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江瀚 《护理研究》2011,25(12):1086-1088
冠状动脉血栓形成是导致临床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病理基础,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其形成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血管病内科治疗中十分必要。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即联合使用两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不同途径共同作用以增强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最常用方案是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新型抗血小板药物陆续出现,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仍是目前预防支架内血栓形成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最常用药物。接受标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有部分患者仍再次发生临床缺血事件,出现抗血小板药物"治疗无反应"现象引起了人们极大关注。关于这一现象研究很多,这些研究都有一定局限性,如不同实验室检测体外血小板功能方法不同、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反应存在广泛个体差异以及其他疾病对抗血小板药物疗效影响等。文章主要从体外检测血小板功能方法、药物代谢基因多态性及影响抗血小板药物代谢相关临床疾病等方面总结目前可能得到的证据,来阐述影响残余血小板活性原因及其与血栓形成事件之间关系。  相似文献   

3.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在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因此,积极的抗血小板治疗能使冠心病患者明确获益。目前,经典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是预防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相关及自发缺血事件的标准指南推荐疗法。新型抗血小板药物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的出现,也为冠心病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现从抗血小板药物的种类和临床应用特点着眼,阐述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抗血小板药物在各种动脉血栓性疾病防治中具有重要地位。虽然目前抗血小板药物多采用固定剂量给药,但不同患者对抗血小板治疗的反应性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的血小板高反应性或低反应性可能与血栓事件或出血事件风险相关。基于血小板功能检测的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方案可能有助于预防血栓或出血不良事件的发生,但目前仍缺乏上述治疗策略能够最终改善患者预后的确切临床证据。迄今为止,对于接受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是否应常规进行实验室监测仍存在诸多争议。本文对抗血小板治疗反应多样性的成因及血小板功能检测是否可用于指导个体化抗血小板治疗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综述,发现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在心血管疾病中有良好应用,但其出血不良反应仍存在,一些新药机制不明确。因此,抗血小板聚集的机制研究还需加快。一种新型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终将诞生,如EP3受体抑制剂,为新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部分患者对抗血小板药物表现为低反应性或无反应, 接受抗血小板规范治疗后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本例患者为63岁女性,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多次出现肢体乏力, 行头颅磁共振扫描均提示急性脑梗死。后经血小板聚集试验、闭合试验及基因检测证实, 该患者存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低反应性。改服西洛他唑, 随访1年余, 未再发生心脑血管事件。  相似文献   

7.
阿司匹林抵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凌云  陈晓平 《华西医学》2005,20(3):604-605
1 阿司匹林抵抗问题的提出 临床试验表明阿司匹林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一二级预防有效的抗血小板药物。但是,仍有患者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出现心血管事件。于是提出了阿司匹林抵抗(Aspirin Resistance.AR)这个概念。血小板形成血栓过程包括血小板黏附,活化和聚集。阿司匹林抗血栓作用主要通过抗血小板聚集完成。血小板聚集主要由血小板聚集仪测定,用聚集度表示。Mehta等人的研究表明冠状动脉疾病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后的血小板聚集度有很大差异,部分患者聚集度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眭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ACS是在不稳定的粥样斑块基础上血栓形成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血栓形成就没有ACS。而血小板作为惟一的同时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反应和血栓形成的细胞,在AC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近年来大量循证医学研究也显示对于ACS患者,积极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使其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降低。因此,针对抑制血小板黏附、聚集、活化及释放等环节的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作为ACS治疗中的重要策略,应该引起广大临床医生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关注抗血小板治疗的胃肠道并发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血小板在动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系统血栓的重要措施,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抗血小板治疗会伴随一些风险,尤其引起人们关注的是上消化道溃疡及出血等并发症。临床实践中三重甚至四重抗栓药物的联合应用更进一步增加了这些风险。临床医师应针对每例患者合理地进行风险与获益的评估,调整用药方案并积极应用预防措施以减少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血小板聚集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抗血小板药物是预防和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基石。P2Y12受体拮抗剂是一类重要的抗血小板药物,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文结合最新研究进展,对P2Y12受体拮抗剂作用机制、药理学特征、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孙彤  唐海沁  黄晓晖  李结华  杨维维 《临床荟萃》2008,23(20):1499-1501
血小板的活化和聚集几乎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的每一个病理过程,抗血小板治疗在心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地位和作用.阿司匹林是第1个作为抗血小板药物应用于临床,经历大规模的循证医学考验,对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血小板药物杨福英(空军广州医院,广州510602)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是一组通过不同机制和途径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或活化,并能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药物。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功能,但在正常血液循环中,血小板不发生聚集,只有在聚集...  相似文献   

