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贫血的关系.方法 收集87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血红蛋白水平分为三组:非贫血组(男性≥120g/L,女性≥110g/L),轻度贫血组(男性90~119g/L,女性90~109g/L),中度贫血组(60~89g/L),测定血清铁蛋白(SF)、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PTH)、hsCRP水平,记录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用量,分析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有无统计学差异.结果 三组临床资料的方差分析比较:SF、PTH、EPO用量无统计学差异,血清hsCRP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三组血清hsCRP SNK法两两比较:中度贫血组hsCRP高于非贫血组和轻度贫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非贫血组和轻度贫血组比较,血清hsCRP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hsCRP水平与贫血关系密切,可反映贫血状况.  相似文献   

2.
齐桂静 《临床荟萃》2009,24(21):1888-1889
C反应蛋白(CRP)是因炎症刺激导致肝脏合成的一种正急性反应蛋白,是炎症反应的重要标志蛋白。近年来发现尿毒症本身可导致炎症反应,CRP明显升高,接受透析治疗后CRP升高更显著。贫血是尿毒症常见的临床表现,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主要是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相对或绝对不足、医源性失血、胃肠道出血、缺铁等因素造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以及洛伐他汀对其的影响。方法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0例,洛伐他汀剂量20 mg/d口服,观察12周;观察指标包括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LD-C)、血C反应蛋白、白蛋白。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组治疗前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使用洛伐他汀12周后血总胆固醇、甘油三酯、LDL-C均明显降低,而HDL-C上升,C反应蛋白从治疗前(10.83±3.0)mg/L降至(7.78±2.16)mg/L(P<0.05)。血白蛋白经洛伐他汀12周治疗后上升,从治疗前(32.47±4.65)g/L上升至(34.47±6.78)g/L(P<0.05),白蛋白上升与血C反应蛋白下降呈负相关(r=-0.305,P<0.0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洛伐他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除降脂外,还具有抗炎作用,能明显降低血C反应蛋白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济南市中心医院友谊肾脏病/血液净化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伴有高血压的患者共55例,其中长期接受EPO治疗者40例随机分为A、B组;不接受EPO治疗及输血患者15例随机分为C、D组。A、C两组接受缬沙坦治疗;B、D两组作为对照。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b、Hct、EPO水平的变化,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前瞻性研究。结果A、B、D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EP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C组患者治疗后Hb、EPO浓度明显降低。A组缬沙坦平均用药剂量大的11例患者治疗后Hb下降。结论缬沙坦可能通过抑制内源性EPO的产生而加重贫血;小剂量缬沙坦一般不影响外源性EPO的疗效,而大剂量的缬沙坦对外源性EPO的疗效可能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 -反应蛋白的改变及相关临床意义。方法 抽取 2 1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液透析前和血液透析后的C -反应蛋白 (CRP)、血肌酐 (SCr)、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 (Hb)及 1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前CRP正常与异常组之间ALB、Hb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透析后CRP水平升高、血液透析前与血液透析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且血液透析后患者CRP与其ALB、Hb显著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且CRP升高发生炎症反应与血液透析本身的因素及个体因素如感染、营养状况等相关。  相似文献   

6.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减少,是导致血透患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均不能明显改善贫血,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病因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0):4722-4723
选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透析当日采集空腹血标本,就血红蛋白(Hb)、hs-CRP进行测定,按hs-CRP正常组和增高组划分,对比与贫血程度的关联。对hs-CRP正常组Hb的平均水平进行统计,为(95.7±18.6)g/L,明显高于增高组(76.5±14.5)g/L,有统计学差异(P<0.05)。行单因素相关及系统回归分析,Hb与hs-CRP呈负相关(r=0.434,P<0.001)。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hs-CRP水平升高,与发生贫血的程度独立相关,需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8.
刘远战 《临床医学》2006,26(12):28-29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将30例贫血和营养不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单独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另一组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改善效果。结果单独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及营养不良有改善作用,联合应用左旋卡尼汀效果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左旋卡尼汀对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和营养不良的改善更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不同给药方式对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血液透析患者临床资料,根据EPO不同给药方式分为静脉注射组26例和皮下注射组26例,比较2组EPO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 EPO治疗前,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87.8±11.8)g/L]与皮下注射组[(85.4±15.7)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PO治疗后3个月,2组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静脉注射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108.2±21.8)g/L]高于皮下注射组[(91.4±18.2)g/L](P<0.05)。结论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EPO均可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静脉注射EPO纠正贫血的效果优于皮下注射。  相似文献   

