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被冠以"好胆固醇"的称号,公认是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而基因遗传的差异及升高HDL-C的药物临床试验的失败对这一"好胆固醇"认知提出挑战。此后更是有多项流行病学研究证实HDL-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之间存在U型曲线关系,过高或过低的HDL-C水平均与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有关。因此,为了进一步了解HDL-C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者从关注HDL-C水平逐渐转为关注HDL-C结构和功能。以HDL-C结构和功能异常作为靶点,可能获得更多的治疗效益。  相似文献   

2.
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与炎症和氧化损伤密切相关。单核细胞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单核细胞计数与HDL-C比值(MHR)作为一种新型炎症标记物,简单且易快速获取,早期检测有助于提高对疾病的诊断和预后的评估。现结合目前国内外报道对MHR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研究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1],血浆高HDL-C水平一度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保护性因素.但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单纯升高HDL-C水平未能使心血管疾病患者从中获益.多数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烟酸等药物虽然能够升高HDL-C水...  相似文献   

4.
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发生、发展相关,然而提高患者血浆HDL-C水平的药物未能降低ACSVD风险。研究发现,HDL-C亚类HDL3-C以及HDL-C的胆固醇外排能力(CEC)在ASCVD发生、发展过程中对心脏起重要保护作用,这为预测心血管事件风险及指导调脂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横断面和介入性试验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成负相关性,虽然已经研究了HDL-C的基础功能,但对于HDL-C如何预防冠心病的机制尚不完全了解。近年的随机药物干预试验显示,提高HDLC水平并不能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且载脂蛋白浓度较HDL-C浓度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最新的研究表明,相比较于HDL-C和载脂蛋白的浓度,通过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途径介导的细胞-胆固醇外流能力,已成为更好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指标。并且指出高密度脂蛋白颗粒大小及浓度是影响细胞-胆固醇外流能力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老年人踝臂指数(ABI)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259例老年体检者,检测并记录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压(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年龄、吸烟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情况.结果 老年人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中以收缩压升高罹患率最高(68%),吸烟、FPG异常、血脂异常等也有较高的比例.将被检者根据ABI值分为3组,3组中男性和女性的ABI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TC、LDL-C、FPG、收缩压及舒张压在3组中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年龄、BMI、TG和HDL-C在3组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的ABI分组中伴发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个数的分布也不相同.结论 ABI可以作为老年人群中预测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ABI的检测有利于心血管疾病的发现和监控.  相似文献   

7.
<正>已知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和载脂蛋白A-Ⅰ(apolipoprotein A-Ⅰ,Apo A-Ⅰ)是心血管危险因素,但两者浓度的比值对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和其他疾病的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探索HDL-C、Apo A-Ⅰ及HDL-C/Apo A-Ⅰ对CVD、癌症及全因死亡的影响。方法:纳入2002-2009年包含  相似文献   

