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呼吸道疾病监测和发热门诊监测在SARS疫情预警中的作用比较。方法 收集2 0 0 3年非典流行期间呼吸道疾病监测和发热门诊监测数据以及同期SARS发病数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呼吸道疾病监测中,肺炎样症状患者数量与SARS发病人数之间呈强正相关关系(P <0 .0 0 1,R =0 .85 72 ) ,但发热门诊监测结果与SARS发病人数间的相关分析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ARS流行期间,肺炎样症状病例监测对SARS疫情预警具有一定价值,预警效果优于发热门诊。  相似文献   

2.
SARS爆发前后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消毒与隔离是预防院内感染的重要手段,2003年在全国发生的SARS传染病,所造成的院内医务人员感染与消毒措施有密切关系。为比较SARS疫情前后医院消毒工作的变化,我们在SARS疫情之后对2002年监测过的单位,进行了再一次监测,并对资料进行比较。1方法此次监测包括6所市级医院,6  相似文献   

3.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检测实验室管理的初步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是一种在世界 33个国家和地区流行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 。世界卫生组织 (WHO)对SARS临床检测实验生物安全操作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要求有关SARS病原体检测必须在P3级实验室中进行。我国在疫情期间短期内建立大量符合P3级标准的SARS临床检测实验室显得不切实际。作为由三级甲等医院转型而来的SARS定点医院的专业临床检测实验室 ,我们结合SARS临床检测的特殊性和现有实际条件 ,对实验室进行了改造。一、SARS临床检测实验室工作组织管理为了切实保证我院SARS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根据我科工作性质…  相似文献   

4.
老年保健基地消毒监测的网络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老年保健基地在SARS流行期间构建消毒监测督导员 -督查员 -消毒员三级网络模式 ,评价其实施效果。方法 成立三级消毒监测网络小组 ;网络小组成员分工负责 ,紧急培训 ;采用集体授课与实物演练相结合、多媒体教学与发放相关知识材料相结合 ,对 9个方面的内容进行讲解。结果 培训前后消毒员落实消毒管理制度的自觉性显著提高 (P <0 .0 0 1)。结论 构建保健基地消毒监测网络化管理模式 ,对控制SARS疫情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网络小组全员培训是落实消毒措施的重要环节 ;实施有效的监控措施是落实消毒制度的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5.
2003年SARS危机给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损失.在这场危机之后,国家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强化了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完善了公共卫生信息体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于2004年1月1日启动了中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疫情直报系统).该系统在传染病疫情监测和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SARS始发疫情与部分野生动物SARS监测结果之间的关系,研究SARS病原的可能的动物来源。方法对一起SARS始发疫情和一起输入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用SARS病毒核酸扩增(Real-timePCR)荧光法检测99只人工饲养野生动物的咽拭、肛拭、组织标本SARS病毒基因,用ELISA法检测野外捕获的117只野生动物血样标本的SARS病毒总抗体。结果发病前一月,始发病例的家猫先病亡;首例输入病例有明确的蛇和老鼠等野生动物接触史。自然来源的野生动物SARS冠状病毒总抗体阳性率5.12%,鸟纲阳性率22%,爬行纲阳性率20%。结论SARS始发病例与动物有关,SARS病原可能来源于自然界野生动物,其中蛇、鹰、蛤蚧、鳖最为可能。禁止捕猎、贩运、宰杀野生动物和控制鼠类媒介是防范SARS发生和控制扑灭SARS疫情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SARS早期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湖南省SARS早期症状监测预警系统的监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建立监测病例和预警指标,实施SARS早期症状监测,对非典预警病例进行报告、调查、实验室检测与处理。结果2003年12月1日至2004年6月6日,监测系统共发现并报告4例SARS预警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排除了SARS。结论完善的监测系统可及时发现发热呼吸道病人及发热肺炎病人,确认或排除SARS疫情,及时有效地采取公共卫生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SARS流行期间,我们测定了29例SARS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与细菌性肺炎及健康对照者对比后发现其有一定的诊断、鉴别及病情监测价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阳泉市1995-2002年急性弛缓性麻痹病例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崇义 《疾病监测》2004,19(1):31-33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是继消灭天花之后人类即将消灭的第二个传染病,而对急性弛缓性麻痹(AFP)病例的监测是我们监视脊灰疫情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在我国取得消灭脊灰巨大成就的今天,我国周边国家仍有脊灰疫情的存在,我们仍需对输入性病例保持高度的警惕。特别是2003年SARS  相似文献   

