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高敏肌钙蛋白Ⅰ(hs-cTnⅠ)、肌钙蛋白Ⅰ(cTnⅠ)联合常规心肌标志物在微小心肌损伤(MMD)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172例胸痛患者血清hs-cTnⅠ、cTnⅠ及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等常规心肌标志物的水平。MMD组中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68例、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45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34例。另选取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早期血清各项指标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nI联合4项指标检测阳性率为99.4%,高于cTnI的阳性率9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D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均高于非缺血性胸痛(NICP)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EMI组患者各项指标水平最高。结论早期诊断MMD中,血清hs-cTnI比cTnI更敏感,多项指标联合检测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背景:心肌收缩系统中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复合物所含的心肌特异蛋白,正在替代肌酸激酶同工酶而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黄金标准.目的:建立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的方法,并评价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设计:建立心肌肌钙蛋白ImRNA分析方法,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完成.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mRNA方法,并经临床应用证实为心肌损伤诊断及微小损伤监测的灵敏基因标志.方法:以普通病理染色和电镜分别观察心肌损伤时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并从外周血中制备总m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合成心肌肌钙蛋白IcDNA,再分别以巢式PCR扩增心肌肌钙蛋白IcDNA片段,并分析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主要观察指标: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检测方法灵敏度与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和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片段,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2μg/L,并经DNA测序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mRNA存在于血浆而非有核细胞;在慢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酶学检测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P<0.05).结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检测是心肌损伤诊断和监测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背景心肌收缩系统中肌钙蛋白-原肌球蛋白复合物所含的心肌特异蛋白,正在替代肌酸激酶同工酶而作为急性心肌损伤早期诊断的黄金标准.目的建立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的方法,并评价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设计建立心肌肌钙蛋白ImRNA分析方法,重复观察测量.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材料实验于2003-05/2004-05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子生物学中心完成.建立了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分析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mRNA方法,并经临床应用证实为心肌损伤诊断及微小损伤监测的灵敏基因标志.方法以普通病理染色和电镜分别观察心肌损伤时的病理学和超微结构改变,并从外周血中制备总mRNA,经随机引物和反转录酶作用合成心肌肌钙蛋白IcDNA,再分别以巢式PCR扩增心肌肌钙蛋白IcDNA片段,并分析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主要观察指标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改变、检测方法灵敏度与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心肌和外周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片段,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为2μg/L,并经DNA测序分析.心肌肌钙蛋白ImRNA存在于血浆而非有核细胞;在慢性心脏病患者中心肌肌钙蛋白ImRNA阳性率,明显高于酶学检测和心肌肌钙蛋白Ⅰ定性(P<0.05).结论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mRNA检测是心肌损伤诊断和监测的敏感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一组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急性冠状动脉缺血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有研究证明,演变成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脏性死亡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在此之前往往发生微小心肌梗死,其所造成的心肌细胞损伤称之为微小心肌损伤(minor myocardial damage,MMD).本实验通过测定患者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l)含量与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的比较,探讨其在MMD诊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心肌损伤的早期诊断生化标志物心肌肌钙蛋白I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心肌肌钙蛋白 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是一项反映心肌损伤的最新诊断指标 ,c Tn I在血中出现早 ,持续时间长 ,且为心肌细胞所特有 [1 ,2 ] ,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特点 ,对心肌梗死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 AP)、围手术期心肌损伤等疾病的诊断 ,病情监测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1  c Tn I的结构及变化Tn I是肌钙蛋白复合体中的亚单位之一 ,参与钙离子诱导的肌肉收缩 ,心肌和骨骼肌快肌、慢肌中的肌钙蛋白是由不同的具有独特氨基酸序列的基因决定的 ,所…  相似文献   

6.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临床患者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临床诊断和治疗心血管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博适-Triage干式快速定量心肌梗死/心力衰竭诊断仪及配套试剂检测心肌受损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结果 心肌梗死等心肌受损患者的血浆BNP水平明显高于非心肌受损者.结论 检测BNP有助于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对于心肌损伤的亚临...  相似文献   

7.
