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梗死和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观察在体情况下缺血后处理(IPC)对兔心肌梗死范围及缺血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与缺血预处理(IP)心脏保护作用比较. 方法采用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在缺血后、再灌注前多次短暂再灌/停灌处理. 以Even's blue-TTC法检测心肌梗死范围,TUNEL方法检测缺血心肌细胞凋亡.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缺血后处理明显减小心肌梗死范围(12.5±5.4% vs对照组26.7±6.7%, P<0.01),缺血区心肌凋亡指数明显下降(14.6±7.4 vs对照组30.4±12.3, P<0.05). 结论对于已缺血心肌,再灌前予多次短暂复灌、停灌处理具有与IP类似缩小心梗范围作用,IPC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缺血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及缺血预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备大鼠缺血预处理(IP)、缺血再灌注损伤(I/R)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同时检测心肌梗死范围.结果I/R组细胞凋亡率(43.37±4.82%)高,IP组虽然也有一定的心肌细胞凋亡率(24.53±2.95%),但较I/R组明显降低(P<0.001).IP组心肌梗死范围较I/R组明显减小.结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发或加重心肌细胞凋亡,IP能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的发生率,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IP能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理可能与其能明显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利钠肽(BNP)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 24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1)假手术组(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2)缺血再灌注组(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 3 h;(3)脑利钠肽组(BNP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45 min,再灌注 3 h,在再灌注前10 min,开始静脉予BNP 0.01 μg/(kg ·min),BNP静脉恒速维持至再灌注结束.用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梗死面积,用TUNEL方法检测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凋亡,检测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的浓度以评估缺血再灌注心肌活性氧的水平.结果 SHAM组心肌无梗死,I/R组的大鼠梗死面积为(44.02±10.15)%,BNP组的梗死面积为(21.53±9.08)%(P<0.05).SHAM组、BNP组与I/R组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3±1.62)%、(19.45±9.62)%和(38.46±12.31)% (P<0.05).与I/R组相比,BNP组的缺血再灌注心肌组织中MDA减少(P<0.05),而SOD增多(P<0.05).结论 BNP后处理能减少在体大鼠缺血再灌注的心肌损伤,其机制与其减少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心肌细胞凋亡及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活性氧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4.
0 引言 心肌缺血 -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PI)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由于受血流动力学、激素、在体的神经反射的影响 ,在体的心肌损伤模型难以准确反映某些因素在心肌损伤中的作用 .因此原代培养心肌细胞已成为一种研究心肌损伤的有用模型 [1 ] .细胞调亡是细胞在一定的病理或生理条件下发生的一种程序化死亡 .近年来研究表明 ,心肌细胞虽为非增殖细胞 ,对调亡有特殊的抵抗性 [2 ] .但是现已发现调亡细胞损伤同样存在于心肌细胞 ,本实验采用纯化培养心肌细胞 ,研究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中心肌细胞的调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在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的术前运用,观察患者血清脑钠肽(BN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择期行支架置入术患者,75例服用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为研究组,75例不服用钙离子拮抗剂为对照组。测定血清BNP等指标。结果血清BNP水平与钙离子拮抗剂术前运用相关。对照组BNP术前(225.6±21.5)ng/L、术后(192.8±18.9)ng/L;研究组BNP术前(232.6±19.1)ng/L、术后(172.8±17.1)ng/L,治疗前2组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钙离子拮抗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术前运用使血清BNP水平下降,可以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6.
