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观察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干及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股骨干及股骨远端骨折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引流量)、平均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肢体功能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肢体Johner-Wruh功能优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0%,实验组良率10.00%、中率0.00%、差率0.00%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0.00%、13.33%、6.67%(P<0.05)。结论:在股骨干及股骨远端骨折患者治疗中采取桥接组合内固定系统治疗,可缩短手术时长、骨折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有效改善术后肢体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DHS方法,对照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出血量、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6.7%(26/30),与对照组的93.3%(28/3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更少、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动力髋螺钉(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70例,根据手术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选择DHS方法,对照组应用解剖型锁定钢板。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切口长度大于对照组,平均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多于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82.9%(29/35),与对照组的94.3%(33/3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中,DHS与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均有较好的疗效,但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手术切口更小,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更少,平均手术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钛锁定板和螺钉固定与顺式髓内针治疗不稳定掌、指骨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100例不稳定掌、指骨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钛锁定板和螺钉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顺式髓内针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临床治疗优良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钛锁定板和螺钉固定与顺式髓内针治疗不稳定掌、指骨骨折患者的疗效相当,但顺式髓内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短,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6):3747-3748
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28例。A、B、C组三组患者分别应用锁定板、动力踝螺钉、髓内钉进行内固定治疗,均接受相同规格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并根据随访结果统计三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愈合时间明显低于A、B组(P<0.05),而A、C组患者手术用时则明显低于B组(P<0.05);Sander`s评估三组治疗有效率比较中C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A、B两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内固定、锁定板内固定、动力踝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均存在不同的优缺点,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选择适宜的内固定方法,保证患者临床疗效的同时,也降低了医源性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联合侧方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非感染性骨不连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25例股骨干骨折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62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给予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交锁髓内钉联合侧方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透视次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导针进针次数均低于对照组,髋膝关节功能评分、髋膝关节优良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联合侧方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干骨折后非感染性骨不连患者可减少手术创伤,改善术后髋膝关节功能,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对照组(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30例)和观察组(闭合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30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及手术前后放射学指标(Bohler角、Gissane角)变化,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MFS)对足部功能恢复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观察组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6.67%,与对照组(7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571,P=0.210)。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d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Bohler角和Gissane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各时间点Bohler角和Gissane角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切口感染及切口处皮肤坏死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均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术式,但闭合复位锁定接骨板内固定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有效避免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螺旋刀片抗旋髓内钉(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2011年6月采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12个月的股骨近端骨折46例的病例资料,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者24例,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者2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术前美国麻醉学会(ASA)评分、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完全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Parker-Palmer活动评分情况。结果所有患者获得3~12个月随访,平均7.2个月。两组术前ASA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末次随访Parker-Palmer活动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组完全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较PFNA组延长。结论应用PFNA和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手术创伤小,PFNA治疗者允许患者早期负重,骨折愈合加快。但对于骨质疏松严重,内固定切割风险高的患者,锁定钢板技术是现有内固定技术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10.
