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七氟醚麻醉对肝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80例肝癌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异氟醚麻醉;实验组行七氟醚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和恶心呕吐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癌手术患者行七氟醚麻醉,能够显著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七氟醚麻醉对肝癌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选取的76例肝癌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给予治疗组患者七氟醚麻醉,给予对照组患者异氟醚麻醉,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术后0.5 h疼痛发生率为2.6%,无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术后0.5 h疼痛发生率为占5.3%,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3.2%。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对比(P〉0.05),治疗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苏醒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肝癌术中采用七氟醚麻醉,可明显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加快术后苏醒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七氟醚复合不同剂量的氯胺酮,辅助丙泊酚、咪达唑仑、氟哌利多静脉麻醉对小儿全麻(气管插管组和非插管组)术后呕吐(POV)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选择1~7岁,8kg以上,无先天性心肺疾病、近期无严重上呼吸道感染、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患儿96例。随机分为持续吸入七氟醚复合静脉注射氯胺酮、异丙酚、咪达唑仑、氟哌利多组(组1);间断吸入吸入七氟醚复合肌注氯胺酮组(组2);间断吸入七氟醚复合肌注氯胺酮辅以咪达唑仑组(组3),每组32例。各组患儿切皮前均常规静注地塞米松。麻醉过程中监测呼吸循环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术毕全醒后(有气管插管的拔除导管)在麻醉恢复室(PACU)观察30min,各生命体征平稳、警觉镇静(改良OAA/S)评分4分以上,送返病房继续观察有无呕吐及呼吸、心率参数等。皆行PCIA术后镇痛。结果:组1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2、3组(P〈0.05),组2、3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七氟醚复合静脉注射氯胺酮,辅以异丙酚、咪达唑仑、氟哌利多麻醉用于幼儿全麻,术后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联合昂丹司琼预防七氟醚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0例择期拟行全麻腹腔镜术的妇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60例,分别为对照组(A组,不用止吐药)、地塞米松组(B组)、昂丹司琼组(C组)和地塞米松+昂丹司琼组(D组),观察并比较4组患者在术后24 h内出现恶心、呕吐的情况。结果:4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分级不全相同(Hc=33.590,P<0.05),B、C、D组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A组(P<0.0083),B组与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2,P>0.05),B、C组也均高于D组(P<0.0125)。结论:地塞米松和昂丹司琼均能较好预防术后恶心、呕吐,2药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比单一应用的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氯胺酮对小儿术后呕吐的影响。方法将医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108例需择期手术的小儿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各36例。A组持续性吸入七氟醚联合氯胺酮;B组间断吸入七氟醚联合氯胺酮;C组仅予氯胺酮肌内注射。比较3组术中麻醉效果、术后患儿呕吐状况及其他不良反应。结果 B、C组麻醉一般情况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患儿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B、C 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 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氯胺酮在小儿术中持续性吸入,患儿术后的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七氟醚与异氟醚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麻醉中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维持麻醉。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及拔管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结果:观察组苏醒时间早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拔管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前的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d1和术后d3简易智力状态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在老年手术麻醉中均可获得较好麻醉效果,但二者均可影响到患者术后认知功能,但七氟醚影响较小,术后认知功能恢复快,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异丙酚对全麻术后病人恶心、呕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异丙酞预防术后恶心、呕吐的作用。方法 47例拟行选择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被随机分为A组(24例)和B组(23例)。A组以芬太尼、异丙酞和万可松行麻醉诱导;B组以芬太尼、硫喷妥钠和万可松诱导。两组均以吸入异氟醚维持。观察两组病人的麻醉恢复特点和术后24h内恶心、呕吐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唤醒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及应用镇吐药病人数相比较,A组各值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异丙酞行全身麻醉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恶心、呕吐,并可显著缩短麻醉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观察低流量七氟醚麻醉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方法神经外科择期手术患者35例,采用七氟醚低流量麻醉。监测呼吸环路内氟甲基二氟乙烯醚(compoundA)的体积分数;采集术前、术毕及术后2、2,4、72h的静脉血,检测血清氟离子(F-)、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留取术前、术毕及术后24、48、72h的尿样,检测总蛋白(TP)、岛微球蛋白(β2-MG)和β-N-乙酰氨基葡萄糖昔酶(NAG)水平。结果compound A体积分数最高为(36.37±9.72)×10^-6,血清F-浓度最高达(23.12±7.68)μmol·L-1,麻醉后除TP、β2-MG-过性增高外(P〈0.05),其他指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增高的TP和β2-MG分别与compotmd A体积分数之间不具有相关性。结论低流量七氟醚麻醉后除TP、β2-MG一过性增高外,对肝、肾功能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七氟醚、异氟醚和安氟醚麻醉后的苏醒特征,将36例择期开胸手术病人均分为三组,用快速肺泡冲洗法分别测定各药物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并系统观察临床苏醒过程。结果,七氟醚的初醒和完全清醒MAC为0.37±0.08%和0.26±0.06%;异氟醚为0.32±0.04%和026±0.04%;安氟醚为0.37±0.04%和0.31±0.05%。初醒和完全清醒时间七氟醚为5.0±1.9min和8.3=1.7min;异氟醚为8.9±2.6min和12.9±3.0min;安氟醚为9.6±2.9min和15.4±5.1min。显示尽管三种药的停药前维持浓度依次降低,但苏醒时间则依次延长,表明七氟醚的苏醒确实更快。另外发现术后三组病人均对初醒时的情景无明确记忆,完全清醒后还有3~5min的遗忘期。  相似文献   

