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张成军  乔福斌  陈娟  何艳丽 《河北医药》2014,(19):2920-2921
目的:分析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综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研究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PCI)治疗,对照组采用溶栓治疗。比较2组疗效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1);研究组患者心率、平均动脉压和尿量变化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好,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较药物溶栓效果更好,但仍需根据患者是否存在手术指征来选择PCI治疗或药物溶栓治疗。  相似文献   

3.
李俊强 《北方药学》2011,8(11):78-79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基本情况、危险因素及治疗疗效.方法:选择2001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1225例进行研究,按指南公布的标准进行AMI诊断.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参加本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与描述.结果:对研究一般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不同治疗的预后及生存率。方法对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经相关治疗痊愈31例(86.1%),死亡5例(13.8%)。结论早期的溶栓及PC I术使梗死相关血管恢复再灌注是避免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心源性休克(CS)的临床特征,探讨两种救治方法的优劣.方法 将91例AMI患者,分为溶栓治疗组(45例)与冠脉介入治疗(PCI)组(46例),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与近期预后的差异.结果 与静脉溶栓组比较,PCI组梗死血管再通率高,心功能明显改善,总有效率和显效率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总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结论 与溶栓治疗相比,PCI术能更有效的疏通血管,实现再灌注,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早期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分析。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6h内给予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结果两组在肌钙蛋白I、LVEF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25例,占62.5%,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效19例,占4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死亡15例,占37.5%,明显低于对照组死亡21例,占5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病情凶险,预后较差,尽管采用溶栓和PCI治疗但死亡率仍较高,PCI治疗的有效率较溶栓治疗的有效率高,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王树  余波 《中国医药指南》2010,8(19):244-246
<正>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cardiogenic shock,CS)是一种危及生命的急性病症,病死率高达40%~60%。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积极开展和主动脉内气囊反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将64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为71.9%,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MAP、HR、尿量具有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附注射液治疗,观察用药2h后血压、脉搏、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结果 用参附注射液后血压上升,ST明显改善,休克纠正.本文用药量最多560ml,最少180ml,疗程最长15d,最短3d.开始显效时间最早2h,最迟3d,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基本内涵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6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例好转出院,2例死亡。结论: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常合并心源性休克,掌握休克的特殊性,通过恰当的扩容、升压,灵活地根据血流动力学变化调节各种液体的输入予以纠正;右心室梗死伴下壁心肌梗死者常合并缓慢型心律失常,是造成患者治疗中猝死的主要原因。右心室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时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慎用利尿剂和血管扩张药,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资料。结果经对患者积极抢救,有效病例在住院期间休克得以纠正并存活。结论临床上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张家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2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和总结。结果经应用溶栓治疗、机械通气、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抗凝药物等相关治疗和处理后,19例患者抢救成功,抢救成功率为76%。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死率高,早期诊断,积极预防和治疗,可降低心源性休克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发心源性休克是严重致命性并发症,本文回顾我院急诊科及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患者10例,在纠正休克同时进行溶栓治疗,发病时间3~10小时,统计急诊资料及住院病历。  相似文献   

15.
心源性休克(CS)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并发症,是AMI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临床应予严密注视,并及时实施再灌注治疗,结合药物及机械辅助装置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本文结合国外近年有关研究综述AMI并发CS的诊断和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破格救心汤治疗心源性休克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的心源性休的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留观患100例,依入院先后次序交替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加服破格救心汤,对照组仅予西医常规治疗。3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24例,无效6例,其中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3例,其中12例死亡,总有效率为54%。两组综合疗效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破格救心汤治疗心源性休克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常规治疗基础上,对5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加用生脉注射液,与40例常规治疗该病的患者比较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结果与常规治疗组比较,生脉治疗组患者血压、心率、左室射血分数及心脏指数均好于常规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疗效显著,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的诊治经验与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5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病人所进行的诊治方法。结果:本组16例患者治愈出院,9例患者抢救无效死亡。结论:心源性休克是AMI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高,在抢救治疗中医生与护士应具备较强的急救意识和熟练的急救技能,严密监测病情,积极贯彻各项诊治与护理措施,帮助病人顺利度过危险期和尽早恢复。  相似文献   

19.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的现代防治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冀林荣 《临床医药实践》2002,11(10):727-728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将8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7例)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23例)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治疗后两组的效果。结果通过治疗后,治疗组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39<0.05;治疗组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的,P<0.05;两组术前TIMI的差异不明显,术后TIMI差异显著,P<0.05。在出血并发症,对照组5例(21.74%),治疗组2例(3.51%),P=0.0090<0.05;在MACE中,对照组的30.43%(7例)明显高于治疗组7.02%(4例),P=0.0059<0.05。结论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联合应用替罗非班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较好,比单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方法有优势,能有效地缓解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