8.
<正>既往临床及流行病学证据表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之间存在较强的负相关关系,故人们一直在探寻以HDL-C为靶标的干预措施。但是,也有证据显示,HDL-C与CVD风险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增加HDL-C并不一定能改善甚至反而会增加CVD风险。这提示,HDL-C可能并不一定能够反映HDL的心血管保护作用。鉴于遗传学研究显示,HDL确实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及CVD风险。因此,有必要探寻调节CVD风险的新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53例为研究对象,即为实验组,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正常人作为对照组54例,检验两组APOBI-It载脂蛋白(APOBI)、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载脂蛋白A(APOA)等相关血脂指标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HDL-C、AOPA等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偏低(P0.05),但是实验组患者的APOBI、TC、TG、LDL-C等指标水平相对于对照组明显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准确的预示心血管疾病发生危险,为临床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HDL增加与斑块逆转相关。血浆选择性去脂化可将α-HDI.转化为前β-HDL——最有效减少斑块脂质的HD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痰湿质、平和质与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关系,为痰湿体质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提供流行病学调查依据。方法比较分析中医体质判定为痰湿质和平和质两种体质病人的血压(BP)、尿酸(UA)、空腹血糖(FP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重指数(BMI),高脂血症(HPL)、高尿酸血症(HUA)、超重/肥胖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痰湿质病人BP、TC、TG、LDL-C、BMI、UA明显高于平和质(P0.05);痰湿质HDL-C低于平和质(P0.05);痰湿质病人HPL、HUA、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平和质(P0.05)。结论痰湿质人群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较多,是心血管疾病高危体质,提示可以基于痰湿质防治心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225例普通体检人群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常规心电图检查,双能X线仪检测全身脂肪、腹部脂肪及臀部脂肪含量,测定空腹静脉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结果 无论男性或女性,腰围与收缩压、舒降压、三酰甘油水平呈线性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线性负相关;腹型肥胖组的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非腹型肥胖组;腰围、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腹部脂肪含量呈正相关;腹型肥胖人群中异常心电图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但与非肥胖人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随着腰围的增大,收缩压、舒张压及三酰甘油都升高而HDL-C降低,表明腹型肥胖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低密度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的比值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 对68例胸痛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并同时测定其血脂成分。结果CHD组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LDL-C、TC/HDL-C、TG/HDL-C、LDL-C/HDL-C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LDL-C/HDL-C与CHD的相关性最强(OR=3.79,OR95%Cl=1.88-6.14)。结论 CHD患者存在多种血脂异常,LDL-C/HDL-C是一项有较好使用价值的CHD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冠心病独立负性相关危险因素,HDL-C水平每下降0.026mmol/L,心血管疾病危险上升2%~3%,每升高0.026 mmol/L,心血管病死亡危险性下降6%,且该结果独立于LDL-C水平[1].HDLC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成为心血管病研究中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HDL-C与冠心病的相关性及三者对冠心病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冠心病组患者135例,正常组96例,分别测定两组TC、HDL-C、LDL-C,计算Non-HDL-C、LDL-C/HDL-C、TC/HDL-C比值,并进行随访,分析LDL-C达标患者Non-HDL-C、LDL-C/HDL-C、TC/HDL-C对冠心病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结果冠心病组患者Non-HDL-C、LDL-C/HDL-C、TC/HDL-C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Non-HDL-C、TC/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半年后LDL-C达标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与Non-HDL-C、TC/HDL-C相关,1年后LDL-C达标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与Non-HDLC相关。结论 Non-HDL-C、TC/HDL-C与冠心病的发生相关,其中Non-HDL-C对冠心病患者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6.
肠道胆固醇代谢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调控肠道胆固醇代谢平衡可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天然药物通过调控肠道胆固醇的吸收与转运、调节菌群平衡等途径有效改善肠道胆固醇代谢水平。文章对近年来天然药物调控肠道胆固醇代谢抑制心血管疾病的作用与机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脂代谢紊乱所致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呈负相关.根据不同的分离方法,HDL-C可分为多种亚类,HDL-C亚类在血中的相对含量及颗粒大小不断发生改变,认为与HDL-C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有关.HDL-C各亚类主要通过促进细胞胆固醇的流出,参与胆固醇的酯化,将胆固醇转运到肝脏再循环或肠道清除来发挥作用.HDL-C亚类组成异常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和CH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正>流行病学和临床试验〔1〕已证实,血脂障碍是诱发冠心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而血脂障碍中最关键的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目前,降低LDL-C仍然是减少心血管疾病危害的主要治疗手段。但近年来研究〔2〕发现,尽管大多数患者接受当前心血管病的标准治疗,包括使LDL-C达标,加强控制血压和血糖等,但仍剩留大血管事件高风险。HDL-C是大血管剩留风险重要原因之一,胆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餐后血脂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前瞻性研究,探讨检验采血流程的优化.方法:选择320例冠心病患者检测空腹及餐后的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脂蛋白a[LP(a)]、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血脂参数,分析个体...  相似文献   

20.
目前已有流行病学资料明确提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与冠心病危险性呈负相关,低水平的HDL-C已被公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通过药物使HDL-C升高能否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已成为近些年来临床试验关注的焦点。本文对目前已应用于临床或正在研究的具有升高HDL-C作用的四类药物,即他汀类、贝特类、烟酸及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抑制剂的主要作用机制、临床研究进展等进行归纳和总结。其中,烟酸及CETP抑制剂升高HDL-C作用显著,尽管目前针对这两类药物的临床证据仍然较为匮乏,但有理由相信正在进行的几项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将为此提供重要的询证医学证据,其结果值得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