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目的探讨远端胃癌手术的消化道重建方式。方法对我院1999年9月~2004年9月收治并手术治疗的115例远端胃癌进行回顾性分析。行BillrothⅡ式手术56例,BillrothⅠ式手术59例。比较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5年生存率。结果 BillrothⅡ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都远高于BillrothⅠ式(P0.05)。两者的5年生存率相似(P0.05)。结论 BillrothⅠ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符合生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是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窦癌术后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与患者生存质量的关系。方法:对本院2000年至2006年经病理证实的胃窦癌4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BillrothⅠ式157例(36.0%),BillrothⅡ式279例(64.0%)。随访2a,比较其术后的并发症、Visick分级指数。结果:BillrothⅠ式吻合术后患者的Visick分级指数Ⅰ级~Ⅱ级占80.3%,BillrothⅡ式返流性胃炎、倾倒综合征的发病率分别为29.0%、5.4%。结论:BillrothⅠ式吻合术重建消化道,操作简单,符合生理,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对无明显浸润性生长的胃窦癌,BillrothⅠ式吻合术是根治性远端胃切除术后理想的消化道重建方式。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9例胃大部切除术后胆石症胆囊炎患者,其中男6例,女3例;BillrothⅡ式术后8例,BillrothⅠ式术后1例;5例为多次手术。术后近期效果良好。手术的要点是一期胆囊切除、胆总管十二指肠端侧吻合,建立一个通畅的胆肠引流。  相似文献   

4.
根治性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8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治疗方法,旨在提高Ⅰ期手术治愈的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手术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208例,其中86例(41.35%)采用胃大部连同病灶切除Ⅰ期治愈,胃肠重建采用Billroth Ⅰ式吻合18例(20.93%),Billroth Ⅱ式吻合68例(79.07%),Billroth Ⅱ式结肠前吻合42例(61.76%),结肠后吻合26例(38.24%).结果 86例中除1例Billroth Ⅱ式吻合术后发生胃瘫并发症,经保守治疗1个月治愈外,其余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均随访>5年情况良好.结论 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的Ⅰ期手术治疗,解决了因溃疡穿孔单行修补术后再次复发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粘连、溃疡恶变而重复手术等问题,缩短了治愈周期,提高了生存质量,减轻了患者的二次手术痛苦和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5.
桂双元 《海南医学》2012,23(21):63-65
目的比较胃切除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术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代谢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于我院行胃切除及消化道重建术(BillrothⅠ式、BillrothⅡ式、Roux-en-Y式)的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术前及术后1、3、6个月患者体重、血糖(餐后血糖)、胰岛功能等疗效指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1、3、6个月血糖(餐后血糖)、HbA1c等指标在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后均有显著下降(P<0.05),胰岛功能有明显改善(P<0.05);同时采用BillrothⅡ式及Roux-en-Y式的患者上述指标在术后所选时间改变均较BillrothⅠ式更为明显(P<0.05),但BillrothⅡ式及Roux-en-Y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消化道重建术对2型糖尿病均有一定治疗效果,BillrothⅡ式及Roux-en-Y式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较BillrothⅠ式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临床资料。结果三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胃排空时间依次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三种术式顺序,依次延长。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术后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发生率最高;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最低;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其余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均〉90%。结论手术治疗胃溃疡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临床效果良好,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355例溃疡病施行胃次全切除后因并发症而再次手术的26例,对胃切除术后常见的几种并发症进行探讨。文中就胃次全切除的二种术式进行比较,由于再手术的26例均为BillrothⅡ式手术,提出争取做成BillrothⅠ式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胃窦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二种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近期并发症及对糖尿病的影响的差异.方法 回顾2006年1月-2009年6月我院手术治疗的胃窦癌合并2型糖尿病且入院前未行药物治疗的患者16例,其中8例采用BillrothⅡ吻合;8例采用Billroth Ⅰ吻合术.结果 BillrothⅡ吻合患者术后糖尿病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行Billroth Ⅰ吻合的患者,而二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在术后近期并发症上无差异.结论 对于胃窦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患者,行根治性远端胃切除D2淋巴结清除术BillrothⅡ式吻合可能是较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9.