心肌细胞凋亡现象存在于心血管系统的许多生理和病理变化过程中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发生与演变的细胞学基础。因此 ,心肌细胞凋亡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近年来 ,研究表明缺血 /再灌注可导致心肌细胞凋亡。这一发现 ,为认识缺血 /再灌注损伤提供了新观点 ,为保护缺血 /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开拓了新思路。本文就缺血 /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1 细胞凋亡的概念 长期以来 ,细胞凋亡 (apoptosis)又被称为程序化细胞死亡 (programmedcelldeath ,PCD) ,两个名词被视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羟基积雪草苷( AC)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 SH组)、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组( IR组)、羟基积雪草苷治疗组( AC组),每组8只。 AC组在冠状动脉左室支结扎60分钟前以6mg/100g体重的剂量静脉滴注羟基积雪草苷15分钟,其它2组同时点静脉滴注等剂量生理盐水。除SH组外,其它2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室支,使心肌缺血30分钟,再灌注60分钟。用7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DH)、肌酸激酶( CK)活性;TUNEL法检测各组大鼠缺血心肌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mRNA表达。结果:与IR组比,羟基积雪草苷能降低血清中LDH、CK活性(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5);羟基积雪草苷组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上升(P<0.05),Bax表达水平下降(P<0.05),Bcl-2/Bax比值升高(P<0.05)。结论:羟基积雪草苷预处理能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抗脂质过氧化物产生等机制,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曲美他嗪对新西兰白兔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对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入假手术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0只.治疗组在普通饲料喂养基础上,每只每日给予曲美他嗪2mg/kg灌胃.14 d后制备I/R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甘酸转换酶介导的生物素平移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总活力(T-SOD)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清丙二醛(MDA)浓度.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对照组心肌细胞凋亡显著增加,T-SOD下降,MDA浓度增加,治疗组T-SOD及MBA与假于术组比较无明显差异,但心肌细胞凋亡明显高于假手术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凋亡指数明显减少,T-SOD显著增加,血清MDA浓度明显降低.结论新西兰兔在持续缺血后再灌注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现象,体内抗氧化酶活力下降,曲美他嗪预治疗对缺血后再灌注诱导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曲美他嗪的细胞保护作用可能通过其抗氧化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人参总皂甙对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模型。检测其中的细胞损伤及细胞凋亡。并加入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干预。以探讨缺血再灌注损伤与细胞凋亡的关系及不同浓度的人参总皂甙对其保护作用。结果:(1)人参总皂甙对正常培养的心肌细胞无明显影响;(2)单纯缺血损伤中无明显心肌细胞凋亡,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有细胞浓度范围(0-160ng/L)内与其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8,他引:8
目的 :观察缺血预处理 (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对体外循环中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 ,评价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 方法 :在猫体外循环 (cardiopulmonarybypass,CPB)模型的基础上随机分成 3组 :组 1(单纯CPB组 ,n =18)和组 2 (主动脉阻断组 ,n =18)于CPB开始 4 5min后阻断主动脉 ,6 0min后开放主动脉使心脏恢复再灌注 90min ;组 3(IPC组 ,n =18)于主动脉阻断前进行IPC(阻断升主动脉 5min后开放 10min ,并重复 3次 ) ,余处理与组 2相同。应用Annexin Ⅴ /PI联合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膜磷脂酰丝氨酸的外翻 ,比较IPC处理组及单纯缺血再灌注组体外循环过程中 4 5、10 5、195min时间点心肌细胞坏死和凋亡的数量。 结果 :组 2于主动脉阻断 6 0min及再灌注 90min时心肌细胞坏死率分别为(2 .6 75± 0 .4 2 4 ) %及 (5 .32 7± 0 .5 13) % ,而组 3则分别为 (1.317± 0 .2 92 ) %和 (3.112± 0 .32 8) % ,两组主动脉阻断 6 0min时 ,均未检出凋亡心肌细胞 ,但在再灌注 90min时 ,组 2和组 3的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达 (2 .32 7± 0 .6 73) %和 (0 .94 3± 0 .14 6 ) %(P <0 .0 1)。IPC处理组缺血再灌注期间坏死及凋亡的心肌细胞明显减少。 结论 :IPC不仅能减少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坏 相似文献
11.
