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直肠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过程,技师在质量控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32例直肠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总剂量DT40~60Gy/(4~6)周,1次/日,DT2.0Gy/次,5次/周.结果 全部患者均按照预定方案完成治疗,无1例中断放疗,未出现严重的放射性肠炎及膀胱损伤.结论 直肠癌采用三维适形调强放疗技术,... 相似文献
2.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19,(2)
目的探讨调强放疗(IMRT)与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解放军989中心医院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行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6例。两组均行乳腺癌保乳术及化疗,化疗2~3个疗程后,对照组行3D-CRT,观察组行IMRT,比较两组的照射剂量、放疗前后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该研究92例患者均完成放疗,观察组左侧病灶及患侧肺脏照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TV的V105%、V110%及V115%也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I高于对照组、HI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放疗后MMP-9水平均较本组放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前、放疗后两组TIMP-1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肤反应、骨髓抑制、放射性肺损伤、胸骨后疼痛及消化障碍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MRT与3D-CRT相比,前者的PVT剂量均匀性及适形度均较好,危及器官的受照射剂量低,利于降低乳腺癌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医药指南》2019,(30)
目的分析乳腺癌保乳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保乳术的乳腺癌患者81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2组,对照组(n=40)应用三维适形放疗,观察组(n=41)则应用调强放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优良率97.50%,对照组优良率82.50%,观察组患者保乳术美容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皮肤不良反应率12.20%,对照组皮肤不良反应率30.00%,观察组患者皮肤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疗效较常规三维适形放疗更好,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是一种优秀放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适形调强放疗的近期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07年1月—2010年1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46例接受过标准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150岁,平均34.6岁,进行了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平均随访13个月。结果全部病例无局部复发,无放射性肺炎、肺纤维化的发生。患侧乳房的大小、形状、弹性、乳头和皮肤的感觉与健侧相比,无明显差别。15例患者射野区皮肤出现2度放射性皮肤反应,5例出现腋窝皮肤3度放射反应。结论对早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三维适形调强放射治疗,达到了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肿瘤控制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的疗效及毒副作用.方法 对可行保乳手术的30例患者行肿瘤切除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采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全乳照射剂量50 Gy后局部瘤床加量10Gy,总剂量60Gy.化疗采用CAF,AC +T方案.结果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98.1%,92.3%,90.4%,3年局部复发率为5.77%,乳房美容满意率90.4%.放化疗毒副反应主要为白细胞减少.结论 早期乳腺癌采用保乳手术,术后加调强放疗联合化疗可取得满意疗效,且保留乳房美容效果佳. 相似文献
6.
<正>乳腺癌发病率占女性癌症发病率的前位,且发病率日益增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保乳手术加术后放疗治疗乳腺癌已经为患者所认同。但是乳腺癌的特殊解剖结构,使得二切线野加楔形板照射的常规放疗,由于剂量分布不均匀,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给予患者适形放疗(3D-CRT)、三维调强放疗(IMRT)剂量学分布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本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80例乳腺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术后分别采用IMRT计划、3D-CRT计划,观察两组剂量学分布情况及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B组V105%、V110%、V115%及HI均显著低于A组,CI显著高于A组(P 0.05);B组不良反应显著少于A组(P 0.05)。结论与3D-CRT比较比较,选用IMRT方案的靶区剂量分布均匀性更好,适形性更理想,且不良反应更少。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质量控制的方法。方法通过完善切合实际的临床质控制度、成立科主任为首的质量控制小组、建立调强适形放疗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队伍、加强适形放疗流程的环节管理、制订单病种肿瘤调强适形放疗的规范、重视放射治疗设备和放射治疗物理技术的质量控制以及加强放射治疗员工培训等工作开展质量控制。结果发展成为拥有三台进口加速器的地级市放疗中心,近1万张胶片精度验证,头颈部肿瘤摆位误差为(1.8±0.6)mm,胸部肿瘤摆位误差为(2.4±0.8)mm,腹部肿瘤的摆位误差为(2.6±0.9)mm,剂量验证的首次通过率为98.0%,二次剂量验证通过率近100%,单病种放疗疗效达到国内大型放疗中心同等水平。结论在肿瘤调强适形放疗中进行精度验证和剂量验证、加强环节管理、重视放射治疗设备和物理技术等的全面质量控制是切实可行和有效的,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可行性。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36例早期乳腺癌实施了保乳治疗,对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指征:肿瘤距乳晕≥3cm,最大直径≤3cm,腋淋巴结临床检查阴性,患者有强烈的保乳愿望,周围型单一病灶。手术方式:采用肿块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常规行辅助放化疗。