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放射治疗(Radiation therapy,RT)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手段之一,在肺癌、食管癌等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中,由于治疗中有时需要将较大体积的肺组织暴露在高剂量射线中,肿瘤周围的肺组织受到超过其耐受阈值的射线剂量,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 Pulmonary Injury),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放射性肺损伤是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和最常见的并发症。因而一直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笔者就本院60例放射性肺炎患者进行临床报道。  相似文献   

2.
<正>在肺癌的放射治疗中,不可避免地使部分正常肺组织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不同程度不同的放射性损伤,特别是靶体积较大时,往往需要更多的剂量才可控制肿瘤,肺组织的耐受量更是肿瘤放射治疗剂量限制的重要因素。三维适形技术可提高靶区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局部晚期或者不能手术的肺癌患者,目前放射治疗仍是重要的局部治疗手段。有研究发现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的提高与放疗剂量密切相关,但是随着放射治疗剂量的增加,必然增加正常组织受量,引起急性放射性肺炎、放射性肺  相似文献   

4.
唐正中  胡宗涛  王崇  魏磊  刘美琴 《安徽医药》2018,22(6):1116-1119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肺损伤(radiation-induced lung injury,RILI)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4-2015年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64例,采用美国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radiotherapy oncology group,RTOG)标准评估RILI级别,以放疗结束后3月内发生≥2级RILI作为终点事件,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χ2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logistics多元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64例中23例发生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率35.94%;单因素分析发现性别、年龄、病理类型KPS评分、化疗周期数、肿瘤分期及肿瘤直径与RILI发生率无关(P>0.05);而吸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否接受同期化疗、放疗总剂量、接受超过某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全肺总体积的百分比(肺V5、V10、V20、V30)、平均肺受量(mean lung dose,MLD)及计划靶体积(planning target volume,PTV)与RILI发生率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接受同期化疗、肺V5、计划靶体积及放疗总剂量是RILI发生率的独立因素.结论 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老年患者,若同期化疗、肺V5及放疗总剂量高、计划靶体积大,则需高度重视防治RILI.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比较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常规放疗(CRT)与调强放疗(IMRT)靶区剂量分布和心、肺组织接受的剂量,为临床选择放疗计划提供依据。方法使用TPS治疗计划系统,对100例Ⅱ、Ⅲ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别制定常规放疗与调强放疗计划,比较两种放射治疗计划的剂量分布和心、肺组织的受量。结果 IMRT的V95%明显高于CRT,而IMRT的V105%、V110%明显低于CRT,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RT的HI值较IMRT高,P<0.05。IMRT中患侧肺V20、V30、V40和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V30、V40、V50均低于CRT中相应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处方剂量为50 Gy时,调强放疗较常规放疗靶区剂量分布更均匀,且调强放疗还有效地降低了心、肺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和体积。  相似文献   

