍承气汤对内毒素脂多糖(LPS)致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内毒素(LPS)+D-氨基半乳糖(D-GalN))联合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治疗组用复方中药赤芍 承气汤分别灌胃,4天后开腹取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以HE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以免疫组化法(SP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大鼠肝 的表达情况,并观察赤芍承气汤对肝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LPS+D-GalN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阔物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蛋白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肝细胞Fas/FasL阳性率,模型组为83%:92%,中药组为53%:50%,经统计学分析,P<0.01;其阳性表达率随肝细胞坏死程度加重而增加,结论:赤芍承气汤可减轻肝细胞Fas/FasL的表达,抵抗内毒素诱发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乙肝1号(茵陈、白芍、猪苓、八月扎、虎杖、薏仁、黄苓、当归等组成)的护肝作用。方法:采用D-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制成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观察乙肝1号对小鼠病理形态、肝功能的改善和抗氧自由基损害作用。结果:治疗组小鼠肝损害明显减轻,肝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上升,上升程度呈明显量效关系,并优于乙肝灵对照组;血清ALT降低亦呈量效关系,优于乙肝灵对照组。结论:乙肝1号对急生肝损伤小鼠具有明显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凉血化瘀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凉血化瘀方防治急性肝功能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6组,除正常组外每组大鼠分别连续灌胃给药4天。末次给药后1小时,每组腹腔注射GaIN+LPS,造成大鼠急性肝功能衰竭。6小时后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肝细胞凋亡,同时采用原位末瑞标记(TUNEL)法半定量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发现凉血化瘀方与阳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比较模型组显著下降(P〈0.01,P〈0.05),并且模型组大量细胞阻滞在s期,G2期细胞减少,凉血化瘀方中剂量组与阳性药物对照组较模型组其细胞周期阻滞改善,凉血化瘀方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UNEL半定量检测细胞凋亡与流式细胞仪结果基本一致,凉血化瘀方与模型组比较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结论:凉血化瘀方能够抑制急性肝损伤肝细胞凋亡,调节细胞周期阻滞,其机制可能为修复DNA复制损伤。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将8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PHGF组)和对照组(NS组),每组各40只。通过阻断肝中叶及肝左叶血流造成70%肝脏缺血建立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缺血时间为21 min。PHGF组术前予PHGF腹腔注射干预,NS组术前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术前及术后1、3、5、7 d取大鼠血清及肝组织,检测ALT、AST、TBil水平; 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 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 mRNA水平。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光镜下PHGF组肝细胞水肿、炎细胞浸润程度及肝细胞坏死程度较NS组明显减轻。肝功能生化检测结果显示,PHGF组大鼠术后1、3、5、7 d血清ALT、AST、TBil水平低于同时相N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1. 879、16. 019、22. 168、10. 235、9. 041、12. 936、18. 759、8. 142、10. 108、11. 014、13. 245、9. 968,P值均0. 001)。real-time PCR结果显示,PHGF组大鼠术后1、3、5 d肝组织TFAM mRNA水平较NS组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7. 998、14. 764、13. 861,P值均0. 001)。结论 PHGF预处理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FAM表达减轻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2.
中药抑肝纤和促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免疫性肝纤维化的阻断作用 总被引:17,自引:10,他引:7
13.
目的 探讨大黄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大黄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组.大黄组和PHGF组于造模前3d分别每天灌服大黄水煎液和皮下注射PHGF 1 ml/100 mg,正常组和模型组每天灌服0.9%氯化钠注射液1 ml/100 mg.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内毒素脂多糖(LPS)腹腔注射制备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造模8h后开腹取大鼠肝组织作病理检查,HE染色光镜下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肝细胞凋亡情况,并应用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组织中Fas、FasL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 D-GαlN和LPS可引起严重的急性肝坏死并有广泛的肝细胞凋亡,伴Fas、FasL和caspaSe-3在肝细胞中强烈表达,大黄能减轻肝组织损伤,并可降低肝细胞凋亡及Fas、FasL和caspase-3表达(P均<0.05).结论 大黄可抑制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肝细胞Fas、FasL和caspase-3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4.
15.
