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260mg.kg-1.d-1×1d(内含磷酸萘酚喹149mg、双氢青蒿素37mg、甲氧苄啶74mg),磷酸萘酚喹149mg.kg-1.d-1×1d,双氢青蒿素180mg.kg-1.d-1×1d和甲氧苄啶1152mg.kg-1.d-1×1d灌胃给药.给药后1、2、4、8、12和24h,采血作标本,经包埋,切片,染色后,用电镜镜检.结果:复方萘酚喹于给药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有的呈空腔状;食物泡膜肿胀;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色素颗粒变形.给药4h后进一步加剧.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内容物结构模糊.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复方萘酚喹及其各单药 (磷酸萘酚哇、双氢青蒿素、甲氧苄啶 )对伯氏疟原虫ANKA株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 ,将感染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小鼠分别以复方萘酚喹 2 6 0mg·kg- 1·d- 1× 1d (内含磷酸萘酚喹 149mg、双氢青蒿素 37mg、甲氧苄啶 74mg) ,磷酸萘酚喹 149mg·kg- 1·d- 1× 1d ,双氢青蒿素 180mg·kg- 1·d- 1× 1d和甲氧苄啶 1152mg·kg- 1·d- 1× 1d灌胃给药。给药后 1、 2、 4、 8、 12和 2 4h ,采血作标本 ,经包埋 ,切片 ,染色后 ,用电镜镜检。结果 :复方萘酚喹于给药 2h后多数晚期滋养体出现质膜肿胀、破裂 ,有的呈空腔状 ;食物泡膜肿胀 ;线粒体膜肿胀、分层、剥离 ;色素颗粒变形。给药 4h后进一步加剧。 8h后小部分晚期滋养体结构已经融化崩解 ,内容物结构模糊。 12h后绝大多数晚期滋养体结构已完全破坏或消失。结论 :复方萘酚喹对伯氏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较其组分中各单药起效更快、力度更强和作用相对彻底。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脑缺血时5-羟色胺(serotonin,5-HD)的变化及5-HT2受体拮抗剂的保护作用:(1)实验通过结扎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10,30min,及结扎30min再灌2h后,测定脑缺血及缺血再灌双侧大脑皮层5-HT和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变化,结果发现:脑缺血时5-HT,5-HIAA含量显著降低;再灌后5-HIAA恢复并有增加的趋势.(2)应用5-HT2受体拮抗剂赛庚啶(cyproheptadine,CYP)对沙土鼠脑缺血5min再灌7d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的影响,结果赛庚啶能明显提高海马CA1区存活神经元密度。(3)5-HT,受体拮抗剂赛庚啶对沙土鼠单侧颈总动脉结扎所致单侧脑缺血及再灌时,有明显减轻脑水肿及钙离子积聚作用,但赛庚啶对SOD,MDA无影响.对赛庚啶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恶性疟患者在末梢血液查见大滋养体/裂殖体多见于危重病人,现将我们用咯萘啶与磺胺多辛——乙胺嘧啶单剂治愈一例重症恶性疟报道如下。1 病例简介患者卓某,女,48岁,民工,因高烧数天,伴恶心呕吐,全身疼痛和急剧头痛来院就诊。  相似文献   

5.
三吡荼啶化学名为2-四氢吡咯-7-氯-10[3′,5′—双(四氢吡咯-1-甲基)-4-羟基苯基]氨基苯肼(b)15-萘啶,抗疟新药咯萘啶的类似物。本文报道了其在鼠疟和猴疟模型上的抗疟作用。三吡萘啶和咯萘啶治疗伯氏疟原虫ANKA株的ED_(50)分别为2.63mg/(kg·d)×4和0.85mg/(kg·d)×4。三吡萘啶与氯喹、哌喹和  相似文献   

6.
受染小鼠灌胃哌喹6.4mg基质/kg,1h后部分疟原虫滋养体食泡膜肿胀;但色素颗粒仍为单个矩形晶状体。2h后色素颗粒多呈长梭形;4h后大部分滋养体食泡膜肿胀,线粒体肿胀,线粒体及食泡腔内出现螺纹  相似文献   