10.
传染病常规监测信息分析利用技术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3年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疫情的暴发充分暴露了我国传染病监测和报告中信息延迟滞后等诸多问题,中国当时的传染病监测模式已不能满足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国务院卫生部明确提出应建立畅通的疫情信息网络,在全国建立统一、高效、快速、准确的疫情报告系统[1]。利用现代信息技术(IT),2004年1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37种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试运行,同年4月份后正式启用。报告方式的便捷大大提高了传染病疫情监测的及时性,同时对传染病的常规监测信息的分析利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江门市各类人群SARS冠状病毒血清IgG抗体水平。方法采集不同人群血标本,检测血清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结果检测各类人群血清标本208份,SARS冠状病毒血清IgG抗体阳性53份,阳性率为25.48%;其中临床确诊SARS病人和高暴露人群阳性率分别为100.00%(47/47)和11.54%(6/52);临床发热的疑似病人及健康人群血标本,检测血清SARS冠状病毒IgG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SARS冠状病毒是江门市本次SARS流行的主要病原体,在这次疫情暴发之前,人群对SARS冠状病毒普遍易感,江门市SARS监测和防控工作任务相当艰巨,面临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我国广东省首次报道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世界卫生组织 (WHO)称其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其来势凶猛 ,疫情蔓延迅速。为了提高对SARS的认识 ,本文对 30例SARS患者进行了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 0 0 3年 2月 - 2 0 0 3年 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 ,诊断为SARS的患者 30例 ,年龄 19~ 83岁 ,平均 35 .8岁 ,男 16例 ,女 14例。1.2症状和体征 发热 30例 ,其中 37.5~ 38.0℃者 5例 (16 .7% ) ,38.1~ 39℃者 6例 (2 0 % ) ,39.1~ 4 0℃者 19例(6 3.3% )。稽留热 7例 …  相似文献   

13.
郭青 《疾病监测》2004,19(9):355-357
为了使SARS疫情可以实现实时直报,达到每天、每周、每月或任意时段进行分析,快速应对暴发流行,在卫生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建立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监测个案专报系统”(以下简称SARS网络直报系统).有效的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敏感性和准确性,减少逐级上报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14.
2003年,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不仅打乱了人们平静的生活,而且引起了全社会的恐慌,同时也使内蒙古自治区成了SARS的重灾区。为了解SARS流行对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影响,我们于2003年11~12月对SARS期间收治SARS患者的内蒙古自治区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在出现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之初,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治疗措施,各医疗机构现有的防治体系和资源难以适应防治需求.本文介绍了在防治SARS期间,协和医院特需医疗部外宾特需门急诊,在保证正常就诊工作的同时,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按照传染病的隔离防护原则,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保证了来就诊的患者和本部门医务人员的安全.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期间的工作回顾,探讨一套在应急状态下科学而高效的门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6.
孙根娣 《上海护理》2005,5(1):46-47
疫情的发生往往来势凶猛,传播速度快,严重威胁着人群的生命安全。产后传统的习惯是在密闭的居室里休养,且产妇和婴儿的身体比较弱,易被感染。在预防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传染期间,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做到管理有目标、应对有方法,有效地防止了SARS的感染和传播,保证了母婴两代的健康,现将管理措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探讨在SARS突发期护理部的职能与作用。在SARS突发期护理部制定和贯彻落实护理应急管理方案,从2002年12月至2003年6月,我院共收治SARS确诊病例37例,无1例死亡,全院护理人员SARS护理知识考核均合格。在SARS疫情突发期间,护理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制定和贯彻落实应急管理方案,对医院在系统的正常循环上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医院护理工作能快速有效地进入良好的应急状态,从而保障了防治SARS工作的顺利进展。  相似文献   

18.
在出现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之初,由于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治疗措施,各医疗机构现有的防治体系和资源难以适应防治需求。本文介绍了在防治SARS期间,协和医院特需医疗部外宾特需门急诊,在保证正常就诊工作的同时,根据本部门的工作特点,按照传染病的隔离防护原则,及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交叉感染,保证了来就诊的惠者和本部门医务人员的安全。本文旨在通过对此期间的工作回顾,探讨一套在应急状态下科学而高效的门急诊护理工作程序。  相似文献   

19.
沈洪医生 :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教授(shenhong@em12 0 .com)SARS首先发生在我国广东 ,后在香港、北京、台湾等地以及新加坡、加拿大多伦多出现疫情传播。 WHO组织强大的国际合作研究网络 ,并迅速取得病毒学的重要进展 ,确定了 SARS病毒的全部基因组序列。相对临床、病毒学等领域 ,SARS的流行病学研究可能受到更多条件的限制 ,流行病学家一直致力于一些基本问题的研究 ,如冠状病毒如何引起 SARS,并在亚洲及世界一些地区迅速传播 ?感染至传染性出现的时间周期多长 ?SARS患者的传染期多久 ?每例患者有多大的传染性 ?SARS流行期间会有…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突发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疫情期间影响护士心理健康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和SCL-90量表对2所综合医院283名护士进行调查。结果与中国女性常模比较,护士SCL-90总分、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分显著降低(P<0.01);焦虑、敌对因子分降低(P<0.05)。不同职业环境(科室)护士间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和焦虑因子分存在差异(P<0.05)。护士应对方式的选择与SCL-90各因子间呈选择相关。护士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分与SCL-90总分及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突发SARS疫情期间,积极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鼓励护士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有利于护士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