张刘兆  孙陟  张长乐 《安徽医学》2017,38(5):612-618
目的 系统评价毕罗Ⅰ式(BillrothⅠ)、毕罗Ⅱ式(BillrothⅡ)及Roux-en-Y胃旁路术(RYGB)3种消化道重建方式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术后糖尿病病情改善情况.方法 检索Pubmed、Spinger Link、Cochrane library、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自建库至2015年12月31日收录的有关非肥胖型T2DM患者在施行3种常见消化道重建后相关代谢指标改变情况的文献,以"食管空肠吻合" "BillrothⅠ"BillrothⅡ"Roux-en-Y" "非肥胖"为检索词,手工检索相关数据库的参考文献,以NOS评分为文献质量评价标准,统计分析体质指数(BMI)、血糖代谢指标、手术有效率及胆固醇代谢情况,并根据手术重建方式、文献研究类型及患者是否合并胃癌进行亚组分析,采用Stata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确定糖尿病病情改善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20篇,其中BillrothⅠ式手术83例、 BillrothⅡ式手术217例、 Roux-en-Y胃旁路手术656例;和术前相比,3种重建方式对BMI、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的总体降低值分别为: 2.29 kg/m2、3.13 mmol/L、1.83、1.68、0.7 mmol/L(P均<0.05),手术总有效率为76%;根据手术方式进行亚组分析发现: BillrothⅠ式重建方式在术后BMI、FBG、HbA1c下降值、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BillrothⅡ式和RYGB这两种消化道重建方式(P均<0.05);BillrothⅡ式重建方式在减重方面要优于RYGB(P<0.05),但在FBG、HbA1c及手术总有效率方面不及RYGB(P<0.05) 在患者有无胃癌的亚组分析中: 胃癌患者术后BMI、FBG、HbA1c、HOMA-IR下降值及手术有效率方面均低于非胃癌患者(P均<0.05).结论 对于非肥胖型二型糖尿病患者,RYGB术能在有限范围内改善糖尿病病情.  相似文献   

10.
我院用 Olympus GIF—K_2型胃镜对胃大部切除术后,出现症状而就诊的27例病人进行检查。释内窥镜与(或)活体组织检查,发现 BillrothⅡ式较Ⅰ式手术,术后并发症多且严重。如胆汁返流所致的吻合口炎,残胃炎,残胃溃疡及食道溃疡等。故Billroth Ⅰ式手术较为理想。术后内窥镜检查以20天左右为安全。必要时在一周左右也可进行检查,但须细心操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肠吻合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应用胃肠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Ⅰ式26例,Billroth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胃肠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消化性溃疡的外科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化性溃疡外科治疗的基本手术方式有胃大部切除术,胃肠道重建有胃十二指肠吻合术(Billroth—Ⅰ式)和胃空肠吻合术(Billroth—Ⅱ式),并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术式,治愈了大量消化性溃疡患者。但是,其众多的术后并发症亦同样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学者在这二种术式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设计出许多更为合理、完善的新术式,使术后并发症大为减少,吻合更加符合解剖生理要求,提高了患者术后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分析胃大部切除术后具体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探讨胃大部切除手术方式的选择和术后的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间收治的行胃大部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02例,根据患者具体的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毕Ⅰ式组和毕Ⅱ式组,其中毕Ⅰ式组采用BillrothⅠ式吻合术式治疗,患者有62例,毕Ⅱ式组采用BillrothⅡ式吻合术式治疗,患者有50例。统计两组的临床资料,特别是术后并发症和溃疡复发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在胃排空障碍(DGE)、碱性反流性胃炎、肠梗阻以及营养性合并症的差异性较大,毕Ⅱ式组要比毕Ⅰ式组的发生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溃疡、消化道出血、倾倒综合征、肠黏连以及残胃癌等并发症情况的表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的手术方式带来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不同,结合临床患者的实际并且进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和减少疾病的折磨,进而阻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胃肠吻合器在胃大部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应用胃肠吻合器行胃大部切除术的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其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28例,胃窦部溃疡穿孔6例,胃小弯溃疡穿孔2例.采用Billroth Ⅰ式26例,Billroth Ⅱ式8例,Roux-en-y胃肠吻合2例.结果 全组无吻合口瘘,无吻合口狭窄及出血.结论 急诊情况下行胃大部切除术应用胃肠吻合器除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外,还有使手术简单化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蔺禹 《吉林医学》2010,31(5):584-585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分别采取三种不同术式进行治疗的情况。结果: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总有效率100%,其次为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有效率93.3%,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有效率相对较低(90%),三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illrothⅡ式胃空肠吻合术治疗的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倾倒综合征、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63.3%,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伤口感染的并发症发生率为本组最低,Roux-en-Y胃空肠吻合术输入袢梗阻、吻合口溃疡、伤口感染的发生率介于其他两种术式之间,而其没有倾倒综合征发生。三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P<0.05);但三组术后之间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illrothⅠ式胃空肠吻合术临床疗效较好,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向荣超  邓志纲  向春华  智星  鲍峰  沈俊 《西部医学》2018,30(12):1805-1809