丹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 探讨丹参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 +再灌注模型 ,2 4只大鼠随机均分为 :①缺血再灌注 (IR)组 :缺血45min ,再灌注 1h ,滴注生理盐水 ;②丹参治疗 (DS)组 :缺血 45min ,再灌注 1h ,滴注丹参注射液 (5mg/kg ,制药厂生产 ) ;③假手术 (Sham)组 :行假手术 ,滴注生理盐水 ,分别采用地高辛随机引物法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ax和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Sham组 (P <0 .0 1) ,DS组心肌细胞凋亡明显受到抑制 (P <0 .0 5 )。IR组和DS组bax、bcl 2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P值均 <0 .0 1) ;丹参明显抑制bax基因表达 (P <0 .0 5 ) ,但对bcl 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加剧 ,bax和bcl 2参与调控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调亡 ,丹参可抑制调亡加速基因bax的表达 ,因而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方面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左旋卡尼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MI/R)后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探讨其保护作用的机制. 方法: 制备家兔MI/R模型,缺血45 min,再灌注3 h. 25只家兔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Ⅰ组,n=5),MI/R组(Ⅱ组,n=10), 左旋卡尼汀治疗组(Ⅲ组,n=10)在缺血后5 min 静脉注射左旋卡尼汀[1.5 mL/(kg·h)]. 再灌注结束后检测心肌组织SOD活性,原位末端标记(TUNEL)法测定凋亡心肌细胞,免疫组化法测定凋亡相关基因bcl-2, fas的表达. 结果: MI/R造成明显的心脏功能障碍,缺血区细胞凋亡. SOD活性明显升高,凋亡指数(AI)和Fas含量减少(P<0.05),Bcl-2含量明显升高(P<0.05). 结论:左旋卡尼汀具有抗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和Fas介导的细胞凋亡而实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入对照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BNP 0.005组及BNP 0.01组,每组6只,制作在体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使用上述干预,再灌注结束后摘取心脏,检测心肌标本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dehyde,MDA)及心肌细胞凋亡指数(Apoptotic index,AI)。结果 S组、I/R组、BNP 0.005组、BNP 0.01组SOD分别为(195.78±21.45)U/mg、(84.35±9.03)U/mg、(125.66±18.06)U/mg、(161.83±15.49)U/mg;MDA分别为(2.73±0.41)nmol/mg、(7.36±0.51)nmol/mg、(4.46±0.47)nmol/mg、(3.69±0.38)nmol/mg;AI分别为(3.84±2.53)%/(43.63±3.70)%/(22.13±2.85)%、(14.21±2.77)%。各组间SOD、MDA活力及A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较于其他组,BNP各组均具有较高的SOD活力和更低的MDA活力及AI水平(P〈0.001),而相较于BNP 0.005组,BNP 0.01组SOD活力更高(P=0.001),MDA活力及AI水平更低(P值分别为0.007和0.012)。结论 BNP后处理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而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且这种保护作用可能与浓度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内吗啡肽-1(EM-1)后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IRI)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EM-1对IRI可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复灌组(I/R)、缺血后处理组(IPO组)和EM-1后处理组(EM组).S组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下穿线不结扎维持150 min;I/R组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30 min,再灌注120 min复制缺血再灌注模型,IPO组和EM组分别于再灌注前5 min,静脉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5 ml和EM-1 20μg/kg,再灌注120 min.动态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再灌注结束后取动脉血浆检测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光学显微镜检查心肌细胞形态.结果: 与S组比较,I/R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显著降低(P<0.05~P<0.01);形态学显示心肌细胞损伤明显;血浆MDA含量增高,SOD活性下降(P<0.01).与I/R组比较,除EM组再灌注120 min 平均动脉压无明显增高外,IPO组和EM组各时间点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心率-血压乘积均有所增高(P<0.05~P<0.01);形态学显示IPO组和EM组心肌细胞损伤减轻;IPO组和EM组血浆MDA含量均降低,SOD活性增加(P<0.01).结论: EM-1后处理对心肌IRI产生保护作用,其可能通过抗氧化应激损伤发挥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缺血后处理对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兔心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8,自引:9,他引:38
