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研究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8年3月—2018年9月接诊的临床怀疑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行640层冠状动脉CT成像,并于两周内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别记录每位患者640层冠状动脉CT显示的斑块情况及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所显示的颈动脉斑块类型,用逻辑线性回归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总数、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总数及混合斑块总数、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斑块总数之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关系更密切[B=0.353,Exp(B)=1.423,P=0.019],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混合斑块关系更密切[B=0.620,Exp(B)=1.929,P0.001],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钙化斑块关系更密切[B=1.443,Exp(B)=4.232,P0.001]。另外,年龄越小、男性患者颈动脉低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非钙化斑块关系更显著[B=0.432,Exp(B)=1.540,P=0.025]。危险因素在斑块进展中的作用不容忽视。随着年龄的增长,颈动脉混合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混合斑块总数的相关性在性别方面无明显差异[男性:B=0.677、Exp(B)=1.968,女性:B=0.675、Exp(B)=1.964];颈动脉强回声斑块与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总数关系在女性中更明显[B=1.927,Exp(B)=6.867,P0.001]。结论颈动脉斑块与不同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且应重视在年龄与性别方面的差异,危险因素在疾病进展中的作用亦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脂、血压的关系.方法 将1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脑梗死合并高血压组与脑梗死组,并将51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设为对照组.测量所有患者的血压、血脂,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数量、部位.结果 高血压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达94.9%,发生率和IMT均明显高于脑梗死组和对照组(P<0.05);斑块最好发的部位为颈总动脉分叉处(BIF),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的血压、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明显高于无粥样硬化斑块者(P<0.05).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而高血压与高血脂是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3.
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男性颈动脉粥样硬化(AS)与内源性性激素的关系.方法 用彩色多普勒高频超声检测86名老年男性颈动脉中-内膜厚度(IMT)及评估双侧颈动脉有无粥样斑块形成;并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雌二醇(E_2)、总睾酮(TT)、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计算游离睾酮指数(FTI);以及用比色法测定脂蛋白a(LPa)、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根据颈动脉检查结果分为无斑块组及有斑块组两组,比较两组间各因子水平的差异,分析内源性性激素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 排除年龄因素影响后,两组间IMTmean、IMTmax、E_2、TT、FTI有显著性差异,偏相关分析表明IMTmean及IMTmax与TT、FTI有显著相关性(均P<0.01),而与E2无明显相关(P>0.05).进一步排除血脂影响后,这种相关性有所减弱,但仍存在显著相关性(均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IMTmean的独立危险因子为年龄(B=0.001)、(TC-HDL)/HDL比值(B=0.084)、血清TT(B=-0.007)及FTI(B=-0.012).结论 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老年男性内源性雄激素(包括血清TT及FTI)水平较无斑块组降低,老年男性中内源性性激素与颈动脉IMT呈显著负相关,提示内源性雄激素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血清TT及FTI可能是老年男性颈动脉IMT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描述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布特征,探讨传统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研究病例来自全国25个省市41家三级甲等医院,连续收集2011年1月至2011年5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对资料完整且年龄≥18岁的12 424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分析。结果:住院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斑块患病率为76.9%,颈动脉内膜(IMT)增厚率为54.3%,狭窄率≥70%的患者占7.0%,男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于女性(P0.001),男女两性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呈线性增加(男性:β=8.550,P=0.012;女性:β=11.100,P=0.002),但男女两性间的差异随年龄的增加逐渐减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是男女两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的共同危险因素,高LDL与男性颈动脉斑块患病率有关,心房颤动病史与男性颈动脉IMT增厚率密切相关,吸烟仅与男性颈动脉斑块和颈动脉IMT增厚率有关。结论:我国缺血性脑卒中住院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普遍存在,男性脑卒中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高于女性,传统危险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指标间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5.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情况能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严重程度.新近研究发现血浆纤维蛋白原(Fg)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1,2].本文通过测定CHD患者颈动脉IMT、动脉硬化斑块发生情况和血浆Fg水平,并与冠状动脉造影Gensini积分做相关性分析,从而深入探讨颈动脉IMT、斑块发生情况和血浆Fg水平与CAS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斑块性质、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A组,n=42)及年龄相近的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患者(B组,n=40)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斑块类型,同时测定血清的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水平。结果:A组与B组颈动脉IMT均明显增厚,2组颈动脉狭窄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斑块以软斑为主,B组以硬斑为主。A组hsCRP水平高于B组(P<0.05);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血清hsCRP水平越高;A组P-选择素水平高于B组(P<0.05);软斑患者hsCRP和P-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非软斑组(P<0.01),且软斑组hsCRP水平与P-选择素水平呈正相关(r=0.66,P<0.01)。