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介绍国内透皮给药研究的最新进展,为我国新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以国内大量有代表性的献为基础,进行分析、整理和归纳。结果 对常见的化学、物理和载体透皮促进方法、透皮数学模型和中药透皮等现状进行综述,并对解决肽或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非注射方式,大力发展中药透皮系统和加快开发国产辅料步伐予以简要展望。结论 透皮给药系统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以改进型Franz扩散池为研究工具,以裸鼠皮肤为实验屏障,研究了不同接收液(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乙醇,蒸馏水,PEG400饱和水溶液,pH6.8磷酸缓冲液)对青藤碱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以pH6.8磷酸盐缓冲液为接收液时具有较好的萃取回收率及较高的透皮吸收速率常数,提示磷酸盐缓冲液是进行青藤碱透皮吸收研究的较理想的接收液。  相似文献   

3.
中药直肠给药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中药灌肠剂应用研究情况的综述,以期对该中药剂型的临床应用及开发借鉴。方法:在复习有关中药灌肠剂的临床应用、生产及新型型微型灌肠剂在中药方面的应用研究献的基础上,中中药灌肠剂的现状及发展进行概括。结果:中药直脾性给药可作为中药常用的用药途径,不仅适于中医辨证论治随症加减的治疗策略,且可用于急慢性疾病的局部及全身用药,是中医治疗急症的有效途径。结论:固体形态的灌肠剂及微型灌肠剂是灌肠剂发  相似文献   

4.
用国产胰岛素在54只新西兰大耳白家兔体内观察其经眼给药后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分子量约为6000的胰岛素滴眼后能有效地进入血液循环,体内药物动力学为开放性一级动力学一房室模型。消除半衰期为40-60min,与静脉注射相比,消除半衰期明显延长,达峰时间为20-50min。金属络合剂EDTA对胰岛素的经眼吸收有促进作用,经眼给药后体内药物的浓度呈现出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6.
促进透皮吸收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透皮给药具有许多优点 ,如有效避免肝首过效应 ,维持平稳的血药浓度等 ,越来越受到药学工作者的重视。1 离子导入法离子导入法是促进药物渗透皮肤的一种有效的物理方法。人的皮肤是由类脂、蛋白质和水所组成。在离子电导入的情况下 ,电压可以改变这些皮肤成分的分子排列 ,从而使皮肤的渗透性发生一定的改变。皮肤角质层中的角蛋白是α 螺旋结构的多肽 ,在电场下多肽发生翻转形成平行排列 ,而相邻偶极之间相互排斥的结果使之形成人为孔道 ,为了中和偶极矩水分子和离子将在孔道中流动 ,这种现象将会导致肽类和蛋白质分子渗透性增加。另外人们…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抗生素在兔椎间盘髓核组织内药物动力学改变,比较静脉和经皮穿刺椎间盘给药2种方法的药代动力学差异,为临床治疗椎间盘炎的方法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材料与方法将35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C 3组.A组为经皮穿刺椎间盘给药,共15只,随机再分为3组,并分别于用药后24h、48h、72h取髓核标本测定药物浓度;B组为静脉多次给药,共15只,随机再分为3组,并分别于用药24h、48h、72h后于次日取髓核标本测定药物浓度;C组为静脉单次给药,共5只,静脉给药后,每隔30min取1只动物的髓核样本测定药物浓度. 结果经皮穿刺椎间盘给药(A组)24h后检测髓核药物浓度最高峰达到1 180μg/g,平均值665μg/g,与静脉多次给药(B组)24h后检测髓核药物浓度的平均值4.04μg/g有显著差异(P<0.05);与静脉单次给药(C组)2.5h内检测髓核药物浓度的平均值16.6μg/g亦存在显著差异.静脉单次给药组2.5h内检测髓核药物浓度随时间推移而有所降低,与静脉多次给药组24h后检测髓核药物浓度同样存在显著差异(P<0.01).经皮穿刺椎间盘给药组48h、72h后检测髓核药物浓度明显降低,二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24h检测结果均存在显著差异(P<0.01).静脉多次给药组24h、48h、72h后检测髓核药物浓度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静脉注射头孢唑啉,药物对椎间盘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对预防椎间盘炎的发生及轻度椎间盘炎的治疗有一定价值;经皮穿刺椎间盘注射头孢唑啉,24h内髓核药物浓度维持在最小抑菌浓度的数百倍,是治疗椎间盘炎、特别是重度椎间盘炎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精液微观辩证分型,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男性不育证的临床资料,探讨和分析了男性不育症的病因机制,采用现代医学实验检查与中医辩证相结合的方法,运用解毒活血补肾药精液微观辩证中药直肠给药治疗男性不育证疗效分析──赵世库赵淑伟物,经直肠给药粘膜直接吸收,提高了性腺局部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既发挥了中药抗炎作用,又使局部气血通畅,改善了性腺局部微循环,促进了腺体代谢,加快了炎症病灶的消退,恢复了精子正常生长发育环境,达到了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中药是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的重要武器 ,是中华民族之瑰宝。鼓励发展中医中药 ,不断光大祖国传统医学 ,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中药的调配工作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是一种知识性、科学性较强的工作 ,而不是简单的“撮药”。笔者在基层工作多年 ,并调查过许多基层医院 ,发现在中药的调配中存在一些问题 ,影响了药物疗效和中医中药在基层的发展 ,在此浅谈一些看法 ,以供同行参考。1 中药人员技术素质急待提高1.1 据我们调查 ,在基层医疗机构中 ,有 80 %以上的从业人员 ,没有经过系统学习 ,缺乏专业技能 ,专科学校毕业的人员凤毛麟角。执业药师…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传统医药和现代临床实验两方面,阐述中药透皮吸收制剂及其疗法的研究概况。通过中药透皮吸收作用机理和临床实验证明,此类制剂疗效确切。新型透皮促进剂及现代技术的应用,将使中药透皮吸收制剂具有更广泛的发展前景和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刚  张莉  李丽  陈莉  齐刚 《武警医学》2008,19(1):17-19
 目的 研究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扑热息痛体外经皮渗透的影响.方法 采用Franz扩散池,用离体大鼠皮肤进行尿素、薄荷油、氮酮及油酸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对扑热息痛体外经皮透过性影响的研究.结果 应用尿素、薄荷油、氮酮及油酸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药物的稳态流量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提高 ,透过倍数分别为1.61、3.52、4.53 及14.89;药物的扩散系数分别提高1.21、1.31、 1.09及16.03倍,而尿素、薄荷油、氮酮的分配系数分别为1.33、2.69及4.16,油酸的分配系数略有下降.结论 4种透皮吸收促进剂中促透作用最强的为油酸,其机制主要为改变角质层的通透性,减低了药物经皮肤透过的阻力,提高了药物在皮肤角质层的扩散系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导管区域灌注生长抑素、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以及全身给药对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的治疗效果。方法 :46例SAP患者 ,区域灌注组 2 7例 ,全身给药组 19例。前者采用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技术分别将导管留置于胃十二指肠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下动脉 ,胰大或胰背动脉 ,用微泵持续 2 4h连续灌注生长抑素、抗生素和血管活性药物 ,时间为 5~ 10d。后一组则采用静脉给药的方法给予上述药物。结果 :两组平均住院日分别为 ( 14 .3± 2 .2 )d和( 2 8.4± 4.3 )d ,感染发生率为 14 .8%和 5 2 .6% ,治愈率为 96.3 %和 5 7.9% ,统计分析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区域灌注组对SAP的治愈率高于全身给药组 ,并在防止感染发生及SAP重型化方面优于全身给药组  相似文献   

