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1 毫秒
1.
牙齿的萌出是指牙齿从颌骨内向口腔移动,穿透颌骨与口腔黏膜,然后接触对颌牙达到功能位置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均受到严格管控。牙囊是围绕在发育中牙胚周围的一层来源于外胚间充质的疏松结缔组织,它通过招募单核细胞以及调控骨吸收和骨形成在牙齿萌出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国内外学者对牙囊在牙齿萌出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甚多,现将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牙萌出是指牙冠形成后向平面移动,穿过牙槽骨和口腔黏膜到达功能位置的一系列复杂生理过程。目前研究认为,牙萌出由牙槽骨、牙囊、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及多种细胞因子等共同调控,其中牙囊参与调控牙槽骨吸收与形成,是牙萌出的必要条件;同时,牙根形成及牙周韧带在牙齿持续萌出阶段发挥作用。牙萌出的具体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就牙萌出过程中发挥调控作用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在牙齿正常萌出过程中无翅型MMTV整合位点家族成员5A(Wnt5A)/受体酪氨酸激酶样孤儿受体2(Ror2)信号在大鼠体内外牙囊细胞表达的特点,探讨其与成熟破骨细胞形成及牙齿萌出的相关性。方法 分离出生后1~13 d的SD大鼠下颌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牙囊及牙槽骨生长发育过程,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下颌第一磨牙萌出过程中Wnt5A和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体外培养出生后5~6 d的SD大鼠第一磨牙牙囊细胞,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Wnt5A、Ror2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SD大鼠出生后第2天牙囊开始分化为牙周组织,1~3 d牙槽骨变化不明显,第4天起,破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Wnt5A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内无明显表达,第4天开始出现阳性表达,并持续表达至第13天。Ror2在出生后第1~3天的大鼠牙囊组织表达呈强阳性,而在第4~13天呈弱阳性。结论 Wnt5A、Ror2在牙萌出过程中有特定的时间分布,提示其可能参与牙齿萌出的调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是否参与软、硬组织通道的形成。方法:①免疫组化法检测表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在出生后13、15 d以及成年小鼠下颌第一磨牙萌出部位口腔黏膜的表达变化;②原代培养Wistar大鼠牙囊细胞,选择生长良好的第3代细胞,MTT法筛选EGF作用于牙囊细胞的较佳效应浓度。将第3代牙囊细胞以1×105/孔接种到培养皿中,加入最佳浓度的EGF孵育0.5、1、3、6 h后,Trizol一步法分别提取总RNA,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同一浓度的EGF作用不同时间后,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①牙萌出时,EGF在萌出牙齿冠方黏膜的上皮层呈弱阳性表达,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口腔上皮全层呈强阳性表达。而牙萌出后,EGF的表达集中于口腔黏膜的固有层,EGFR的表达集中于上皮基底层;②在EGF浓度为5~10 ng/mL时,对牙囊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促进作用(P<0.05),其中10 ng/mL促进作用最强。牙囊细胞与10 ng/mL的EGF共同孵育0.5、1、3、6 h均能明显促进牙囊细胞MCP-1 mRNA的表达(P<0.05),其中3 h时促进作用最强,以后逐渐恢复,但仍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EGF及其受体可能促进萌出牙齿冠方实性上皮团的形成;适当浓度的EGF能显著增加牙囊细胞的增殖活性,并上调牙囊细胞中MCP-1 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白细胞介素-10对人牙囊细胞OPG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人牙囊细胞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的表达及其对骨保护素(08teoprotegerin,OPG)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组织块加胶原酶消化法培养人牙囊细胞,进行IL-10免疫组化染色。将25ng/ml IL-10作用于牙囊细胞0h、1h,3h,6h,9h,用ELISA法检测上清液中OPG含量变化。结果:人牙囊细胞IL-10表达阳性。25ng/ml IL-10作用于人牙囊细胞3-6hOPG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人牙囊细胞表达IL-10,IL-10通过增加人牙囊细胞OPG表达,在牙齿萌出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多种组织、细胞及调控因子参与了牙齿萌出这一复杂的过程。其中调控因子在牙齿萌出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调控因子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多种组织、细胞及调控因子参与了牙齿萌出这一复杂的过程。其中调控因子在牙齿萌出中的作用,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就调控因子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犬下颌骨牵张术后BMP-2、TGF-β1在截骨线附近的恒牙胚牙囊、牙周膜及牙槽骨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建立幼年犬下颌牵张成骨模型,对标本采取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犬下颁骨牵张术后BMP-2、TGF-β1在截骨线附近的恒牙胚牙囊、牙周膜及牙槽骨中的表达。结果:牙胚在截骨间隙牵引扩大后可以移至牵引间隙中,并且正常萌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BMP-2在各时间段于乳磨牙牙根近中牙周膜及牙槽骨以及恒牙胚近中牙囊牙周膜及牙槽骨中的表达增强;而TGF-β1在乳磨牙牙根远中牙周膜及牙槽骨以及恒牙胚远中牙囊牙周膜及牙槽骨中的表达增强。结论:在牵张作用下乳磨牙及恒牙胚有向截骨间隙内移动的趋势,即通过颌骨牵引延长术可以解决因下颁发育不足造成的牙列拥挤,使本来可能阻生的前磨牙有了萌出空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的特征,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细胞程序性死亡(PCD)的改变,探讨PCD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取12岁男孩埋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TUNEL的方法标记PCD细胞,分别在50 kPa和100 kPa流体静压力作用1 h后观察PCD变化,以不加压的人牙囊细胞作为对照。结果 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纺锤形或多角形,具有成纤维细胞特征。在50 kPa流体静压力下人牙囊细胞PCD阳性细胞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100 kPa流体静压力下PCD阳性细胞率较对照组增加了31.65%,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流体静压力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的程序性死亡。  相似文献   

