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102例四种常见的胃粘膜病变患者,(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十二指肠球炎并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进行舌诊及舌苔印片检查,结果分析发现: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患者多见瘀暗舌(75%)和黄苔(87.5%),萎缩性胃炎则以淡白舌为多见(62.5%),且舌苔多为白苔。提示前者多有瘀血及里热的存在,而后者则以中焦虚寒为主要病机特点,建议治疗溃疡病应以活血化瘀及清解里热为主,治疗萎缩性胃炎则应以温补中焦为大法。  相似文献   

2.
人体苔色与胃粘膜色泽变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嘉岗 《中医杂志》1997,38(12):740-742
本文采用视诊与色度学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观察200例人体苔色与胃粘膜色泽的关系。结果显示:人体舌苔色调变化与慢性胃炎性质无关;与慢性胃炎的粘膜相有明显关系。粘膜相为水肿者,白苔居多;以充血为主,黄苔占优;糜烂者,黄色测定值较高。人体舌苔光泽变化与慢性胃炎性质有关。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与其舌苔光泽均不如浅表性胃炎者。光泽明亮度与组织内津液含量有关,萎缩性胃炎粘膜津液明显不足,胃阴虚导致了舌苔光泽欠佳。人体舌苔厚度与慢性胃炎程度有关,炎症越重,舌苔越厚。  相似文献   

3.
民国名医恽铁樵在其著作《病理杂谈》中提出"有积必有黄苔,积在肠而不在胃"的观点。恽氏认为舌苔与胃肠紧密衔接,胃肠的病变必然会在舌苔上有所体现。舌上无薄苔,味蕾粒粒起耸,为胃停积过多;舌苔厚且黄,有积在肠。苔黄可攻,苔不黄不可攻。即积在肠可攻,积在胃不可攻。  相似文献   

4.
急性胃粘膜病变系主要与应激有关的、以胃粘膜损害为病理特征的急性胃粘膜出血性病变,如出血性胃炎,急性骨粘膜出血,急性糜烂性胃炎,急性药物性出血性胃炎,急性胃、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应激出血,应激性溃疡等。临床上常常出现一次手术后,又再出血,有的胃大部切除后,再行胃全切,病人因多次出血和反复手术,致使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极高,所以常提倡保守治疗。我科对这类病人、除了全身给药外,配合给予局部给药治疗,特别是凝血酶,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我科自1996年2月~1998年2月,共收住急性胃粘膜病变患者3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Hp相关性胃炎(HPAG)内镜象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84例HPAG患者的基本情况、辨证分型与胃镜表现进行数据录入,并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结果:HPAG的发病与性别、年龄、诱发因素及是否外出就餐有关。浅表性胃炎主要以脾胃湿热证和肝胃郁热证为主,萎缩性胃炎主要为胃络瘀阻证和胃阴不足证。HPAG不同中医证型与黏膜表现及舌质、舌苔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脾胃湿热证黏膜多表现为糜烂及充血,多见红舌、黄腻苔;肝胃郁热证黏膜改变以糜烂为主,多见红舌、黄苔;胃络瘀阻证舌象多表现为暗红舌;胃阴不足证的舌苔少或见剥脱。结论:HPAG患者的内镜表现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慢性胃炎的舌象和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328例慢性胃炎患者的舌象观察和胃镜检查后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以舌质淡红,舌苔薄白为主,粘膜糜烂,萎缩和合并十二指肠球炎以红舌为主,紫舌次之,苔亦多为白腻和黄腻。中医辨证以肝胃不和型为多,表现为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说明舌证基本一致,且存在一定的内涵关系。  相似文献   

7.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含有胆汁、胰酶的十二指肠液长期、大量反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而产生的反应性粘膜病变[1].  相似文献   

8.
中医对胆汁返流性胃炎的认识及诊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硷性返流性胃炎,属祖国医学的胃脘痛、呕吐、胆瘅等病之范畴。现代医学认为,该病系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肠吻合手术而导致主要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病变。随着纤维胃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该病的检出率显著提高,据张安田报道,胃炎有胆汁返流者占24%。临床实践表明,胆汁返流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及消化性溃疡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因此,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本文将中医近年来对该病的认识及诊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舌象,口味与胃电图关系的初步观察:附225例资料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疡病多舌红苔黄、主实热、萎缩性胃炎多舌红苔白、主虚热、胃电图可区分红舌主热之虚实,胃癌多舌淡白苔白厚腻,胃电图检查结合舌象可提高诊断率;胃电参数逐渐降低的规律性变化导出正常胃→胃炎→胃癌链,黄苔出现率随之下降,白苔率则上升;将胃电图作为客观指标探讨苦、酸、痰、甜、咸等口味异常实质,其胃电波形参数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舌苔在糜烂性胃炎治疗前后的动态变化。方法。 14 6例经内镜诊断的糜烂性胃炎 (EG) ,采用清热解毒法治疗 ,进行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病理、Hp、舌苔等动态观察。结果 :舌苔与糜烂程度、HP感染 ,症状轻重有密切关系 ,Hp感染者 ,糜烂程度及症状重者 ,黄苔发生率显著增高 (P <0 .0 1) ,糜烂治愈后 ,黄苔发生率为 2 7.7% ,较治疗前的 82 .19% ,明显减少 (P <0 .0 1)。结论 :黄苔在胃热辨证及疗效评价中有重要参考意义 ,黄苔应引为胃热辨证的主证之一。  相似文献   

11.
调胃消胀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20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田养年 《浙江中医杂志》1996,31(10):440-440
调胃消胀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20例710061陕西省西安中医消化病研究院田养年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而产生的病变。近年来,我院用中药“调胃消胀丸”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22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20例中...  相似文献   

