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7月在我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的98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使用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研究组使用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P0.05),但研究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在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治疗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P0.05),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比单用依达拉奉的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2.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分子量肝素(LMWH)对急性脑梗死抗凝干预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低分子量肝素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每组24例,分别给予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检测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83.3%)明显优于对照组(58.3%),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P<0.01);治疗组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活性时间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而纤维蛋白原降低(P<0.05),血液流变学变化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结论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改善,抗凝作用强,其方法简便、安伞。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对急性脑梗死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4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20例).治疗组予以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对照组予以灯盏花素治疗.观察治疗2周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变化,并随时记录用药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脑梗死急性期,运用依达拉奉联合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能起到更好的恢复血流、改善侧支循环、减轻炎症反应、减少神经细胞坏死或凋亡、降低致残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30d后临床疗效及药物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经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急性脑梗死患者在疗效和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提高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5.
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取38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给予生脉注射液与纳络酮治疗(治疗组),并同时对36例病人予以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变化,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为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生脉注射液联合纳络酮结合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优于单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与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对缺血性脑梗死病人血液流变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2015年1月—2016年2月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76例缺血性脑梗死病人,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研究组采用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血脂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BI)、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BI、NIHS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脂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0.52%)低于对照组(13.1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联合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梗死,可有效改善血脂水平及血液流变学状态,提高病人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智力水平、血液流变学、血脂和炎症指标等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病人15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急性脑梗死常规控制血压,营养神经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神经功能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血液流变学[血浆黏度(PV)、血纤维蛋白原(F-PSA)、血细胞比容(HCT)],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炎症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NIHSS评分和智力MoC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V、F-PSA、HCT、TC、TG、HDL-C、LDL-C、CRP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灯盏花素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可减轻脑梗死后血流,代谢紊乱等引起的脑损伤,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hs-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出院后生活质量,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红细胞比容、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清hs-CRP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交流、行动能力、思维、手部功能、力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可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减轻炎性反应、提高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15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测定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血液流变学指标等.结果治疗组的显效率为84%,总有效率为9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实验室观察指标两组血小板聚集率、PT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明显变化(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联合丹奥治疗急性脑梗死为临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碟脉灵对急性脑梗死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碟脉灵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2002年12月-2005年3月发病7 d内的109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1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两周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血液流变学比较.结果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好,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流变学指标有明显改善.结论碟脉灵能减少脑梗死病人神经功能缺损,并能有效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11.
《内科》2017,(3)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脑蛋白水解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改善,观察组患者上指标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临床治疗效果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5年2月—2011年10月住院的11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6例。治疗前及治疗后7d、14d分别作血常规、凝血功能监测。对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进行评分,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脑梗死起效快、疗效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发病在48 h内的ACI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给予丹红注射液20 mL加入生理盐水250 mL静脉输注,每日1次,同时给予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静脉输注,每日2次,连用14 d;对照组仅用同剂量、同疗程的丹红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并比较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观察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6%,优于对照组的71.1%(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通络熄风方加减辨治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85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条件上进行通络熄风方加减辨治。比较两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空腹血糖、血管内皮功能、血液流变学情况。结果研究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管内皮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液流变学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卒中治疗中,通络熄风方加减辨治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灯盏生脉胶囊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近期致残结局的影响。方法 根据随机数表法,将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生活质量、血液流变学指标、综合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90 d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对照组较低,生活质量相比对照组较高,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90 d观察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综合功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结合灯盏生脉胶囊治疗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血液循环,减少神经损伤,提高机体运动功能和平衡功能,降低致残风险,从而减轻对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11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常规应用脑保护剂、脱水剂、丹参注射液等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低切黏度、高切黏度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辅助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提高疗效,且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组应用丹红注射液静滴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和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参数和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松龄血脉康胶囊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睡眠的影响。方法 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清除自由基,脑保护,改善循环,抗血小板,他汀类等治疗,治疗组加服松龄血脉康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PSQI)。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血hs-CRP、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治疗组NDS和PSQI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松龄血脉康胶囊具有抗炎、抗氧化应激损伤、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睡眠障碍,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武汉市汉阳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注射用尤瑞克林;两组患者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 BNP)水平、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u=2.932,P=0.003)。治疗前两组患者ADL评分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NT-pro 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s-CRP、TNF-α、NT-pro BN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全血高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尤瑞克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清炎性因子及NT-pro BNP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buflomedil)对急性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于发病48小时内应用丁咯地尔0.2g+5%葡萄糖50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8.2±14.59,17,4±12.08;对照组为27.5±13.08,25.6±12.06。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非常显著(P<0.01);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显著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丁咯地尔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