13.
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血小板在正常止血过程中十分重要,当血小板数量或功能发生变化时,机体易于发生出血或血栓。目前,检测血小板功能的方法日益增加,包括测定血小板粘附、聚集和活化的能力等。近年来随着对血小板激活机制的深入研究以及生物化学、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检测血小板的方法巳不断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而导致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心脏病,对保守治疗后仍活动耐量不足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是常用治疗方法[1]。血小板聚集是PCI术后发生缺血性并发症的重要因素,PCI术后采用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支架内血栓形成,降低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2]。阿司匹林是PCI术后常用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5.
抗血小板治疗是脑梗死全程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临床上存在抗血小板药物个体反应差异且其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因此精准选择抗血小板药物具有重要意义。血小板功能检测及基因检测是抗血小板药物精准治疗的核心环节。对于存在高危缺血风险或预后较差、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可考虑行基因检测和(或)血小板功能检测。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仍是目前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其他抗血小板药物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待进一步验证。对于阿司匹林抵抗人群,不推荐增加阿司匹林剂量,可考虑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基于CYP2C19基因型进行氯吡格雷剂量调整的策略仍有待研究,而携带CYP2C19失功能等位基因的患者,建议换用其他抗血小板药物。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其病理基础是动脉硬化及其继发的血栓形成和栓塞,血小板在血栓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治疗是该类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的重要措施。然而不同患者对同等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反应性存在差异,在规范用药基础上,仍有患者出现心血管不良事件,即抗血小板药物抵抗现象。因此,对抗血小板药物的效应进行个体化预测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已有多种手段可以监测血小板功能,那么血小板功能实验预测心血管病人血栓与出血风险的能力如何?能否依据血小板功能实验来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抗血小板药物?本文简要概述血小板功能及检测方法,并结合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关注血小板功能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血小板不仅参与止血和凝血,还与血栓形成以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相关.近些年来,抗血小板药物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血小板聚集与血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关系以及抗血小板药物预防血栓生成等是抗血小板研究的重点.近年来,血小板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一些实验表明抗血小板药物在肿瘤治疗中起着一定的作用.我们对抗血小板药物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探讨受试药物复方曲肽注射液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及体内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采用血小板凝聚仪测定不同浓度复方曲肽注射液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并确定量效关系。采用动脉短路血栓模型测定复方曲肽注射液的抑制血栓形成作用。结果表明,复方曲肽注射液具有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和剂量依赖性的抗血小板聚集功能。当复方曲肽溶液总氮终浓度为5μg/m l时,血小板聚集抑制率达到(28.61±22.07)%,其最大活性为100μg/m l的阿司匹林溶液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的2.5倍。复方曲肽注射液的血栓形成抑制率为(33.90±17.56)%。结论:复方曲肽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的特征是冠状动脉斑块破裂、血小板活化和血栓形成。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在ACS治疗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综述了抗血小板治疗在ACS治疗中的研究现状和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n=30,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赣龙抗栓胶囊组(n=30,赣龙抗栓胶囊治疗)、联合组(n=30,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血管再通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联合组低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血管再通率显著高于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组及赣龙抗栓胶囊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赣龙抗栓胶囊联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治疗脑出血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促使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明显改善,且血管再通率高,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全方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