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近年来 ,我们对 6 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降纤酶治疗 ,并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浆纤维蛋白原变化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文脑梗死患者 6 0例 ,男 36例 ,女 2 4例 ;年龄 41~ 76岁 ;病程均小于 2 4小时。CT扫描排除脑出血、脑栓塞及短暂性脑缺血 ,血压 <180 /115 m m Hg,均有不同程度运动或感觉障碍 ,近 1周未用抗纤溶及抗凝药物。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2例 ,安慰剂组 2 8例 ,两组临床资料有可比性。治疗方法 :治疗组每次用降纤酶 10 U加入生理盐水2 5 0 ml中静滴 ,2小时内滴完 ;以后隔日 1次 ,每次 5 U,共用2 0 U。根据病情… 相似文献
2.
纤维蛋白原对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为探讨纤维蛋白原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前后的变化及与神经功能缺损的关系。根据空腹测定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将 16 2例病人分为两组 :纤维蛋白原正常组为首次测得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在 2~ 4g L之间者 ;纤维蛋白原增高组为首次测得血中纤维蛋白原的含量 >4 .0g L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分别于入院时及入院 1月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结果发现 ,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时纤维蛋白原增高组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影响 (P <0 .0 0 1) ,神经功能缺损较正常组高 ,经过治疗 1月后纤维蛋白原增高组神经功能缺损较正常组严重 (P <0 .0 0 1) ,但较入院时减轻 (P <0 .0 1)。此结果提示 ,纤维蛋白原增高者加重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不良。经过降低纤维蛋白原治疗后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 ,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卒中危险性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一些证据表明 ,高纤维蛋白原水平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预测因子 ,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相关性 ,心肌梗死和卒中后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但有关纤维蛋白原与卒中关系的前瞻性研究报道极少 ,作者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卒中危险性增加的标志物抑或是直接引起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 在苯扎贝特预防梗死的研究中调查此关系。以色列 1 8个医疗中心的 3 0 1 0例 ( 45~ 74岁 )患有心肌梗死 ( 6个月~ 5年 )或稳定型心绞痛 ,其总胆固醇水平 4 7~ 6 5mmol/L( 1 80~ 2 50mg/dL) ,低密度脂蛋白 (LDL)≤ 1 80 0mg/L(小于 5… 相似文献
4.
5.
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与卒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血浆纤维蛋白原(FG)水平升高同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形成的联系有很多研究。其中血浆FG水平升高作为冠心病(CHD)的一个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最多,而作为卒中的危险因素也有不少直接和间接的研究,本文就此综述如下。一、前瞻性研究表明血浆FG水平升高是卒中的一个危险因素。在FG水平升高与卒中联系的前瞻性研究中,最受重视的是哥德堡的研究资料,Wilhelmsen等人对年龄54岁的792例的随机样本进行了前瞻性研究。13.5年的随访结果,在792人中,92人患心 相似文献
6.
缺血性卒中改良分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该缺血性卒中改良分型(简称K-TOAST分型)的观察者间一致性以及各卒中亚型的比例,并与传统TOAST分型进行比较。方法 408例患者接受了前瞻性的全面脑血管检查,由2名神经内科医师独立进行了K-TOAST和TOAST分型,比较这两种分型的观察者间一致性及各亚型的构成比。结果 K-TOAST分型里比例最高的亚型是动脉粥样硬化型,其后是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和其他病因型。传统TOAST分型分别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疾病、原因不明型、心源性栓塞型和其他病因型。新分型系统的观察者间一致性:Kappa值为0.83(P〈0.01)。结论 K-TOAST分型可减少原因不明型卒中患者数量,具有良好的观察者间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6例冠心病(CHD)患者的血浆纤维蛋白原(Fg)浓度及功能进行测定,结果表明:①CHD患者不但血浆Fg浓度明显增高,而且其分子功能也明显增强。②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血浆Fg浓度有动态变化,但Fg功能无明显动态变化。③AMI有无并发症者的Fg浓度及分子功能均有所增高。提示血浆纤维蛋白原分子功能增强也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三峡中心医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治疗的700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缺血性卒中依据TOAST标准分型,即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A)、心源性栓塞型(CE)、小动脉闭塞型(SAO),其他明确病因型(SOE)和不明原因型(SUE)5型。应用NIHSS评分了解不同亚型患者入院时和出院时的功能状态,以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评价其临床短期预后,分析各亚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男性患者发病年龄较女性患者早(P<0.01)。脑卒中亚型:LAA 194例(27.7%),SAO 220例(31.4%),CE 70例(10.0%),SOE8例(1.1%),SUE 208例(29.7%)。其中SAO亚型所占比例最高。各亚型与临床短期预后的关系:CE型患者入院时病情危重,神经功能缺损最严重,NIHSS评分最高(20.11±1.42)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显著降低(P<0.01)。SAO亚型入院时病情最轻,NIHSS评分最低(4.10±0.36)分,出院时神经功能好转率显著增高(P<0.01)。结论 SAO亚型入院时病情最轻,临床疗效及临床短期预后最好;CE亚型入院时病情最重,临床疗效及临床短期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发病危险因素及病因分型,为预防青年缺血性卒中提供参考.方法 青年(18~45岁)急性缺血性卒中住院患者215例,其中男176例(81.86%)、女39例(18.14%).回顾性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吸烟史、饮酒史、卒中家族史,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脏病(卵圆孔未闭、房颤等可致心源性卒中的心脏疾病)、睡眠呼吸暂停、高尿酸血症病史,血液指标(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同型半胱氨酸、尿酸等).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述各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据临床特点及影像学[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血管CTA和(或)MRA或DSA、心电图、心脏彩超]检查、实验室检查进行病因分型(TOAST分型),比较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的TOAST分型比例.结果 男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如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糖尿病、心脏病、家族史所占百分比比较,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男女青年患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影响因素.TOAST病因分型中,男性、女性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两组比较,P>0.05.两组SOE比较,P<0.05,均以烟雾病多见.结论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明显的性别差异.青年缺血性卒中男性患者吸烟、饮酒、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睡眠呼吸暂停、高脂血症方面的暴露高于女性.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高尿酸血症为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影响因素.男、女青年缺血性卒中均以SAA、LAA多见,女性SOE型患者多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目前临床上对急性脑梗死分型的方法颇多,其中类肝素药物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试验(TOAST)亚型分类标准是国际上公认的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学分类标准,国内外应用较普遍。研究显示,TOAST分型法不仅是一种病因学分型方法,还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分层、治疗决策的选择、疾病预后等密切相关,因此对其深入性研究有着极为广泛、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心脑血管病防治》2015,(5)
