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①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对高危新生儿应用的临床价值。②方法全部选择周围静脉输注含有电解质、维生素、氨基酸、脂肪乳的全营养混合液。③结果应用TPN治疗的28例高危新生儿全部存活。TPN应用时间最短4d,最长14d。体重均有增加,实验室检查肝功能、GPT、BUN、肌酐、胆固醇均在正常范围,未出现与TPN有关的感染、胆汁淤积与脂肪肝等并发症。④结论静脉营养对提高高危新生儿救治成功率、改善患儿的营养状况、提高机体免疫力、提高小儿生存质量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红 《攀枝花医药》1999,21(1):33-33
为提高肠外营养治疗(TPN)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我院从1998年3月开始,在以前采用闭式输液器分组从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输注肠外营养液的基础上,将病人一日所需的七大营养素按一定程序配置成全营养混合液(TNA)于3升输液袋内,从周围静脉直接输入体内.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新生儿静脉营养现状及其肝胆并发症的防治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乔玉芝  马丽芳 《医学综述》2002,8(6):352-353
当小儿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时 ,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名为静脉营养。又名全肠外营养 (totalparenteralnutr,TPN)。自 196 8年Dudrick首次报道应用静脉营养以来证实 ,TPN对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 ,提高小儿生存质量确有显著作用。但TPN的并发症尤其是肝胆并发症仍没有完全解决 ,现就新生儿静脉营养的现状及其肝胆并发症的防治综述如下。1 新生儿营养需要及营养液成分1.1 葡萄糖 在新生儿静脉营养液中 ,非蛋白能量来源极为重要 ,可以节省氮的消耗…  相似文献   

4.
完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通过中心静脉或周围静脉插管输入营养液为不能正常进食或超高代谢及危重患者提供营养供给,帮助渡过危重病程。我科自2001年接管TPN液的配制工作,至今共配制20000余袋,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肠外营养(TPN)也称人工胃肠静脉营养,就是不经胃肠吸收,把人体所需营养素的混合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方法,它作为一种从胃肠道外补充机体所需营养的方法,对胃肠道手术前后、禁食、长期昏迷、食道良性重度狭窄、小肠全切、肠瘘大面积烧伤等、水电解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的重症病人起到了抢救生命,恢复健康的重要作用,由于它需要较高的物质条件及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下面根据我们在临床的实际工作,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当小儿不能耐受经肠道营养时,完全由静脉输入各种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来满足机体代谢及生长发育需要的营养支持名为静脉营养,又名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TPN)。自1968年Dudrick首次报道应用静脉营养以来证实,TPN对提高危重患儿抢救成功率,提高小儿生存质量确有显作用。  相似文献   

7.
小儿静脉营养疗法并发症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红 《宁夏医学杂志》1994,16(4):253-253,227
小儿静脉营养疗法并发症的处理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石红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小儿静脉营养疗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完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疗法适用于小儿因疾病所致的营养障碍而又不能口授看,经静脉为患儿提供所需的全...  相似文献   

8.
全胃肠外营养(TPN)是指完全通过胃肠外的静脉途径连续供给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应用于营养不良或有可能营养不良,并且无胃肠道功能患者的营养支持。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初已经引进肠外营养,并在临床开始应用。全营养混合液(TNA)可提供机体日常的能量、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周围静脉留置针输注全营养液的护理方法,达到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方法 采用周围静脉置留针对38例外科围手术期患者输注全营养液.结果 除10例发生静脉炎外,其余患者无任何并发症.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有利于满足需要静脉营养支持时间不长或胃肠营养摄入不够充分而需要营养支持患者的治疗需要.  相似文献   

10.
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以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查文献,从适应证、营养状况评定、组方、配制、药物的加入、输入、监测及及时过渡到肠内营养几个方面综述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结果:营养状况的准确评定、科学组方、合理配制、规范输入、准确监测、以及及早过渡到肠内营养,是全静脉营养液合理应用的重要环节;结论:全静脉营养液的合理应用,对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成功地进行完全胃肠外营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胃肠肿瘤术后全静脉营养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胃肠外静脉营养(TPN)是利用周围静脉或中心静脉插管为临床上较长时间不能进食或禁食、水电解质紊乱患者输入经科学计算含氨基酸、糖、脂肪、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等的混合液,为患者提供完全营养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法。胃肠肿瘤病人因病程长、能量消耗大,蛋白质分解代谢加快,多伴有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患者手术后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术后禁食、手术创伤等因素使患者的营养不良及免疫抑制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2.
近年,小儿胃肠外营养支持疗法作为临床一种治疗手段弥补了既往危重症患儿单纯液体疗法致蛋白质能量供给不足的弊端。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它对提高危重症患儿的存活率有显著作用,是近年来医学发展的重大成就之一。胃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是指通过胃肠道以外的途径输入所需营养物质,使患儿获得足够营养的一种治疗措施。胃肠道外营养可分为部分胃肠道外营养及全胃肠道外营养(totalparentialnutrition,TNP),或称为静脉高营养。部分胃肠道外营养指病人所需的部分营养物质经…  相似文献   

