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与恒速输注(CSI)两种模式在颅脑外科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50例择期行颅脑外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TCI组与CSI组。TCI组行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TCI全凭静脉麻醉,CSI组行CSI全身静脉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诱导期、插管时、维持期及停药、拔管后血流动力学变化,苏醒时间、麻醉用药量,氧饱和度及脑电图双频谱指数。结果:TCI组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指标与CSI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TCI组在诱导期间血流动力学平稳。在麻醉维持、停药后、清醒时间及拔管期间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量方面,TCI组较CSI组明显增多。结论:异丙酚联合瑞芬太尼TCI与CSI两种模式均能较好满足颅脑外科手术需要,其中TCI组在麻醉诱导及插管期间血流动力学更为平稳,但麻醉维持过程中用药量更大。  相似文献   

2.
丘伟沛  王昊  梁根强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7):3038-3039
目的:比较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de infusion,TCI)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和异氟醚吸入麻醉两种不同方式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30例择期行胸腔镜手术的患者分为两组,TCI组(T组,n=15)设定诱导时靶浓度为4μg/mL,术中维持丙泊酚靶浓度为3~3.5μg/mL,异氟醚组(I组,n=15)采用3%异氟醚吸入诱导,1%~2.5%维持。术中监测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并观察诱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质量等。结果:T组诱导时间显著短于I组(P<0.05),术中T组血流动力学维持相对平稳,术后苏醒T组明显优于I组。结论:TCI全凭静脉麻醉方法用于胸腔镜手术,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术后患者苏醒迅速,优于异氟醚吸入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的诱导、维持和术后苏醒过程。方法ASAⅠ~Ⅱ级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60例,分为瑞芬太尼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组(TCI组)和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30例,记录两组各时段平均动脉压(MVP)、心率(HR)及术毕患者苏醒过程中各时段所需时间,观察患者拨管后各时段的意识状况、术后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TCI组各时段血流动力学较G组平稳;在苏醒过程中,自主呼吸、睁眼、拔管、定向力恢复及离开恢复室时间TCI组明显短于G组;术后各时段意识恢复程度(OAA/S)评分TCI组明显高于G组(P〈0.05)。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全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苏醒迅速,清醒质量高,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优于常规的静吸复合全麻。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中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82例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和硬化治疗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组及P组各41例,分别给予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及丙泊酚静脉全身麻醉。比较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及麻黄碱使用情况、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后10、15、20 min平均动脉压及插管后5 min心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使用麻黄碱患者均较P组少,Ramsay镇静评分高于P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医生及患者对麻醉质量评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丙泊酚静脉麻醉相比,七氟烷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术患者,血流动力学更平稳,患者术后苏醒迅速,苏醒质量高,不良反应少,有更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的麻醉效用。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TCI全凭静脉麻醉(Ⅰ组)和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观察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切皮及气腹后的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Ⅰ组插管时血压升高,Ⅱ组明显下降;Ⅰ组苏醒时间明显缩短,恶心呕吐明显降低。结论 TCI是目前比较理想的一种静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介绍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的优点.方法:选择ASA Ⅰ~Ⅱ级、年龄2~13岁、择期行腹腔镜疝环结扎术的小儿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瑞芬太尼、丙泊酚诱导和维持;对照组予芬太尼、丙泊酚诱导,丙泊酚和异氟醚维持.观察两组病例诱导及维持期血流动力学变化,气管拔管、苏醒时间,观察患儿拔管后呼吸困难、苏醒期躁动、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结果:围麻醉期观察组的血流动力学较对照组平稳,气管拔管时间及苏醒时间均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术后苏醒躁动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是一种起效迅速、术中平稳、苏醒快速平顺,值得在小儿腹腔镜疝环结扎术中推介使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全麻患者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下维持一定的麻醉深度,对血流动力学、苏醒与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有关指标进行检测和观察,比较术中异丙酚靶控输注(TCI)和持续输注(CI)二种不同方式对全麻患者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80例ASA Ⅰ-Ⅱ级,拟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TCI组和CI组.通过调整异丙酚的输注,将麻醉深度控制在一定范围(BIS值45~55),记录术中各组血流动力学变化并进行比较,同时比较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回复时间以及异丙酚用量.结果 TCI组和CI组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各指标相比,前者血流动力学更稳定(P<0.05),且异丙酚用量明显多于CI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无论靶控输注或者持续输注丙泊酚均能很好地维持全身麻醉的深度和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但前者具有更好的可控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用于无痛拔牙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在门诊拔牙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6 0例门诊拔牙患者 ,随机分为靶控输注 (TCI)组、人工输注 (MCI)组和对照组 ,记录两组丙泊酚的平均用量 ,意识消失的时间及恢复时间及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 ,同时记录血压、心率、镇静深度。