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可视化渲染重建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经手术确诊为肛瘘患者67例的超声资料,术前均行二维超声检查及三维超声可视化渲染重建,将三维超声诊断结果和术中所见进行比较。结果 (1)定位内口63例,内口位于括约肌间齿状线处57例,位于括约肌间齿状线处以上6例;(2)定位主管65例,其中括约肌间瘘32例,经括约肌瘘27例,括约肌上瘘6例;定位支管41例,支管走行变化多样。结论三维超声可视化可以较清晰地显示内口及瘘管的主管、支管的走行情况,为临床治疗肛瘘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肛肠三维超声用于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肛周脓肿并肛瘘疑似患者94例,应用肛肠三维超声进行诊断,并将病理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结果,分析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肛肠三维超声、手术确诊肛周脓肿分别38、35例,检出率分别为40.4%、37.2%;肛肠三维超声、手术确诊肛瘘分别61、63例,检出率分别为64.9%、67.0%;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经括约肌合并肛提肌上型肛周脓肿合并肛瘘检出例数分别为8、34、15、4例。结论: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肛肠三维超声检测发挥重要作用,可对肛周脓肿、肛瘘不同类型检测,准确性高。因此,在肛周脓肿并肛瘘检测中,肛肠三维超声应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经直肠腔内三维超声对肛瘘的检出情况。方法 57例临床和术后证实的肛瘘患者,应用三维超声探查肛瘘并推注过氧化氢超声造影。结果 57例肛瘘患者,三维超声检出率100%。除去9例内盲瘘,内口检出率为33.3%(16/48),瘘道超声造影后检出率提高到60.4%(29/48);继发瘘道检出率为29.2%(14/48),继发瘘道超声造影后检出率提高到37.5%(18/48)。结论经直肠腔内三维超声结合瘘道过氧化氢超声造影可为外科手术提供更多的信息,指导手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静脉超声造影联合经瘘管超声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华美医院肛肠外科收治的79例肛瘘患者,在常规二维超声检查的基础上分别行经静脉和经瘘管双重超声造影检查,记录外口的数目、位置、距肛缘的水平距离,瘘管的走行、与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Parks分类),内口的数目、位置、距肛缘的垂直距离,分支瘘管的数目、走行,与手术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双重超声造影诊断肛瘘Parks分类的准确性高于常规二维超声检查(92.41% vs 79.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47,P=0.022)。双重超声造影诊断肛瘘内口和分支瘘管数目的准确性分别为92.79%、85.71%,常规二维超声诊断内口和分支瘘管数目的准确性分别为76.58%、6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1.202、4.718,P=0.001、0.030)。 结论双重超声造影检查可充分发挥超声造影技术的优势,对肛瘘的Parks分类、内口及分支瘘管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弥补常规二维超声的不足,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术前诊断肛瘘的临床价值.方法 45例初步诊断为直肠肛门瘘患者,术前常规超声检查后经肛瘘外口注入SonoVue,观察瘘管走向和内口开口位置,将超声造影检查结果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 45例患者中单纯性肛瘘19例.常规超声检查17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89.5%;造影检查18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94.7%,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杂性肛瘘26例,常规超声检查16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61.5%,造影检查24例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同,诊断符合率92.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onoVue超声造影用于肛瘘术前检查有较高的可视性和准确率,对手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肛周脓肿及肛瘘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为确保肛周脓肿和/或肛瘘手术成功、减少术后复发的关键是准确判断脓腔位置及内口和瘘管的走行。本文经肛肠三维超声(3D-endoanal ultrasound)检查,三维重建肛周脓肿及肛瘘瘘管,特别是高位脓肿及复杂瘘管的空间结构再现,为肛周脓肿及肛瘘的诊断提供丰富立体信息,进而为肛肠外科医师制定个体化手术方案提供准确依据,从而探讨三维肛肠超声在诊治肛周脓肿和/或合并肛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位肛瘘指瘘管在外括约肌1/2以上穿过外括约肌或肛提肌的一类肛瘘,包括高位经括约肌肛瘘、括约肌上瘘和括约肌外瘘。治疗高位肛瘘的常规方法是挂线疗法,但挂线疗法治疗过程漫长而痛苦,并可使50%的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因此,至今高位肛瘘的治疗仍是肛肠外科的一个难题。为了改善高位肛瘘的治疗效果,我院肛肠外科将显微外科技术应用于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使得高位肛瘘可以被一期切除,同时保留了肛门括约肌的正常功能,极大地缩短了高位肛瘘的治疗时间,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前诊断情况。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0月就诊于宝鸡市陈仓医院肛肠科的62例高位肛肠瘘患者,手术前均行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结合手术结果比较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以及判断瘘管分型能力的差异。结果: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高位肛瘘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检查准确率为93.55%(58/62),直肠内超声检查准确率为84.48%(53/6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MRI诊断内口、主管、支管准确率更高,内口与支管检出率高于直肠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主管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分型检查结果比较,MRI检查总准确率高于直肠内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括约肌间型、经括约肌型、括约肌上型、括约肌外型诊断准确率均高于直肠内超声,其中,经括约肌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应用直肠腔内超声和MRI检查对高位肛瘘患者进行术前检查诊断准确率均较高,MRI检查准确率更高,分型判断更准确,直肠内超声...  相似文献   

9.
