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免疫功能改变李敏王运芳病毒肺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对婴幼儿的健康危害极大。导致喘息等症状者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占相当大的比例。特别是近年来观察发现,患RSV肺炎后约20%~40%的病儿将发展成婴幼儿哮喘,因而及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73例婴幼儿急性肺炎患儿NPS进行RSV病毒分离,其中从60例NPS标本中分离出RSV20株,NPS分离阳性率为33.3%。同时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和间接免疫酶法检测NPS脱落细胞中RSV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2.9%和27.4%。与病毒分离比较,均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强的特异性,与病毒分离的总相符率分别为75.0%和84.3%。两法均可在采集标本后4小时得结果,可作为RSV肺炎的快速诊断方法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3.
4.
目的对比分析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与非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湖南省儿童医院收治的90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病毒病原学检查结果分为RSV组(58例)和非RSV组(3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结果(1)一般资料:两组患儿的性别、出生体质量、病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RSV组患儿年龄、入院体质量明显小于非RSV组[年龄(月):3.36±1.29比6.83±1.57,入院体质量(kg):7.21±1.84比8.97±2.23,均P0.05],住院时间明显大于非RSV组(d:8.36±0.72比6.81±0.94,P0.05)。(2)临床症状:RSV组发绀患儿数明显多于非RSV组(10例比0例,P0.05),发热、胃肠症状、喘息、气促、哮鸣音等临床症状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实验室检测:RSV组中性粒细胞比例(NEU)、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明显低于非RSV组[NEU:0.22±0.11比0.36±0.15,WBC(×109/L):6.84±2.19比9.35±2.33,CRP(mg/L):3.25±1.08比7.87±1.62,均P0.05];淋巴细胞比例(LYM)、血小板计数(PLT)、丙氨酸转氨酶(ALT)明显高于非RSV组[LYM:0.67±0.18比0.55±0.16,PLT(×109/L):453.45±22.83比371.22±20.64,ALT(U/L):30.73±4.19比22.46±3.57,均P0.05];两组CK-M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L:28.16±3.51比23.07±2.96,P0.05)。结论 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年龄明显小于非RSV感染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且其临床症状更为严重,甚至可能出现肝功能损害,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干扰素雾化吸人联合肌内注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40例,随机分为A、B两组各20例,A组行干扰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B组在干扰素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的基础上再行干扰素肌内注射。结果:A组患儿喘鸣消失时间平均为(5.60±1.23)min,B组患儿喘鸣音消失时间平均为(5.95±1.19)min,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患儿平均住院(7.42±1.09)d,B组患儿平均住院(6.60±1.08)d,两组比较B组患儿平均住院天数少于A组(P〈0.05)。结论:干扰素雾化吸入联合肌内注射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具有局部浓度高、起效快、副作用少、使用方便、经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50例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临床特点。方法对50例新生儿RSV肺炎患儿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儿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为2.1∶1;其中足月儿42例(84%),早产儿4例(8%),过期产儿4例(8%);发病日龄以11~23d为主42例(84%);混合或人工喂养者多于母乳喂养者;临床表现以咳嗽、气促、喘憋、肺部干湿性啰音、X线胸片肺气肿、斑片状渗出影为主,合并细菌感染者少见只有2例(4%);经对症支持、抗感染等治疗,46例痊愈出院,4例好转后自动出院,住院天数7~28d(18.9±5.7)d。结论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临床表现以轻中度为主,少数合并细菌感染,经综合治疗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7.
