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了解医学生虐待事件中受虐者与非受虐者在个性、自尊、应对方式、抑郁、焦虑之间的差异,为制定预防医学生虐待事件发生的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医学生实习事件调查表、艾森克人格问卷、自尊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对湖南省6所医学院校的8家附属医院的312名实习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言语、躯体、学业和性骚扰虐待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精神科护士应对方式及工作压力状况.方法 将200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组,选取200名非精神科护士作为对照组,问卷评定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NJSQ)及应对方式问卷(CMI).结果 研究组NJSQ的各因子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CMI的积极应对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消极应对因子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精神科护士存在应对方式不佳、工作压力较大等心理问题,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高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使用应对方式的情况.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应对方式问卷进行测查.结果学生SCL-90各因子分均显著地高于全国常模;学生较多地选择了解决问题等积极应对方式,较少地使用了自责等消极应对方式,但对幻想、退避应对方式的使用程度仍较高;学生使用的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有密切关系.结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为严峻,采用积极、成熟的应对方式有助于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幼儿教师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四川集市523例幼儿教师为研究对象,用应对方式同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非结构式访谈法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幼儿教师、中高职称幼儿教师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农村幼儿教师、初级职称幼儿教师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幼儿教师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焦虑、恐怖、精神病性四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乡幼儿教师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职称比较,除躯体化、强迫、抑郁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幼儿教师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应对方式有职称、城乡、幼儿园类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应对方式,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心理社会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5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调查,统计焦虑及抑郁症状发生率及与应对方式的关系。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焦虑症状发生率为18%,抑郁症状发生率为50%,同时存在焦虑及抑郁症状者为10%;焦虑症状与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t=0.78;1.06和0.14,P〉0.05),抑郁症状与面对应对方式呈正相关(t=2.96,P〈0.05),与屈服应对方式呈负相关(t=2.20,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焦虑及抑郁发生率较高,焦虑症状与应对方式无显著相关,而伴发抑郁症状的高血压患者较无抑郁症状的患者更少采用面对应对方式,更多采取屈服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实习期临床医生心理健康、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改善的效果。方法将195名实习期临床医生随机分为研究组99名和对照组96名,研究组实施心理干预,对照组不接受心理干预,共12周。在基线及第12周末分别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CMI)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在干预后,研究组的SCL-90、CMI及SSRS各因子评分较基线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P<0.05),而对照组各量表评分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实习期临床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0年某部新兵的应对方式状况。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204名某部新兵进行测试。结果新兵的消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正常人(P〈0.01);男性新兵的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低于女性新兵(P〈0.01);城市户口新兵的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农村户口新兵(P〈0.05);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新兵的积极应对维度分显著高于初中或高中文化程度新兵(P〈0.01)。结论新兵的应对方式状况良好,尤其是大学生女性新兵更好,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后某学院灾区籍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以四川某学院362例汶川地震灾区籍学生为研究对象,用应对方式问卷(CS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 灾区籍大学男生、城市学生多采用成熟的应对方式,女生、农村学生多采用不成熟的应对方式;问题解决成为灾区籍大学生较常采用的应对方式.灾区籍大学生SCL-90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除躯体化、敌对两个因子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因子得分差异显著(P<0.01).灾区籍大学生SCL-90得分性别比较,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抑郁差异显著(P<0.01);生源比较,除敌对、偏执、恐怖外,其余备因子差异显著(P<0.01).结论 灾区籍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应对方式有性别、城乡差异.在以后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应对女性、农村学生特别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水平、应对方式及社会支持水平。方法:对与抑郁症患者同住的150名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估,并与全国常模的数据比较。结果:抑郁症患者家属SCL-90总分及躯体化、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CSQ中积极的应对方式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而消极方式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均0.05);SSRS中男性家属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评分及女性家属客观支持评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P均0.05)。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水平较差,社会支持少,多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他们需要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分别在烟台市三所高校采用Young网络成瘾诊断量表从不同专业年级学生中筛选出成瘾组90例和对照组100例,然后把成瘾组和对照组集中起来统一进行SCL-90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TCSQ)、社会支持评定量表问卷测试。结果成瘾组大学生社会支持的3个维度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支持利用度及积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分别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因子分与SCL-90各因子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社会支持及应对方式对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把10个学院的938名新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心理干预前后,干预组SCL-90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强迫、抑郁、敌对等得分较干预前有显著性降低(t=2.25~3.09,P〈0.05);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因子分有显著性提高(t=-1.98,-2.35,P〈0.05),而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因子分则有显著性降低(t=2.09~2.54,P〈0.05)。