肛瘘又称肛门直肠瘘,是肛肠外科中的常见病[1],手术后复发率较高,术前明确内口位置、瘘管走向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是肛瘘手术的关键,特别是要确定支管走向、数量及其与括约肌之间的关系,术中发生支管遗漏通常是导致肛瘘手术后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故术前详细的影像学资料是肛瘘手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超声检查因其操作简单、无痛苦、可重复性、准确率高等独特优点已成为临床首选的肛瘘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瘘管超声造影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2月宁波市第二医院肛肠科收治的98例患者,分别行常规超声与经瘘管超声造影检查。记录肛瘘瘘管的走行及其与括约肌和肛提肌的关系(Parks分类),分支瘘管的数目,内口的数目、位置、距肛缘距离,并与手术诊断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经瘘管超声造影诊断肛瘘Parks分类的准确性高于常规超声检查(90.82% vs 80.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7,P=0.041)。经瘘管超声造影诊断分支瘘管的准确性低于常规超声检查(81.08% vs 8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0,P>0.05)。经瘘管超声造影诊断肛瘘内口的准确性为92.68%,常规超声诊断内口的准确性为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43,P=0.001)。 结论经瘘管超声造影对肛瘘Parks分类的诊断及内口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弥补常规超声的不足,为临床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经直肠超声技术在肛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多层螺旋CT扫描,观察组行经直肠三维超声检查,对比两组的诊断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对肛瘘内口的诊断准确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支瘘的诊断准确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5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前对低位复杂性肛瘘及高位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5.65%和91.67%,对照组分别为53.85%和7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直肠三维超声技术能够清晰地展示瘘管走行、肛瘘内口位置以及支瘘与肛周括约肌的关系,其对肛瘘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联合高频探头经会阴部超声术前检查在肛瘘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临床拟诊肛瘘的87例患者术前进行超声检查,频率5~12MHz的线阵探头结合触诊和视诊检查外口和瘘管,频率3~10MHz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检查内口和瘘管,确定肛瘘类型和位置,Kappa检验分析超声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87例超声诊断肛瘘和手术结果一致性高,超声诊断肛瘘及其分型、内口、瘘管、外口的准确率分别是75.86%、81.61%、80.64%、83.17%、87.23%,和手术结果一致性高(Kappa=0.344,0.344,0.298,0.407,0.626;p值均为0.000);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诊断肛瘘全部表现为高回声外括约肌的中断缺损,并与低回声的瘘管相连。结论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联合高频探头经会阴超声检查肛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是超声检查肛瘘方法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肛瘘术前高分辨力3.0TMRI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18例经手术证实的肛瘘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评估和比较MRI各序列显示的瘘管、内口、外口及肛瘘分型。结果MRI诊断2例高位肛瘘,16例低位肛瘘;复杂肛瘘3例,其中两例为高位,15例为简单肛瘘。根据Parks分型,MRI,显示括约肌间瘘12例,经括约肌瘘3例,括约肌上瘘1例,括约肌外瘘2例。与手术相比,MR诊断肛瘘(或脓肿)、内口、外口及分型的符合率分别为94.4%(17/18)、85.7%(18/21)、100%(18/18)、88.9%(16/18)。结论MRI术前检查能够为外科治疗提供较多信息,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端扫式腔内凸阵探头经会阴超声在男性肛瘘患者肛瘘内口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6例男性肛瘘患者术前行超声检查,以频率为3~10 MHz的端扫式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扫查肛周括约肌及周围组织,观察肛瘘内口的位置和大小;以频率为5~12 MHz的高频线阵探头扫查肛瘘外口和瘘管,并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 端扫式经会阴超声检查均可清晰显示肛周内外括约肌,内口表现为肛管纵行肌的高回声中断缺损,且中断缺损与低回声瘘管相延续。手术证实36例肛瘘患者共38个内口,术前超声共检出33个内口,漏诊3例单纯性肛瘘的3个内口、1例复杂性肛瘘2个内口中的1个,并将1例单纯性肛瘘内口误诊为正常走行的腺管;经会阴部端扫式超声诊断肛瘘内口的符合率为86.84%(33/38)。高频线阵探头超声诊断肛瘘外口和瘘管的符合率为97.22%(35/36)。结论 端扫式凸阵腔内探头经会阴超声术前定位男性肛瘘内口无创、便捷,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二维、三维腔内超声在诊断肛瘘方面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方法分析57例肛瘘患者腔内超声影像资料,与手术结果对照,对腔内超声诊断结果行一致性分析。