10.
集落刺激因子在人牙囊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中集落刺激因子(CSF-1)表达及定位,以及不同浓度的IL-1α对牙囊细胞分泌CSF-1的影响,探讨CSF-1在牙齿萌出中的作用,方法:取12岁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CSF-1在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使用ELSIA方法观察0-100ng/ml的五个不同浓度的IL-1α对培养的牙囊细胞分泌CSF-1的影响。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在牙囊细胞中CSF-1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围绕细胞核周围染色较强,细胞核内染色阴性,细胞外未见阳性表达。培养细胞加入IL-1α后,CSF-1的浓度明显增加并随IL-1α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培养的人牙囊成纤维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CSF-1的能力,IL-1α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CSF-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1.
牙齿萌出过程及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牙齿的萌出是一个复杂而且受到严密调控的过程,这一过程受到多种细胞因子的调控,国内外学者研究较多。该文就牙齿的萌出过程及作用机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表达以及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EGF的影响,探讨EGF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年龄为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应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表达EGF,RT-PCR定量分析,分别在50、100kPa流体静压力作用1h后RT-PCR方法观察细胞EGF的浓度变化。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原位杂交染色显示人牙囊细胞中EGF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50kPa流体静压力表达略有增加,100kPa压力表达明显降低,说明流体静压力在一定力值范围内对人牙囊细胞中有EGF的表达具有空间性。结论: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EGF的能力.流体静压力可以影响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EGF的分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集落刺激因子(CSF-1)对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骨保护素(OPG)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人牙囊细胞,传代至第3代,制备细胞爬片,进行OPG免疫组化染色;3~6代人牙囊细胞长至80%时,用胰酶消化,离心,重悬,制成单细胞悬液,接种到细胞培养皿,细胞长满至80%时,培养基中加入25ng/ml的CSF-1,孵育0.5、1、3、6h,分别收集上清液,ELISA法检测OPG蛋白分泌量的变化,提取总RNA进行RT-PCR,检测OPG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正常人牙囊细胞OPG蛋白表达阳性;25ng/ml的CSF-1可降低人牙囊细胞OPG的表达,共同孵育1h,OPG表达降至最低(P<0.05)。结论牙囊细胞表达OPG,同时在牙齿萌出的特定时期,CSF-1通过下调人牙囊细胞OPG,减弱对破骨细胞形成的抑制作用,促进破骨细胞分化成熟,调节牙齿萌出。  相似文献   