对照组仅抑郁因子和幻想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变化(t=2.52,2.05,P〈0.05)。结论心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震后基层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对随机抽样的122例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分别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团体用心理社会应激调查表(PSSG)、焦虑自评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进行测量。结果(1)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情绪体验、消极情绪体验、积极应对和应激总分均大于常模(P〈0.05);而消极应对方式总分则小于常模(P〈0.05);(2)消极应对与应激总分(r=0.29,P〈0.05)、生活事件(r=0.29,P〈0.05)、文化程度成正相关(r=0.08,P〈0.05),与年龄成负相关(r=-0.21,P〈0.05);(3)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抑郁与焦虑标准分远远大于常模组(P〈0.05);(4)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呈正相关(r=0.21,P〈0.05);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r=0.38,P〈0.05)、积极应对成呈正相关(r=0.43,P〈0.05)。结论三台县基层医务人员心理状况与常模的健康人群比较,抑郁、焦虑情绪更加明显,多采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受应激总分、生活事件、文化程度及年龄影响;SD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有关,SAS标准分与应激总分及积极应对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卫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 (SCL -90 )对 170名少数民族卫生学校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 少数民族聚集地区卫校学生的SCL - 90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国内 (青年组 )常模 (P <0 .0 0 1)。高年级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偏执因子分高于低年级 (P <0 .0 5 )。结论 少数民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对突出 ,应予以重视及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4.
经济欠发达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采用“临床症状自评测量量表”(SCL-90)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部分高等师范院校处于成年早期的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团体问卷调查。结果 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欠佳,9因子分均显著高于一般人群,来自农村学生的抑郁、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及精神病性因子分明显高于城市学生。结论 教育环境的好坏对师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受助人员社会支持、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180名受助人员和172名健康人员,运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付方式问卷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作对照研究。结果受助人员在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以及解决问题和求助的应付方式得分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自责的应付方式得分和SCL-90总分以及各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幻想、退避和合理化应付方式得分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客观支持、自责、解决问题、合理化4个指标对SCL-90总分有显著性影响(P<0.01)。结论社会支持及应付方式的选择情况与受助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分析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以湖南长沙一民办高校的352例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应对方式问卷调查分析。结果民办高校大学生以成熟型应对方式为主,在合理化因子上存在性别差异,在问题解决和合理化这两个因子上存在年级差异,在自责、退避和合理化这3个因子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差异。结论加强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应对的指导以更好地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初中生应对方式与生活事件、父母养育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初中生应对方式与其生活事件、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对200名中学生进行测查。结果1.初中生运用不同应对因子由多到少依次为:解决问题、幻想、自责、合理化、求助、退避。在应对方式上“自责”“合理化”与其它因子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2.不同的生活事件和不同的教养方式与应对方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并且不成熟的应对方式还普遍存在。结论当前初中生的应对方式呈现复杂的多元化。他们需要应对方式的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Stigmatisation towards depression has previously been reported amongst medical students from a variety of backgrounds. This study explored personal and perceived stigmas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demographics, knowledge of depression, levels of personal stress and history of medical illness amongst Australian-trained medical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was undertaken amongst students enroled June-to-August 2009 across four Australian medical schools. In total, 1010 students completed the survey, a response rate of 29.6%. Approximately 25% of students reported a past history of depression. Higher stress (K-10 scores) was reported by females and those with a past history of depression. On a scale of 0-to-5, the mean (±S.D.) personal and perceived stigma depression scores were 1.83±1.49 and 4.05±1.42 respectively.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higher perceived stigma and K-10 scores, a past history of anxiety and Year 3 of medical school indicated higher personal stigma scores. Perceived stigma was positively associated with K-10 scores, personal stigma scores, and a Caucasian background. Our findings suggest a high level of personal and particularly perceived stigma associated with depression amongst medical students, especially those displaying higher levels of stress. Adequate support and screening for psychological stress may de-stigmatise depression and improve mental health amongst future Australian do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