7.
应用国产磷酸咯萘啶治疗非洲桑给巴尔籍140例恶性反复发作性疟疾,应用4mg/kg 体重深部肌肉注射,6小时后复注一次。若48小时后疟原虫不转阴者再给药一次。观察退热时间及疟原虫转阴时间均显著短于30例应用氯喹治疗的对照组(P<0.001)。且对氯喹耐药虫株同样有效。治疗期间作用药前后ECG,肝功能及尿常规检查说明本品杀虫作用强、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8.
实验动物Wistar大白鼠由尾静脉接种氏疟原虫子孢子后2h和24h,分别腹腔内注射菊花氯仿萃取物700mg/kg接种孢子40h,处死动物取肝标本作病理检查,治疗组动物肝组织裂殖体的成熟率仅6.66%,而对照组成熟率则为83.33%,显示菊花氯仿萃取物对纸氏疟原虫红外期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 解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对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的影响,探讨烧伤血清在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中的作 用。方法将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一同孵育12、24 h后,采用Annexin-V-Fluos(A-V)和碘化丙啶 (Propidium iodide,PI)标记内皮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凋亡和坏死百分率。结果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与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一同孵育 12 h后,即出现调亡和坏死增多,24 h后凋亡和坏死进一步增加。结论烧伤血清和痂下水肿液均可 导致内皮细胞凋亡和坏死,在烧伤后内皮细胞损伤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伯氏疟原虫氯喹敏感株(N)和抗性株(RC)红内期虫体在抗药性、致病力和诱导免疫应答方面差异的形态学基础。方法:应用超薄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比较N抹和RC抹虫体食物泡和疟色素形态及形成的差异。结果:N株滋养体具有单一的、大型的食物泡,疟色素位于滋养体周边的质膜下;在裂体生殖中,疟色素发生聚合和中心化。RC株滋养体食物泡少见,其中多数虫体形成多个微型单层膜的食物泡样结构;疟色素形成明显少于N株滋养体;而且在裂体生殖中,未见疟色素聚合和中心化。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长期在氯喹压力下,形成了微型食物泡样结构的摄食方式,具有与N株疟原虫不同的对游离血红素的解毒机制,这可能是伯氏疟原虫N株和RC株在抗药性、致病力和诱导宿主免疫应答方面差异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动态观察鬼形红细胞中约氏疟原虫各期的形态特征.方法用皂化和低渗技术,使约氏疟原虫感染的红细胞溶血变成鬼形细胞,在扫描和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生活史阶段的红内期疟原虫形态结构.结果鬼形红细胞内的疟原虫形态结构完整,呈现红内期各期疟原虫的特征性结构,如红细胞膜源性纳虫空泡,指环样早期滋养体,"褡裢"(brassiere)样早期裂殖体,裂殖体表面新生芽体和葡萄串样晚期裂殖体的外形;早期滋养体的胞口、食物泡和结晶样的疟色素颗粒,晚期滋养体的核质与核膜的增生,及其增生核膜的衍化;裂体增殖过程中先行的团块样核分裂及其随后的芽体等头端结构的形成.结论鬼形细胞技术有可能成为红内期疟原虫形态生物学及其免疫学和疫苗学研究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Development of the New antimalarial Drug Pyronaridine:A Review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is report outlines the structure scheme and development of a new antimalarial drug pryonaridine,which was synthesized from either 2-aminopyridine or pyridine.A series of in vivo and in vitro experimental studies and the assessment of toxicity revealed pyronaridine to be a promising agent against erybthrocytic stage of malaria parasites.It exhibited low toxicity and had no corss-resistance to chloroquine.Chlinical administration in malaria cases showed high efficacy and mild side-effects.In order to retard the development of resistance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to pyronaridine,a combination of pyronaridine/sulfadoxine/pyrimethamine was used in the treatment of chloroquine-resistant falciarum malaria in Hainan Province.Further in vivo test was carried out to monitor the sensitivity of Pfalciparum to this combined formula for 5 years(1986-1990)in Diaoluo area where chloquineresistant falciparum malaria was prevalent.Drug resistance was not demonstrated in this field study.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进一步探索新近研制成功的复方抗疟药复方萘酚喹 (由磷酸萘酚喹、双氢青蒿素和甲氧苄啶组成 )治疗恶性疟的用药剂量。【方法】采用 1d疗程 2次分服 ,设总剂量 4片组和 2片组 ,评价和比较其疗效。两组分别治疗无并发症恶性疟患者各 50例。【结果】 2片组的退热时间与 4片组相似 ,但原虫转阴时间明显慢于 4片组 ,2 8d治愈率 2片组 ( 85.1% )亦显著低于 4组片 ( 97.8% )。且 2片组出现早期 ( 14d)原虫复燃 ,说明其药量不足。【结论】推荐复方萘酚喹治疗恶性疟的临床试验治疗总剂量采用 3~ 4片为宜  相似文献   