10.
C-反应蛋白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营养状态、贫血及感染的关系。方法:68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于透析日空腹采血测定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转铁蛋白(TF)、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和CRP,记录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观察C-反应蛋白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血清CRP增高组rHuEPO用量、Epo/Hct比值均显著高于CRP正常组(P<0.01);Hb、Hct、Alb均显著低于CRP正常组(P<0.01);两组间年龄、性别、体重及Kt/V指标未见显著差异。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CRP水平(P<0.01)。感染组Hb、Alb及TF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1),感染组PA也明显低于非感染组(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及体重等其它指标无显著差异。CRP水平与Hb、Alb、PA、TF呈负相关(P<0.01)。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普遍增高,CRP升高是预测rHuEPO疗效的理想指标,监测CRP水平可能对于调整rHuEPO用量以达到有效纠正贫血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同时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CRP水平可反映贫血、营养不良及炎症反应,贫血、营养不良与炎症反应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蛋白C抗凝系统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中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浆抗凝因子蛋白 C(PC)、蛋白 S(PS)及血栓调节蛋白 (TM)在尿毒症、凝血异常导致出血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 ISA)及发色底物法测定 4 5例尿毒症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 PC抗原 (PC:Ag)、PC活性 (APC)、血浆总 PS(TPS)、血浆游离 PS(FPS)及 TM含量。结果 :尿毒症患者 PC:Ag、TPS、FPS、TM和 D二聚体 (DD)含量及 AP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0 .0 5或P<0 .0 0 1) ;维持性血透患者血浆 APC、TPS、FPS及 DD血透后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0 1) ;TM血透后明显降低 (P<0 .0 0 1) ;有出血并发症者血浆 PC:Ag、FPS、DD含量及 APC明显升高 (P<0 .0 5或 P<0 .0 1)。结论 :尿毒症患者蛋白 C抗凝活性降低 ,与尿毒症时高凝倾向和血栓形成有关。血透可激活原本已处于高凝状态的凝血系统 ,使体内蛋白 C抗凝途径的抗凝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不同反应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对促红细胞生成素(EPO)不同反应性的机理.方法选择本院5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免疫性甲状旁腺激素(iPTH)、EPO及中和性EPO抗体,并检测常规生化及血红蛋白水平.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水平及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iPTH、碱性磷酸酶(ALP)的关系,探讨透析充分性与EPO、Hb、BUN、iPTH及ALP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EPO抗体和贫血的关系.结果①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5,-0.41,P<0.05),但EPO与Hb、Kt/V及iPTH等均无相关性.Hb与BUN、ALP、iPTH等无相关关系(r分别为-0.03、-0.05、0.12,P均>0.05);②Kt/V大于1.2透析较充分的一组中Hb高而iPTH较低,Kt/V小于1.2的一组中Hb低而iPTH较高,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两组中BUN、Alb、ALP及EPO水平无明显差别;③利血宝组及益比奥组抗EPO抗体的阳性例数分别为1例(1/17)、2例(2/35),两例抗体滴度为1:8~1:16,益比奥组中有1例EPO抗体滴度为1:128,该患者骨髓活检示红系增生低下-纯红再障.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EPO与BUN及ALP存在显著负相关,但贫血程度与EPO、BUN、iPTH、ALP无明显直接相关,充分透析能较好改善贫血.使用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能产生抗体,该抗体可导致骨髓红系增生低下,加重贫血程度.  相似文献   

13.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贫血,肾脏生成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减少,是导致血透患者发生贫血的最主要原因。各种血液净化技术可以延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但均不能明显改善贫血,而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使肾性贫血得到了有效的病因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生物制剂。不仅明显改善了血透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而且纠正了与贫血有关的病理生理紊乱,避免了反复输血所致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爱滋病等严重并发症。近2年作者应用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观察其有效性和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改善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2月~2006年10月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24例患者为治疗组,使用治疗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另外的24例患者为对照组,未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观察RBC、HB、HCT,统计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贫血改善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5.
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血透患者的贫血20例报告广东省开平市第一人民医院(529300)魏天伦近年来国内外应用重组人体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纠正肾性贫血已获疗效。我院透析室首次应用美国生产的,r-HuEPO治疗资料完整的20例依赖输血的血透病人的贫...  相似文献   