6.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8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肺癌患者常常合并心、脑血管多种疾病,确诊时往往不能手术治疗,故放射治疗在老年肺癌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 CRT)是近年来发展的一项新的放射治疗技术,能最大限度地增加肿瘤的局部放射剂量,并减低周围正常组织的放射剂量。我院2001年3月至2003年5月采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同时防止照射野相交处出现剂量热点和冷点。方法 采用单中心半野照射技术、CT模拟、TPS计划系统。结果 此方法可有效解决衔接野间剂量热点和冷点问题,最大限度减轻脊髓、肺、心脏等周围器官的照射剂量,减轻后遗症及并发症,剂量分布合理。结论 半野照射技术有助于提高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系统治疗肺癌68例。根据肿瘤的部位、临床靶体积大小、分类、患者状态、既往治疗情况与治疗目的(根治或姑息),以及肿瘤周围的组织、器官、有无淋巴转移等制定放射治疗计划及调整剂量分布。采用50%等剂量曲线覆盖PTV,500~800cGy/次×4~8次/疗程,2Gy分割生物效应等效剂量6400~7000cGy。结果:经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治疗的肺癌患者,第1个月消失率达13.24%,第2个月为19.21%,前2个月累计占32.45%,第3个月为60.29%,3个月肿瘤总消失率占92.74%,有效控制率为100.00%。结论:选择数字化陀螺旋转式钴60放射治疗系统分次治疗肺癌是一种新型可选择的放射治疗设备,由于它的特殊聚焦方式和增益比是获得良好疗效,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马蔺子素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马蔺子素(安卡)对鼻咽癌放射治疗的增敏作用及不良反应。方法158例经病理证实为鼻咽癌的患者随机分为马蔺子素联合放射治疗组(治疗组)和单纯放射治疗组(对照组),两组放射治疗方法、剂量相同,治疗组在放射治疗的同时服用安卡110mg/次,每天2次,直至放射治疗结束。采用增敏比(SER)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PR、CR)作为增敏的评价指标。根据全消率剂量曲线分析增敏效应的特征。结果鼻咽部和颈部转移病灶在达到PR和CR时的平均剂量,治疗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增敏比为106~124,治疗结束时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的CR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当放射治疗剂量达30Gy后两组疗效开始出现差别,随着剂量的递增差别渐扩大。治疗组出现较多的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反应(P<005)。照射野内正常组织未见明显增敏现象。结论马蔺子素对鼻咽癌原发灶和颈部转移灶均有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作为目前放射治疗的主流技术,利用IMRT治疗头颈部肿瘤、颅脑、胸部、腹部、盆腔等部位肿瘤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1]),IMRT能有效提高肿瘤靶区剂量,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达到提高治疗增益比的目的。计划验证作为检验放射治疗计划的精确性和可行性手段,对提高患者疗  相似文献   

11.
食管癌的三维适形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在肿瘤得到高剂量照射的同时,能减少周围正常组织和危及器官照射剂量,降低放疗引起的毒性反应。3D-CRT和IMRT在食管癌的治疗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肺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方法(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3DCRT)治疗肺癌,实现了精确定位,精确计划,精确放射治疗。结果有效率达(CR+PR)78.8%;放射治疗不良反应仅在1-2级内。结论该放射治疗技术与实践证明,放射治疗靶区与肿瘤形状一致或相近,靶区接受的剂量最大,提高了肿瘤控制率,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照射剂量,降低了放射治疗副反应,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是一项具有临床价值、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的新技术,值得在肺癌放射治疗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癌患者调强适形放射治疗DVH参数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分析经我院行调强放射治疗的142例肺癌患者的治疗情况:将患者分为非合并COPD组和合并COPD组,对每例患者肺的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进行评价,计算双肺的V20和双肺平均剂量(MLD)。急性放射性肺炎分级按RTOG急性放射反应分级标准评定。对V20、MLD与发生放射性肺炎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发生≥2级肺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率分别为26.2%和31.0%,其中双肺V20>25%或MLD>1500cGy时,合并COPD患者放射性肺炎发生率较非合并COPD患者发生率明显升高,且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V20>25%或双肺平均剂量(MLD)>1500cGy时,合并COPD的肺癌患者较非合并COPD肺癌患者更易发生放射性肺炎。  相似文献   

14.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剂量学验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 (IMRT)是近几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放射治疗方法。同常规放射治疗技术相比 ,调强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剂量分布可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适形 ,并可使靶区内剂量分布更均匀 ,从而使靶区周边组织免受或不受照射。但由于治疗机的精度及逆向放射治疗计划优化算法等的局限性 ,可导致调强适形放射治疗位置及剂量的不确定性。因此 ,调强治疗前的剂量验证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过程不可缺少的关键步骤 [1 ,2 ] 。1 材料和方法我院从 2 0 0 3年 2月开始采用核通公司 Plato逆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 ,通过 Anderson仿真体…  相似文献   