11.
吸入麻醉新药七氟醚用于老年危重20例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癌症病人中老年者居多数。由于年龄增长,各系统器官不断发生退行性改变。动脉硬化的加重,肺功能的减退,肝肾功能的损害都使老年癌症病人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低肺功能、肝硬变的机会增加。这些都为癌症手术病人的麻醉增加了难度。除了要求麻醉医师不断提高麻醉处理技能,以保证高质量的麻醉,降低麻醉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还要不断  相似文献   

12.
13.
王先锋  马亚  李雷  乔伟 《安徽医药》2013,17(11):1963-1964
目的比较七氟醚、地氟醚、氯胺酮用于小儿阑尾切除术麻醉效果。方法将72例需手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患儿随机分为七氟醚组、地氟醚组、氯胺酮组,每组24例,记录三组患儿术中麻醉效果、诱导和苏醒时间、术中摇头和肢体活动、安全离手术室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呕吐等指标。结果三组麻醉效果近似(P〉0.1),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安全离开手术室的时间七氟醚组和地氟醚组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1,P〈0.05)。患儿术中出现摇头、肢体活动,七氟醚组、地氟醚组明显少于氯胺酮组(P〈0.01)。三组术后呕吐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急性阑尾炎小儿行阑尾切除术,面罩吸人七氟醚、地氟醚的麻醉效果总体质量优于氯胺酮静脉麻醉。  相似文献   

14.
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莺  赵志斌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5):75-75,78
目的:比较异氟醚与七氟醚对老年人麻醉后苏醒和认知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80例,随机分为异氟醚组(n=40)和七氟醚组(n=40)。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监测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测定患者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手术时间以及输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七氟醚组患者的手术后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异氟醚组,两组患者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七氟醚麻醉后苏醒较异氟醚快,但两者对麻醉后老年患者认知能力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七氟醚麻醉诱导在患者全身麻醉中的使用,评价七氟醚用于患者全身麻醉诱导的使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间来我院进行外科手术的小儿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将30例小儿患者按照性别、年龄、病况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的原则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使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对对照组使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手术进行过程中采用连续静脉泵注丙泊酚维持麻醉,记录患儿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麻醉诱导的时长(从麻醉到睫毛反射消失)、手术过程中及苏醒后的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各生化指标均有所下降,试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在麻醉诱导前后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的变化值和麻醉诱导的时长均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手术过程中,试验组呼吸抑制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试验组有7例患儿出现躁动,而对照组有2例患儿出现躁动的现象。结论七氟醚用于患儿全身诱导麻醉安全、有效,能实现快速诱导,并且诱导平稳,建议推广使用于患儿的麻醉诱导。  相似文献   

16.
史小凤 《海峡药学》2016,(11):120-121
目的 对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 将我院行外科手术患儿80例分为七氟醚组(40例)与氯胺酮组(40例),对两种麻醉方法 做出评价.结果 七氟醚组诱导5min、10min的HR明显高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的疼痛反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长于氯胺酮组(P<0.05),而睁眼或体动、出室时间明显短于氯胺酮组(P<0.05);七氟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明显少于氯胺酮组40%(P<0.05).结论 七氟吸入麻醉具有苏醒快、易调控管理、不良反应少等优点,患儿容易接受,是小儿手术的优选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7.
李士军 《淮海医药》2011,(6):540-541
目的 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和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短小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对60例4~11岁的小儿在实施短小手术时,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分别使用七氟醚+丙泊酚,及氯胺酮+丙泊酚进行麻醉,并连续现察手术中患儿MBP、HR、SpO2的变化以及术毕停药后患儿的呼之睁眼、定向力恢复及离室时间.结果 2组的麻醉方法,诱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七氟醚在新生儿手术麻醉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新生儿手术32例,ASAⅠ级,患儿均无明显心肺疾病,所有患儿术前常规给予阿托品0.01mg/kg肌内注射。入室后让患儿自主呼吸,面罩吸入氧气5~6L/min+8%七氟醚吸入诱导,直至患儿睫毛反射消失,所有患儿均行气管插管。结果诱导时除起初有7例发生体动反应拒吸麻醉药外,诱导过程均顺利。呼吸道分泌物少,肌松良好,插管条件良好。无呛咳、喉痉挛、支气管痉挛发生。血压、心率无明显波动,诱导过程顺利。术中维持平稳,术后自主呼吸很快恢复,苏醒快而完全。结论七氟醚应用于新生儿手术麻醉中临床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40例择期手术患儿,年龄2~10岁,ASAⅠ~Ⅱ级,用七氟醚麻醉诱导和氯胺酮全麻后严密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者的麻醉诱导时间、麻醉清醒时间。结果 40例患儿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平稳。手术顺利均痊愈出院。其中七氟醚吸入麻醉组麻醉诱导时间及麻醉清醒时间均短于氯胺酮全麻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七氟醚应用于小儿外科手术麻醉无异味刺激,诱导快,安全、操作简便,术后麻醉苏醒快,兴奋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少,优于氯胺酮全麻组,是小儿麻醉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20.
何峰  曾山 《北方药学》2013,(9):121-121
目的:探讨儿童腹股沟手术基础麻醉中肌注氯胺酮与吸入七氟烷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对比。方法:选择100例择期行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患者,年龄3~6周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A组(肌注氯胺酮5mg/kg),B组(吸入8%七氟烷),每组各50例(n=50)。分别于术后2﹑4﹑8﹑12﹑24小时随访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发生次数及生命体征变化。结果:A组肌注氯胺酮5mg/kg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吸入8%七氟烷。结论:儿童腹股沟疝疝囊高位结扎术基础麻醉中运用吸入七氟烷可明显减低患儿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