目的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TOAST分型的亚型构成特点及其与OCSP分型的关系。方法连续登记住院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68例,比较TOAST分型和OCSP分型的特点。结果 TOAST分型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119例(32.34%),小动脉闭塞型和不明原因型各114例(30.98%),心源性19例(5.16%),其他2例(0.54%);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和不明原因型在OCSP亚型分布中有统计学差异(P0.05),可表现为以腔隙综合征为主的多种临床表型。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小动脉闭塞型和不明原因型是TOAST分型中的主要类型。OCSP分型不能提示病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是否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患者心源性栓塞的独立预测因素.方法:对因心脏原因住院的98例NVAF患者进行评价,其中24例患者有缺血性卒中病史.分析空腹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之间的关系.结果:在校正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后,与无缺血性病史者相比,具有缺血性卒中病史的NVAF患者的年龄显著更大(73.6岁±8.4岁对69.1岁±10.3岁,P=0.017),高血压患病率显著更高(83.3%对66.2%,P=0.011),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的患者比例显著更高(63.1%对45.9%,P=0.006),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增高(365 mg/dL±108 mg/dL对12 mg/dL±82 mg/dL,P=0.008).结论:在因心脏原因住院的老年NVAF患者中,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缺血性卒中病史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应用Clauss法及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9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结果急性脑梗死组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增加,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逐渐增高(P<0.05).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与D-二聚体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23,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水平变化对判断脑梗死的发生及病情轻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风后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应用中医综合康复方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加西医康复治疗。结果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两组治疗后第4周、8周、12周评分降低(P〈O.05),在第8周、12周试验纽的ADI。评分低于对照组(P〈O.05)。Fugl-Mever运动功能评分:试验组治疗12周后运动功能积分明显提高(P〈O.05);对照组在第4周、12周运动功能积分无变化(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第4周时运动功能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周时试验组运动功能积分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规范的三级中医综合康复治疗在急性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明显促进患者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The treat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includes both intravenous (IV) thrombolysis and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Important advances regarding both treatment modalities have occurred recently that all physicians who see patients at risk for or who have had a stroke should be aware of. This review will focus on recent clinical trials of IV thrombolysis both positive and negative. Additionally, the results of a large number of early and late time window thrombectomy trials will be presented that demonstrate the remarkable efficacy of this treatment for appropriately selected patients.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83例AIS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头颈部螺旋CT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患者检查结果,有大脑侧支血管形成者为A组,无大脑侧支血管形成者为B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相关因素。结果 83例AIS患者中,有大脑侧支血管形成46例(55. 42%),无大脑侧支血管形成37例(44. 58%)。经单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糖尿病伴高血压史、脑血管狭窄程度、高半胱氨酸(Hcy)、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后循环病变例数在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龄、Hcy升高、糖尿病伴高血压史及后循环病变均是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3. 56~10. 70,P 0. 05),LDL-C和脑血管狭窄程度均是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促进因素(OR=0. 02~0. 46,P 0. 05)。结论高龄、Hcy升高、糖尿病伴高血压史及后循环病变为AIS患者大脑侧支血管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而LDL-C和脑血管狭窄程度为大脑侧支血管形成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他汀类药物与急性缺血性卒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他汀类药物的非降脂作用已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试验证实.近来的临床观察发现,缺血性卒中发病前和急性期使用他汀类药物可限制神经功能缺损的严重程度、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后;而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者突然停药,可加重卒中损害,增高复发风险.虽然使用他汀类药物可能轻微增高出血风险,但毫无疑问,使用他汀类药物已成为防治缺血性卒中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9.
20.
With the advent of new therapeutic options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expeditious evaluation of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stroke
has become imperative. Goals of the initial evaluation are to determine the time of symptom onset, severity of the neurologic
deficit, and to exclude intracranial hemorrhage and other mimics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CT and MRI perfusion studies may
demonstrate the presence of an ischemic penumbra and aid in identification of patients who may benefit from thrombolysis.
Intravenous 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V rtPA) remains the gold standard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 treatment,
and the therapeutic time window recently has been extended to 4.5 h in certain patients. Catheter-based intra-arterial thrombolysis
is being used increasingly as “rescue therapy” after IV rtPA and as primary therapy in select patients who are ineligible
for intravenous therapy. Trials investigating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intra-arterial therapy are ongoing.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