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愈加重视,对护理需求不断扩大,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方式已由过去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过渡到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人们越来越重视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护患重视。  相似文献   

2.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病人为中心,以执行护理程序为基础。以促进患者健康为目标,以为患者解决问题为目的,对患者进行身心护理。它是责任制护理的发展和完善,是护理事业发展的趋势,开展病房整体护理是当前较为理想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它不仅重视患者的疾病护理,而且重视患者的心理、生理、社会等方面的要求,还重视患者的预防、保健和康复等。  相似文献   

3.
浅析健康教育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疾病的认识和治疗已不能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要,预防、保健,康复的复合形式已成为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护理已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病人为中心和以健康教育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我们应如何在整体护理中开展健康教育,这就为护理事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所以我们护理人员应不断更新健康理念,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王树荣 《天津护理》2002,10(1):44-46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及医学模式的转变,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整体护理应运而生。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把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向以促进和恢复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整体护理涉及的问题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5.
门诊健康教育对提高护理质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医学治疗模式在向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过去以疾病护理为中心的护理模式也向着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护理工作的职责由被动地执行医嘱转变为全面主动地了解患者的心理、社会状况及疾病,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抚慰的过程,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护士不仅是护理者,更是健康教育者。  相似文献   

6.
1门诊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门诊是体现医院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医院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疾病诊疗中心,更是开展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随着人类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人类对生存和生命的质量越来越重视,健康将成为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健康教育问题显得愈来愈重要。护理模式发生了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护理向以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转变,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对健康的需求,新的形势给门诊护士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7.
浅谈外科心理护理的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 ,促使人们重视心理、社会、文化因素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 ,我国八十年代起各医院是将病人看成一个整体 ,以病人为中心 ,以护理程序为框架 ,对病人实施身心两方面的护理。这种护理模式不但要求护士作好日常生活护理 ,而且还要善于运用护理心理学知识 ,尤其是外科病人 ,手术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应激 ,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 ,作好病人的心理护理 ,就显得更为重要 ,具体实施浅谈如下。1 心理护理的概念护理心理学即是心理学和护…  相似文献   

8.
从健康教育入手,实施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宁  陈增蓉 《华西医学》1997,12(4):507-508
从健康教育入手,实施整体护理宁宁陈增蓉印义群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更加重视,促使护理模式逐渐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我科从1996年9月开展整体护理模式病...  相似文献   

9.
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 ,现代护理学已从以疾病护理为中心发展为以病人护理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护士的职责已扩展为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和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在护理教学和护理人才培养中 ,强化学生的健康教育意识 ,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教育能力 ,对于适应这一变化具有重要意义。1 健康教育是护理工作者的重要职责1 1 护理工作的对象不仅是病人 ,也包括健康人传统的护理观念把护理的对象仅仅理解为对各类病人的护理 ,这是对护理学片面的认识 ,是我国的发展状况给人们形成的一种偏见。 1978年WHO在斯图加特与德意…  相似文献   

10.
健康教育是护士针对住院患者的生理、心理、文化、社会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它是通过向患者传授所患疾病的有关医学、护理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调动患者积极参与自我护理保健能力,达到恢复健康的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转变,患者健康教育在护理工作中越来越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国际护士会明确提出护士的职责为“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促进健康”。这就要求护理人员不但要自己掌握丰富的知识,而且要将这些知识传授给患者,使之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改变以往不良的健康行为。良好的护患沟通是有效健康教育的前提。我院在实施整体护理工作中重视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把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整个护理活动之中。把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医学护理知识,指导促进疾病康复作为重要职责。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身心健康更加重视,促使护理模式逐渐从传统的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我们从1997年10月以来,从健康教育人手,对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收到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从现代护理模式谈高等护理教学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护理模式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护理专业更重视人而不是疾病;重视人对健康问题的身心反应而不仅仅是器官或组织的改变。因而护理专业的发展,首先体现在护理观念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转变。但护理教育模式仍滞后于现代护理的发展。根据护理教育存在的不足,我校对现行的三年制护理专业教学计划设置和教材、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以探索适合于护理学科发展的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13.
整体护理是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和社会需求,以及护理科学发展的一种变革,其宗旨是以科学的工作方法-护理程序指导临床护理工作.以从患者的整体出发,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满足患者身心、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需求.其实质就是以患者为中心的高质量护理服务.而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观念,经验性护理管理方式,滞后于医疗改革形势,满足不了社会、患者对护理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护理工作改革.  相似文献   

14.
目的将心理护理贯穿到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切实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全方位护理服务。方法要求护士整体看待患者,既帮助患者解除躯体病痛,又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重视心理、文化层次、社会因素在疾病中的作用。结果为缩短疗程,获得真正意义的健康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使其在精神上得到安慰和支持,解除其思想顾虑,从而达到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结论现代护理模式要求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手术室护理也已由单纯的手术期配合过渡到围术期的整体护理.  相似文献   

15.
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护理工作的中心也从原来单纯的治疗疾病的护理模式转变为根据病人身心、社会、文化需要提供高质记录片量的整体护理模式。从重视疾病的向康复保健和预防方面转化。重视社会生活和环境因素对疾病变化的影响,注意调动患者主动参与护理的积极性。那么,为了提供适合患者情况的个体化护理,护士就必需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沟通,以便更好地了解患者,最大限度满足他们的需要,促进护患关系的良好发展。但是要怎样与病人交流沟通,又需要注意哪些和方法,下面就谈一点笔者的体会。  相似文献   

16.
整体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李迎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381-6381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在个性化张扬的今天,人们医疗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服务于人类单纯的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护理也由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转变为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并向个性化护理延伸。每个患者即是社会成员,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社会、文化、生活背景。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笔者对整体护理中的个性化护理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7.
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按护理程序开展工作,对患者实施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全方位服务.为适应人们日益增长的健康需要及现代护理学发展需要,护理人员必须转变观念,将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功能制护理转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1-2],以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患者满意度,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为此笔者根据骨科和脑外科的特点,于2003年2月开始,制订了一种具有针对性和专科性的新的护理模式,并于2003年4月开始实施,现将实施方法及实施前后的效果对比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护理工作必须从以前的“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向“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转变。适应新的医学模式,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单纯护理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多元化护理模式发展,宗旨是“以病人为中心,以现代护理为基础,以护理程序为手段,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整体护理”。现将我在护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新的健康观念的提高,作为系统化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病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根据心身医学理论:人的健康和疾病是受生物、心理、社会多方面因素制约和影响的,人一旦生病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反应,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实施有效的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相似文献   

20.
国内护理健康教育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杨凤霞  张明华 《现代护理》2003,9(11):890-891
随着整体护理的改革深入,健康教育日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正在被广大护士所接受。实施健康教育措施,达到解决病人的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等方面的健康问题,促进整体护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