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目的:探讨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对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康复的影响。 方法:选取 2015 年 1 月至 2016 年 3 月在郑州人民医院治疗的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 86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 43 例。两组均实施常规治疗,在此 基础上对照组实施常规疗法,观察组实施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功能康复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功 能障碍指数(Oswestry)等级量表、上肢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U–FMA)、改良 Barthel 指数(MBT)评分均高 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导向性训练联合肉毒素治疗有助于提高中风偏瘫上肢痉挛患者功能 康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摘 要〕 目的:分析李氏飞针配合康复训练对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整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50 例中风恢复期偏瘫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 对照组(25 例,常规康复训练)和观察组(25 例,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肢体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 Fugl–Meyer 评定量表(FMA)、Barthel 指数(BI)、生活质量 评价量表(SF–36)、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BI、SF–36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SAS、SD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两组患者治疗前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Rankin 修订量表(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NIHSS、mR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对中 风恢复期偏瘫患者开展李氏飞针联合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负面情 绪及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用恢刺经筋结点对其肌张力障碍及躯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汕头市中医医院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参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方法,观察组予恢刺经筋结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改良Ashworth评分及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3周时改良Ashworth评分较低,FMA评分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恢刺经筋结点治疗可有效减轻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肌张力障碍,改善躯体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摘 要目的:探讨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静脉溶栓应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 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2 年 3 月在连江县中医院治疗的缺血性中风患者 80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 为观察组(40 例,接受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 rt–PA 静脉溶栓治疗)和对照组(40 例,接受 rt–PA 静脉溶栓)。比较 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 运动功能(FMA)评分、改 良 Barthel 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56 %(39/40),高于对照组的 80.00 %(32/4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FMA、NIHSS 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 FMA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在 BI 各维度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差 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化痰通腑汤加减联合 rt–PA 静脉溶栓疗法用于缺血性中风患者,可明显缓解 其临床症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预后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摘 要〕 目的:分析在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治疗基础上结合新 Bobath 技术治疗促进上肢功能康复的作用。方法:选取 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 2019 年 5 月至 2020 年 5 月收治的 48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康复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24 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行新 Bobath 技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自理 能力,统计上肢功能康复效果。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UE)评分与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的康 复有效率为 95.8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新 Bobath 技术治疗用于脑卒 中偏瘫的效果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6.
〔摘 要〕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从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 日 期间宁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抽取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 20 例,对照组 20 例, 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阿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0.00 %,高于对 照组的 5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 Barthel 指数(BI)评分、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治疗后 Batherel 指数、SF–36 评分、Fugl–Meyer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指标比较,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超敏 C 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长于对 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阿替普酶能有够治疗急性脑梗死,且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探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用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在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接收治疗的 80 例偏瘫患者,将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 采用常规方法进行上肢功能康复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上肢康复训练系统,比较两组患者上肢功能康复的效果 以及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不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入院后不同时间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观察组 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在对偏瘫患者进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中应 用上肢康复训练系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上肢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方案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 影响。方法:选择广东省工伤康复医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8 月期间收治的 4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利 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20 例。对照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观察组行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 案,统计分析两组上肢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变。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上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 (FMA–UE)评分、上肢动作研究量表(ARAT)评分、改良 Barthel 指数(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 4 周后,观察组患者 FAM–UE 评分、ARAT 评分、MBI 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强制性运动疗法辅助 rTMS 治疗方案用于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对其上肢功能的恢复、日常生活能力的提高有积极影响 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摘 要〕 目的:探讨肌电诱发神经肌肉电刺激在上肢偏瘫康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南阳 张仲景医院收治的上肢偏瘫患者 124 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 62 例,对照组应用常规康复治疗, 观察组应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肌电值都有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患者的肌电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评价表分值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Fugl–Meyer 运动评价表分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结论:使用肌电诱发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上肢偏瘫患者,不仅能改善患者肌肉的肌电值,还能够提高患 者的肢体运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探讨黄精四草汤加味联合针刺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神经功能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暨南大 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 2018 年 8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70 例确诊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予以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黄精四草汤加味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 30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Barthel 指数、Fugl–Meyer 评分及血清白细胞介素 –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 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 率为 94.28 %,高于对照组的 74.2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Barthel 指数、上肢、下肢 Fugl–Meyer 评分各项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的 NIHSS 评分均较治 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 IL–6、TNF–α、CRP 水平均 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的 IL–6、TNF–α、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黄精四草汤 加味联合针刺能改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程度,降低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程度,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1.