16.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纠正肾性贫血方面的疗效是肯定的,近年来国内外有研究发现EPO在纠正肾性贫血的同时,可改善尿毒症病人的营养状况,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我科自1997年来对14例维持血液透析的尿毒症病人应用EPO后进行营养状态评估,发现病人应用EPO后,在贫血纠正的同时,营养状态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和探讨卫生部北京医院2008 年血液透析患者血清白蛋白和C 反应蛋白(C-reactiveprotein,CRP)水平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总结本院2008 年93 例在透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及CRP 水平,将93 例患者按照CRP 与白蛋白水平分组,截至2010 年底,统计各组患者的死亡率,记录死亡原因,绘制存活曲线.结果 2008 年本院在透患者总体血清白蛋白水平有所改善,年初和年末平均值分别为(38.42 ± 2.81)g/L 和(39.41 ± 2.77)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男性各时点血清白蛋白平均值均优于女性,年末时男女分别为(39.56 ± 3.26)g/L 和(39.24 ± 2.12)g/L;年末总达标率为91.0%;< 60 岁组患者白蛋白达标率明显优于≥ 60 岁组患者(X2=6.746,P=0.014).在透患者总体CRP 水平逐渐下降,年初和年末分别为(0.53 ± 0.46)mg/dl 和(0.38 ± 0.20)mg/d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2.276,P < 0.05);CRP 与白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关系(r =-0.238,P < 0.01).患者死亡原因主要为感染性休克和心脑血管疾病( 8 2.3 % ).存活分析提示血清白蛋白和C R P 均异常的患者死亡率最高,为66.7%,白蛋白异常组患者死亡率高于CR P 异常组,分别为50.0% 和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2 =72.563,P < 0.01).结论 2008 年本院在透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年末较年初有较大改善.男性各时点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女性.< 60 岁组患者白蛋白达标率明显优于≥ 60 岁组.CRP 与白蛋白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的关系,低白蛋白血症较高CRP 水平更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黄俊  张虹  傅君舟  雷鸣 《新医学》2012,43(4):223-227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合并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α-珠贫)对其使用促红素纠正贫血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12例合并α-珠贫的MHD患者(α-珠贫组),观察其贫血纠正过程及对促红素的反应,并与无合并α-珠贫的12例MHD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α-珠贫组患者开始血液透析时的初始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12例α-珠贫患者在透析治疗的前3个月每周促红素用量虽由137 IU/kg上升至190 IU/kg,血红蛋白仅上升了22 g/L,在此期间α-珠贫组有7例(58%)患者发生心力衰竭,而对照组仅1例(8%)发生心力衰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3个月中,α-珠贫组患者每周促红素用量升至(234±34)IU/kg,血红蛋白升至(114±3)g/L,贫血得以纠正。α-珠贫组在贫血纠正时及维持期每周促红素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α-珠贫组12例患者透析期间平均红细胞体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合并α-珠贫可能加重MHD患者的贫血程度,且使其对常规剂量促红素治疗反应不足,需大剂量促红素才可纠正其贫血,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小细胞低色素状态。  相似文献   

19.
张静  金领微  黄筱燕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205-2206
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以左心室肥厚及功能受损最常见,左心室肥厚(LVH)是独立的预测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危险因素,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较好的尿毒症慢性炎症反应标志物。影响MHD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诸多因素中,微炎症状态可能在MHD患者心肌病变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我们随机选择60例MHD患者,观察CRP与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关系,探讨其对MHD患者左心室重塑发生发展可能的作用机制,提出预防透析患者心脏扩大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左旋卡尼丁(L-CN)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肾性贫血的效果。方法将60例HD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两组HD后予以r-HuEPO 100~150 U.kg-1.W-1皮下注射,待红细胞压积(HCT)≥30%后减量,维持HCT在30%~35%之间,治疗组同时于每次HD结束前5 min静脉推注L-CN 20 mg/kg。结果用药12周后,治疗组血红蛋白(HGB)浓度、HC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r-HuEPO相关高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r-HuEPO维持量为治疗前的1/3~1/2,而对照组剂量无明显改变。结论 L-CN能显著提高r-HuEPO的疗效,减轻r-HuEPO的抵抗,减少r-HuEPO用量,从而降低r-HuEPO相关高血压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