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目的分析扩建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为扩建项目提供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扩建项目的总体布局、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有毒物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和噪声等,其检测结果除粉尘定点和噪声定点部分点位超标外(粉尘定点、噪声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7.18%和70.21%),其它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某电解铝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危害程度,评价其防护措施效果,并提出职业病防护对策和建议。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危害因素检测等方法,采用检查表法、定性与定量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的总体布局、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辅助卫生用室等方面均符合国家相关的职业卫生标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有毒物质(氟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噪声和高温等。其检测结果除粉尘和噪声部分点位超标外(粉尘个体和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0.6%和85.1%、噪声个体和定点检测合格率分别为66.7%和91.3%),其它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结论该电解铝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某烤瓷牙制作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种类和控制效果.方法 对该烤瓷牙制作项目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结合相应的职业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进行评价,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结果 该项目总体布局、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卫生辅助用室等均符合国家相关要求;存在或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噪声、粉尘、金属毒物,其中粉尘、毒物空气浓度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噪声合格率89.7%;个人防护用品发放和职业卫生管理制度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结论 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基本符合职业卫生相关要求,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4.
任婕  王延让 《职业与健康》2013,(24):3272-3273
目的明确天津某铝制品电缆生产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评价职业病防护措施效果。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现场检测等方法,对该电缆生产项目的职业病危害现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现场检测结果显示拉丝操作工和叉车工噪声测量值分别为88.1dB(A)、87.3dB(A),超过国家标准,粉尘毒物浓度均符合相关标准,职业健康检查未发现职业病和职业禁忌证。结论该铝制品生产企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臭氧、丁酮、甲醇,重点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该企业有比较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完整的职业健康监护资料,职业卫生管理体系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和评价某二甲基亚砜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探讨防护措施及防治对策。方法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等途径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采用检查表法、定性和定量法进行综合性评价。结果该项目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噪声、高温、硫化氢、甲醇、氮氧化物。检测结果表明,噪声强度为69.2—75.3dB(A),WBGT指数范围27.9—29.2℃。该项目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或强度均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扩建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识别燃煤电厂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调查该企业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工人职业健康状况、职业病防护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情况。方法采用现场调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检验、职业健康检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该项目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氨、盐酸、氢氧化钠、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六氟化硫、次氯酸钠、噪声、振动、高温、工频电场;粉尘定点检测合格率为95.83%,粉尘个体检测合格率为87.50%,化学毒物的检测合格率为100%,噪声定点、个体检测合格率均为37.50%,工频电场检测合格率为50.00%。结论该建设项目粉尘、噪声、工频电场危害较严重,须加强工程技术防护、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以确保作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饲料预混料建设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提出改进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方法 根据国家有关职业卫生标准,采取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和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和噪声,其中粉尘检测点合格率为87.5%,噪声监测点合格率为100%.结论 该项目对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均采取了防护措施,有效地降低了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可行,有效.  相似文献   

8.
胡玮 《职业与健康》2009,25(23):2602-2604
目的对某家具制造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效果进行评价,确定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并进行现场检测,评价防护措施效果。方法根据现场调查的情况结合国家有关的职业卫生标准及其规范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存在生产性毒物、粉尘、噪声职业病危害因素,生产性毒物、粉尘、噪声合格率分别为100%、88.5%、100%,职业卫生管理措施不健全。结论该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结论为基本合格。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深圳市某玻璃基板扩建项目进行职业卫生控制效果评价。方法通过现场调查、实验室检测、职业健康检查、健康管理档案查询以及检查表法等,对该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防护措施及其防护效果以及职业卫生管理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项目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噪声、氢氧化钾、氢氧化钠、氟化物、盐酸、甲醇、氯气、正己烷和环己烷。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该项目工作场所空气中粉尘、有毒化学物质、8 h等效噪声和工频电场强度均未超标,卫生学评价综合指数I=0.37,小于1.0。现场职业病防护措施能满足要求,有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健康管理档案资料齐全。结论综合评价该项目为合格。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漯河市某面粉企业制粉车间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职业卫生补充措施。方法按照生产工艺划分评价单元,采用工程分析、职业卫生现场调查与职业卫生检测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工作场所主要存在谷物粉尘、其他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粉尘检测结果除中控员接触粉尘的浓度符合国家标准外,其他岗位接触的粉尘浓度超过国家职业接触限值。噪声检测结果除麦间巡视工、粉间巡视工和车间班长超过国家标准外,其他噪声作业人员接触的噪声强度符合国家职业接触限值。