结果三维腔内超声(3D-EAUS)对瘘管内口的诊断与手术结果相对二维腔内超声(2D-EAUS)表现出较好一致性(Kappa系数0.791比0.482);2D、3D-EAUS对瘘管、支管、伴随积液的诊断与手术结果一致性均极好,在括约肌间瘘管方面,2DEAUS相对占优(Kappa系数1.000比0.926),在分支瘘管方面,3D-EAUS相对占优(Kappa系数1.000比0.814)。结论二维、三维腔内超声在诊断肛瘘方面与手术结果有较好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耦合剂造影三维容积内插屏气检查(3D-VIBE)动态增强(DCE)MRI对直肠阴道瘘(RVF)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经手术或肠镜证实的RVF患者,术前均接受MR检查,扫描前分别向肛管、阴道灌入适量超声耦合剂,而后采集矢状位、冠状位和轴位T1WI、轴位T2WI、轴位脂肪抑制T2WI、DWI和3D-VIBE DCE-MRI,记录瘘口数量、开口位置、瘘管支数及周围软组织病变情况,并与手术及肠镜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3例患者中,12例经手术治疗,11例接受肠镜检查,共发现26个瘘口、27支瘘管,6例合并周围脓肿,3例存在放射状损伤。超声耦合剂造影+3D-VIBE DCE-MRI对于瘘口、瘘管的显示率及诊断周围脓肿、放射性损伤的准确率均高于各常规序列(P均<0.05)。结论基于超声耦合剂造影3D-VIBE DCE-MRI对RVF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术前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在肛瘘(AF)患者瘘道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以2022年2月—2023年11月在天台县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50例A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接受MRI检查,以手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将术前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比较,分析MRI技术对AF术前瘘道位置的评估作用。结果:50例患者中,经术后结果确诊存在脓肿19例,主瘘管50条、瘘管分支30条、内口54个、外口63个。术前MRI诊断发现19个脓肿与手术结果检查的符合率为100%。术前MRI诊断发现主瘘管47条、瘘管分支27条、内口47个、外口58个,检出率分别为94.00%、90.00%、87.04%、92.06%;术前MRI检出AF分型:括约肌间型AF 16例,经括约肌型AF 3例,括约肌上型AF 2例,括约肌外型AF 6例;关于括约肌间型AF、括约肌上型AF的术前MRI诊断,与术后检查结果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以手术后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术前MRI诊断术前AF分型中括约肌间型AF的灵敏度为61.54%;经括约肌型AF的灵敏度为50.00%;括约肌上型AF的灵...  相似文献   

18.
超声心动图在冠状动脉瘘诊断中的应用1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诊断冠状动脉瘘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对10例冠状动脉瘘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与手术和(或)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总结。结果超声心动图观察4例典型病例清晰显示瘘管/瘘口及瘘管内血流频谱,2例只显示瘘口血流信号,未能显示完整瘘管及频谱,余4例临床表现为典型心肌缺血症状,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冠状动脉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以作为首选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肛瘘为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复发率高、手术失败率高,究其原因主要是临床医师对继发瘘和内口缺乏准确判断[1]。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难以准确描述复杂肛瘘窦道走行。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可立体显示肛管直肠各层解剖结构,使准确定位肛瘘窦道走行成为可能。成都肛肠专科医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8月应用三维肛管直肠腔内超声检查肛瘘患者136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并分析核磁共振技术诊断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年1月~2013年3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经手术探查确诊为复杂性肛瘘的50例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进行核磁共振技术(MRI)扫描及一般检查,以手术结果为标准。将MRI检查及术前一般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MRI检测结果为4例为单纯性肛瘘且均为肛管括约肌间瘘,46例为复杂性肛瘘(其中37例为经肛管括约肌瘘,7例高位肛瘘,2例肛瘘术后改变且合并骶前脓肿及合并盆腔内多发脓肿)。与手术探查的结果相比,MRI诊断对复杂性肛瘘的诊断准确率为92.00%,术前一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为56.00%,术前MRI诊断准确率与手术探查较为接近,而术前一般检查的诊断准确则较术前MRI扫描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前MRI扫描在肛瘘内口、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方面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72.00%、100.00%、92.00%,术前一般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64.00%、60.00%、58.00%,术前一般检查及MRI扫描在肛瘘内口位置的诊断准确率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而在肛瘘主管、肛瘘支管及脓腔诊断准确率方面,术前MRI扫描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术前一般检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及避免过多的肛门括约肌损伤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