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血管缝合器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血管缝合器Perclose在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后止血的可靠性、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20例经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应用Perclose缝合器缝合止血,记录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血管并发症。结果:应用Perclose缝合止血成功率97.5%(95/120)。止血时间2.02?.1min,制动时间4.4?.8h。1例发生血肿。结论:在PCI术后应用血管缝合器Perclose缝合止血是可靠的、安全的,可明显缩短止血时间及下肢制动时间,并有助减少血管穿刺部位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在脑血管介入治疗术中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缝合器止血的临床效果。方法200例行脑血管介入手术的患者,术后按器械说明书要求的标准使用方法应用 Perclose ProGlide 血管内缝合器缝合股动脉穿刺口,并给予介入术后护理,观察术后恢复情况。结果5例患者穿刺点皮肤有少量渗血,2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结论脑血管介入术后穿刺处血管使用 Perclose ProGlid 血管缝合器效果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管缝合器止血对患者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的影响。方法:106例患者行心脏介入诊疗术后,分为血管缝合器组(A组,53例)和人工压迫止血组(B组,53例),术后即刻用血管缝合器止血或人工压迫止血,观察卧床制动时间、舒适度。结果:血管缝合器组平均卧床制动时间4.4±1.8h;人工压迫止血组平均卧床制动时间为20.9±2.4h。两种止血方法的卧床制动时间及舒适度评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血管缝合器止血可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在经股动脉穿刺治疗主动脉疾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40例主动脉疾病患者全部接受经右股动脉穿刺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于股动脉穿刺处交叉预埋两套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并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后交叉缝合穿刺点,统计缝合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0例患者均成功缝合股动脉穿刺点,术后止血成功率为10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3/40),其中股动脉狭窄1例,局部血肿2例。无动静脉瘘及假性动脉瘤发生。结论行经股动脉穿刺腔内修复术时,使用两套Perclose Pro Glide血管缝合器系统交叉缝合股动脉穿刺点安全、有效,且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徒手压迫与Perclose血管缝合器处理对股动脉介入术后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6年7月共3 586例经股动脉介入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后处理穿刺伤口方法的不同分为徒手压迫组(3 060例)和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526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形成股动脉假性动脉瘤(PSA)的概率及其预后。结果徒手压迫组的股动脉PSA发生率为1.3%(41/3 060例),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为0.8%(4/526例),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徒手压迫组41例股动脉PSA患者均采用改良超声引导下徒手压迫法,压迫30-150 min,成功闭合37例,总成功率为90.2%,均无复发;再压迫失败者中3例转外科行PSA修补术,1例拒绝手术出院随访。Perclose血管缝合器组4例股动脉PSA患者采用徒手压迫法均将PSA闭合,无复发。结论Perclose缝合器不能明显降低股动脉PSA的发生率,该器械尚有待于进一步改进,提高股动脉穿刺技术可能降低PSA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前脑血管造影术均采用seldinger技术行下肢动脉穿刺,术后对穿刺部位多采用人工压迫止血法,需卧床24h,不但增加医务人员工作量,而且出血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血管缝合器的应用,不仅缩短术后患者下肢制动时间,还大大减少术后并发症。本研究将人工压迫与血管缝合器临床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造影(CAG)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人工压迫止血法和两种动脉穿刺闭合器(Angi-oseal和Perclose)在股动脉径路止血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366例经股动脉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或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人工压迫止血组128例、Angioseal组128例和Perclose组110例,观察3种止血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止血成功率各组间无明显差异;即刻止血率Angioseal组明显高于Perclose组(P<0.01).下肢制动时间和止血时间Angioseal组和Perclose组均明显短于人工压迫组(P<0.01).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和严重并发症仅发生在人工压迫组;局部并发症Angioseal组和人工压迫组均明显低于Perclose组(P<0.01).影响因素:术后使用肝素者血肿发生率高(OR=4.382,P<0.05);男性、PCI及术后使用氯吡格雷者渗血发生率高(P<0.05或P<0.01);年龄大及PCI者成功率低;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和肝素者止血时间延长.结论:Angioseal、Perclose与人工压迫止血法均可有效用于心导管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的止血.与Perclose相比,Angioseal止血时间更短、即刻止血率更高且局部并发症更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在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中应用第3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07年1月-12月间行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的病人110例,61例使用血管缝合器,其中缝合成功59例,49例行人工压迫方法止血。比较两种止血方法的即刻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erclose缝合组缝合成功率96.7%(59/61);与压迫组相比缝合组的即刻止血时间、下肢制动时间在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术后均显著缩短(P〈0.05):血管并发症(假性动脉瘤、皮下血肿、下肢血栓)发生率与人工压迫组接近(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及治疗中应用第3代Perclose血管缝合器安全、有效,并减少了患者术后的不适和痛苦,并发症发生率与压迫组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床旁使用血管缝合器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69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床旁使用Perclose血管缝合器止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69例男102例,女67例,中位年龄56.27±8.67岁。