14.
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Ⅰ型胶原与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研究Ⅰ型胶原与纤维粘连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牙齿萌出过程中转化为牙周膜细胞的机制。方法:取12岁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组织块法进行人牙囊细胞的培养,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观察Ⅰ型胶原及纤维粘连蛋白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卵圆形及多角形,形似成纤维细胞。在牙囊细胞中Ⅰ型胶原和纤维粘连蛋白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围绕细胞核周围染色较强,细胞核内染色阴性。结论:体外培养人牙囊细胞具有成纤维细胞的特性,具有合成与分泌Ⅰ型胶原与纤维粘连蛋白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携带RUNX2基因突变位点的人牙囊细胞的分离、鉴定及意义。方法:收集颅骨锁骨发育不良(cleidocranial dysplasia,CCD)患者,鉴定其致病基因RUNX2的突变位点,通过离体培养CCD患者的未萌牙牙囊细胞,检测其携带的基因突变位点,鉴定RUNX2+/m牙囊细胞。结果:全血基因组测序结果发现,患者RUNX2基因第2外显子插入TG突变,该突变型为c.309_310insTG,成功分离培养及鉴定RUNX2+/m牙囊细胞,并发现RUNX2基因突变减少了牙囊细胞中此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成功分离培养携带RUNX2基因突变位点的人牙囊细胞,为进一步研究RUNX2基因在牙囊及牙齿萌出中的作用提供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16.
流体静压力作用下人牙囊细胞CSF-1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在不同流体静压力作用下对细胞分泌CSF-1的影响,探讨CSF-1在牙齿萌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12岁男孩埋藏阻生牙齿的牙囊进行人牙囊细胞培养,将传代的培养细胞分别在50、100、150、200kPa流体静压力作用1h后再分别培养24、48、72h,使用ELISA方法观察细胞培养液中CSF-1的浓度。结果: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呈梭形,主要为成纤维样细胞,细胞免疫组化染色显示人牙囊细胞中CSF-1的表达呈阳性,定位于细胞的胞质中,随流体静压力的增大染色增强,随压力的增大而增强。ELISA检测的CSF-1浓度随流体静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在一定的时间段内也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具有时间性。结论:培养的人牙囊细胞具有合成与分泌CSF-1的能力,流体静压力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人牙囊细胞CSF-1的分泌。  相似文献   

17.
牙齿发育基因调控中的综合思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牙齿的发育是一包括牙齿的生长、钙化和萌出 ,复杂而又连续的过程[1] ,也是一个始终存在着基因调控的过程。用综合思维方式来观察、分析这一过程 ,可以在基因水平上掌握牙齿发育的过程 ,对牙病的发生和预防有重要的指导意义。1 整体掌握牙胚发育基因调控———矛盾规定的统一性  综合思维是在对事物内部各种矛盾进行周密分析的基础上 ,从矛盾整体上认识对象多种规定的统一性。人们对牙齿发育的认识也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过程。从一开始对牙胚发育中蛋白质作用的认识 ,到现代应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 ,了解到牙胚发育的结构基因和调节基…  相似文献   

18.
骨保护素配体在犬乳恒牙替换阶段的表达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观察犬乳恒牙替换中骨保护素配体(osteoprotegerin ligand,OPGL)的表达,探讨其所起的作用。方法: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PGL在犬乳恒牙替换期中的表达。结果:OPGL的阳性信号出现在乳牙根吸收面、牙囊周围和接近牙胚的牙槽骨陷窝中的破骨细胞,恒牙胚的成釉细胞、釉质、成牙本质细胞亦表达阳性。结论:OPGL可能参与了犬乳恒牙替换过程中恒牙胚的发育和牙齿的萌出过程。  相似文献   

19.
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评价颌骨萌出囊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了正畸患者萌出囊肿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萌出囊肿的认识.方法 用ChinView 6.1.3分析软件在3 182例正畸患者的直接数字化曲面体层片上测量正在萌出牙齿的牙囊间隙的最大宽度,将经两位医师测量,其牙囊间隙都大于2.5mm的定为萌出囊肿.结果 在3 182例正畸患者中发现164例患者共有萌出囊肿277个.277个萌出囊肿中有208个发生在第三磨牙(75.09%),55个发生于第二磨牙(19.86%),发生于尖牙的9个(3.25%),发生于前磨牙2个(0.72%),囊肿含多颗牙的有3个(1.08%).结论 萌出囊肿在正畸患者的检出率较高.第三磨牙为好发部位,多发性萌出囊肿常表现为对称性,大多数萌出囊肿不影响正畸治疗,但囊性病损造成牙齿萌出障碍时,应结合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20.
颜露  袁晓娟  左婕  盛丽  刘奕杉 《口腔医学》2019,39(10):902-906
目的观察Wnt/β-catenin通路的抑制因子DKK-1(Dickkopf-1)在牙囊细胞中的表达,探究在牙囊细胞成骨向分化形成过程中DKK-1的特异性表达机制,探讨其与牙齿萌出和颌骨生长发育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消化法分离培养牙囊细胞并纯化。将牙囊细胞分为两组,对照组:普通α-MEM培养基培养,实验组:α-MEM+成骨诱导液培养。分别培养5 d后,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DKK-1的表达分布;分别培养10、20 d后采用Western Blot检测DKK-1、β-catenin、Runx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免疫组化显示DKK-1在实验组表达较对照组减弱。Western Blot检测结果示实验组Wnt通路的关键因子DKK-1条带蛋白表达明显下调,β-catenin蛋白及成骨相关蛋白Runx2的表达明显上调,培养时间越长实验结果与对照组区别越明显。结论 Wnt通路DKK-1在牙囊细胞中有表达且受成骨分化影响,体现Wnt/β-catenin通路中DKK-1的抑制作用,研究结果将为牙齿萌出和颌骨生长发育形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