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魏酸钠联合合贝爽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不稳定型心绞痛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加用阿魏酸钠 300 mg静脉滴注并口服合贝爽90mg,观察14d后患者心绞痛症状改善及心电图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症状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和73.52%,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3%和5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阿魏酸钠联合合贝爽辅助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短期即可见效,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洛伐他汀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中的作用。方法 :7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6例 (服用洛伐他汀 )和对照组 35例 (常规治疗 ,未服用洛伐他汀 ) ,观察治疗 4周后的总有效率和随访 1~ 6个月再发心绞痛、非致死心肌梗死及死亡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 4周后 ,治疗组总有效率 94 .4 4 % ,对照组总有效率 91.4 3%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 .0 5 ) ;两组随访 1~ 6个月 ,治疗组总的心脏事件 9例 (2 5 % ) ,对照组总的心脏事件 17例 (48.5 7% )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 .0 5 )。结论 :早期使用洛伐他汀能有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0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20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栓通粉针450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输注。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疗效、常规心电图ST段改变、血清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0.0%)优于对照组(73.0%)(P<0.05);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83.5%)优于对照组(75.0%)(P<0.05);观察组血清NO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hs-CRP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FIB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应用血栓通粉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助于稳定冠状动脉硬化斑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4.
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8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硝酸甘油5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治疗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10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能显著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症状,改善心绞痛患者的缺血心电图。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3%,对照组为79.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明确有效,是临床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5.
比索洛尔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47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郑东诞  曾群英  王强  许庆  郭象淼 《新医学》2006,37(7):445-447
目的:观察比索洛尔佐治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47例和对照组45例,2组均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雷米普利5 mg/d,阿司匹林0.1g/d,氟伐他汀400mg/d,疗程均为2年).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起始量1.25 mg/d,每周调整1次剂量,至5~10 mg/d,疗程为2年.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电图的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并比较2组心绞痛、AMI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及再住院率.结果:2组治疗6个月、1年、2年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均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不良反应轻;治疗组降低心绞痛、心律失常发生率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佐治UA,只要掌握好比索洛尔的适应证,并根据病情调整比索洛尔的剂量,可取得好的疗效,且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病情重,变化快.近1年来,我们采用静注地尔硫(艹卓)(合贝爽注射液,天津田边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治疗20例UAP患者,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静滴 5 单硝酸异山梨酯 (IS 5 MN)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6 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以IS 5 MN 4 0mg d治疗 ;对照组以硝酸甘油 (NTG) 2 0mg d治疗。结果IS 5 MN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 94 .4 % ,NTG组总有效率75.8% (P <0 .0 5)。两组均能降低心肌氧耗指数及ECG的∑ST ,且IS 5 MN能增加UCG心功能指标。结论静滴IS 5 MN比NTG更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缺血变化 ,且IS 5 MN有改善心功能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LMWH)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即给予阿司匹林150mg·d-1口服加常规抗心绞痛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5000u皮下注射2次·d-1,疗程10d。结果 10d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8%,对照组为64.2%(P<0.05;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1.4%,对照组为46.4%(P<0.05),治疗组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更有效、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9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46例,应用常规药物+丹参多酚酸盐200mg/d;连用10d。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常规心电图ST改变、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结果:(1)治疗组的临床疗效、缺血心电图均比对照组有明显改善(P均<0.05);(2)两组治疗后hs-CRP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1),治疗组hs-CRP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能缓解老年UAP患者的症状,改善心肌缺血,且能降低hs-CRP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钙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中临床疗效及预后判定。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住院患者56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25例,给予常规抗心绞痛治疗;B组31例,给予常抗心绞痛治疗同时加低分子肝素钙5 000 IU,皮下注射,每12h 1次,7d为1个疗程。以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心电图改变,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通过观察心电图的变化、临床症状的改善.对UAP患者的治疗有肯定的疗效。结论: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应用抗凝方法(经t检验,P<0.005)疗效显著,明显控制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并有效预防和防止了心肌梗死(AMI)的发生及心脏猝死。且使用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对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0例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红花黄色素治疗组(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时间为14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83.33%,对照组心绞痛疗效、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67%、75.00%。结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能显著改善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将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8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而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ml,皮下注射,2次/d,共7d,结果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86.84%,心电图总有效率84.21%,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主要指标均明显改善。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确切,副作用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和治疗组(常规治疗加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观察治疗前后每日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常规12导联心电图ST—T段改善情况,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冠心病事件发生情况和出血并发症等。结果治疗组64例,总有效率95.4%,对照组64例,总有效率76.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从疗效、冠心病事件发生、安全性方面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4.
葛根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葛根素治疗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0例老年人UAP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60例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配合葛根素静滴,对照组60例只行基础治疗,观察心绞痛、心电图、心功能血脂等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为95.0%,心电图总有效率78.3%,并能显著改善左心功能,调节血脂,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葛根素对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9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46),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每次10丸,3次/d)口服,疗程为3周。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不稳定心绞痛患者症状、心电图的改变。结果: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80%,均优于对照组。与用药前比较,治疗后心绞痛症状分级降低,心电图S-T、T有改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短期疗效好,且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49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选择诊断明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分为治疗组(49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卧床休息、心电监护、吸氧、镇静及阿司匹林、硝酸甘油、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荆治疗,治疗组除给予对照组所采用的治疗措施外,加用低分子肝素钠和麝香保心丸,观察两组治疗心绞痛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心电图缺血性ST段下移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钠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肯定,安全,优于常规抗心绞痛治疗.  相似文献   

17.
陈丽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1):5079-5080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2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04例)和观察组(11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7%,对照组总有效率77.9%,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观察组1.8%,对照组9.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提高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速避凝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将 6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 3 3例 ,对照组 3 5例 ,其中治疗组用速避凝治疗 10天 ,对照组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4.85 % ,与对照组的 60 %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速避凝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显著疗效且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25例与对照组115例,对照组予钙离子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240 mg/d及联合红花注射液20 ml/d,14 d为一个疗程。监测治疗前后常规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血液流变学、心肌酶、肌钙蛋白、肝肾功能、血糖、血脂等,记录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6%和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缺血心电图的疗效分析及血液流变学参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患者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均轻微。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联合红花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曲美他嗪联用麝香保心丸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的效果。方法 选取收治的UA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干预,对照组采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托伐他汀钙片及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麝香保心丸+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3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采用曲美他嗪治疗的同时联用麝香保心丸,可有效提高UA治疗效果,抑制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