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龙艳  王琳  杜勇 《山东医药》2001,41(20):45-45
P选择素为血小板活化分子 ,可能与血栓性疾病的发生有某种联系。因此笔者检测冠心病房颤患者 P选择素的表达 ,以探讨有效防止血栓性疾病的措施。临床资料 :39例冠心病房颤患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制订的诊断冠心病标准 ,并伴有慢性持续性房颤。男 31例 ,女8例 ;年龄 6 1~ 72岁 ,平均 6 5 .2岁。取 6 0岁以上健康人 30例作为正常对照。患者在采血前 2周停用抗血栓药物。方法 :清晨空腹自肘静脉采血 2 ml,加入盛有 1:9EDTA抗凝管 ,摇匀 ,1小时内送检。 1多血小板血清的制备 ;静脉血2 ml,EDTAl:9抗凝 ,离心 (80 0 r/ m im) 5 min,取上层…  相似文献   

2.
老年冠心病患者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L-选择素P213S基因多态性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汉族116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108例正常人L-选择素基因P213S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同时检测血脂和L-选择素水平.结果 L-选择素P等位基因频率在老年冠心病和正常人群中分别为77.6%和67.1%,S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4%和32.9%.冠心病患者PP基因型频率和P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L-选择素P213S位点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呈相关性.P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冠心病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动脉粥样硬化被认为是一种炎症性疾病[1,2]。我们观察了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P-选择素(Ps)的表达。临床资料1.对象:(1)稳定型心绞痛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平均年龄66.10岁±9.45岁,体重指数25.40k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清P选择素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性反应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起关键性作用。P选择素作为炎症标记物越来越引起重视,它介导活化血小板、内皮细胞与白细胞等的黏附密切相关。有研究显示血清可溶性P选择素水平可作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一个分子标志。本研究通过检测血清P选择素在冠心病患血清中的变化,探讨P选择素的水平变化作为临床判断和预测冠心病,特别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可能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止凝血分子标志物在老年冠心病(CAD)合并高血压(HP)中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CAD患者116例,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36例(SAP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患者38例(UAP组),UAP合并HP 42例;另选健康体检者48例(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清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凝血酶Ⅲ、纤溶酶原、血浆α-颗粒膜蛋白、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以及血小板膜糖蛋白分子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老年UPA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而老年UAP合并HP患者各项指标也明显高于老年单纯UAP患者(P0.05,或P0.01)。结论老年UAP患者存在血栓前状态,其体内存在多种止凝血分子标志物的变化,这种变化在合并HP的老年UAP患者中最突出,可能是导致心肌梗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U波形态改变在高血压及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U波形态改变在高血压、冠心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93例U波不同形态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U波直立多见于正常健康者。初始型U波倒置多见于高血压患者。终末型U波倒置多见于冠心病患者。初始-终末型U波倒置多见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相互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01)。结论U波倒置为病理性的,提示有冠心病,特别在高血压和冠心病中,U波形态有高度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血糖、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活性在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患者体内水平及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冠心病组(B组)58例,冠心病组又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B1组)2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B2组)30例;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组(C组)44例,C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C1组)24例和急性心肌梗死组(C2组)20例.另设正常对照组(A组)30名.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的P-选择素明显升高(P<0.05),且C组高于B组(P<0.05);B2组P-选择素高于B1组(P<0.05),C2组P-选择素高于C1组(P<0.05).结论 冠心病及合并糖尿病有明显的P-选择素升高,同时P-选择素升高程度与血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8.
老年及老年前期者高血压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9.
<正> 随着对高血压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在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循环中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升高,是导致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而高血压及组织AngⅡ浓度升高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推动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能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相似文献   

10.
靶器官损害 (TOD)的高血压患者心血管有高危险性特别是心肌梗死和中风。有中风或短暂缺血性发作 (高血压常见并发症 )增加另一次中风和冠心病的危险 ,有外周动脉病的高血压病人亦增加心血管死亡率和冠心病 ,这些均与血栓有关。作者检测vWF(内皮损害 /功能障碍标志 )、可溶性P选择素 (SP sel)分析其与高血压TOD的关系。选择高血压患者 382例 ,男 30 8、女 74,平均年龄 63± 8岁 ,病人分靶器官损害 (TOD ,n =1 0 7)和无靶器官损害 (n =2 75 )。健康对照组 60例正常血压 (男 43、女 1 7,年龄 63± 8岁 )。抽取空腹血枸橼酸钠抗凝 ,30min…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高血压病应予治疗,但该选用哪种或哪些药物最好还不清楚。归根结底,任何年龄组都必须主要根据药物在降低血压、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无副作用等方面的作用来选择降压药。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还应注意所选药物的药理性质应与老年人血压升高的病理机制相吻合,比起年轻病人来其每搏输出量、心输出量、血容量和心率都较低,外周阻抗较高,且常伴有左室肥厚,冠脉回流受损,易猝死。另外,药物对老年高  相似文献   

