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血液透析与病毒性肝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与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 方法检测100 例患者的HAV、HCV、HDV、HEV 及HBsAg,并对血液各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AV、HDV、HEV 和HBSAg 的阳性率在各组间无差异;HCV 阳性率与是否输过血无关。结论 血透并不导致增加甲、乙、丁、戊型肝炎的感染,但明显增加丙型肝炎的感染,并与输血无关。  相似文献   

2.
氧自由基与病毒性肝炎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3.
ABO血型具有遗传性质,研究病毒性肝炎与ABO血型是否有关,对进一步探讨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意义。本文对345例病毒性肝炎者进行了ABO血型分布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选择1996年本溪市传染病院收治的各种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345例做为血型调查对象,其中男242例,女……  相似文献   

4.
意大利学者Rzzetto等在1977年用抗HBc阳性病人的血清以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一名HBs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肝组织,发现肝细胞核内有可与抗HBc发生荧光反应的物质,开始以为是HBcAg,可是经过广泛的电镜检查,未找到HBcAg,用标准抗-HBc血清进行鉴定为阴性。随后研究说明在免疫学上,这种新的物质与HBsAg、HBcAg及HBeAg不同,当时认为它是HBV的第四个抗原系统。按希腊文排列,暂定名为Delta(δ)抗原系  相似文献   

5.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h)动态变化可用作急性病毒性肝炎判断疗效和预后。现将我院1987~1988年急性病毒性肝炎肝炎随机抽样30例与同期30名正常人 HDL-Ch 值做对照,以观察 HDL-Ch 值与临床关系,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按1984年南宁会议的诊断标准确诊的急性病毒性肝炎随机抽样30例。男23例,女3例。年龄6~73岁,平均39.5岁。  相似文献   

6.
<正> 本文将我科1984年9月至1985年7月收治的肝炎病病理诊断与临床诊断的关系进行比较,以探讨其临床诊断学方面的规律。一般资料肝穿者中男73例,女18例,年龄:14岁—20岁3例,21—40岁81例,41—65岁7例。肝穿者中活体穿刺74例,临死前及死后立刻肝穿的17例(均为重症肝炎)。经病理诊断确诊为急性轻症肝炎22例,重症肝炎17例,慢性迁延性肝炎23例,慢性活动性肝炎19例,肝硬化6例,其他4例。病理诊断由我校病理科作出。每例标本送检时不附临床诊断名称,穿刺用改良负压吸引细针,所获组织立即固定后送检。  相似文献   

7.
8.
9.
对106例病毒性肝炎,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血浆过氧化脂质(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检测。结果表明:各型肝炎,肝炎后肝硬化者LPO高于正常人,尤以及重型肝炎明显。慢性肝炎SOD低于正常人,提示:LPO升高与肝细胞损伤密切相关;SOD下降可能是肝炎慢性化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11.
12.
感染、滥酒、创伤或药物毒性均可引起肝炎 ,但病毒感染是最重要的病原 ,这些病原包括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 ,但大多数的病毒性肝病是由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丁肝病毒、戊肝病毒和庚肝病毒引起。根据其传播途径 ,这些病原可以分为两组 (附表 ) ,①粪 -口途径 :甲、戊型肝炎 ;②肠胃外途径 (血源性或与血接触 ) :乙、丙、丁、庚型肝炎。牙科医生应该熟悉肝炎病毒 ,其理由有 4个 :①肝炎病毒世界流行 ;②大多数肝炎都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③在牙科环境中可以发生血源性病毒的职业传播 ;④预防需采取特殊的措施如免…  相似文献   

13.
急性黄疸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浆 HDL 及 HDL 亚组份所台 Ch 和Apo—AI 皆明显降低,在 HDL—C 中 HDL—C 降低尤甚,其 Ch/Apo-AI 比值降低,随着病情好转上述指标的含量递增,但在 SGPT 已恢复正常时,HDL 及其亚组份所含 Apo—AI 与正常人相比仍处于低值,该指标对于判断急黄肝患者肝功能状态及预后可能更为优越。  相似文献   

14.
运气学说是探讨气候、物候与疾病的一门科学,医学界十分重视气候与病毒性肝炎发病的相互关系.调查发现,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规律与季节、节气有着密切相关性,与运气学说推演的六气变化密切相关.运气学说对于疾病的预测已十分细致,不仅仅是从年岁上整体的推算,在各个季节也有着差别.运用运气学说预测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有着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人体血内内毒素(ET)的水平与病毒性肝炎病情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鲎试剂来检测154例病毒性肝炎病人血清内毒素水平,根据血内毒素水平的高低分成三组:血内毒素正常组(〈10ng/mL),血内毒素轻度异常组(10-20ng/mL),血内毒素明显异常组(〉20ng/mL)。比较各组肝功能损害的程度、继发感染的发生率及预后情况。结果 病毒性肝炎血内毒素正常者,肝功能损害轻,没有继发感染发生,预后好;血内毒素轻度升高(10-20ng/mL)者,肝功能损害较重,可见有合并原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及肺部感染,严重感染少见,有16%的病人抢救无效死亡;血内毒素明显升高者(〉20ng/mL),肝功能损害严重,多见合并SBP、肺部感染、急性胰腺炎、感染性休克,预后差,有66.7%抢救无效死亡,三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l。结论 血内毒素水平直接与肝功能损害程度及预后成正向关,要加强血内毒素的检测及抗内毒素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血清铁蛋白在病毒性肝炎病人中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0例不同临床类型的病毒性肝炎病人的血清铁蛋白,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用双抗体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纤维化指标。结果血清铁蛋白与肝损害呈平行关系,肝细胞损害越重血清铁蛋白值越高,以重型肝炎显著升高。血清铁蛋白与HA、LN、CL-IV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40、0.27、0.36,它们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肝细胞损害越重,血清铁蛋白值越高。血清铁蛋白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刘修虎 《陕西医学杂志》1991,20(11):654-654
对56例无症状HBsAg 携带者(ASC),97例病毒性肝炎做肝活组织检查,进行了临床与病理分析。ASC 病理检查绝大多数肝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慢性活动性肝炎(CAH)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误诊为病毒性肝炎中的其他类型,或将发展为肝硬化(HLC)的CAH 误诊为CAH,肝穿刺活检是确诊CAH 比较可靠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我们对还原型谷此甘肽(GSH)与慢性肝炎中医证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临床研究,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慢性乙型肝炎(中度)的诊断按1995年北京第5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讨论修订的诊断标准。中医辨证,参照1992年中国中医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辨证标准。选择门诊和住院  相似文献   

20.
国内外实验资料证明,脂类代谢失常,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大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血清高密度脂蛋胆固醇(HDL-C)水平同冠心病的发病率呈负相关。而HDL-C的测定随方法学及被测人群、对象、国家、地区的不同均有差异。现将我院县团级以上干部体检确诊及心血管病房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1例所测得的HDL-C及HDL-C与TC;LDL-C与HDL-C之比值作一总结。并随机选择了相同年龄健康人作了对照,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