14.
伯氏疟原虫氯喹抗性株红内期虫体的凋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氯喹抗性(RC)株红内期虫体细胞危机状态的性质。方法:应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技术,观察感染伯氏疟原虫RC株或氯喹敏感(N)株ICR小鼠在原虫血症上升期和感染RC株小鼠自愈期虫体的显微及超微结构,以及基因组DNA琼脂糖电泳图谱。结果:在光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虫体结构无异常;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虫体密度下降,大部分虫体固缩,周围呈空泡状。在电镜下,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胞膜结构完整,核位于一侧,胞质内可见各种细胞器,代谢窗明显。N株滋养体可见食物泡和疟色素。但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呈球形或椭圆形;胞膜完整,核固缩,胞质浓缩,线粒体和膜状结构消失,未见代谢窗结构。原虫血症上升期的RC株和N株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均为一条带,而RC株感染小鼠自愈期红内期虫体基因组DNA电泳呈典型的梯形条带。结论:伯氏疟原虫RC株红内期虫体危机状态的性质是凋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海南省东方市恶性疟原虫对双氢青蒿素复方组分双氢青蒿素(DHA)和磷酸哌喹(PQ)的敏感性。【方法】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标准的体外微量法。【结果】2001年和2004年分别对61例和28例患者检测DHA敏感性,均敏感,IC50分别为6.84nmol/L和5.67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35nmol/L和39nmol/L;分别对75例和29例患者检测PQ敏感性,抗性率分别为22.67%和17.24%,I‰分别为274mmol/L和317nmol/L,完全抑制裂殖体形成的平均药物浓度分别为l220nmoL/L和1269nmol/L。【结论】当地恶性疟原虫对Ⅸ王A是敏感的,对PQ的敏感性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6.
大鼠冲击伤时肺超微结构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实验应用硝酸镧示踪等电镜技术观察了大鼠冲击伤时肺血-气屏障通透性及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致伤组动物(1)肺泡上皮细胞和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其细胞连接的通透性显著增加;(2)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饮液小泡数量增多、空泡形成及细胞破坏;(3)出现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白细胞扣押。上述变化以内皮细胞部位及伤后72小时较为明显。这些表明内皮细胞对冲击波较为敏感;内皮细胞损伤重可能与血小板聚集和中性白细胞扣押有关。  相似文献   

17.
已知初生期大鼠注射谷氨酸一钠(MSG)可引起下丘脑弓状核严重损毁。本研究证实,雄性大鼠生后2及4天经腹腔注射MSG(4mg/g体重),成年后睾丸电镜观察,曲细精管内各级生精细胞发生明显改变,胞质出现空泡,线粒体变性,嵴断裂;核膜缺损,核质疏松,染色体遭到严重破坏。提示:睾丸超微结构变化,可能来自于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变化,与下丘脑弓状核损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定时观察了用秋水仙碱处理体外培养恶性疟原虫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及环状体、大滋养体和裂殖体各期的比例,并与用山梨醇处理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秋水仙碱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3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并且处理后的红细胞感染率可在14%以上。山梨醇处理后疟原虫可维持2个生物周期的同步化发育,最高红细胞感染率为7.7%。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双氢青蒿素对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的抑杀作用。【方法】仅骨髓带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而骨髓与外周血液均无成熟配子体的患者11例,随机分为A、B2组。A组6例口服双氢青蒿素片7d总量480mg;B组5例口服硫酸奎宁片7d总量10500mg,定时取骨髓和外周血液涂片,观察两组配子体密度的变化。【结果】A组骨髓早期配子体药后10d全部转阴;而B组全部阳性,至药后14d仍有2/5例阳性。外周血液配子体转阴时间,A组为(4.8±0.9)d;B组为(22.0±5.8)d。【结论】双氢青蒿素能杀灭恶性疟原虫早期配子体,而硫酸奎宁似无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