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197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护理措施,包括采取隔离措施,避免交叉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喘息护理,加强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认为精心的护理,积极控制炎症,可有效预防窒息和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肺炎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对新生儿RSV感染进行有效的防治.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38例新生儿RSV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例新生儿RSV肺炎主要表现有:鼻塞等上感症状21例(55.3%),咳嗽、喘憋、气促36例(94.7%),呻吟13例(34.2%),拒乳20例(52.6%),发绀、三凹征28例(73.7%),肺部细湿啰音23例(68.4%),哮鸣音38例(100%),呼吸暂停10例(26.3%),发热10例(26.3%);X射线表现:双肺纹理扩散、增粗、模糊18例(47.4%),双肺斑点或片状阴影14例(36.8%),肺门影增宽3例(7.9%),右上肺不张,双肺纹理增粗、模糊3例(7.9%);发生呼吸衰竭12例(31.6%),其中I型呼衰7例,Ⅱ型呼衰5例;38例患儿中有1例死亡,2例放弃治疗,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 新生儿RSV肺炎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热不是其主要表现,发生RSV感染临床表现较其它年龄组儿童症状重,易发生呼吸衰竭、心脏损害等并发症,有基础疾病患儿症状更重,甚至危及生命,这类患儿发生RSV感染时应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干预.补充足量的水份,局部雾化治疗,有呼吸衰竭等并发症者尽早使用呼吸机是治疗新生儿RSV肺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994-995
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法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把全部患儿依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采用清肺解毒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痰壅消失时间、止咳时间以及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要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是97.30%,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是72.97%,治疗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应用清肺解毒法治疗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可以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恢复状况,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玉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3,18(12):1119-1120
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肺炎是婴幼儿肺炎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 ,寒冷季节呈流行性发生。 2岁以下婴幼儿 ,起病急骤 ,往往很快出现喘憋性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我科 2 0 0 0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共收治肺炎病儿 1 2 0 0名 ,对确诊为RSV肺炎的患儿1 1 0例进行了特色护理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分析1 1 0例患儿中 ,男 6 2例 ,女 4 8例 ,年龄 1个月~ 3岁 ,其中 1个月~ 6个月的 6 1例 ,占 5 5 .5 % ;7个月~ 2岁的 39例 ,占 35 .5 % ;>2岁的 1 0例 ,占9.0 %。入院时大多出现呼吸急促 ,喘憋明显 ,唇周紫绀。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在 (4~ 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05年11月至2006年1月住院的肺炎患儿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86名住院患儿经直接免疫荧光法病原学确诊204名,其中3例腺病毒抗原阳性,占1.47%;3例流感A型病毒抗原阳性,占1.47%;19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阳性,占97.05%.<1岁组占64.14%;男女性别比为2:1;无明显的聚集性.结论 冬春季小儿肺炎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发,应加强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2.
病毒唑雾化吸入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RSV感染通常引起婴幼儿严重的毛细支气管炎和肺炎,RSV感染的治疗目前无理想的抗病毒药物。1996年12月-1997年3月,我们对病原学证实为RSV感染的40例肺炎患儿采用超声雾化治疗,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我们治疗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原学检测:所有病例均为住院患儿,肺炎诊断符合1987年卫生部小儿肺炎防治方案标准,病原学采用APAAP法测鼻咽分泌物(NPS)中RSV抗原和检测血清RSV-IgM[1]两者同时阳性为所选病例。1.2雾化吸入组和对照组:将40例RSV肺炎…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4):3258-3259
我院于2012年6~2014年6月对70例婴幼儿喘息性肺炎患者(喘息组)和80例正常对照(对照组)进行分析,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血清中的IL-4及IL-4R浓度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从而分析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喘息性肺炎的的相关性。结果通过检测分析,喘息组患儿检测的白细胞介素-4(IL-4)和白细胞介素-4R(IL-4R)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4和IL-4R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中重要的细胞介质,IL-4和IL-4R明显的增加,婴幼儿喘息性肺炎就会严重,因此呼吸道合胞病毒与婴幼儿喘息性肺炎呈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和人鼻病毒(HR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婴幼儿期RS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后期哮喘和反复喘息的发生与HRV感染患儿是否存在差异。方法采用 RT-PCR 或 PCR 方法检测住院患儿咽拭子或鼻咽吸取物中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毒,选取单一RSV和HRV感染病例,回顾性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并进行随访。结果 RSV感染组纳入病例80例, HRV感染组纳入32例。两组患儿的临床特征相似,但RSV感染组患儿年龄偏小(P=0.004),有喘息表现者明显多于 HRV 感染组(P=0.000)。在与哮喘和反复喘息发生的关系上,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1.000)。