164例使用血管缝合器成功,5例失败,有1例出现血管迷走反射。护理措施包括缝合前做好物品、环境准备及心理护理,缝合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做好缝合过程的配合,缝合后及时给予活动指导和穿刺局部的护理。结论配合严格的护理措施,血管缝合器止血安全、可靠,并可明显缩短患者卧床时间,从而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动脉路径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使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008年12月至2009年3月50例患者应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的止血效果、失败原因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6例成功止血(成功率92%),平均压迫止血时间为2 h,卧床制动时间为4 h,4例止血失败(其中2例为初学者操作失败),只有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需要外科血管缝合,无术后假性动脉瘤和动静脉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后使用StarClose血管闭合器安全有效,明显缩短了患者的卧床制动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全脑血管介入术后术肢解除制动的最佳时机及早期下床活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07-2014-04间入住我院脑血管中心的100例经股动脉行全脑血管造影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肢伸直制动12 h,绝对卧床24 h;干预组在术肢制动期间实施护理干预措施:术后2 h术肢解除制动,术后8 h下床活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穿刺及非穿刺部位并发症的发生和舒适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穿刺部位并发症伤口出血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腰背部疼、排尿困难、腹胀等非穿刺部位并发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股动脉全脑血管介入术后2 h术肢解除制动、术后8 h下床活动是可行的、安全的,可明显减少非穿刺部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肺切除患者术后24 h内早期下床活动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将2008年6月~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100例肺切除患者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为加速康复组(FTS),即术后24 h内早期下床活动,对照组为术后2 d后下床活动患者。比较两组术后肺功能、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胸腔留置管留置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结果 FTS组术后早期肺功能恢复比对照组快(P<0.01);两组均会出现肺不张、肺部感染、胸腔积液及脓胸等不良并发症,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00%(5/50),明显小于对照组(20.00%)(P<0.01);对照组拔引流管时间、早期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大于FTS组(P<0.05或0.01)。结论肺切除患者术后24 h内早期下床活动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行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及改良的手术径路应用,保留了部分腺体功能,不破坏面部外形。方法腮腺浅叶良性肿瘤26例,瘤体直径<2.0cm,选用改良的“S”形切口18例,改良手术径路美容切口8例,在距离瘤周1.0cm处的正常腺体内切除。结果26例患者术后创口均Ⅰ期愈合,改良切口术区瘢痕不明显,患侧局部未见明显的凹陷畸形,暂时性面瘫4例,均在术后3~6个月恢复正常,术后未出现味觉出汗综合征,经1~6年随访,未见腮腺区肿瘤复发。结论腮腺区域性切除术及改良手术径路,是一种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切口隐蔽,效果良好的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经皮介入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2010年8月至2016年6月行CHD介入治疗37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种分为5组:房间隔缺损(ASD)组108例、室间隔缺损(VSD)组34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组182例、肺动脉瓣狭窄(PVS)组45例、复合先天性心脏病(cCHD)组10例,统计分析各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危险因素及其处理方法.结果 总体手术成功率98.94%,无死亡病例.共有19例患儿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02%;ASD组为4.62%,VSD组为12.13%,PDA组为4.39%,PVS组为2.22%,cCHD组为10.00%.其中有7例患儿发生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1.85%.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年龄、病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并发症的患儿经手术和保守治疗后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7.5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新的并发症.结论 儿童CHD介入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患儿年龄和病种不是影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李艳  谢海  陈勇  欧阳碧山 《海南医学》2014,(18):2687-2689
目的观察腹横肌平面(TAP)阻滞用于肝功能障碍的产妇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肝功能异常拟行剖宫产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以0.25%左布比卡因40 ml行TAP阻滞;对照组不进行TAP阻滞。全麻下行剖宫产术,术毕缝皮后,观察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双侧TAP阻滞,记录两组患者术后2h、4 h、6h、12 h和24 h静息及活动的疼痛VAS评分以及24 h内舒芬太尼的消耗量,观察两组患者的恶心和呕吐情况、肠蠕动恢复的时间和手术结束至患者首次下地活动所需的时间。结果观察组24 h舒芬太尼总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2 h测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4 h运动疼痛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静息疼痛VAS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 h、12 h和24 h静息及运动疼痛V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排气时间明显提前(P〈0.05);观察组恶心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而呕吐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的TAP阻滞能有效降低肝功能障碍的产妇全麻剖宫产术后的疼痛VAS评分,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降低术后恶心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术后首次下地时间和排气时间。  相似文献   

16.
