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胰腺潴留性囊肿在分类上属于胰腺真性囊肿的一种,它是指由胰腺导管上皮细胞发生的囊性病变,临床上较为少见[1].有关胰腺潴留件囊肿影像学特征的文献罕见,影像科医师往往缺乏对该病止确的认识,容易误诊为其他胰腺囊性病变.本文收集长海医院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2例胰腺潴留性囊肿,并复习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旨在进一步阐明其影像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胰腺囊性肿瘤包括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1970~1989年我院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的4例,术前均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现报道如下. 例1:女,29岁.因左上腹包块渐增大3年于1984年6月入院.无明显腹痛史.查体:左上腹可扪及  相似文献   

3.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南京)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慢性胰腺炎(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合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方面的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4.
胰腺囊肿可分为胰腺真性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 (pancr- eatic pseudocyst, PPC)二种类型.真性者有先天性囊肿或肿瘤性囊肿,在囊肿内具有上皮组织,仅占胰腺囊肿总数的15%.假性者为胰腺内或胰腺周围液体的积聚,以后由纤维素性包膜所包裹,不具有上皮组织,占胰腺囊肿总数的85%,本文就有关PPC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 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6.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南京)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各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和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特征,可合并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7.
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的治疗方法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超声内镜技术逐渐趋于成熟,目前已成为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非手术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通过系统回顾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的超声内镜下治疗进展,希望有助于临床工作者对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超声内镜下治疗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和认识,有利于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超声内镜下治疗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和普及.  相似文献   

8.
胰腺假性囊肿的病因、转归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擎天 《胰腺病学》2002,2(4):243-246
胰腺囊肿可分为胰腺真性囊肿和胰腺假性囊肿(pancr-eatic pseudocyst,PPC)二种类型。真性者有先天性囊肿或肿瘤性囊肿,在囊肿内具有上皮组织,仅占胰腺囊肿总数的15%。假性者为胰腺内或胰腺周围液体的积聚,以后由纤维素性包膜所包裹,不具有上皮组织,占胰腺囊肿总数的85%,本文就有关PPC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南京)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胰腺病学》2005,5(2):104-106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3.0 T TX磁共振成像(MRI)对7,12-二甲基苯并蒽(DMBA)诱导的大鼠胰腺病损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DMBA 2 mg/100 g植入60只雄性SD大鼠胰腺,术后2、4、6个月对存活的55只行腹部MRI(3.0 T TX)冠状位、横断位平扫及增强扫描,并与术前10只正常大鼠的MRI比较,随后取胰腺组织行病理检查。结果术后2个月,MRI显示大鼠均出现胰腺形态不规则、腹水、肠管扩张现象;19只行病理检查呈现急、慢性胰腺炎改变。术后4个月,MRI显示33.3%(6/18)的大鼠出现胰腺囊肿,病理检查为胰腺假性囊肿,直径0.3~1.0 cm。术后6个月,38.9%(7/18)的大鼠出现胰腺假性囊肿,MRI表现为较长T1、长T2信号,结节中心低信号,增强扫描后不明显。1只可见胰腺部位肿瘤,直径约0.3 cm;MRI特点为稍长T1、长T2信号,病变信号不均匀,中心呈更长T1信号,增强扫描后病变边缘可见较明显强化,病变内部无明显强化;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为胰腺平滑肌肉瘤。结论使用3.0 T TX MRI可发现DMBA诱导的大鼠胰腺病损,可分辨直径≤0.5 cm的胰腺部囊肿及肿瘤。  相似文献   

11.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24例经手术证实为胰腺囊肿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着重介绍胰腺囊肿诊断的有关问题。临床资料发生率:我院1960~1979年经住院手术证实的胰腺囊肿24例,占我院同期收治消化系疾病人数的0.036%,占胰腺疾病的8%。1960~1969年证实的胰腺囊肿7例,1970~1979年17例,近10年来发生率增加与诊断技术提高有关。24例中男13例,女11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胰腺囊性肿瘤与假性胰腺囊肿的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上海中山医院1958年4月~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1962年9月~1995年7月收治的76例假性胰腺囊肿病人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特点进行比较。分析误诊的原因,探讨鉴别诊断的方法。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仅有6例(4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其余9例(60%)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或中上腹肿块而行手术,其中7例术中被诊为囊性肿瘤而获相应的根治性切除,另2例被错误地进行了内引流术.结论:胰腺囊性肿瘤非常少见,其临床特征、影象学表现与假性胰腺囊肿相似而常导致误诊。但只要综合运用病史分析、影象学特点、囊液分析、术中活检、术中和术后观察等方法,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慢性胰腺炎常见并发症, 其治疗常需要多学科参与。目前国内存在胰腺假性囊肿治疗理念不统一、干预时机不明确、并发症处理不完善等问题。2022年由国家消化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超声内镜学组和中国医师协会胰腺病学专业委员会牵头制订国内首部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本文重点对共识涉及的胰腺假性囊肿定义和分类、诊断、治疗指征、引流方式选择等进行解读, 以期为胰腺假性囊肿的临床治疗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慢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05年,南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由于各种不同病因引起胰腺组织和功能的持续性损害,其病理特征为胰腺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疼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症状,可并有胰腺内分泌功能不全、胰腺实质钙化、胰管结石、胰腺假性囊肿形成。国内缺乏流行病学统计资料。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21例患者中,男3例,女18例,男女比例1:6;年龄24~77岁,平均47岁。1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9例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行B超、ERCP、CT、MRI检查分别有21例、5例、21例和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40%、19%和50%。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其中3例并发胰瘘,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肿15例、潴留性囊肿3例、黏液性囊肿2例、淋巴上皮样囊肿1例。本组2例失访,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7年,除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健在,无复发。结论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对无症状患者不需手术治疗。有症状的、且影像学上不能与囊性肿瘤鉴别或随访期囊肿有增大趋势者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慢性胰腺炎(chronic pancreatitis,CP)是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胰腺组织和功能不可逆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胰腺腺泡萎缩、破坏和间质纤维化.临床以反复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和(或)胰腺外、内分泌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可伴有胰腺实质钙化、胰管扩张、胰管结石和胰腺假性囊肿形成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6月至2006年9月收治的21例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结果.结果 21例患者中,男3例,女18例,男女比例1:6;年龄24~77岁,平均47岁.12例无任何症状和体征,9例有症状.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行B超、ERCP、CT、MRI检查分别有21例、5例、21例、和4例,诊断准确率分别为0%、40%、19%和50%.20例行手术治疗,1例行剖腹探查、活组织检查.5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其中3例发胰瘘,经治疗后痊愈出院.病理检查浆液性囊肿15例、潴留性囊肿3例、黏液性囊肿2例、淋巴上皮样囊肿1例.本组2例失访,19例获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7年,除1例因脑出血死亡,其余均健在,无复发.结论非肿瘤性胰腺真性囊肿好发于中年女性,无特征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准确率较低.对无症状患者不需手术治疗.有症状的、且影像学上不能与囊性肿瘤鉴别或随访期囊肿有增大趋势者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曲韬  张德巍  张宁 《山东医药》2007,47(16):84-85
假性胰腺囊肿是继发于急慢性胰腺炎、胰腺手术后、胰腺外伤所致胰液外渗或胰管断裂而形成的局部包裹性囊肿,约2/3的患者急性期采用保守治疗可治愈,另1/3则需手术治疗。既往治疗胰腺囊肿多采用经皮穿刺引流或手术内引流等方法,2005年1月~2006年10月,我们采用超声内镜下经胃穿刺引流治疗假性胰腺囊肿患者7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