13.
复杂性肾结石是泌尿外科治疗的棘手难题.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具有创伤小、定位准确、术后恢复快等优点[1].肾结石患者术前、术后均存在复杂的心理问题.21207-03~2009-04采用B超引导下经皮肾微造瘘钬激光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156例,我们对其进行心理调查及相对应的心理护理,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药物经皮离子导入与皮肤电化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综述药物经皮离子导人和人皮肤电化学的研究进展。方法 从药物经皮离子电导人所需条件、特点、技术原理、透皮途径和影响药物离子电导人的因素进行论述。结果 药物经皮离子电导人较药物被动经皮吸收有明显的优点,但需解决和研究的问题也很多。结论 药物经皮离子导人技术安全、有效,适用于局部和全身性给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大鼠最大电休克发作( MES)及戊四唑惊厥( MST)模型上,比较评价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模型组、咪达唑仑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和地西泮鼻喷剂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建立MES及MST模型,评价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给药的抗惊厥作用,并与经典抗癫痫药物———地西泮比较,观察给药后72 h各组动物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不同剂量咪达唑仑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剂量依赖性地对抗MES及MST;在等剂量给药条件下,其抗惊厥作用明显优于地西泮(P<0.05或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咪达唑仑与地西泮经鼻预防给药均可减轻癫痫所致海马、皮质及杏仁核神经元细胞的损伤,抑制小胶质细胞增多及炎性细胞浸润,细胞核固缩以及嗜神经现象减少。结论咪达唑仑经鼻给药,在经典癫痫模型上均具显著抗惊厥作用,并可显著抑制癫痫所致脑损伤。  相似文献   

16.
脑靶向性药物经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楚蒙 《人民军医》2010,(3):219-22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众多物质如示踪剂、低分子药物、重金属、蛋白类药物等可经鼻给药进入脑内。经鼻腔给药具有吸收迅速、起效快、无肝脏首过效应、不良反应小、患者顺应性好等优点。现就经鼻腔给脑靶向性药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在临床实际治疗药物中有许多多肽类药物。但是多肽类药物由于易被酸、碱以及蛋白酶破坏、降解而失去活性,目前的给药方法多以注射为主。尽管十几年来,非注射给药途径给予肽类药物有了很大的进展,但依然存在许多不便与弊端。我们用经眼给药的方式对胰岛素经眼给药后降低正常家兔和四氧嘧啶糖尿病模型家兔血糖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机械性血栓清除术是20世纪后期出现的一种新的治疗血栓的方法,由于其血栓清除时间短,且无溶栓替在大出血等特点,故在国内外广泛用于治疗血透通道、冠状动脉、肺动脉、下肢动静脉、TIPS血栓等。本文简要介绍机械性血栓清除术常用装置类型及原理、临床应用、影响疗效相关因素和并发症,并对其应用前景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