结论该企业粉尘和噪声超标区域较多,工程和个体防护措施不完全符合要求,企业需加强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识别、分析某啤酒企业啤酒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环节,预测其可能造成的职业危害程度,探讨防护对策和措施。方法采用类比法、经验法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预评价。结果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主要有噪声、高温、谷物粉尘、硅藻土粉尘、煤尘、甲醛、二氧化碳、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氢氧化钠。类比项目检测结果显示,粉尘浓度、化学有害因素浓度合格率100%;噪声合格率73%;高温作业区WBGT指数合格率100%;工频电场强度合格率100%。结论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参考类比检测结果,项目按设计采取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应急措施,可降低运营过程中产生的职业病危害,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和识别采油工艺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主要环节,预测可能造成的职业病危害及程度,确定该项目职业病危害类别。方法根据本项目工艺及职业病危害特点,采用类比法、检测及检验法相结合进行综合定性、定量分析。结果本项目存在职业病危害因素有非甲烷总烃、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聚丙烯酰胺粉尘、噪声及工频电场。检测类比项目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及强度:CTWA的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聚丙烯酰胺粉尘分别为1.31、2.42、0.40 mg/m3;CSTEL一氧化碳3.48 mg/m3、二氧化氮6.17 mg/m3、聚丙烯酰胺粉尘超限倍数2;CMAC非甲烷总烃0.70~14.60 mg/m3、硫化氢0.17~0.30 mg/m3,噪声均为稳态噪声,日巡检时间约为1/3 h,均85 dB(A);工频电场强度0.09~0.84 kV/m,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结论本项目属职业病危害严重项目。在初步设计时要落实各种职业病防护措施及控制职业病危害的补救措施,加强职业卫生管理,落实职业卫生经费,本拟建项目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方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识别、分析该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为卫生行政部门对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法和检测检验法。结果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木尘和噪声。木尘合格率为42.9%,噪声合格率为100%,噪声作业分级为安全作业。工程选址、生产工艺布局、建筑卫生学、卫生工程技术防护措施、辅助卫生措施、职业卫生管理措施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但总平面布局和防尘措施需要整改、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整改后木尘仍有两个作业点不合格。结论本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基本能满足职业卫生要求。  相似文献   

14.
钟燕 《职业与健康》2014,(16):2209-2212
目的调查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及接头生产过程中可能产生和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确定其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控制效果。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对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和评价。结果该厂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高温及热辐射等。检测结果表明,粉尘和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危害最为严重,超限倍数分别为3.7倍和66.0倍。总粉尘、呼吸性粉尘、~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煤焦油沥青挥发物、噪声检测合格率分别为86.7%、75.0%、100.0%、100.0%、100.0%、0、89.3%。结论粉尘和煤焦油沥青挥发物是最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除煤焦油沥青挥发物超标情况严重外,其余的粉尘、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噪声控制效果较好,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识别、检测某卷烟厂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其职业危害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检查表法、检测检验法及职业健康检查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该卷烟厂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是噪声和粉尘。卷烟制造部的噪声和粉尘检测结果都有超标:噪声合格率为88.9%,粉尘合格率为64.1%。照度合格率为30%。其他职业病危害因素都未超过限值要求。结论该卷烟厂重视职业病防治工作,采取了卫生工程防护措施与个人防护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防护措施效果良好,目前尚无职业病发生。但应改进生产设备的保养方式,以进一步降低工作场所粉尘的浓度和降低噪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某电冶企业项目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及其效果。方法职业卫生现场调查、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健康检查、检查表分析法、定量分级法。结果该项目总体布局、生产工艺、设备布置、建筑卫生学、职业病防护设施、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辅助用室、应急救援、职业卫生管理基本符合卫生要求。对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照度、微小气候进行检测,镍、铅(尘)、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氮、三氧化硫、硫酸、氢氧化钠检测结果未超过职业接触限值,其余超限值率为:铅(烟)12.5%,二氧化硫10.5%,粉尘11.1%,高温22.2%,噪声22.2%,照度100%,微小气候42.8%。结论该项目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基本能满足职业病危害的防护要求。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识别、评价和分析某塑料改性剂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预测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危害程度,提出相应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方法选择与本建设项目类似工艺的企业进行类比调查,采用类比法、检查表法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价。结果本建设项目选址与总体布局、生产设备布局、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辅助用室的卫生设施配置等基本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本项目可能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化学毒物(包括氯、氯化氢、氢氧化钠)、噪声。类比企业粉尘、氯化氢、噪声检测合格率100.0%,氯气检测点11个,合格率90.9%。结论本建设项目属于严重职业病危害项目,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该项目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某粉末冶金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识别、分析和评价建设项目可能产生及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其危害程度及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对拟采取的职业病危害防护技术措施进行分析与评价,确定职业病危害的类别,提出职业病危害的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检查表法、类比法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结果该项目可能产生和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钨、钴、金属镍、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粉尘、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该项目属于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结论该建设项目须将各项职业病防护设施和措施落实到位,完善职业卫生管理。从职业卫生角度分析,该建设项目基本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