结论婴幼儿RSV和HRV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征相似,但在平均年龄、临床喘息的发生率等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未发现婴幼儿期 RSV 感染患儿后期哮喘和反复喘息的发生与HRV感染患儿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依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n=50,常规药物)和雾化吸入组(n=5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比较两组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症状体征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IL-10水平均高于治疗前,IL-18、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雾化吸入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雾化吸入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雾化吸入组的发热、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雾化吸入干扰素α2b注射液治疗小儿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效果较好,且不会增加患儿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肺功能的变化及其在临床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作用。方法对110例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进行肺功能测定,并与49例正常健康儿童进行对照,观察患儿潮气流速-容量环的形态及各项指标的变化。回顾性调查患儿临床病情评分、住院天数,与肺功能主要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潮气流速-容量环变窄,呼气曲线升枝陡峭,高峰提前,降枝呈波谷样凹陷。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潮气量(PF/VE)、呼气峰流速/呼气达峰时间(PTEF/TPTEF)增加,每千克体重潮气量(VT/kg)、吸呼比(TI/TE)、呼气达峰时间(TPTEF)、达峰时间比(TPTEF/TE)、呼气达峰容积(VPTEF)、达峰容积比(%V-PF)、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TEF25%)、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呼气峰流速(25/PF)降低,与同年龄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呼气峰流速(PTEF)、呼气中期流速(ME)、吸气中期流速(MI)、呼气中期流速/吸气中期流速(ME/MI)无显著性差异。代表小气道功能的主要参数指标%V-PF、25/PF与患儿临床病情评分中度相关,与住院天数低度相关。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肺功能主要表现为小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潮气呼吸肺功能测定可作为该病临床诊断、病情预后评估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炎琥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0月至2009年10月本院住院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200例,随机分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氧、补液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炎琥宁注射液(10mg/(kg·d),静滴,1次/d)治疗,共7d,比较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60例,有效34例,无效6例,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50例,无效27例,两组比较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2.91,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00%、73.00%,两组比较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00,P〈0.01)。结论炎琥宁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较好,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病炎清Ⅲ号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性肺炎的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 将82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病炎清Ⅲ号,每日一剂分两次服,并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护理,合理安排饮食,解除恐惧心理;对照组予病毒唑治疗,同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临床观察两组均于治疗5 d后判定疗效,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75%,治疗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病炎清Ⅲ号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满意,为安全有效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19.
龚成  王雪  罗明  刘阳  李爱华  李茂中  董梅 《疾病监测》2020,35(7):613-617
目的探索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利用北京市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系统,收集北京市35家哨点医院就诊的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临床标本,开展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检测和基因分型,并根据收集的临床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2015年3月至2019年2月,共收集369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病例,其中重症肺炎61例。 单因素分析表明,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与普通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相比,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意识障碍、呼吸频率异常增快、收缩压低于90 mmHg、淋巴细胞减少、血尿素氮增高8项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基础疾病(OR=4.108,95% CI:1.425~11.840)、呼吸频率异常增快(OR=10.738,95% CI:3.690~31.252)、淋巴细胞减少(OR=6.110,95% CI:2.041~18.288)是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3个独立危险因素;而女性(OR=0.471,95% CI:0.199~1.115)、呼吸道合胞病毒B亚型(OR=0.425,95% CI:0.158~1.141)可能为重症肺炎的保护因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有基础疾病、呼吸频率异常增快、淋巴细胞减少是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发展为重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20.
厉建英  章优  王逸扬 《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1):1011-1012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肺炎简称合胞病毒肺炎,是一种小儿常见的肺间质性肺炎,多发生于婴幼儿.由于母传抗体不能预防感染的发生,出生不久的婴儿即可发病,但新生儿较少见[1].新生儿RSV感染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先表现为鼻塞和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后出现咳嗽,并逐渐加重,伴喉中痰鸣,重者可有气促和发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