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ol Lnfarction AMI),早诊断、早治疗、早溶栓,可明显降低病死率。人心肌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I(Car diactro ponin,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均为具有高度特异性和敏感性的检测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在临床上,这些生化标志物已被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塞(AMI)的诊断。在患者发病6h内有助于明确诊断急性心肌梗塞。  相似文献   

8.
心肌梗死(AMI)后心肌损伤标志物出现并且检验方便。美国临床生化学会(NACB)建议[1],日常 AMI 诊断中可应用二类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一类是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从采集标本到发出检测结果报告的时间短,早期标志物在症状出现6 h 内血中就有增高。目前较好的早期标志物是肌红蛋白(Myo)(在发病后2 h 即出现异常增高),但其特异性不高。另一类是确定标志物,发病6~9 h 后血中出现增高并持续数天,对心肌损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高。心肌钙蛋白(cTn)在发病后出现较早(4~12 h)并持续4~10 d,是目前诊断 AMI 较好的确定标志物。CK-MB 也可作为早期标志物,CK-MB 是一种确认性敏感抗体。美国 Bekmanm 公司生产的液体包被珠子的试剂迅速被临床和检验需求接受,检测结果特异性和灵敏性很好,表明 CK-MB 对心脏疾病诊断的价值[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血清缺血修饰蛋白(IMA)、肌红蛋白(Mb)和正常对照组肌钙蛋白I(cTnI)联合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高唐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心内科就诊且确诊为AMI的115例患者作为研究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研究组患者入院0.5 h、6 h、12 h后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MA、Mb和cTnI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血清IMA、Mb和cTnI对AMI早期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各指标在AMI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在患者入院0.5 h、6 h、12 h后,研究组血清IMA水平[(128.35±13.53)U/ml,(104.27±11.64)U/ml,(84.73±6.97)U/ml]、Mb水平[(161.83±15.64)μg/L,(311.44±40.92)μg/L,(470.45±46.81)μg/L],cTnI水平[(0.31±0.05)μg/L,(12.56±2.73)μg/L,(74.84±6.37)μg/L],与对照组血清IMA、Mb和cTnI水平[(32.34±3.57)U/ml,(51.47±8.53)μg/L,(0.27±0.03)μg/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5.42,52.21,67.46;均P<0.01)。在患者入院12 h后,IMA、Mb和cTnI诊断AMI的敏感度分别为80.58%、86.65%、59.63%,特异度分别为45.14%、34.57%、88.32%,准确度分别为72.81%、75.48%、89.56%;IMA+Mb+cTnI联合检测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分别为74.34%、91.56%、92.69%。IMA、Mb、cTnI单项检测及IMA+Mb+cTnI联合检测诊断AMI的ROC曲线AUC分别为0.618,0.582,0.822,0.914,IMA+Mb+cTnI的AUC最大,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优于IMA、Mb和cTnI单项检测。 结论心肌损伤标志物IMA、Mb和cTnI的联合检测,可为AMI的早期诊断提供更好的参考依据,对早期排除和确定诊断AMI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血清5种微小RNA(miRNA)在乳癌早期诊断中作为生物标记物的价值。方法根据生物信息学数据库miRWalk的预测,选定5种与乳癌相关的miRNA(包括miR-31、miR-107、miR-155、miR-200c及miR-205)。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5种miRNA在42例健康女性、66例乳癌病人中的相对表达量,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下面积分析诊断乳癌的特异度和灵敏度。结果血清中miR-31、miR-107和miR-200c联合检测诊断乳癌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8.7%。结论血清中miR-31、miR-107和miR-200c的组合有可能成为乳癌早期诊断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联合心肌损伤标志物早期诊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和郑州市第十五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胸痛持续时间3h的疑似ACS患者150例(包括121例确诊ACS患者、29例排除ACS患者)以及同期体检科确诊的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IMA、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结果 (1)ACS组血清IMA、cTnI、CK-MB水平显著高于非ACS组、对照组(P0.05),非ACS组与对照组血清IMA、cTnI、CK-M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血清IMA、CK-MB、cTnI早期诊断AC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99、0.729、0.828,而三项指标联合检测早期诊断ACS的AUC为0.883,其显著高于各个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IMA与CK-MB、cTnI联合检测早期诊断ACS的准确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MA)、高敏肌钙蛋白I(hs-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对过敏性紫癜(HSP)患儿早期心肌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37例HSP患儿分为心肌损伤组48例和无心肌损伤组89例,同期健康对照组50例,分别采用清蛋白钴结合、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法和免疫抑制法测定血清中IMA、hs-cTnI和CK-MB,比较三组间hs-cTnI、IMA和CKMB表达水平和阳性率,分析hs-cTnI、IMA和CKMB对HSP心肌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心肌损伤组Hsc Tn I、IMA和CKMB水平及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和无心肌损伤组(P0.05)。IMA、hs-cTnI和CKMB联合检测,可提高对早期心肌损伤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预测值(P0.05)。结论敏感性高IMA和特异性强的hs-cTnI联合检测,同时结合CK-MB,有利于早期诊断HSP患儿的缺血性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4.
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心肌损伤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6月夏津县人民医院61例确诊为AMI的患者作为AMI组,另选33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采集健康对照组静脉血以及AMI组发病2、4、8、12 h静脉血。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 TnI)、心肌肌钙蛋白T(c TnT)、肌红蛋白(M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比较两组各指标含量差异。结果 AMI患者胸痛发病2 h hs-CRP、Mb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hs-CRP(mg/L):3.62±2.81比0.73±0.68,Mb(μg/L):137.81±78.52比46.25±27.42,P0.05〕,其余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4、8、12 h hs-CRP、Mb、cTnI、cTnT、CK-MB随时间延长逐渐升高,较健康对照组均明显升高〔hs-CRP(mg/L):24.51±16.22、47.34±19.87、50.27±21.74比0.73±0.68,Mb(μg/L):208.61±96.25、331.37±117.23、226.14±131.37比46.25±27.42,cTnI(μg/L):6.74±4.79、18.26±12.41、31.47±20.13比0.012±0.010,cTnT(g/L):17.22±8.36、39.37±21.12、59.82±32.77比6.91±4.82,CK-MB(μg/L):13.21±10.52、57.87±31.14、81.38±40.71比1.27±0.97,均P0.05〕。2、4、8、12 h hs-CRP敏感度分别为44.26%、91.8%、98.36%、98.36%,特异度分别为53.29%、86.2%、96.32%、97.32%;CK-MB敏感度分别为0%、59.02%、96.72%、98.36%,特异度分别为0%、79.43%、91.47%、93.62%;cTnI敏感度分别为0%、62.3%、93.44%、100%,特异度分别为0%、88.27%、97.19%、100%;cTnT敏感度分别为0%、54.1%、88.52%、100%,特异度分别为0%、78.94%、92.58%、100%;Mb敏感度分别为52.46%、88.53%、96.72%、96.72%,特异度分别为47.43%、74.28%、81.24%、81.24%。结论及时检测hs-CRP、cTnI、cTnT、Mb、CK-MB有助于AMI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脑钠肽前体(proBNP)和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联合检测对心肌梗死(AMI)的早期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7月至2016年6月,因急性胸痛发作6h内入院的患者186例,其中AMI确诊患者100例(AMI组),非AMI患者86例(非AMI组)。同期体检健康者6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各组患者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以及各指标对AMI的诊断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与非AMI组proBNP、H-FABP、cTnI、MYO、CK-M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AMI组各指标在单独检测阳性率高于非AMI组和对照组,且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指标检测(P0.05)。5项指标中,H-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最高,cTnI特异度最高;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P0.05)。结论 proBNP、H-FABP、cTnI、MYO、CK-MB联合检测对AMI的早期诊断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但各指标各有优势,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6.