〔摘 要〕 目的:判定针灸对中风后遗症患者肢体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9 月期间收治的 62 例中风后遗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处理,分成了甲组和乙组、各 31 例。乙组施行康复训练,甲组 在乙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比较甲组及乙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 (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甲组患者的 Fugl–Meye 评分及 ADL 评分均优于乙组,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后遗症患者接受中医针灸治疗结合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肢 体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观察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采用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的疗效。方法:择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10 月收治的 100 例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50 例。对 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自拟活血祛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疼痛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0 %,高于对照组的 7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神 经功能情况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 VAS 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恢复期偏瘫肩痛患者接受自拟活血 祛痰通络汤治疗后,神经功能明显改善,疼痛情况也有所缓解,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摘 要〕 目的:中风偏瘫采用电针+穴位敷贴治疗的价值及作用。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金沙洲医院 2018 年 5 月 至 2019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90 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5 例。对照组给予电针治疗,观察组给予 电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徒手肌力检查(MTT)评分、日常活动能力评分高于 对照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 有效率为 97.77 %,高于对照组的 71.1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中风偏瘫采用电针+穴位敷贴治疗 的临床价值较高,可促进病患偏瘫症状康复,促进患者肌力恢复,提升其预后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毫火针针刺夹脊穴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湛江市第二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60例符合疾病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毫火针针刺夹脊穴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如:上肢运动功能评测(Fugl–Meyer评分)、肌力(痉挛程度)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的Fugl–Meye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0级、Ⅰ~+、Ⅰ级人数对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Ⅱ级、Ⅲ级、Ⅳ级,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风后上肢痉挛性瘫痪采用毫火针针刺夹脊穴治疗,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上肢痉挛性瘫痪,降低肌张力,提升肌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的疗效。方法:4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1例,治疗组用经筋刺法,对照组用传统刺法,治疗30天。结果:对照组肘关节总有效率47.6%、治疗组66.7%,对照组膝关节总有效率61.9%、治疗组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筋刺法治疗中风偏瘫肢体痉挛状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偏瘫患者接受肺功能康复训练对预防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 2018 年 6 月至 2020 年 6 月 期间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诊的 90 例脑卒中偏瘫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 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 (45 例,给予肺功能康复训练)。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 指数(BI)评分〕、运 动功能〔Fugl–Meyer 运动量表(FMA)评分〕、肺炎发生率展开分析。结果:(1)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心功能指标、BI 评分、 FMA 评分在干预后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观察组肺炎发生率(4.44 %)低于对照组 (13.33 %),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肺功能康复训练对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心肺功能、运动 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均有较好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肺炎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7.
摘 要目的:分析脑血管病合并睡眠障碍患者实施综合治疗后对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的改善效果。 方法:择取 2017 年 8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广州市新海医院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 136 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68 例。对照组 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综合治疗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认知行为和运动 功能指标。 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睡眠质量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睡眠潜伏期、 实际睡眠时间、觉醒次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处于浅睡期(S2) 和快速眼动期(REM)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处于熟睡期和深睡期(S3/4)占比高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1 周、治疗后 4 周和治疗后 12 周,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和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法(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脑血管病合并睡眠 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治疗干预后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认知行为和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摘 要目的:观察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实施八段锦运动处方在恢复患者平衡功能方面的作用。 方法:选择 2020 年 3 月 至 2021 年 12 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 60 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 例) 给予神经内科常规处理,观察组(30 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八段锦运动处方。在实施不同护理方式后,观察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erg 平衡量表(BBS)评分以及焦虑情绪评分。 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 FMA 评分、BB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后,两组患者 FMA 评分、BBS 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升高, 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脑卒中恢复 期患者通过实施八段锦运动处方,可有效提升患者平衡能力,缓解焦虑情绪,提高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9.
〔摘 要〕 目的: 探究运动康复疗法在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择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90 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康 复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患者肌力、运动功 能和生活能力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5.56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肌力评分、Fugl–Meyer 评定法(FMA)和日常生活能力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分量表(MBI) 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患者肌力评分、FMA 评分和 MBI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运动康复疗法能够提高脑卒中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肌力的恢复,改善患者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与常规康 复疗法比较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20.
摘 要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南阳市中 心医院 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4 月期间收治的 260 例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 130 例。所有患者均行常规治疗,同时对照组患者行穴位按摩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 评分均不同程度升高,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 指数不同程度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 FMA、SS–QOL 评分高于对照组,NIHSS 评分、Barthel 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的 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醒脑开窍针灸联合穴位按摩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 动功能障碍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