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参照,评价64排冠脉CT (CTCA),即64排多层螺旋CT (MSCT)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临床46例疑似冠心病的患者分别进行CAG和MSCT检查,以CAG为参照标准,对MSCT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 46例患者中CAG发现狭窄92支,其中轻度狭窄6支,中度狭窄38支,重度狭窄34支,闭塞病变14支;MSCT发现狭窄116支,其中轻度狭窄52支,中度狭窄24支,重度狭窄38支,闭塞病变2支.MSCT诊断冠脉狭窄病变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分别为82.8%,82.5%,88.7%,74.2%,82.6%,与冠脉造影结果相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MSCT检出软斑块32处、混合斑块42处、钙化斑块30处.结论 MSCT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特别是阴性预测值较高,可作为冠心病高危人群的一种无创筛查手段:同时可以准确显示各种粥样斑块的病理性质,并对斑块的稳定性做出判断,评估急性冠脉事件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杨帆  宁新惠  向小平 《现代保健》2012,(27):142-143
目的:评估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诊断冠脉支架内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1例冠心病支架术后复诊患者先后行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将两者结果相比较。结果:31例受检者,共植入支架58枚,冠状动脉显示成功率为91.4%,分析其敏感度为89.47%,特异度为93.19%,阳性预测值为85%,阴性预测值为95.35%,Youden指数为0.827,同侵入性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可作为评估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有无支架内再狭窄的无创性筛选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CTA)对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评估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复查患者260例344枚支架为研究对象,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支架内狭窄程度≥50%为ISR。将256层螺旋CT冠脉造影结果与CAG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支架狭窄显示情况,并计算灵敏度(Se)、特异度(Sp)、Youden指数、阳性似然比(PLR)及阴性似然比(NLR),并采用图像质量四等级制分析年龄因素对于MS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及其相关性。结果:344枚支架均能评估,CAG检出84枚(24%)发生ISR。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诊断ISR的灵敏度为89.30%,特异度94.62%,Youden指数(正确指数)为0.84,阳性似然比(PLR)为16.60,阴性似然比(NLR)为0.11;年龄与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诊断支架内再狭窄准确上具有相关性(线性相关)。结论:25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CTA)评估支架内再狭窄具有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可以作为支架术后评估支架是否狭窄首选无创性检查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结合冠脉造影用于冠心病诊断的价值,为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相关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48例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64排螺旋CT结合冠脉造影进行诊断,探讨这种诊断方法对于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本研究的48例患者经过64排螺旋CT结合冠脉造影诊断诊断,共144支冠脉,其中64排螺旋CT诊断中有137支得到清晰显影,占比为95.14%,经过计算,64排螺旋CT用于冠心病诊断的灵敏度为96.55%,特异度为96.49%,阳性预测值为97.67%,阴性预测值为94.83%。结论 64排螺旋CT用于冠心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以作为冠心病诊断中的一项重要手段,为临床治疗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并且其具有高效、无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5.