目的 研究缺血预处理和缺血后处理对兔心收缩功能和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探讨在体条件下 ,缺血后处理是否具有减轻缺血心肌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兔缺血再灌注模型 ,分别以缺血前短暂心肌缺血作预处理 ,或缺血后再灌前 ,多次短暂再灌停灌作缺血后处理 .以多导生理仪监测和记录血流动力学指标 ,TTC法确定心肌梗死范围 .结果 缺血预处理组及缺血后处理组心肌梗死范围分别为 (14.7±6 .0 ) %和 (12 .5± 5 .4) % ,均低于对照组 (2 6 .7± 6 .7) % (P<0 .0 1) ,兔左室内压峰值 (L VSP)恢复率和 dp/dtmax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 ,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 .0 5 ) .结论 缺血后处理与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心脏具有相似的保护作用 ,可改善缺血 -再灌心脏收缩功能 ,缩小心肌梗死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B型钠尿肽(BNP)与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28例AMI患者为治疗组,并选择同期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hs—CRP水平,同时以彩色多普勒检测并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收缩期增厚率(△T%),并测定BNP水平。结果治疗组中BNP和血浆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并随心功能Killip分级的增加而升高,BNP与血浆hs—CRP水平和心功能Killip分级呈正相关(P〈0.05)。AMI患者BNP和hs—CRP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P〈0.05),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呈正相关(P〈0.05)。结论BNP与血浆hs—CRP水平与AMI预后显著相关,均是独立的不良预测因子,可以作为评价梗死后心功能状态和近期预后的敏感指标,亦可用于AMI的危险分层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缺血预适应(IP)第二保护穿对大鼠缺血再灌注(I/R)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戎对调亡抑制基因bcl-2、bcl-xfl蛋白表达的调节。方法: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方法。结果:(1)IP+IR24h组TUNEL法阳性心肌细胞核数量及阳性心中总心肌细胞核数的百分比均明显少于IR24h组(P〈0.05-0.01);92)IP+IR24h组表达bcl-2、bcl-xl蛋白阳性的心肌细胞数及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方法 雄性Wistar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 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MIRI 组)、心肌缺血再灌注+ 瑞
舒伐他汀组(MIRI+R 组),每组10 只。复制大鼠MIRI 模型,观察各组大鼠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
心室内压最大上升和下降速率(±dp/dtmax);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检测大鼠
左心室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左心室心肌组织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
RT-PCR 法检测Bcl-2、Bax mRNA 表达。结果 MIRI 组与Sham 组比较,大鼠LVEDP、心肌细胞凋亡指
数(AI)、Bax 蛋白及mRNA 的表达升高(P <0.05),±dp/dtmax、Bcl-2 蛋白及mRNA 的表达、Bcl-2/Bax
比值下降(P <0.05);与MIRI 组比较,MIRI+R 组大鼠LVEDP、AI、Bax 蛋白及mRNA 的表达降低(P <0.05),
±dp/dtmax、Bcl-2 蛋白及mRNA 的表达、Bcl-2/Bax 比值升高(P <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可降低心肌缺
血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再灌注家兔心肌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的表达和细胞凋亡及对心室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家兔急性缺血再灌注后心肌组织中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的变化及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3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缺血组和再灌注组,每组10只。缺血组套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30min,再灌注组套扎30min后再灌注120min,对照组游离左冠状动脉前降支不结扎。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心室收缩功能,原位末端标记检测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数,反转录-聚合酶连反应(RT-PCR)检测Caspase-3 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组与对照组比较,Caspase-3蛋白表达增高(P<0.05),Caspase-3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1),心肌TUNEL阳性细胞数无明显升高(P>0.05),左心室应变率明显降低(P<0.01);再灌注组与缺血组比较,Caspase-3和Caspase-3 mRNA蛋白表达均有所增强(P<0.05),心肌TUNEL阳性数明显增加(P<0.01),左心室应变率有所恢复(P<0.01);再灌注组与对照组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激活Caspase-3,导致心肌细胞的凋亡,二者与心室功能的改变存在一定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当时及24h的血浆BNP水平,以健康人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BNP血浆水平在24h内显著增高(1469.40±346.56),与对照组(32.93±0.4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AMI组患者入院当时BNP血浆水平(1432.40±335.36)与24h时(1469.40±346.5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浆BNP值明显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