【摘要】目的 探讨Billroth Ⅰ式、Billroth Ⅱ式及Roux en Y吻合术对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指标、胃肠功能恢复及术后1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将2015年2月~2018年2月于绵阳市中心医院胃肠外科行远端胃癌根治术的80例患者根据消化道重建方式不同分为A组(Billroth Ⅰ式吻合术,n=22)、B组(Billroth Ⅱ式吻合术,n=30)、C组(Roux en Y吻合术,n=28)。记录并比较3组围术期指标及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随访1年,采用Chew wun Wu特殊症状量表评价患者术后6个月的营养状况,并比较两组术后1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均为C组>B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拔管时间、经口进食时间均晚于A组与B组,且住院时间长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反流烧心感症状评分高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残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吻合口炎症、吻合溃疡、残胃炎、胆汁反流、反流性食管炎、倾倒综合征各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远端胃癌根治术后选择Billroth Ⅰ式吻合术操作更加简单,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更符合人的正常生理通道;Billroth Ⅱ式吻合术操作虽较Roux en Y吻合术更为简便,但并发症多;Roux en Y吻合术手术操作复杂,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慢,但其抗反流效果及安全性更好,并发生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unctionalDelayedGastricEmptying,FDGE)的病理生理特点和临床转归特点,以期提高FDGE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确诊的34例FDGE,调查了FDGE的临床特点和治疗预后。结果:34例患者中,BillrothⅠ式吻合13例,BillrothⅡ式吻合21例,平均每日胃管引流量1800ml。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提示造影剂在胃内潴留,胃壁收缩蠕动较差。胃镜检查提示残胃扩张,但不存在机械肠性梗阻。2例行手术治疗,其中1例误诊为胃空肠吻合口机械梗阻,再次手术探查未见梗阻,术后8d恢复正常胃肠蠕动;另1例合并吻合口出血,将BillrothⅠ式吻合改为BillrothⅡ式吻合,再次手术后45d后拔除胃管。32例非手术治疗,其中6例于术后10d内缓解,17例于术后11~15d缓解,7例于术后16~29d缓解,2例于术后32d和45d缓解。结论:临床表现是FDGE的主要诊断依据,胃镜和上消化道X线造影检查有重要价值,排除存在机械性梗阻后应积极采取非手术治疗,不应盲目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胃切除后血糖代谢的影响。方法将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该院行根治术的100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按不同消化道重建方式分为BillrothⅠ式组33例,BillrothⅡ式组36例,Roux-en-Y式组31例,综合分析3组患者术前、术后血糖变化。结果 1BillrothⅠ式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FBG)及餐后2 h血糖(PG-2h)水平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BillrothⅡ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730±0.859)mmol/L、(7.328±0.706)mmol/L、(6.512±0.714)mmol/L、(6.802±0.813)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74±0.918)mmol/L、(7.429±1.432)mmol/L、(7.504±1.019)mmol/L、(7.657±2.033)mmol/L;Roux-enY式组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6个月的空腹血糖分别为(8.972±0.843)mmol/L、(7.226±0.516)mmol/L、(6.468±0.533)mmol/L、(6.7042±0.721)mmol/L,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1.938±0.957)mmol/L、(7.024±1.917)mmol/L、(7.382±1.614)mmol/L、(7.665±1.953)mmol/L,BillrothⅡ式组和Roux-en-Y式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结论 BillrothⅡ式手术和Roux-en-Y式手术能够有效改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血糖代谢。  相似文献   

19.
胃大部切除术用于治疗溃疡病已有一百多年。常用的术式为Billroth Ⅰ式和Ⅱ式(下称Ⅰ式和Ⅱ式),目前国内外仍以Ⅱ式采用较普遍。据14,303例胃切除术统计,Ⅱ式占75.6%,而Ⅰ式仅占24.4%。Ⅰ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预防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术式、种类、手术操作和预防。结果 46例患者中34例行BillrothⅡ式,12例为BillrothⅠ式。术后十二指肠残端瘘2例、胃肠吻合口破裂2例、吻合口出血8例、梗阻14例、碱性反流性胃炎13例、残胃胃瘫4例、倾倒综合征3例。2例死亡,其他治愈。结论胃大部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包括术式、手术操作、术前准备、术后处理等方面,其中术式和操作是预防重点,术前营养状态、术后处理为预防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