结果随访时间2个月~5年10个月。1例外型欠佳,1例局部复发,无远处转移。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是安全的。规范的广泛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以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早期乳腺癌保乳治疗的关键,可使局部复发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对76例早期乳腺癌病例进行分析,其中34例行乳腺癌保乳手术加综合治疗,42例行改良根治术加综合治疗。结果保乳组34例术后乳房外形良好,无乳头坏死现象,双侧乳头基本对称。保乳组、根治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76.3±29.4)min和(215.6±26.4)min,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99±37)ml和(422±34)ml,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7%和33.3%,保乳组均优于改良组(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治疗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和禁忌证,术后合理进行综合治疗,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在复发鼻咽癌治疗中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复发鼻咽癌同步推量IMRT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治疗疗效及急性毒副作用。结果全部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平均50 d,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22例患者治疗结束时无死亡病例,随访期间死亡3例(均为转移患者),总生存率86.3%(19/22),局部再复发2例,2例骨转移,1例喉及颈部淋巴结转移。局部控制率63.6%(14/22)。急性毒副反应主要有急性皮肤、口咽黏膜损伤(12例)及骨髓抑制(4例)。1例出现听力下降听神经受损症状,1例出现下颌骨坏死,所有患者口干症状较首程放疗均有加重。结论 IMRT技术治疗鼻咽癌患者总生存率有明显提高,但复发肿瘤的远处转移、再次放疗导致的不良反应仍需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完善,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比较胸段食管癌5野调强放疗计划和7野调强放疗计划的靶区和相关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为食管癌的放疗计划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5年7月至2017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调强放疗的30例胸段食管癌患者,患者分别设计5野和7野调强计划,比较2个治疗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 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的适形指数和均匀指数均优于5野调强计划(P<0.05);5野调强计划的左右肺V5低于7野调强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5野计划的左肺V20、V30及右肺的V20高于7野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种放疗计划的脊髓和心脏的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野调强计划虽然没有7野调强计划的靶区适形度高,但是在减少肺部低剂量照射体积方面更具有优势,可以满足临床上大多数情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周剂量顺铂治疗老年人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60例局部晚期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 CRT组)30例和单纯放疗组( RT组)30例,两组均采用6MV-X射线调强放疗,放疗剂量:DT 60 Gy/30次/6周。 CRT组在放疗第2天开始给予顺铂20~25 mg/m^2,1次/周,共6次。结果 CRT组、RT组近期有效率分别为80.0%、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34,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放射性食管炎,基本为Ⅰ~Ⅱ级,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周剂量顺铂治疗老年人食管癌近期疗效显著,不良反应轻,患者耐受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食管鳞癌病人适形调强放疗相关血液毒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66例食管鳞癌病人接受放疗后的血常规变化情况,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毒性标准将骨髓抑制程度分为正常(0度)、轻度(Ⅰ度和Ⅱ度)和重度(Ⅲ度和Ⅳ度),研究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体质量指数、胸骨受量、是否手术、是否同步化疗等因素对血液毒性的影响.结果 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87.9%(58/66)、28.8%(19/66)、57.6%(38/66)其中重度骨髓抑制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25.8%(17/66)、1.5%(1/66)、15.1%(10/66).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血清白蛋白水平、是否手术对骨髓抑制的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质量指数、胸骨受量、是否同步化疗对骨髓抑制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鳞癌病人放疗过程中出现急性血液毒性比例较高,体质量指数低、胸骨受量高、接受同步化疗增加重度血液毒性发生的概率,合理评估病人状况、优化放疗方案、动态监测血常规可以降低和及时处理重度血液毒性. 相似文献
19.
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技术对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行胃全切或胃次全切除加淋巴结扩大清扫术(D2)的临床分期为Ⅱ-Ⅲ期胃腺癌37例,采用直线加速器6MV-X线调强适形放疗外照射,处方剂量45Gy/25次,同时在放疗的第1天和第1-14天给予奥沙利铂(艾恒)(120mg/m^2)和卡培他滨(希罗达)(1650mg/m^2)方案化疗,每3周重复,共2疗程。休息2-4周,再予全身化疗2-4周期。结果 2年总生存率为89.8%,2年无瘤生存率84.2%;肝转移3例(8.1%),腹膜转移2例(5.4%),吻合口复发1例(2.7%),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2.7%);根据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价,95%临床靶区接受了45Gy的照射剂量,OAR受量均在耐受剂量以下。结论进展期胃癌术后化疗联合调强适形放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局部控制率较好,无严重毒副反应,病人耐受良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