结果 :患者意识消失所需要的时间TCI组显著低于MCI组 (P <0 .0 5 ) ,意识消失时所需的丙泊酚剂量TCI组大于MCI组。整个手术过程丙泊酚的平均用量TCI组略低于MCI组 ,意识恢复时间TCI组也比MCI组缩短 (P <0 .0 5 )。TCI组与MCI组在MAP、HR、SpO2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血流动力学维持平稳 ;但对照组MAP、HR在手术过程中波动明显 ,有显著性的统计学差异。结论 :伍用丙泊酚麻醉明显优于常规局麻下拔牙 ;丙泊酚靶控输注 (TCI)与人工丙泊酚输注 (MCI)相比 ,诱导迅速 ,苏醒快 ,麻醉维持更加平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IS反馈TCI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接受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成3组(n=40):单纯TCI丙泊酚组(A组)、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BIS监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C组).根据BIS值和血流动力学调整丙泊酚和(或)瑞芬太尼TCI靶浓度.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以及手术时间、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定向力恢复、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与A组比较,B、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和定向恢复时间均缩短,术中体动减少(P<0.05),与B组比较,C组丙泊酚总量减少,苏醒时间缩短(P<0.05),定向恢复时间和体动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BIS监测下TCI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可以达到更合理的麻醉深度,且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对急性胆囊炎术后患者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胆囊炎患者102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照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静脉麻醉,观察组51例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静脉麻醉。统计对比两组麻醉效果、麻醉苏醒、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并对比两组麻醉诱导前、气管插管后5min术中血流动力学[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4.12%高于对照组7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前,血流动力学指标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后5min,观察组HR、DBP、SBP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应用于急性胆囊炎手术,能提高麻醉效果,缩短麻醉苏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且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中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控性。方法:将60例小儿扁桃体腺样体术患儿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A组采用以瑞芬太尼、丙泊酚为主的全凭静脉麻醉;B组采用以丙泊酚、芬太尼、异氟醚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结果:A组患儿苏醒快,拔管时间短,血流动力学更平稳。结论:全凭静脉麻醉可控性强,苏醒迅速、彻底,是小儿腺样体扁桃体术较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骆志忠 《临床医学》2012,32(6):24-25
目的探讨七氟醚麻醉降低肝癌患者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肝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七氟醚麻醉组(A组)和异氟醚组(B组),每组各40例。常规麻醉诱导后,A组麻醉维持用2%~3%七氟醚吸入麻醉,B组给予1.0%~1.5%异氟醚吸入。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血压、心率变化、苏醒时间、术后疼痛、恶心呕吐情况。结果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检测中A组血流动力学变化较平稳,优于B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检测上A组短于B组(P〈0.05);术后恶心呕吐情况检查上A组呕吐情况较少,优于B组(P〈0.05),术后疼痛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维持全静脉麻醉用于肝癌手术中麻醉平稳,血流动力学变化平稳,术后苏醒较快,术后恶心呕吐较少。  相似文献   

13.
王雁  衡新华 《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9):3225-3228
探讨Narcotrend监测在老年无痛肠镜检查中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深度监测的应用.方法:择期无痛肠镜诊疗的患者120例,年龄60~70岁,ASA Ⅰ ~Ⅱ级,随机分为麻醉趋势组(N组)和临床组(C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接受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N组根据麻醉趋势指数(NI)调节麻醉深度;C组根据临床体征调节麻醉深度.分别记录两组的血流动力学和NI,诱导、检查、苏醒、定向力恢复及留观时间,丙泊酚用量、不良反应及术后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N组平均动脉压在麻醉诱导入睡后和插镜时降幅小(P< 0.05),NI在插镜时降幅小(P<0.05).N组丙泊酚用量减少(P<0.05),苏醒、定向力恢复及留观时间缩短(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芬太尼-丙泊酚静脉麻醉老年肠镜检查中,Narcotrend监测能减少丙泊酚的周量及不良反应的发生,使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同时缩短患者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运用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获取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对无痛胃肠镜检查麻醉深度的指导意义。方法将300例接受无痛胃肠镜患者随机分为三组:BIS监测TCI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组(A组,n=100)、BIS监测TCI丙泊酚组(B组,n=100)、单纯TCI丙泊酚组(C组,n=100)。根据血流动力学及BIS值调整丙泊酚的靶浓度。观察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记录手术时间、术中体动次数、苏醒时间、镇静评分、定向力恢复及其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300例患者麻醉效果满意,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和定向率恢复时间C组B组A组,A组术中呼吸抑制以及体动发生率以及明显低于C组(P0.01或P0.05)。三组术中呛咳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三组患者均未见术中知晓。