结论:斑块软化破裂是急性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是斑块不稳定的特异性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冲膜厚度、斑块对脑梗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1~6月收治脑梗死患者60例为研究组,同期非脑梗死患者60例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行超声及多普勒检测,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斑块情况及血流情况,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研究组正常或轻度狭窄者明显少于正常对照组,而中、重度狭窄者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均P <0.05);研究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及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MT增厚检出率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两组IMT增厚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斑块检出率明显增高,超声检测颈动脉内中膜、斑块及其血流情况敏感性较高,可有效预测脑梗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态大小及相关因素对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采用韦氏记忆测试量表,对急性脑梗死3个月后的280例患者进行神经心理学测试,确诊认知功能障碍32例;通过匹配年龄、性别及脑梗死部位及大小,选择同时期认知功能正常的脑梗死患者32例作为对照组;应用血管二维超声技术检测颈内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动脉壁粥样斑块形态大小,同时检测相关的可能危险因素;比较两组的差异,分析影响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认知功能障碍组与对照组危险因素比较,两组在高血压持续时间、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双颈动脉斑块总面积、双颈动脉软斑块面积、胆固醇、血糖、叶酸等有显著性差异(P<0.05)。剔除高血压持续时间、总胆固醇等因素,双颈动脉斑块总面积仍是脑梗死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Exp(B)=1.684,95%CI为1.304-2.179,P<0.01)。结论颈动脉壁斑块形态及大小可能是导致急性脑梗死3个月后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3-12~2014-12到该院体检的300例体检者,根据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斑块的形态分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形成组(斑块组)194例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无斑块形成组(无斑块组)106例。每例患者均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吸烟指数、饮酒指数、体重指数(BMI)、血压(SBP)、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脂蛋白a[LP(a)]、血尿酸(UA)、同型半胱氨酸(Hcy)等,以及有无高血压、糖尿病病史,应用SPSS17.0软件对斑块组和非斑块组进行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其可干预的危险因素(排除性别、年龄、遗传等不可干预的因素)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联程度。结果两组SBP、FBG、TC、LDL、L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其中影响颈动脉粥样硬化因素LDL(OR=9.392)、FBG(OR=2.328)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多种危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LDL和FBG是预防动脉硬化优先考虑的独立危险可控制因素。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以指导临床及时采取正确有效的干预措施,预防脑血管病的发生.方法 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0例2型糖尿病患者、80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及40名健康对照人群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进行检测,并测定患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CRP)、尿酸水平.结果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度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CRP、LDL水平及高血压病史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可能通过影响血脂、血压而促进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导致脑梗死.血清CRP、LDL水平及高血压病史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僵硬度与无症状性脑梗死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选取血液透析患者218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生物化学数据。超声血管壁跟踪系统测定颈总动脉硬化参数β作为评价颈总动脉僵硬度的指标。血管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指数采用Sutton法计算。结果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动脉硬化参数β与年龄、透析时间、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显著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脉压(β=0.501,P<0.001)和年龄(β=0.488,P<0.001)是动脉硬化参数β的独立影响因素,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为协同影响因素。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患者动脉硬化参数β明显高于未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P<0.001),而两组患者的平均内膜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无明显差异。结论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血液透析患者颈总动脉僵硬度增加,颈总动脉僵硬度与血液透析患者并发无症状性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并分析两指标在脑梗死发病预测及病情判定中的意义。方法研究对象为83例前循环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分别采用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其性质、内一中膜厚度(IMT),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分析血清hs-CRP水平与IMT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的关系。结果梗死组斑块阳性率、IMT及血清hs-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不稳定斑块者血清hs-CRP、IMT及同侧脑梗死发生率均高于稳定斑块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hs—CRP水平与IMT及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均呈正相关,P均〈0.05(r值分别为0.67、0.58)。结论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阳性率及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血清hs-CRP水平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有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脑梗死发病的预测及病情判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反应蛋白(CRP)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对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6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观察。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血CRP含量;检测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观察颈动脉粥样斑块。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CRP含量、颈动脉IMT和粥样斑块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血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吸烟指数、颈动脉IMT及斑块数呈正相关。