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技术治疗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8年1月收治的17例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均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结果术中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2-24个月。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未发现患者上颈椎失稳或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寰枢椎均获骨性融合。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寰椎骨折(Jefferson骨折),能使上颈椎获得即刻稳定,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术中较好的手术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和评估寰枢椎椎弓根钉板/棒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5月-2007年6月收治的16例寰枢椎不稳患者(其中先天性齿突发育不良2例,创伤性陈旧性寰枢关节脱位6例,C2椎管内肿瘤1例,陈旧性齿突骨折7例)施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术并行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其中1例难复性脱位者先行前路松解术。结果全组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随访12-24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复查X线片、CT未见上颈椎失稳及复位丢失,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治疗上颈椎不稳,效果良好,是寰枢椎后路固定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钉棒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3例上颈椎损伤患者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结果手术时间60~150 min。5例术前Frankel D级患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13例均获随访,时间6~22个月。患者植骨全部融合,内固定无松动,无断钉、断棒发生。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损伤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多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组合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3种寰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和2种枢椎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构成的钉棒组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在气管插管全麻下对132例患者施行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寰椎进行椎弓根螺钉、部分经椎弓根螺钉或侧块螺钉固定;枢椎进行椎弓根螺钉或交叉椎板螺钉固定。结果全组病例获钉棒固定,其中寰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24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36枚,侧块螺钉4枚;枢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240枚,椎板螺钉24枚。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120例患者术后获得随访3~22个月,平均8个月,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X线片、CT复查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植骨3~6个月后均达到满意融合。结论寰椎和枢椎螺钉可进行多重组合,为上颈椎后路提供灵活多变的短节段固定,增加了钉棒固定技术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寰枢椎脱位后路钉棒固定术中寰椎螺钉和枢椎螺钉固定方法 的临床选择.方法 对2002 年11 月至2011 年12 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的228 例可复性和23 例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术前进行置钉可行性和复位可能性评估,针对性地选择寰椎和枢椎的后路螺钉固定方法,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治疗.结果 251 例患者均行钉棒固定并获得满意复位.寰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403 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77 枚、侧块螺钉22 枚;枢椎螺钉固定采用椎弓根螺钉437 枚、椎板螺钉56 枚、侧块螺钉9 枚.术中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237 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38 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3 个月.230 例患者获骨性融合;6例为纤维愈合,动力位片(均随访2 年以上)未见复发脱位;另1 例为假关节未融合并双侧枢椎椎弓根螺钉松动,行后路翻修手术治愈.结论 根据寰枢椎脱位的复位难易程度和个体解剖特点灵活选择寰椎和枢椎不同的后路螺钉固定方法,扩大了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技术的适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和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例新鲜齿状突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3例;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8岁;改良Anderson-D'Alonzo分型Ⅱ型12例、Ⅲ型3例;3例患者伴有上肢麻木症状;7例骨折明显移位者经颅骨牵引,4例基本复位,3例经手术切开复位。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术,其中1例因合并枢椎侧块、双侧椎弓根骨折,固定节段扩大至C3,8例行寰枢椎植骨融合。结果患者均成功施术,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1例发生静脉丛损伤,无椎动脉、脊髓损伤。手术时间120~240 min,平均手术时间155 min;术中出血量100~350 mL,平均出血量230 mL。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末次随访颈椎CT示患者齿状突骨折端均获骨性愈合,寰枢椎植骨融合病例融合满意;颈椎左右旋转、前屈、后伸活动度分别为30°~50°(平均40°)、30°~40°(平均33°)和30°~45°(平均35°);3例伴上肢麻木者症状均缓解。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治疗Ⅱ、Ⅲ型新鲜齿状突骨折内固定效果良好,术后颈椎活动功能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介绍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非融合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保留寰枢椎旋转功能的临床初步疗效. 方法:2010年1月~2011年7月收治8例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其中骨折线呈前下后上型者5例,牵引后齿状突骨折复位不佳者3例;男6例,女2例;年龄21~56岁,平均38岁.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不进行后路植骨;待术后随访CT复查显示齿状突骨折骨性愈合后,二期后路手术取出内固定,观察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 结果: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寰枢椎后路钉棒固定,共置入直径3.5mm的寰椎、枢椎螺钉各16枚,其中寰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3枚、部分经椎弓根螺钉固定3枚,枢椎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11枚、椎板螺钉固定5枚;术中齿状突骨折复位满意,未发生椎动脉、脊髓损伤一期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CT复查显示8例患者齿状突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颈椎左、右旋转均约35°~55°,平均约45°. 二期后路钉棒内固定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刻得到部分恢复,颈椎左、右旋转均约50°~70°,平均约60°;随访6~12个月后颈椎旋转功能基本恢复正常,颈椎左、右旋转均约80°~90°,平均约85°.结论:对不适合前路齿状突螺钉固定的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患者,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钉棒固定非融合、二期取出内固定的方法可保留寰枢椎的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5例寰枢椎不稳或脱位患者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并植骨融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中无椎动脉及脊髓损伤发生,术后枕颈部不适症状均不同程度消失,受损脊髓神经功能改善明显。25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18±6)个月。末次随访时,无螺钉断裂、松动或移位,颈椎复位满意,无寰枢椎再移位,失稳现象发生,全部获得骨性融合;颈椎屈曲功能良好,旋转功能轻度受限。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融合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非融合术治疗Ⅱ型齿状突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新鲜齿状突骨折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不行后路植骨融合,根据术后定期随访影像学检查确定骨折愈合后二期原路取出内固定装置,观察评价患者寰枢椎旋转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10例患者均成功置入椎弓根螺钉,骨折端获解剖复位,未见脊髓、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8个月,末次随访时CT扫描确定骨折端达到骨性愈合,颈椎向左、右旋转30~55°,平均45°。二期钉棒内固定装置取出术后颈椎旋转功能即获部分恢复,颈椎向左、向右旋转恢复至50~70°,平均60°,随访3-6个月,颈椎左、右旋转恢复至80~90°,平均85°,基本恢复正常。结论采用一期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非融合内固定术、二期原路取出内固定装置是治疗新鲜Ⅱ型齿状突骨折的理想手术方式,尤其适用于ⅡC型齿状突骨折,既能即刻取得解剖复位、恢复寰枢关系、达到三维固定效果,又能在内固定装置取出后极大恢复颈椎旋转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术应用于上颈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术中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2年1月—2014年12月在上颈椎后路融合固定术中采用枢椎椎板螺钉固定的19例患者资料,术中根据枢椎椎弓根是否存在缺如、细小等情况,选择置入双侧枢椎椎板螺钉或单侧枢椎椎板螺钉并对侧椎弓根螺钉,联合枕骨板螺钉和/或寰椎侧块螺钉。15例上颈椎畸形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脊髓功能损害表现,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为5~15分,平均11.5分。4例外伤性寰枢椎骨折患者有后颈部疼痛及活动障碍,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为2~7分,平均4.5分。术后复查患者影像学资料,观察内固定位置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未发生椎动脉、脊髓等损伤。术后复查CT,显示所有枢椎椎板螺钉位置良好,均未突破内侧皮质骨。随访时X线、CT示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及断钉。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植骨均融合,上颈椎畸形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为13~17分,平均15.3分。外伤性寰枢椎骨折患者颈部疼痛及活动障碍明显改善,VAS评分为0~2分,平均1.0分。结论枢椎椎板螺钉固定在上颈椎后路固定手术中方法简单安全、效果良好,对于无法行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枢椎椎板螺钉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