心肌损伤标志物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旨在探讨MYO、LTNI、CK—MB三项血清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在AMI中的诊断价值。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收集2006—10/2007—10在本院急诊内科和心脏内科住院的AMI患者(观察组)44例,男32例,女12例,平均(69.25±10.89)岁,均符合WHO对AMI的诊断标准。健康对照组45例,男28例,女17例,平均(64.71±7.55)岁,均无心肝肾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周血心肌肌钙蛋白I(cTnI) -mRNA对心肌损伤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电镜观察心肌损伤时的超微结构改变 ,并从心肌组织和外周血中制备总mRNA ,经随机引物和逆转录酶作用合成cTnI -cDNA ,再分别以巢式PCR扩增cTnI-cDNA片段 ,并与心肌酶谱 (CK、CK -MB、AST、LDH)及cTnI定性进行比较 ,分析其在心肌损伤中的临床价值。结果 :心肌损伤组织超微结构表现为心肌线粒体肿胀、嵴断裂、严重空泡样变及细胞核异形变、染色质浓缩边聚。巢式PCR扩增cTnI-mRNA片段的灵敏度为 2 pg/μl,cTnI -mRNA存在于血浆而非有核细胞 ;6 2例心脏病患者中cTnI -mRNA阳性 2 0例 ,明显高于酶学检测和cTnI定性 (P <0 .0 5 )。结论 :资料提示cTnI-mRNA存在于外周血浆 ,外周血cTnI-mRNA检测对心肌损伤诊断具有更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选择能早期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是检验医学的一项重要工作,这是因为不少研究都指出溶栓治疗的疗效和进行治疗时间的早晚密切相关。Rawles曾估计每延迟治疗1h有可能增加30d死亡率21%。但另一方面溶栓治疗有一定危险性,可引起脑出血等严重合并症,只凭经验或临床征状就冒然进行溶栓治疗显然也是不恰当的。美国心脏学会在其提出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治疗导则”中认为只有当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出现ST段上升时,才考虑给以溶栓治疗,这种提法似乎保守一些,有可能漏掉一些征状不典型但却应该进行溶栓治疗的患者。所以如果检验工作者能够找出一些更有效的心肌损伤早期生化标志物。无疑会给临床以莫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9.
郭玮  潘柏申 《检验医学》2000,15(1):11-12
临床病理生理研究表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现象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隐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导致死亡.多年来,临床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诊断心肌损伤的各种生化标志物.决定一种生化标志物特点的因素有分子大小、细胞内分布(胞质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循环)、释放率、清除率、心肌特异性等等[1].一般认为,AMI症状出现后6小时内血中就有升高的生化标志物为早期标志物.早期标志物的应用有助于早期诊断,进而有助于早期治疗.现在已知的可能成为冠心病的早期标志物大多出现于冠状动脉疾病(CAD)病理过程的早期(心肌坏死以前).除肌钙蛋白外,其他标志物现分别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心肌损伤的其他早期生化标志物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临床病理生理研究表明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动脉粥样斑块脱落、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心肌缺血、心肌坏死等一系列病理现象引起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为症状不明显的隐性心绞痛、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 ( AMI)导致死亡。多年来 ,临床化学家们一直致力于寻找诊断心肌损伤的各种生化标志物。决定一种生化标志物特点的因素有分子大小、细胞内分布 (胞质中的小分子蛋白较结构蛋白更易进入血循环 )、释放率、清除率、心肌特异性等等[1] 。一般认为 ,AMI症状出现后 6小时内血中就有升高的生化标志物为早期标志物。早期标志物的应用有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