13.
自Dudrick倡导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以来,已成为现代外科的重大发展之一,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我们自1998年2月至2000年4月对118例病人应用了TPN,现就护理工作做一总结和讨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118例病人,男67例,女51例,年龄14~75岁,平均使用PTN18天,最长9.5个月。经周围静脉输入78例,中心静脉输入40例,1例因晚期癌症病人行中心静脉家庭全肠外营养(HPN)286天。应用TYN病人的疾病种类见表1。1.2方法全胃肠外营养可经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周…  相似文献   

14.
将人体所需的十大营养物质要素按一定比例和速度以静脉方式直接输入体内的制剂,称全营养混合液,这种配制技术又称为"AIO",凡是营养不良或有营养不良可能,并且无胃肠道功能的患者都可能接受全肠外营养支持治疗,还可经中心静脉输注,是医院和家庭进行肠外营养(TPN)治疗的一种非常成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胃肠外营养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行部分胃肠外营养对血浆渗透压、生化及胆红素代谢、免疫功能、生长发育的影响及胃肠外营养在临床应用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病房住院的危重新生儿共46例,用留置针通过外周静脉途径,用"全和一"方式,将营养液用电脑微量泵于24 h内均匀输入,观察其疗效.结果:应用静脉内营养后,患儿体重均增加,早产儿达到正常新生儿生长发育速度,常规监测的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①部分胃肠外营养对早产儿血渗透压、生化及血糖无影响;②对早产儿胆红素代谢无影响,没有加重早产儿黄疸;③能促进早产儿体重恢复和增长,缩短住院天数;④能促进免疫功能.静脉营养是对生命脆弱、各脏器发育极不成熟的高危儿的主要救治措施之一,临床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2008年5月~2010年5月经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其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其防治方法.结果 100例全胃肠外营养治疗的患者中有一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分别为 感染并发症5例、肝胆并发症8例、导管并发症3例、电解质紊乱1例、微量元素缺乏2例、代谢并发症1例,其中部分患者出现合并两种及以上并发症,各种 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易发生多种并发症,采取合理的营养液配方并及时调整,严格的无 菌操作,密切临床监测以及完善的护理可减少全胃肠外营养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宋亚君  田潮 《河北医学》1997,3(1):68-69
早产儿的营养关系到患儿的生存及神经系统的发育.已引起儿科学界的重视,小儿胃肠外营养已得到广泛应用.但多为各营养素分别输入,全营养混合液(TNA)应用于早产儿尚较少见。我们将TNA液用于22例早产儿,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22例早产儿均为95年9月~11月我院新生儿病区患儿,其中男16例.大6例.平均股龄33周.最低服龄28周;平均体重1660g.最低体重1000g.TNA液应用时,平均日龄12d。临床诊断:单纯早产儿10例.窒息4例.吸入性肺炎3例.消化道出血2例,营养不良2例.晚期代谢性酸中毒1例。22…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部分静脉营养对极低体重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安全性.方法 10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治疗组在给予胃肠道喂养同时,从周围静脉给予静脉营养补充胃肠营养不足;对照组主要给予胃肠道喂养,如有液体量不足给予葡萄糖等补充.观察两组患儿体重增长、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不良反应、奶量增加、住院天数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的时间、住院天数短;奶量增加及体重增长快;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 部分静脉营养能够充分满足生长发育所需能量,增强机体抵抗力,缩短平均住院日,使极低体重儿体重较快增长,有利于机体成熟.  相似文献   

19.
胃肠外营养在危重新生儿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外营养(PN)对早产儿、危重新生儿的应用价值及使用方法。方法60例危重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对照组用胃肠内营养和静脉输注葡萄糖支持治疗;观察组予PN,经周围静脉输入“全合一”营养液,观察两组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治愈率。结果观察组平均每日体重增加量[(15.37±5.36)g]显著高于对照组[(10.21±4.89)g](P<0.01),住院时间[(12.77±7.35)d]短于对照组[(16.53±6.59)d](P<0.05);治愈率(93.33%)高于对照组(73.33%)(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PN可提高早产儿、危重新生儿治愈率,经周围静脉输注“全合一”营养液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危重新生儿周围静脉营养并发症的护理经验,减少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儿康复。方法44例危重新生儿经周围静脉输入胃肠外营养,对进行胃肠外营养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实施有效的预防及控制措施。结果44例危重新生儿中,除1例死于呼吸衰竭外,43例顺利完成治疗,患儿每日体重增加15.17±5.25g。治愈39例,好转4例。结论周围静脉胃肠外营养是危重新生儿康复的基础,良好的护理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