背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内固定有动力髋螺钉、Gamma钉、股骨近端交锁髓内钉等,究竟使用何种内固定目前仍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传统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疗效的差异。方法:2007-06/2010-03收治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96例,分别采用动力髋螺钉与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各4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类型、致伤原因等情况匹配。股骨近端锁定加压接骨板采用00Cr18Ni14Mo3不锈钢、Ti6Al4V钛合金或纯钛,部分钛合金或纯钛产品表面经阳极化处理,非灭菌包装。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弹性模量接近人体骨,耐体液电解,耐腐蚀强,性质稳定。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伤口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内固定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与动力髋螺钉组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组的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P〈0.01)。锁定加压接骨板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动力髋螺钉组(94.6%,87.9%,P〈0.01)。提示与传统动力髋螺钉相比,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生物力学更合理,操作简便、微创、固定稳固、骨折易愈合,尤其适用于骨质疏松或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1/2009-06应用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28例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切开直视下牵引骨折复位,保持正常颈干角,选择合适长度的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部。结果:骨折处均愈合,无切口感染、退钉、髋内翻畸形发生。黄公怡疗效标准评定:优良率92%。结论:股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临床效果肯定满意,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闭合复位旋入自锁式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36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一种简便有效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对3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采取小切口显露股骨近端梨状窝或远端髁间窝,开口后进行扩髓,在X线透视下行骨折闭合复位、旋入自锁髓内针固定骨折断端的治疗方法,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结果:本组36例,术后内固定牢靠,X线检查对位对线良好,骨折全部愈合,髋膝关节功能恢复好,优良率达91.7%。结论:对于股骨干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旋入自锁式髓内针进行内固定治疗,是一种方法简便、疗效满意、治愈率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顺向和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顺向和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80例股骨干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观察术中C-臂使用时间,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术后6~24个月的随访,采用逆向扩髓固定的患者在术中C-臂使用时间、手术时间方面优于顺向扩髓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3.55、-2.66,P均<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改变,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09、0.66,χ2=1.32,P均>0.05)。结论逆向扩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可明显减少C-臂使用时间、缩短手术时间,同时不增加出血量,且对骨折愈合时间及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小儿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股骨颈骨折(DelbetⅡ、Ⅲ)患儿108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行空心钉内固定术,观察组行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术。观察两组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颈干角丢失、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颈干角丢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髋关节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空心钉内固定术,儿童髋部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儿童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等优势,且颈干角丢失少,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与传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股骨干骨折患者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96例股骨干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予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对照组予传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髋关节功能、疼痛程度、手术疗效、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两组切口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术后髋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末次随访,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与传统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干骨折比较,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治疗可减少手术损伤,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两者最终均能达到较高的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股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对比锁定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芦山县人民医院2012年4月至2014年10月确诊并收治的78名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研究A组与研究B组,每组39例。研究A组实施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研究B组实施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骨折愈合时间、骨折愈合优良率。结果研究A组与研究B组手术时间及术后48 h血红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A组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研究B组(P0.05),研究B组术后引流量显著高于研究A组(P0.05),研究B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优于研究A组(P0.05),两组骨折愈合优良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干骨折应用交锁髓内钉其更有助于骨折愈合,且该术式规避了传统锁定板对正常组织的破坏及可能发生的风险隐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桡骨多段骨折的治疗体会,为临床选择桡骨多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 对分别采用重建接骨板固定(8例)、髓内针固定(11例)、交锁髓内针固定(12例)三种方法治疗的31例桡骨多段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前臂旋转功能的丧失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全部获得随访,时间10.0~28.0个月,平均18.8个月.交锁髓内钉组术后并发症最少,前臂旋转功能恢复最佳;重建接骨板组次之;髓内针组最差.结论 内固定治疗桡骨多段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为首选.次选重建接骨板,不主张用髓内针固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6):1093-1094
不同术式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比较。选取我院及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2013年2月~2016年2月70例股骨干骨折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给予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良率94.29%高于对照组74.29%,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2.86%低于对照组51.43%,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手术切口较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提高骨折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背景:尺骨鹰嘴骨折治疗不当会影响肘关节功能,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肘关节功能得到良好恢复,给予尺骨鹰嘴骨折准确复位和牢固的内固定尤为重要。
  目的:探索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修复尺骨鹰嘴骨折的效果。
  方法:对36例尺骨鹰嘴骨折病例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评价分析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与结论:36例尺骨鹰嘴骨折病例采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以上,术后切口无感染及血肿等早期并发症,均一期愈合,Broberg 和 Morrey 评估优良率94%(34/36)。因此认为应用尺骨鹰嘴解剖型锁定加压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尺骨鹰嘴骨折手术操作简便、内固定牢靠、术后可早期活动、并发症少、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4):667-668
探讨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随机选取收治的82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用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非锁定支持钢板治疗,观察组采用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对比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术后对所有患者均进行1年的随访,采用胫骨平台骨折疗效评定标准(HSS)评分对两组术后1年期治疗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平均出血量较少,平均住院时间较短,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两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且术后随访1年发现,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胫骨近端锁定接骨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临床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且远期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