12.
杨月霞  黄文新 《山东医药》2011,51(16):86-88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血小板和内皮细胞功能的变化,了解此类患者血栓前状态及其血栓形成的危险性。方法单纯性高血压患者30例(A组),高血压合并持续性房颤患者68例(B组),B组又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分为4个亚组,另选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C组。采用酶联免疫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各组的血浆P-选择素(P-Selectin)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结果 B组血浆P-Selectin、vWF水平高于A组和C组,且A组高于C组,P均〈0.05;4个亚组中,心功能Ⅲ级组高于Ⅱ级组,Ⅳ级组高于Ⅲ级组,P均〈0.05。结论房颤患者存在血小板激活及血管内皮功能损伤,P-Selectin、vWF水平可用于病情监测及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胃腺癌组织中E-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联合检测90例胃腺癌组织及5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选择素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胃腺癌组织E-选择素蛋白及mRNA表达均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P0.05)。E-选择素蛋白及mRNA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TNM分期相关(P0.05),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结论 E-选择素与胃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将为评估胃腺癌的浸润、转移潜能和预后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素(iPTH)及其与水盐代谢调节因素相互作用在高血压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切除小鼠的甲状旁腺,检测小鼠24 h血压、白天血压和夜间血压的变化以及对小鼠血压节律和血压变异率的影响;给小鼠注射iPTH,检测小鼠体内醛固酮的含量以及血压的变化。结果敲除小鼠的甲状旁腺后,小鼠24 h、白天和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都显著低于对照组;iPTH敲除小鼠的血压变异率低于未敲除甲状旁腺的小鼠(P<0.05);甲状旁腺敲除小鼠的白天和夜间血压出现峰值的时间与对照组有所改变。对照组小鼠白天血压峰值出现在上午9点,夜间血压峰值为20点,夜间血压的峰值高于白天的峰值。甲状旁腺敲除小鼠的白天血压峰值出现在上午9点,夜间血压峰值时间为24点,夜间血压的峰值高于白天的峰值;给小鼠注射80μg/kg的iPTH后,醛固酮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上升,血压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iPTH能降低血压,且能与醛固酮相互作用对血压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15.
16.
高血压与冠心病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血压是冠心病主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它常与其他危险因素同时存在。并存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危险的不利影响可能起有协同作用,这种协同作用在高血压和高血脂同时存在时更为明显。Framingham研究发现高血脂症和血压升高相关。Utah最近的研究已确认出“血...  相似文献   

17.
据流行病学的研究发现,性激素与高血压、冠心病可能存在一定的联系.本研究旨在进一步从细胞分子水平探讨雄激素及其受体与男性高血压、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及造影正常者P-选择素(PS)和胱抑素C(Cys-C)水平与冠心病病变程度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者60例,其中单支、双支、三支病变者各20例,造影正常者20例为对照组.所有入选对象均采集外周静脉血检测PS和Cys-C.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程度按照病变支数、Gensini积分标准评价.结果 冠心病组PS 、Cys-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PS水平与Gensini法评分呈正相关(r=0.552,P<0.01),Cys-C水平与Gensini法评分呈正相关(r=0.890,P<0.01);PS 和Cys-C呈正相关(r=0.604,P<0.05).结论 PS 和Cys-C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且与冠心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EH)患者和老年冠心病(CHD)患者血浆循环内皮细胞数、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4例老年EH患者(EH组)、27例老年CHD患者(CHD组)、老年健康体检者24例(对照组),检测血浆循环内皮细胞数、vWF的水平。结果EH组、CHD组循环内皮细胞数和血浆vW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CHD组的循环内皮细胞数和血浆vWF的水平均高于EH组(P<0.05)。结论EH组患者存在的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可能参与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改变。方法 将90例冠心病患者分组:52例为合并高血压病组,其中老年组(A组)35例及非老年组(B组)17例;38例为非高血压组,其中老年组(C组)25例及非老年组(D组)13例。测定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等,测肱动脉血压SBP、DBP,采用高分辨超声检测肱动脉基础动脉内径(D0)、内皮依赖性血流介导的舒张功能(FMD)、非内皮依赖性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功能(NID)。结果 A组与B组、C组与D组、A组与C组、B组与D组的FMD、ET、NO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各组D0、NID无显著性差异(P〉0.05)。FMD与NO呈正相关(P〈0.01);FMD与ET、SBP、DBP、TC、LDL呈负相关(P〈0.01);SBP、DBP与ET呈正相关(P〈0.01);SBP、DBP与NO呈负相关(P〈0.01)。结论 老年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内皮功能障碍,高血压加重冠心病患者的内皮功能障碍,FMD与NO、ET可作为反映冠心病和高血压者血管内皮功能的无创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