黄霞  户红丽 《农垦医学》2014,(4):321-323
目的:比较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切除术与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效果。方法:对256例子宫良性病变经改良阴式切除术(阴式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经腹子宫切除术(腹式组)315例进行比较。结果:阴式组手术时间为70.09±20.03min,术中出血量约99.38±45.91m L,术后疼痛用止痛药167例,占65.23%,术后发病78例,发病率30.47%,下床活动时间21.54±6.21h,肛门排气时间15.20±3.21h,住院时间6.23±2.41天,腹式组手术时间93.56±30.20min,术中出血量144.36±60.12m L,术后疼痛用止痛药261例,占82.86%,术后发病101例,发病率32.06%,下床活动时间34.16±9.25h,肛门排气时间25.81±6.83h,住院时间9.34±3.26天。阴式组与腹式组比较,在术后用药、发病率、手术时间、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及活动时间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的恢复明显优于腹式子宫切除术。但要选择恰当地病例,并依赖手术者的手术熟练操作和经验。  相似文献   

17.
陈伟平  黄君  徐其银  王伟 《四川医学》2012,33(10):1755-1757
目的比较局麻无张力疝修补Lichtenstein手术和腹腔镜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 extrapentioneal repair,TEP)的优缺点。方法回顾252例成人腹股沟疝分别进行TEP 56例和局麻下Lichtenstein 196例的临床资料。术后1周和半年进行临床评估。结果术后3d内应用止痛药频率、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术后半年内手术区域慢性疼痛等方面,TEP组均优于Lichtenstei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复发率,TEP组与Lichtenstein组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方面Lichtenstein组优于TEP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P具有伤口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点,但费用高。局麻Lichtenstein手术操作简单、费用低、适应证广,适合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8.
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经股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压迫止血方法,减少局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25例经股动脉穿刺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即分为观察组63例,穿刺部位采用绷带卷按压3M胶布固定止血法,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压迫止血法,观察两组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卧床制动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出血并发症、卧床制动时间及全身不适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绷带卷按压3M胶布固定止血法,能有效减少出血并发症,缩短卧床制动时间,减轻全身不适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直针法与弯针法两种缝合技术的效果。方法104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术中采用的缝合技术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直针法缝合组50例,弯针法缝合组5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进行时间、术中出血量、胆总管取石情况、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变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无死亡病例,无中转开腹。直针法缝合组手术时间短于弯针法缝合组手术时间(6.1±1.4 min vs 12.4±2.3 min)(P<0.01);两组的胆总管取石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发生胆漏数量、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针法缝合技术比弯针法耗时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结核性胸膜炎的CT表现及诊断价值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结核性胸膜炎的CT表现特征和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 5例确诊为结核性胸膜炎患者CT表现并分型。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CT表现分 4型 :Ⅰ型单纯性渗出性胸膜病变 ,Ⅱ型单纯性局限性胸膜病变 ,Ⅲ型渗出及局限性胸膜病变共存 ,Ⅳ型慢性胸膜改变。结论 CT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的发现 ,及评估病变活动性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