结论 CRP作为炎性指标可能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血CRP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轻重和预后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应用双功能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颈动脉各部位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经头颅CT和(或)MRI检查确诊的58例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及45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并同时检测颈总动脉及颈内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脑梗死组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及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梗死组颈总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及最大剪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搏动指数、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颈内动脉舒张末期流速及最大剪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阻力指数高于对照组;颈总动脉最大剪切率与颈总动脉IMT及颈总动脉分叉部IMT呈负相关,颈内动脉最大剪切率与颈内动脉IMT呈负相关。结论颈动脉IMT、斑块的部位和性质及血流动力学变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与脑血管疾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姜涛 《临床内科杂志》2003,20(3):130-131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与脑血管合并症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敏感B型超声测定32例无脑血管合并症,12例合并脑出血,36例合并脑梗塞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颈动脉IMT。结果 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组颈动脉平均IMT和最大IMT比无脑血管合并症组明显增厚,颈动脉斑块率明显增高,随着颈动脉IMT增厚脑梗塞发生危险性增大,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组颈动脉平均IMT,最大IMT和颈动脉斑块率与无脑血管合并症组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 2型糖尿病颈动脉内膜-中膜复合体厚度(IMT)与脑梗塞有明显关系,可以做为预知脑梗塞合并症发生,发展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方法选择327例发病时间≤7 d、首次发病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其中脑梗死264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63例。采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综合评估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斑块性质。并根据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晨起空腹血浆Hcy浓度。分析血浆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①327例患者中,99例为IMT正常,40例为IMT增厚,188例为粥样斑块形成。在188例斑块形成的患者中,易损斑块组82例,非易损斑块组106例。②IMT正常组、IMT增厚组、斑块形成组的血浆Hcy浓度(中位数)分别为13.6、22.3、28.6μmol/L,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的发生率分别为40.4%(40/99)、70.0%(28/40)、75.5%(142/188)。除IMT增厚组与斑块形成组间HHcy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3组间观察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易损斑块组血浆Hcy浓度和HHcy发生率分别为28.9μmol/L和82.9%,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23.4μmol/L和6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浓度增高是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OR=1.14,95%CI:1.04~1.25)结论随着血浆Hcy水平的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随之升高。HHcy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60例脑梗死患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僵硬系数,并与对照组(n=60)进行比较.结果:腩梗死组斑块检出率显著高于埘照组(90%对28%,P<0.005);脑梗死组软斑构成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扁平斑和硬斑构成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5);脑梗死组IMT和β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IMT与β值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高分辨率超声,测定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9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17例正常对照者的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及斑块积分,同时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的变化。结果三组间的年龄、性别、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和硬斑块积分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正常对照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468,P〈0.01;r=0.592,P〈0.01;r=0.677,P〈0.0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硬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449,P〈0.01;r=0.493,P〈0.01;r=0.435,P〈0.01;r=0.227,P〈0.05);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呈正相关(r=0.253,P〈0.05;r=0.431,P〈0.01;r=0.547,P〈0.01)。去除年龄因素后,偏相关分析显示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r=0.461,P〈0.001)、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r=0.441,P〈0.001)、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r=0.241,P〈0.01)呈正相关关系。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及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和硬斑块积分显著高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浆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基质金属蛋白酶9,组织型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总斑块积分、软斑块积分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和影像学亚型脑梗死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差异。方法选取2008年2月至2011年2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51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根据头颅磁共振结果分为脑梗死和非脑梗死组并以后者作为对照,根据超声检查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以确定颈动脉斑块的有无。比较脑梗死组和对照组颈动脉斑块的阳性率,并进一步分析其在各临床和影像学分型中的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斑块与脑梗死临床和影像学亚型间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斑块阳性率为74.2%(135/182),对照组为56.5%(3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内,按临床分型斑块发生率由高向低的次序为部分前循环梗死(PA-CI)、腔隙性脑梗死、后循环梗死、完全前循环梗死,其中PACI(83.8%)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按影像学分型斑块发生率由高向低的次序是放射冠梗死、前循环皮质梗死、基底节区梗死、后循环梗死,其中放射冠梗死(85.2%)、皮质梗死(75.4%)明显高于对照组。颈动脉斑块与PACI的P值和OR(95%CI)分别为0.01,2.576(1.251~5.307)。结论临床和影像学亚型对于脑梗死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