结论 BIS监测TCI丙泊酚复合小剂量舒芬太尼用于无痛胃肠镜检查能减少丙泊酚用量,且可以达到合理的麻醉深度,保证术后麻醉快速苏醒。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丙泊酚血浆靶控输注(TCI)全凭静脉麻醉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用于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应、不良反应和效价比。方法选妇科腹腔镜探查手术的患者60例,年龄18—50岁,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组(Ⅰ组)和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组(Ⅱ组)。两组均以芬太尼3μg/kg,阿曲库铵0.6mg/kg及丙泊酚静脉诱导气管插管,Ⅰ组丙泊酚采用血浆TCI静脉诱导,并维持至术毕,靶浓度为3—4μg/ml;Ⅱ组丙泊酚采用1.5~2mg/kg静脉诱导,维持麻醉采用吸入七氟醚,MAC控制在0.6—0.8,以及丙泊酚4~6mg/(kg·h)持续输注。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后,插管15min内血流动力学变化,意识消失及麻醉后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用药剂量及费用。结果两组患者麻醉、手术、清醒时间及各时段MAP及HR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意识消失时间Ⅰ组)(3.7±2.4)min,长于Ⅱ组(0.6±0.2)min(P〈0.05)。Ⅰ组苏醒期躁动2例、PONV5例,明显低于Ⅱ组7例、13例(P〈0.05)。Ⅰ丙泊酚用量(74.9±24.3)ml明显多于Ⅱ组(30.6±10.5)ml(P〈0.05),两组麻醉用药的价格基本一致。结论丙泊酚TCI全凭静脉麻醉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与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相比具有并发症少,无环境污染的优点,且两种麻醉费用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丙泊酚恒速输注和靶控输注(targetcontrolledinfusion,TCI)对全麻诱导及维持的作用,探讨恒速输注丙泊酚是否能够替代其靶控输注。方法:60例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别使用丙泊酚恒速输注(A组)和靶控输注(B组)诱导并维持,监测麻醉中及结束后血压(bloodpressure,BP)、心率(heartrate,HR)、血氧饱合度(pulseoxygensaturation,SpO2)及脑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BIS)。结果:全麻诱导及维持中,两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间A组较B组BIS变化幅度小,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择期全麻手术丙泊酚恒速输注和靶控输注的麻醉深度均能满足手术要求,麻醉期间生命指征平稳,苏醒迅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应用于高血压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80例伴有高血压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老年患者随机双盲均分为两组,A组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组,B组为瑞芬太尼、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组.术中连续监测血压、心率、呼气终末二氧化碳分压、心电图和末梢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手术时间、术毕睁眼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观察苏醒期间有无嗜睡、躁动、恶心呕吐及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B组麻醉诱导后血压明显低于诱导前和A组对应值.A和B组腹腔镜置入和气管导管拔管期间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迅速完全,苏醒期间无明显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论:瑞芬太尼、依托咪酯全凭静脉麻醉具有麻醉诱导平稳、镇痛效能高、术中可控性好、术后苏醒迅速完全、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其不失为高血压老年惠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种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联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4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吸入异氟醚并静脉泵入丙泊酚,B组采用TCI系统Marsh模型输注丙泊酚,C组吸入异氟醚,B组和C组均联合硬膜外麻醉。记录麻醉期间9个时点无创SBP、DBP和HR及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B组或C组SBP、DBP在切皮、腹腔探查、拔管期波动较小(P〈0.05),B组HR在关腹至拔管期相对稳定(P〈0.01)。A组使用尼卡地平次数较B组或C组增多(P〈0.05)。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较静吸复合全麻血流动力学稳定,以丙泊酚TCI联合硬膜外麻组心率最稳定。  相似文献   

19.
张永红 《临床医学》2014,(12):92-93
目的探讨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10例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取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观察组采取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气腹后10 min和手术结束即刻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麻醉前比较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而对照组气腹后10 min时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较麻醉前和观察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分别为(6.97±1.72)min、(8.69±1.88)min和(12.93±1.48)min,均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靶控输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效果显著,可维持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手术中不同麻醉方法对患者术中术后的影响。分析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联合麻醉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该院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患者40例,美国麻醉师协会(ASA)标准分为Ⅱ~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阻滞(TPVB)麻醉20例,术后胸椎旁镇痛;B组全身麻醉20例,术后静脉镇痛。观察2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呼吸功能、术后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结果 A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较B组平稳,A组苏醒时间及苏醒质量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胸椎旁联合麻醉用于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较单纯应用全身麻醉的生命体征更平稳,可缩短苏醒时间,且苏醒过程更加平稳,符合ERAS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