12.
阎宏 《吉林中医药》2006,26(1):19-19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慢性胃炎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是由于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的胆汁和其它肠液混合,通过幽门逆流至胃,刺激胃粘膜,从而产生炎症性病变。其主要原因为幽门功能失常、慢性胆道疾病及胃大部切除胃空肠吻合术后等引起。笔者用自拟方剂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60例,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3.
胆汁反流性胃炎是十二指肠液反流于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所致的病变,以烧心、反酸、胃痛、腹胀、纳差等为主要症状,笔者以半夏泻心汤合旋复花代赭石汤加减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38例,并与对照组比较,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答:原有胃病者合并肝炎感染,可使胃部病变加重;无胃病者患了病毒性肝炎可以合并胃及十二指肠粘膜病变。肝原性胃病常见表现有胃脘部疼痛,泛酸、嗳气、恶心、呕吐等。有报道,急性黄疸型肝炎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及十二指肠粘膜损伤率在90%左右,其中浅表性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发病最高。对15例肝病患者进行胃粘膜活检,证实血清HBV阳性者的胃粘膜内有HBsAg的存在。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肝原性胃病的发生机理可能是:(1)由于肝炎病毒的泛嗜性,存在于胃粘膜内,形成免疫复合物在胃及十二指肠粘膜基底微血管沉积造成局部免疫反应;(2)肝功能减退,对激素灭活减少,使内分泌和植物神经功能等紊乱,致胃与十二指肠粘膜受损,幽门螺杆菌易于感染,进一步损害胃粘膜屏障;(3)胃酸与胆汁反流增多,造成胃及十二指肠的炎性改变,出现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中医学认为,胃为水谷之海,直通降不宜滞。感染肝病湿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舌象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病内镜像、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观察110例胃食管反流患者舌象,并与患者胃镜像及Hp感染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舌色淡白、红、暗红(绛)、紫的变化对应胃粘膜苍白水肿、充血、红斑、糜烂的改变;Hp感染阳性率与舌苔的关系为黄厚腻、光剥〉白犀腻〉少或无苔〉薄黄〉薄白。结论:舌象变化与胃食管反流痛内镜像、Hp感染存在相关性,舌色的变化可反映胃粘膜色泽的变化,舌苔变化可反映Hp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16.
朱书营 《河南中医》2003,23(9):80-80
徐灵胎所论 :“舌为心之外候 ,苔乃胃之明征 ,察舌可占正之盛衰 ,验苔以识邪之出入。”苔乃胃气所生 ,故苔可反映胃气之盛衰存亡 ,胃气之损伤可从舌苔上表现出来。在治疗肿瘤的过程中 ,其中抗肿瘤西药的显著副作用之一 ,是表现在消化系统 ,而且也反映到舌苔上 ,特别是用过顺铂类药物更为明显 ,舌苔出现黄苔 ,这种苔有别于湿热内蕴的黄腻苔 ,也有别于火热内盛的黄苔 ,火热内盛的黄苔一般会出现黄而泛津 ,或焦黄苔 ,兼有脉数 ,而由药物伤及脾胃之气的黄苔有特殊表现。在临床上应用抗肿瘤药物顺铂后 ,一般 1~ 3d就会出现黄苔 ,伴恶心、呕吐、…  相似文献   

17.
<正>民国著名中医家恽铁樵所著《病理杂谈》"论舌苔与病候"一文,有"有积必有黄苔,积在肠而不在胃"的观点,分析如下:1.舌与胃、舌苔与胃气密切相关。舌上味蕾辨味是胃的第一道防线。舌的味觉失于防范,则致使不洁之食乘虚而入。无病之人必有薄苔一层,这是胃肠间新陈代谢的过程,是胃肠消化工作强弱与正常反常的标志。若胃纳超出其限度,则影响胃的消化吸收,常见味蕾粒粒耸起,舌面润无苔,即胃受病,胃气不能上熏,故舌面无苔,舌苔是胃气的体现。2.积在胃和积在肠舌苔有差异。恽氏指出"舌上无薄苔,味蕾粒粒起耸,胃停积过多;舌苔厚且黄,有积在肠"。常人舌面有薄白垢腻物,味蕾相接处无  相似文献   

18.
疏肝益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返流入胃,与胃粘膜接触后而产生的病变。由于十二指肠内容物有大量的胆汁,故又称胆汁返流性胃炎。近4年来,自拟疏肝益胃汤治疗胆汁返流性胃炎,采用西药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材料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本组病例选择标准:①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有胃院部疼痛,饱胀,烧灼感等症状;②胃镜检查:胆汁返流入胃,致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③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粘膜慢性炎症。1.2一般情况治疗组3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19~58岁,病程:6个…  相似文献   

19.
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虽是彼此独立的疾病,但两者关系密切,由于胃窦、十二指肠运动障碍,胆汁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损伤,产生胃窦炎,在此基础上发生溃疡,是胃溃疡发病原理的假设之一。胃溃疡几乎都发生在不分泌盐酸的粘膜和慢性炎症损害的胃粘膜上。事实上溃疡病人的胃粘膜活检,几乎均显示有慢性炎症。从中医辨证的角度,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表现十分相似,中医证型也大体相同,因此,我们将它们一起讨论。  相似文献   

20.
胆汁返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进展河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郭喜军,王英(050011)胆汁返流性胃炎又称碱性返流性胃炎,是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或胃肠吻合术所致主要含胆汁酸的十二指肠液返流入胃,引起胃粘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炎症病变。随着纤维胃镜技术的广泛应用,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