白玫  刘彬  费晓璐  严汉民 《医疗设备信息》2008,23(10):141-143,119
随着多排螺旋CT技术的发展,CT冠脉成像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成像技术与传统数字冠脉造影在辐射剂量方面的异同也愈加受到关注。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成像技术在辐射剂量测量方面的异同及其两种技术所致辐射剂量的差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冠脉支架血管再狭窄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DSA诊断与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统计两组特异度、准确率与敏感度等相关指标。结果:80例冠脉支架血管再狭窄患者可清晰显示支架240枚,其中左前降支、左回旋支与对角支分别是120枚、80枚以及40枚。通过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了解冠脉支架血管再狭窄患者的冠状动脉支架情况,尤其是冠状动脉支架内血管情况,如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及其狭窄程度。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发现支架内血管再狭窄239枚,经DSA诊断证实为235个,多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准确率80.00%、敏感度82.63%、特异度87.32%,Kappa检验值为0.819,多层螺旋CT组与DSA组在多指标(敏感度、准确度与特异度)的对比上基本保持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DSA诊断冠脉支架血管再狭窄,其特异度、准确度与敏感度差别不大,冠脉支架血管再狭窄对支架血管位置与管腔情况可准确观察,为冠脉支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对比剂最佳注射剂量.方法 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90例受检者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注射50 ml(体重<70 kg)和60ml(体重≥70 kg)对比剂,B组依体重按1 ml/kg注射相应对比剂,C组根据扫描时间和心脏大小不同注射相应对比剂,对比剂推注速度4 ml/s.比较三组患者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强化程度评分.结果 A、B组分别有17%(5/30)和20%(6/30)受检者出现冠状动脉中、远节段对比剂浓度衰减明显,C组无低于200 HU的冠状动脉节段(P<0.05).A、B组受检者部分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受检者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合扫描时间及心脏大小个性化选择对比剂用量更能真实地反映对比剂注射剂量,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个体化对比剂最佳注射剂量。方法将接受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连续90例受检者随机均分成A、B、C三组。其中A组注射50ml(体重〈70kg)和60ml(体重≥70kg)对比剂,B组依体重按1ml/kg注射相应对比剂,c组根据扫描时间和心脏大小不同注射相应对比剂,对比剂推注速度4ml/s。比较三组患者的主动脉及冠状动脉主干、主要分支的强化程度评分。结果A、B组分别有17%(5,30)和20%(6/30)受检者出现冠状动脉中、远节段对比剂浓度衰减明显,C组无低于200HU的冠状动脉节段(P〈0.05)。A、B组受检者部分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A组与B组受检者各段血管的增强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扫描时间及心脏大小个性化选择对比剂用量更能真实地反映对比剂注射剂量,提高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的图像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在64排螺旋CT在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中相关护理的重要性。方法对50例患者进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时的护理及相关图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检查过程中的护理体会。结果均获得满意的观察效果,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精心的护理操作、医患配合和心理生理干预及扫描前的准备工作是冠脉造影检查成功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比分析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成像,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32例疑似或确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进行CTA及DSA检查(CTA检查均在DSA前1周内完成),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共分析了32例患者的全部血管节段(243个),DSA检测到病变节段138处,无病变节段105处,CTA检测到病变节段129处,无病变节段114处;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为91.3%,特异性为97.1%,阳性预测值为97.7%,阴性预测值为89.5%,准确率为93.8%;CTA检查发现59支冠状动脉血管有斑块,DSA检查发现62支有斑块,二者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CTA与DSA对狭窄程度<50%、50%~75%、>75%的所有部位病变的检出数目分别为18、24处,35、32处,6、6处,二者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技术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较为准确,是诊断冠心病和评价冠状动脉狭窄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多排螺旋cT冠脉成像、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对冠心病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疑似或确诊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年龄大于60岁34例,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26例,为非老年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给予甘油三酯、血清总胆固醇、心电图改变以及高密度脂蛋白检查,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19例患者(老年组患者11例,非老年组患者8例)57支血管进行常规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与非老年组患者相比,老年组患者在血糖、血压以及血脂方面出现异常,并且心悸、胸闷和胸痛的临床症状较为常见。老年组患者经MSCT检查发现26支血管狭窄和冠脉造影结果一致,其敏感性83%,特异性100%,阴性预测值95%,阳性预测值93%。冠脉造影和MSCT检查结果总体一致。结论:在控制患者心率前提下,采用MSCT检查方法作为诊断患者是否患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冠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疑似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结果与导管法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3例患者共299个节段中,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能满足临床诊断的为291个节段,8个节段因钙化、运动伪影而不能评价。