15.
组织间插植放射治疗是将具有针状外套的放射源直接插入肿瘤内进行放射治疗.其优点在于肿瘤组织本身得到高剂量照射,因放射剂量衰减梯度大,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少,减少了综合放疗的负担,提高治疗效果.我院于2000.9~2004.0共收治外生型宫颈癌36例,在进行传统综合治疗之前或之间,辅加肿瘤内间质插植放射治疗,消瘤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调强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42例需要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调强放射治疗组24例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18例,分别采用不同的放射治疗方法给予放射治疗。结果:在宫颈癌的放射治疗中,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PTV内的最大剂量为63.6Gy,直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分别是40.6Gy和44.8Gy;使用调强放射治疗PTV内的最大剂量是61.3Gy,直肠和膀胱的平均剂量分别是22.8Gy和25.9Gy。在扁桃体癌的放射治疗中,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PTV内的最小剂量是39.8Gy,脊髓的最小剂量是29.0Gy;使用调强放射治疗PTV内的最小剂量是57.9Gy;脊髓的最小剂量是12.8Gy。在上肢软组织肉瘤术后治疗中,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脊髓最小剂量是45.0Gy;使用调强放射治疗脊髓最小剂量是14.4Gy。结论:调强放射治疗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相比较,前者能使放射治疗的靶组织内的剂量分布均匀一致性得到明显的改善。四肢软组织肉瘤术后,不能采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但可以采用调强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原发性肝癌(PLC)患者质子射束治疗(PBT)计划与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进行比较,寻求降低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引起放射性肝病(RILD)发生率更有效的放射治疗方式,分析质子射束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物理优势和设野数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治疗的12例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等中心归一方法,中心剂量为66 Gy,质子治疗分别选用单野、两野和三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选用36野进行治疗计划的计算,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分析比较其剂量分布的差异。结果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D-CRT等中心剂量为66 Gy时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18.78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70.01%、53.71%、36.58%和22.95%。相同等中心剂量下,单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7.21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17.30%、15.60%、13.32%和11.52%,两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8.2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23.95%、21.40%、17.59%和11.16%,三个质子射束治疗计划正常肝脏组织的平均剂量为9.83 Gy,其V5、V10、V20和V30分别为35.03%、30.99%、16.31%和11.46%。12例患者无论是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脊髓、右侧肾脏、胃和胰腺的受照剂量均明显低于3D-CRT(P<0.002)。结论无论采用质子射束单野照射、两野照射还是三野照射,均较3D-CRT明显降低了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以及胰腺的照射剂量。随着质子射束数量的增加,正常肝脏、脊髓、右侧肾脏和胃及胰腺的照射剂量呈逐渐递增的趋势,但递增速度缓慢。质子治疗肿瘤直径<5 cm的原发性肝癌,两个射束足以满足治疗肿瘤和保护正常肝脏组织的需要,继续增加设野数,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放射治疗是治疗肿瘤的一种方法,其目标是提供一个剂量的电离辐射摧毁癌症细胞,同时保留周围的健康组织的最大完整性。不幸的是,辐射诱发的正常组织损伤,仍然是癌症放射治疗中限制总照射剂量的一个因素。早期和晚期不良反应,不仅限制辐射剂量,还可能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血管损伤是最常见的放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辐射引起的纤维化是伤口愈合过程中产生的主要不良反应。辐照内皮细胞产生炎性反应、凝血和血栓对辐射诱导的血管内皮功能障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认识辐射引起的内皮功能障碍的分子机制,有望改善未来的治疗策略,对防止或减少放疗的不良反应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清燥救肺煎剂对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的肺保护作用及对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介素-1(IL-1)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局部中晚期胸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放射治疗开始起服用清燥救肺煎剂200mL,每日2次,连续6个月;对照组单纯放射治疗。2组放射治疗前、后测定血浆TGF-β1和IL-1,放射治疗开始15d起观察临床症状、高分辨率CT和肺弥散功能。结果:放射治疗后2组血浆TGF-β1和IL-1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放射治疗后5个月、10个月2组CO弥散量下降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急性放射性肺炎和肺纤维化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燥救肺煎剂能抑制放射治疗后血浆TGF-β1和IL-1的过度表达,降低放射治疗后弥散功能的恶化,可以用于放射性肺损伤的干预。  相似文献   

20.
食道癌放射治疗中肺组织不可避免受到一定剂量照射,其对肺功能损害的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我们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56例单纯放射治疗的食道癌患者进行放疗前、中、后的肺功能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56例患者全部经病理证实为食道鳞癌,其中男性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