我们应用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均为1994年11月~1997年2月间收治的老年急性病毒性肝炎。诊断符合1995年5月北京第五次全国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并符合以下条件:①年龄≥60岁;②无慢性肝炎病史;③无严重的心、肺合并症。随机分两组,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60~78岁,平均为68.8岁;急性肝炎28例,重型肝炎2例,瘀胆型肝炎10例。对照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60~80岁,平均69.2岁,急性肝炎24例,重型肝炎2例,瘀胆型肝炎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人肝细胞对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胶原酶灌流法分离人肝细胞,胶原被覆的微载体Cytodex3加以培养,经腹腔注射2×106个肝细胞及载体,观察急性肝衰竭小鼠(n=32,25g/kgDGal诱导4h)72h存活率、血清ALT、总胆红素以及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只接受微载体而无粘附肝细胞的对照组比较,腹腔移植培养肝细胞对肝衰竭小鼠的存活率有明显改善(65%vs0%),其血清ALT(IU/L,21744±2630vs42631±4928,P<005)及总胆红素(mmol/L,2691±376vs4168±383,P<005)较低.肝组织病理改变较轻.结论腹腔移植微载体粘附培养肝细胞可提供代谢支持,使DGal损伤的小鼠肝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胎肝细胞治疗重型肝炎的机制,将84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8只),经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D-galn/LPS)诱导急性肝衰竭后,分别给予生理盐水(NS)、RPMI1640培养液(RPMI)和人胎肝细胞培养上清液(FHCS)治疗,各组分别取14、8、6只小鼠进行存活率、血清谷丙酶(ALT)及肝脏病理观察。结果显示,NS组和RPMI组24小时存活率分别为14.3%和21.4%;ALT升高达207.2±41.3IU/L和188.4±52.6IU/L。FHCS组小鼠存活率为57.1%,ALT为92.5±28.7IU/L,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P<0.01)。此外,对照组分别有5(83.3%)只和4(66.7%)只动物肝组织病理改变在Ⅲ级以上,而FHCS组仅有2(33.3%)只。上述结果表明,FHCS对急性肝衰竭有保护作用,同时提示胎肝细胞分泌产物可能与保护肝细胞、治疗重型肝炎及肝衰竭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肝细胞刺激因子抗体对促肝细胞生长素疗效的影响,我们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慢性乙肝患者的HSS-Ab;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与阴性的慢性乙肝患者,同时应用促细胞生长素,对治疗前后肝功能、病死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组经促肝细胞生长素治疗后,转氨酶、直接胆红质及总胆红质均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但是HSS-Ab阳性组较HSS-Ab阴性组下降慢,病死率高,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了HSS-Ab可拮抗外源性的HSS,从而影响PHGF的疗效,对HSS-Ab阳性的患者是否加大PHGF的剂量以增进疗效,有待进一步的临床探讨。 相似文献
19.
肝细胞移植对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移植细胞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同种异体肝细胞经腹腔、脾脏移植对D 氨基半乳糖 (D 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大鼠的治疗作用及移植细胞的生物学特性 ;研究基因修饰肝细胞经脾脏移植后的定位及表达。方法 采用D gal诱导大鼠肝衰竭。在D gal诱导后 4 8h ,Ⅰ组 :经腹腔移植 4× 10 7同种异体肝细胞 ;Ⅱ组 :经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2ml;Ⅲ组 :经脾脏移植 2× 10 7同种异体肝细胞 ,同时肌注CsA 10mg/kg ;Ⅳ组 :经脾脏注射生理盐水 1ml,同时肌注CsA 10mg/kg ,观察大鼠的存活率、肝脏功能、肝脏病理变化和移植细胞的组织学及G6P活性变化 ;Ⅴ组 :经脾脏移植双顺反子逆转录病毒修饰的大鼠原代肝细胞 ,同时肌注CsA 10mg/kg ,经PCR扩增及X gal染色方法追踪细胞的定位及基因表达。 结果 Ⅰ组大鼠存活率显著高于Ⅱ组 ( 71.4 %对 2 6.7% ,P <0 .0 5) ,肝脏功能及肝脏病理有部分改善。腹腔内移植肝细胞可短暂存活并具有G6P活性。Ⅲ组大鼠存活率与Ⅳ组无差别 ( 30 %对 30 % ,P >0 .0 5) ,肝功能、肝脏病理无明显改善。脾内移植肝细胞可短暂存活并具有G6P活性。Ⅴ组经脾移植基因修饰肝细胞后 ,可在脾内检测到 β gal基因表达并扩增出NeoR基因。 结论 经腹腔移植同种异体肝细胞可改善D gal诱导的肝衰竭大鼠的存活率 ,部分改善肝功能及肝脏病理 ,移植细胞 相似文献
20.
低分子肝细胞生长素对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与方法从病理形态、免疫组化及生化方面研究了低分子肝细胞生长素(hepatopoitin,HPN)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作用。结果与结论免疫组化证明HPN可抑制I.Ⅲ型胶原的合成及沉积:HPN治疗组血清纤维化指标PCⅢ及肝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表明HPN抗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优于秋水仙碱。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