以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64层螺旋CT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7%、98.2%、94.0%、96.4%。结论:64层螺旋CT虽不能取代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但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方面还是一种具有潜力的检查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脉造影检查健康宣教的重要性。方法选取600例患者,跟踪记录患者冠脉造影检查前后的健康宣教过程。结果64排螺旋CT造影无创、操作简单,避免了因导管冠脉造影所引起的血管损害、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更容易为患者所接受,提高了冠心病患者的检出率,有利于更好的对冠心病进行二级预防。结论作为护理人员要全面掌握该项检查技术的重要特点和临床应用价值,对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对配合医技人员做好检查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李超 《医疗装备》2019,(23):15-16
目的探讨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公安医院收治的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例。两组均采用碘帕醇370作为对比剂,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80 ml),试验组给予低剂量(50 ml),比较两组图像质量。结果对照组图像质量分级为5级9例,4级16例,3级4例,2级1例;试验组5级8例,4级18例,3级4例,2级0例;两组均无1级病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图像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对比剂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可行性较高,其图像质量与常规剂量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对比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冠脉CTA)与冠脉造影(CAG)的结果,探讨其评估冠脉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29例可疑冠心病患者先行冠脉CTA筛查,经其诊断为重度狭窄或闭塞的31例患者在1个月内行CAG检查,分析比较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并评估其精确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获得良好的三维重建。冠脉CTA对于评估正常或重度狭窄的冠脉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冠脉CTA对冠脉不同狭窄程度判断的精确率达73.4%。结论 320排螺旋CT冠脉成像是一种比较可靠、简便而且安全的冠脉病变无创检查手段,对冠脉病变的评估较准确,可以作为可疑冠心病患者的一种筛查与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64排螺旋冠状动脉(冠脉)CT与冠脉造影检查的结果并对比二者的优越性,从而比较二者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上的优越性.方法 选择71例老年冠心病及疑似冠心病的患者行冠脉CT与冠脉造影.结果 以常规冠脉造影为标准,64排螺旋冠脉CT诊断符合率为89.5%.结论 64排螺旋冠脉CT可以作为诊断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无创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利用双源螺旋CT获得可靠冠状血管影像的护理。方法:患者463例,行双源螺旋CT冠脉造影(DSCTCA),利用双源螺旋CT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图像后处理。结果:451例患者均一次检查成功,有12例失败,其中8例未能屏住气,另4例在扫描过程中心率未控制好,波动明显。以上12例重新检查,获得较佳图像,其余患者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结论:利用双源螺旋CT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医生能够在任何心率、无需β-受体阻滞剂的情况下,完成心脏检查并获得可靠的高清晰图像,能多角度显示冠状动脉主干及较大的分支。因此护理操作贯穿检查的每一步,通过精心护理与检查相互配合是取得高清晰图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比较。方法:选择64例本院所收治的疑似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2018年6月~2019年6月作为本研究的时间范围,全部患者均实施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总结患者2种检查结果,对比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准确性。结果:疑似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确诊结果阳性53例,占比82.81%;阴性11例,占比17.19%。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阳性45例,占比70.31%;阴性19例,占比39.69%。冠状动脉造影检查阳性52例,占比81.25%;阴性12例,占比18.75%。疑似冠状动脉心肌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诊断结果灵敏度(94.34%)、特异度(81.82%)、准确性(92.19%)均明显高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71.70%、36.36%、65.63%),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均能够对心肌桥情况进行有效诊断,但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更为准确,其效果优于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的检查方法有创伤和非创伤两种。冠状动脉造影(CAG)为常用有创检查方法,是诊断冠心病的金指标,但费用比较昂贵且有并发症,患者很难接受。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为无创伤性检查,通过造影增强及横断及曲面重建可以显示冠脉管腔的大小,直接评价冠脉有无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16层螺旋CT与DSA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探讨16层螺旋CT在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2例患者同时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和DSA冠状动脉造影,对获得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DSA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患者心率在55~70次/min时,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血管狭窄≥50%的准确度为94%,冠状动脉主干及分支显示达到诊断要求,并且可显示动脉壁的改变。结论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作为冠心病的一种筛选手段,对血管搭桥和内支架放置术后的评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